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教学论文 >> 数学论文 >> 正文

构建小学数学文化场的校本实践与研究


构建小学数学文化场的校本实践与研究
2008~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工作意见
常州市怀德苑小学
“构建小学数学文化场的校本实践与研究”这个课题在经历了一年多的酝酿和实践之后,于08年12月正式成为常州市重点课题。站在这个平台上我们回顾反思实践之路,我们必须再次清晰这样几个概念:
1、数学文化是对数学知识、技能、能力和素质等的高度概括。片面的追求
应试成绩不是我们数学文化建设的目标,但同时单纯地进行所谓的文化打造,也只会滑入形式主义泥潭,我们追求的应是学生数学综合素养的提升。
2、我们现在所做的工作已不是点状研究,而是整个场的构建。我们必须清
晰地明确这样几个概念。
指导思想:弘扬数学文化、感受数学有用、体验数学真美、品味数学好玩。
基本做法:打造三个“教育阵地”——数学课堂教学、数学思维体操、数学
实践活动。搭建三个“展示平台”——怀德数学报、怀德数学节、怀德数学网。
进行三项“评价改革”——通过“能力比武”对学生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进行评价;通过“成长记录”对学生学习数学的情况进行过程性评价;通过“数学报告单”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呈现评价结果。
    努力目标:①、给学生一双能用数学眼光观察事物的眼睛;②、给学生一个能用数学思想思考问题的头脑;③、给学生一双能用数学方法尝试实践的双手。
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学期我们的研究工作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一、开展课堂教学研究,提升教师素养。
课堂教学是课题研究之根本,始终贯彻“快乐数学”的理念,关注学生是否
学得快乐,关注教师是否在研究中体验到职业的快乐和幸福。做到三个改变:改变“听两课、评一课”的时间安排;改变“低头、围坐、相互说说”的低水平重复式评课氛围;改变“变化大于计划”的无奈研究现状。加强两段突破:期中前后分别利用连续的两周时间,第一周分别听三节有准备的同类型研究课,课后执教者认真准备说课材料,听课老师围绕某一方面作评课准备,并要求用幻灯辅助自己的评课讲解,第二周再进行准备充分的、有质量、有水平的说评课活动。我们把这样的课堂教学研究形式称之为“怀德半月论坛”,其优势想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围绕同一类型的课开展研究,有利于深入准确地把握要点,形成基本的课型结构;2、拉长研究时间,有利于深入思考,充分准备,切实提高研究质量;3、参与教师面广量大,同时关注点面结合,在骨干先行的基础上确保整体提升。
二、加强思维体操训练,活跃学生思维。
数学思维体操是怀小数学研究的一大特色,能形成系列性校本化教材更难能
可贵,在尽量不加重学生负担的基础上用好、用足这套教材,使其效益最大化,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做到以下几个方面:1、利用下午“1+1”活动类课程时间合理安排;2、教材编排小步子、多循环;3、教学目标“下不保底,上不封顶,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获得发展”;4、口算能力培养与解决问题训练分开,成为两大系列,关注学生数学基础能力的培养。
三、丰富数学实践活动,增强学生能力。
数学实践活动作为校本课程,每周一节排入课表。活动内容主要涉及三个方
面:1、拓展教材内容,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与能力比武内容紧密结合;2、配合学校活动,与学校的大型主题活动紧密结合;3、关注时事要闻,具有敏锐的数学触角,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关注社会生活。活动组织时要做到:1、每学期至少开展一次有质量的数学实践活动;2、活动过程中做到有计划,有过程,有详细的资料积累;3、资料积累用资源包的形式呈现,资源包中包括活动计划、过程性资料(如日记、表格等文本材料或照片等影象资料),期末结束要求每位教师交一个数学实践活动资源包。
四、办好怀德数学报,搭建交流平台。
《怀德数学报》是交流各个班级、各个年级与学校层面开展各项数学活动的
窗口,同时也是展示学生才华的舞台,有着强大的激励、交流功能。期初制定出版计划,每人承担出版任务(专刊),内容可以是课堂学习的心得,可以是实践活动的体会,可以与身边小事紧密结合,也可以与校园社会新闻挂钩。我们将把一期期生动鲜活的小报布置在校门口宣传橱窗内,成为交流共享的大平台。另外特别鼓励学生积极撰写论文向各大报刊杂志投稿,所有发表论文将评为校数学论文一等奖,校级层面论文只评二、三等奖。
五、记录数学成长册,综合评价内容。
如何改变评价方式与评价内容,从量化评价走向质性评价?“数学成长册”
是非常好的评价载体。从一开始的大家都不会用——大段大段写数学论文,到现在部分研究骨干有了自己的使用策略,我们走过了一段比较艰苦的摸索历程。如何把部分研究者的经验在面上推广,同时进一步优化,促进学校整个层面这项工作的深入推进?我们的做法是:1、期初,邀请部分研究骨干利用媒体充分展示各自的“金点子”;2、进一步加大级部内相互交流的力度,做到期初共议计划,经常交流心得,相互检查督促;3、进一步加大级部间相互学习的力度,每学期两次级部间“成长册”互查活动,与能力比武相结合。活动的目的不仅是甄别督促,更多是交流共进;4、期初举行“我成长,我快乐”成长册展览,邀请老师、同学、家长共同参与。
六、举办主题数学节,再掀“爱校”热潮。
时值“第六届数学节”,我们的主题是“爱我怀小,庆祝建校十周年”。届时
将首先从数学的角度出发美化校园,如在楼道口布置米尺图,让孩子们知道一米多长,我有多高;在水龙头上布置一滴水所包含的数学知识;在食堂布置重量单位的妙用、营养搭配、体重与身高的关系等知识;甚至在厕所的小贴板上布置奇妙的数学问题,让孩子们增长见识……当然所有这些创意都要来自于学生,让他们带有一双数学的眼睛。我们希望学校能真正成为数学的海洋,孩子们数学学习的乐园。其次在数学节上我们依然要开展与“爱校”有关的几个一活动。
七、进行数学能力比武,落实技能培养。
将《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到的“培养学生数学技能”的目标落到实处,我们
采用了“能力比武”的形式。每学期两次,期初拟订比武内容、比武形式,紧密结合学科内容,通过班级比武、年级比武,小课题学习和公开课展示等形式进行展开。要求:即学即比,不延不让。
八、利用数学网站,促进分类发展。
    优化、调整数学网站内容,专人负责,形成团队。引导学有余力的学生继续进行网上口算与麦斯闯关的练习,利用数学成长册进行评价督促,调动家庭教育力量共同参与,让数学文化建设从学校慢慢走进家庭,使学校数学教育真正成为学生数学学习的策划中心。

 

《构建小学数学文化场的校本实践与研究》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00245.html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数学论文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