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教学论文 >> 数学论文 >> 正文

《新课标》呼唤数学教师的服务意识


《新课标》呼唤数学教师的服务意识
宝坻区西关中学 赵宗玮
宝坻区教研室   王  俭
    任何一种行业都是以“为人民服务”为根本的,教育行业也不例外,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更要提高教育的服务意识。因为教育也是一种服务,它应该服务于学生,服务于家长,服务于社会。当我们把“教育的对象”当作“服务的对象”时,对我们也是一种挑战,使教育服务于人的发展这一目标才能实现,也只有确立“教育是一种服务”的观念,我们的教育才能实现以学生为中心,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转型,最大限度地向社会提供优质服务。在当前《新课标》的引导下,数学教师经历着一场涉及面广,影响面宽,意义深远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同程度的冲击着教育理念、教育方式与方法,因而需要数学教师迫不及待地正确树立服务意识,是至关重要的。
一、数学教师与新课程同行,升华使命,重新定位
数学课堂应“以人的发展为目标”,“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按《课程标准》的理念来讲,就是“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有责任感和使命感,所以教师新理念的形成是“服务意识”的最基本点。我们无私奉献的精神,也应该由服务意识作前提。另外,服务教育产品有不同于普通产品的特殊性。文化知识、伦理道德、思想观念等等无形的产品,教育无痕,这对教师的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们的教育服务意识淡薄,每一个人在所受的师范教育包括现在的继续教育中,没有听过教育服务这个概念。目前我们太缺乏服务意识与服务观点。我们知道在商店,一名真正的售货员看到有顾客光顾时,会首先面带微笑,热情地招呼顾客,了解顾客需要什么商品,逐一介绍商品的性能、功用、价格,甚至要研究顾客的心理需求,对于任何层次的顾客,能达到“上帝”的满意。有经验的售货员或推销员一定会将顾客牢牢得栓住,用尽一切办法,将商品推销给顾客。同时,顾客又满心欢喜地接受服务,并认为这是一种享受,这就是能力。现在就将学校比做是一家商店,数学教学同样是商店,数学教师就是售货员,学生就是顾客。教师的责任就是将自己所出售的货物——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等出售给顾客——学生。但同时,必须是学生心甘情愿地,并且急需地、想要拥有。此时,就需要教师具有优秀售货员或推销员所具有的推销经验和能力。我们试想,十几年以前,商场的营业员有服务意识吗?根本没有。我们在上数学课的时候,想过你是在为学生服务吗?你想过让你教的每一个孩予都能满意,每一个孩子都能发展吗?实际上我们的很多课堂,不是你在为学生服务,而是学生在为你服务。特别是很多公开课,就是典型的全体学生为老师服务的过程,是本末倒置。不仅如此,学生成绩,也是服务于老师,是为了证明老师的教学水平。为学生服务的观点的提出,是向传统教育下的师生关系的挑战,是对教师中心论的彻底否定,是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的根本指导思想。教师为学生服务,这是陶行知的一贯主张, 他提出服务即教育的命题,他认为,服务乃是真宣传、好教育。经过定位思考,我们知道,教师服务的目的仍然是知识的传播、对学生心灵和智力的启发。
总之,在教师的教育思想中,要把为学生服务作为自己毕生的信念和始终追求的最高境界,教师思想观念要转变,教师知识结构要更新,教师心理观念要递进。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基础课改的需要。
二、数学教师与新课程同行,锐意改革,在新课程中实现自身的发展
教育部师范司副司长袁振国在中国名校长论坛上的讲话指出:首先,教师的发展是时代的客观要求。其次教师的发展的几个基本理念:教师的发展是提高教育指向的关键;教师的发展,是教育改革的原动力……。既然教师的发展如此重要,那“以课堂为本的教师发展”的重心应该是基于对课堂实践的研究及其情境变化的驾驭的能力的增长,其实施概括起来大致有两种形式;教师自身发展与师生间共同发展。在知识“爆炸”的背景里,知识的陈旧率在加快,而信息时代的到来,则摧毁了“教师是知识垄断者” 的基石,《新课标》下教师应从“已有的知识经验”转换为持续的学习,所以我们要加大学习的步伐。
如何让数学教师成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服务者,这必须要求我们把教育当作一种不断提升学生素养和进行自身人格锻炼的伟大事业去实践,而不仅仅是一种完成性的工作,教学相长,只有这样,我们才会从心底涌起一种不断补充个人文化底蕴的强烈欲望,进而在新的课程提供的广大自由空间中发挥自己的能力和创造性。只有这样,教师才能真正关注学生,关注学生的生活,关注学生课堂生存质量,才会千方百计,想尽方法创造情景,在师生共同解决情景问题的过程中,让师生在课堂中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只有这样,教师才会不盲从于权威、才会产生各种不同观点和思想的碰撞、才会不急于求成、才会以一种积极的态度去面对课改中的困惑与问题,才会大胆创新,锐意进取,才会在发展中求生存,在新课改中不断更新、发展和完善自我。 
三、数学教师与新课程同行,让数学课充满活力,精彩纷呈
服务是一种资源,优质服务是创设舒心环境,获取最佳效益的有效手段。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者服务学生,旨在点拨、引导、创设情境,必须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精湛教学艺术,科学的教学方法。“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是教育者追寻的最高境界,是新课程改革的目的,而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是课堂,教师的服务要围绕着课堂。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教师始终都是服务于学生的。它主要解决的就是为谁服务,怎样服务,以怎样的态度去培养人的问题。如同商家用优质的服务来吸引顾客购买商品,而不是强卖商品的道理一样,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自觉、自主、主动地去学习。
1.精心“预设”课堂教学,服务学生,为“生成”启航
教学活动是有计划有目的的,是一项复杂的活动,它需要教师课前做出周密的策划,这就是对教学的预设。因此,没有预设就没有生成,这是做好服务的前提。这种预设涵盖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过程、教学情景等诸方面。课前的多维预设为教学活动的展开设计了多种“通道”,这为教学实施方案的动态生成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没有高质量的预设,就不可能有精彩的生成。只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全面地了解学生和合理地开发课程资源,预设才能富有成效,服务的质量才有保障。
例如:在讲《有理数混合运算》时,要准备一副扑克牌(用混合运算玩24点),课件构思(链接几个生活镜头)——卫星发射镜头等,让学生感受数学的生活性、实用性和趣味性。实践告诉我们,课堂是开放的,教学是生成的,教学过程是“静态预设”在课堂中“动态实施”的过程。生成,不是对预设的否定,而是对预设的挑战——精彩的生成源于高质量的预设。面对挑战,只有课前精心预设——有效处理教材、主动走进学生、积极开发资源,才能在课中机智地选择预设、整合预设乃至放弃预设,从而收获生成,用智慧将教学演绎得更加精彩!
2. 不拘预设,打造一个和谐的数学课堂新平台
前文提到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成功的课堂是预设与生成的结合体。如果说高质量的预设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前提,那么动态生成则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学生的差异性和教学的开放性使课堂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教学活动的变化发展有时和某种教学预设相吻合,而更多的时候两者是有差异的甚至是截然不同的。当教学不再按照预设展开,教师将面临严峻的考验和艰难的抉择时。需要我们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整合乃至放弃原有的教学预设,机智生成新的教学方案,使静态的预案变成动态的、富有灵性的实施方案,为动态生成保驾护航。例如,数学题有许多“一题多解”,在预设时可能有三种方法解题,在课堂上可能方法更多,或许更简单,这时打乱了教学时间,在肯定学生观点的同时,大脑要迅速地作出预设调整,组织出最佳方案。在教学实践中,我深深地体会到,实施预设时不拘泥于“预设”并能智慧地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生成才会更加精彩、鲜活。这样的教学才是一门名副其实的艺术,课堂上才会出现不曾预料的精彩瞬间。
另外,教师只有牢记自己的平等角色和服务角色,做“平等的首席”,才能使学生尽可能发挥自己的潜能,孕育创新动机,培养创新意识。我们在教学中要时时刻刻注意自己角色的改变,为学生提供一种民主、平等、宽松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心理平和的情况下形成一种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促进学习积极思维,主动探索,产生成功感和求知欲,积极地接受服务。使教师和学生之间真正体会到是消费者和销售者之间的良好的服务关系。如果我们能适时地和适度地变换自己的角色,以朋友身份出现,用关心帮助的方式与学生进行平等公正的交流,只有遵循教育规律,顺应时代潮流,转变教育观念,创建民主平等和谐发展的创新型师生关系乃是教师立教的根基,教育变革的关键。牢固树立民主平等和谐发展崭新理念,尊重个体的人格,尊重个体选择,珍视个体的差异,思维的独特,为学生个性发展、潜能开发、思维创新创设一种良好的健康氛围,才能保证教育教学过程的生动活泼,学生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得以充分发挥,才能求得教育的最优成效。只有立足于情感教育和服务意识,才能成为学生心灵上可敬的知心朋友,真正成为教学过程中可信可近的合作伙伴,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还有,教师还应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和实践,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从而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教学树立服务意识,是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的科学定位,有利于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使学生爱学、会学、乐学。
3.课后反思,形成自主发展,达到良性循环
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公式:成长=经验+反思。教学反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回顾”,而是反省、思考、探索和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各个方面存在的问题。教学反思是多方面的。既可思教育观念与教学艺术,又可思教学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既可思教师教育教学方法,又可思学生学习方法。我认为课后反思是反思的重中之中,是作好下一轮服务前提,是提高服务质量的保证。作为教师,每上完一节课总有自己满意的地方。诸如教学过程中达到预设的目的;课堂教学中某一应变得当的措施;双边活动开展的成功之处;某些数学思想渗透与应用的巧妙之举;备课时未曾考虑到而在课堂上突然爆发出的灵感和火花——如导入新知的妙语、课堂氛围改观、学生思维的激活、因材施教的准确、板书设计的新颖、课件制作的完美等。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师生思维及情感交流的事例,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灵感。而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一闪即逝,老师必须利用反思去捕捉。
如:讲解“梯形的面积公式S=中位线×高”时,在讲课一瞬间,我突然想到:中考要考高中,中指中位线,高指高线,想上高中吗?请记住这个公式。我说出自己的想法之后,孩子们全笑了,在笑声中记住并区别了其它公式。这种实践日积月累,所蓄渐丰,既有利于探索教育教学规律,也有利于展现自己的教学风格。教然后知不足,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尤其是在教育教学不断创新的今天,课堂教学面临着许多新课题,上一堂课留下些许遗憾在所难免,所以要直面缺点,认真对待,对它们进行剖析,使之成为今后教学

《《新课标》呼唤数学教师的服务意识》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00211.html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数学论文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