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教学论文 >> 数学论文 >> 正文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浅谈数学教学中的设疑方法


因为强信息“36-36”消弱了计算顺序这一信息,造成了计算差错。而只有个别学生的计算步骤是:36-36÷3=36-12=24。出现这两种情况,正在我的意料之中。我顺水推舟,把这两种计算过程写在黑板上,让学生讨论这两种计算哪种正确。顿时,学生议论纷纷,有的说第一种解答正确,有的说第二种解答正确。学生们个个情绪高涨、兴趣盎然,我顺势引入新课:“到底哪种解答方法正确呢?我们学习四则混合运算后,就知道答案了。”接着开始讲授新课,教学效果很好。
  
  实践证明,有目的地设计一些容易做错的题目,展示错误,造成“悬念”。有助于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学习的主动性。疑问只是思考的开始,有了疑问引导学生去思考解决,这样才能达到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如果教师通过对学生的引导,并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并大胆表示出自己的意见,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还可以达到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
  
  四、设“障”,迎难而上
  
  教师要准确把握新知识的生长点,在新旧知识的衔接处设疑置难,利用新旧知识的矛盾冲突创设悬念,促使学生积极思维。如在教学“循环小学”时,出示两组题:⑴1.6÷0.25,15÷0.15;⑵10÷3,14.2÷22。学生很快计算出第一组题的得数,但在计算第二组题时,学生发现怎么除也除不完。“怎么办?”“如何写出商呢”?“学生求知与教学内容之间形成一种“不协调”。好奇与强烈的求知欲望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指向困惑之处。这样以“障”造成“悬念”,使学生在学习循环小数时心中始终有了一个目标,激发了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例如学习了分数应用题后,我出示这样一题“某工厂把一批零件分给甲、乙、丙三个人加工,先把总数的1/5多60个分甲,再把剩下的1/5多90个分给乙,最后剩下的全部给了丙,结果三人加工的零件同样多。问这批零件有多少个?”
  
  学生见这题中有两个不同单位“1”的分率,往往会将两个分率转化成相同的单位“1”才进行求解,这样显然是极为麻烦。有的学生提出:“能否不转化成相同的单位“1”进而求解?”我反问学生:“你说呢?”并鼓励学生不要局限于以前常用的解题方法,转换角度大胆思考,有的学生提出可根据题目中的已知条件“三人加工的零件同样多”进行求解?我肯定了学生的提问,并表扬他“你能抓住题目的关键来思考,真是会动脑筋”。这时学生的质疑就如饥似渴,而教师的释疑则如降甘露。在我的引导和点拨下,学生则很快的掌握:因为三人加工的零件同样多,可知甲、乙、丙三人均加工这批零件的1/5多60个。甲、乙、丙三个人共加工了这批零件的(1/5×3)且多(60×3)个。因此可知道,这批零件的个数为:“60×3÷(1-1/5×3)=450(个)。这样通过生疑、让学生质疑,使学生对在困惑中获得的知识会理解得更透,印象更深。
  
  五、求“变”,举一反三
  
  求“变”就是在教学中对典型的问题进行有目的、多角度、多层次的演变,使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此类数学问题的一般规律和本质属性,也使学生对学习始终感到新鲜、有趣,由此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例如,在学习了分数应用题后出示两个条件:“男同学20个,女同学16人”,让学生根据所给条件自己提出问题,并且解答。由些可以提出很多不同的问题:⑴男同学是女同学的几倍?⑵女同学是男同学的几分之几?⑶男同学比女同学多几百之几?⑷女同学比男同学少几分之几?⑸男同学比女同学多百分之几?……,这样的变换使学生再度陷入问题的探索之中,而且这种求“变”,对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对学生思维潜力的发挥起到一个创景设情的作用。
  
  学习工程问题后,出示了这样一题“一件工作,甲先做6小时后,由乙接着做12小时可以完成,或甲先做8小时后,再由乙接着做6小时也可以完成。如果这件工作由甲单独做需要几小时完成?
  
  这道题不同于一般的工程问题,对于学生来说单独求解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学生陷入了深思,有的学生提出“这题中未曾告诉甲、乙的工作效率和,无法求解。”我提示学生,能否列出一个关系式进行分析并比较。同学们都列出了解关系式进行了分析和比较。马上有的学生提出“老师,我们从分析比较中发现,甲多做了2小时,相关于乙少做了6小时,因此可以知道,甲做2小时的工作量与乙做6小时的工作相等,即甲1小时的工作量等于乙3小时的工作量,可以利用替代办法求解。”我表扬了他肯动脑筋,并鼓励他按此思路进行解答。这个学生回答:“把乙做12小时的工作量给甲做需要:12÷3=4(小时),因此可得,这件工作由甲单独做需要完成的时间为:12÷3+6=10(小时)。同学们都认为他的这种解法简单明了。
  
  我再一次激疑:“还有不同的方法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跃跃欲试,有的学生即提出:“老师,我不用替代法,还能用其他的解法。”我鼓励他说出自己的想法,他要求上黑板来进行演示,我让他走上黑板,他先列出如下关系式:甲做6个小时+乙做12小时=完成“1”;甲做8小时+乙做6小时=完成“1。他说因为第二种情况下,乙做的时间正好是第一种情况下乙做的时间的一半,如果把第二组时间同时扩大2倍。则两个人完成的工作是相关于总工作量的2倍,实际上多出来的工作量也就是由甲多做引起的,而甲多做的时间(8×2-6)小时,刚好就是甲单独完成这项工作所用的时间,因此甲单独完成这件工作所用的时间即为:8×2-6=10(小时)。这种解法无疑是一种创新独特的解法,我拍手鼓掌进行了鼓励。
  
  常言道:授之一鱼不如授人一渔。提倡、鼓励、引导学生质疑。运用不同的形式去启发学生解疑,久而久之,学生的思维能力会得到显著提高。
  
  【参考文献】
  
  1.朱慕菊等编:《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张德勤:《小学数学教师文化素养与教学技能》,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9.
  
  3.申继亮主编:《教学反思与行动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0.
  
  (作者单位:536000广西北海市银海区东星小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浅谈数学教学中的设疑方法(第2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01227.html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数学论文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