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诱导教学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运用诱导教学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厦门市文安小学 陈雅锋
诱导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在某些学科并不陌生,但在素质教育中如何运用其更好地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则是一个新的话题。
诱导一词在语言学、物理学、生理学等方面均有着广泛的应用。在数学教学中,诱导概念也远远超出了作为一种练习方法所具有的原始内涵,它不仅是一种教学方法、教学思想,更是一种教学艺术的体现。不同形式、不同场合下的诱导,将使学生获益非浅。那么,如何较好的运用诱导教学来服务小数数学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努力:
一、诱导、激发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就是说学生首先要有学习知识、掌握本领的主观愿望,教师才能予以启发。如何使学生有“愤”、“悱”的内在要求,教师就应在教学方法上多作文章。数学是一门理论应用学科,运用数学的能力解决实际问题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最终目标,也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内在动力之一,因此创设合理的问题情景诱导、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尤为重要。教学大纲中也明确指出:“数学就是使学生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训练”,即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这一能力须要实际问题的导入,所以创设问题情景尤为重要。在课的引入部分,运用语言诱导,达到此目的,教学就成功了一半。如:在教学《圆的周长》时我导入这样导入:星期天,小兔和小狗在草地上跑步, 小狗沿着正方形路线跑, 小兔沿着圆形路线跑。结果小白兔获胜。小狗看到小白兔得了第一名,心里很不服气,它说这样的比赛不公平。同学们,你认为这样的比赛公平吗?
创造这样的“矛盾”情境学生很感兴趣,有的认为公平,有的认为不公平,教师让他们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并讲出理由,这样教师很好地根据学生的回答顺利地引到“圆的周长”的教学,收到了良好的课堂效果。
二、创设“不平等”待遇,诱导学生主动学习
人都是有逆反心理的,小学生也是如此。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碰到这样的人或事“你叫我这样我偏那样”。我们在教育实践中也常会遇到教师表扬一个学生,却引起一些同学的不服气;教师批评一个学生,反而引起一些同学的同情和辩护。其实,我们也可以利用学生的这种逆反心理,创设一种“不平等”的待遇,诱导学生进行主动学习。我在平时上课的时候经常会在做练习的时候“偷偷” 地塞一些题目给个别同学做,结果其他学生看到了感到好奇就自然而然地围过来,主动地思索那些题目,这时我就顺势把题目投影出来,学生心里很满足,他们的内心需要得到了满足。其实那些题目本来就是要给他们做的,只不过我们换了一种方式给他们而已,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三、对学困生进行心理诱导,培养其学习能力
对学生特别是学困生的数学学习既要进行情感方面教学,又要注意加强心理诱导。首先要树立学困生的自信心,经常用身边耳闻目睹的实例吸引他们,通过努力取得优异成绩的榜样,让他们充分相信自己通过努力也能学会。其次要不断加强心理诱导。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经常学习教学理论、心理学理论,用理论作指导,研究教学方法,不断更新观念,用科学方法保护他们稳定的心理状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每节课后让学生自己说出弄懂了哪些内容?哪些习题?哪些知识没有弄懂,建立一帮一互助组,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教师要及时查补,及时帮助解决问题,使学生之间形成互帮互学良好气氛,同时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既锻炼了学习优异者的能力,又提高较差学生的成绩。教师乘势诱导,开辟第二课堂,开展 “讲数学小故事”、“数学标兵”“数学超市”等活动,让他们参与活动中,培养动手、动脑的能力,使学生切身体会到学有所用,在实践中激发他们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四、重视内在诱导,引发创新意识
教学活动从本质上说是一种环境的创造,教学模式则是构建这种环境的方法。那么启发诱导,鼓励创造则是个性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教学的关键在于诱导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激励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引导学生不断进行创新学习。
在教学"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时,我首先发给学生一个长4厘米、宽3厘米、高2厘米的空心长方体,让学生动手用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去测量这个长方体有多少个这样的体积单位,从而测算出长方体的体积。在观察中发现,多数学生用小正方体一层铺满后再铺第二层,铺完后,再数出个数有24个,而每个单位体积是1立方厘米,所以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24立方厘米。有位同学不是摆得特别快,他说:"我只摆了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然后就可以算出个数,用4X3X2= 24(个),即长方体的体积是 24立方厘米。此刻,已与新课的内容比较接近了,我及时表扬了这位同学,再用激励的语言鼓励同学们去发现不用数个数就能求体积的简便方法。同学们积极思考、人人踊跃,通过认真的讨论,得出了只要知道长方体的长、宽、高,就能求出体积的方法,顺利得出:长方体的体积=长X宽X高。进而再启发学生从正方体与长方体的关系上去讨论正方体的体积求法,又推导出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由于公式是学生自己推导的,因此,掌握得很好,理解也比较深刻,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总之,教师应做到因材施教,在实践中探求、摸索,更好的运用诱导教学法为教育教学服务。
《运用诱导教学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