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情况汇报
我镇自去年以来,坚持以“稳步推进、树立典范、以点带面”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点,紧紧围绕全面构建和谐文明农村的目标,广泛开展了以镇村净化、绿化美化、道德新风、文化娱乐等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创建活动,塑造了文明富裕的农村形象和文明向上的农民形象,使全镇的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呈现出积极、健康、向上的发展态势,促进了**镇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
一、前段工作情况
一是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把这项工作作为增强**镇环境吸引力、扩大招商引资成果和提高群众生活环境的迫切需要。镇党委、政府制定下发了《村容村貌综合整治工作考核标准》和《关于对村内环境卫生进行考核验收的通知》,把新农村建设工作与村干部年终考核挂钩,调动广大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同时在市派驻工作组和市直包靠部门的大力支持帮助下,加大工作力度,采取得力措施,全镇新农村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
二是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创建标准,严格把关,坚持高标准搞好规划,抓软硬件建设。在整体推进的同时坚持典型带动,确定了***等村为先期起步的典型村,培育扶植典型,以点带面。根据各村工作进展不平衡,多次在典型村召开现场观摩会,要求各村对照典型查找了本村工作中的差距,选准工作突破口,全力以赴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任务完成好。
三是加大村内基础设施建设。动员经济条件好的村,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入,硬化村内主要街道、修砌排水沟、安装路灯,今年上半年**等村基础设施投资都在*万元以上。对经济条件差的村,采取以清理村内卫生、改善村容村貌为主,做到有的放矢。
四是认真抓好示范村建设,以点带面。镇上专门安排一名副科级干部,靠在**村,同两位成员一起想办法、解难题、促进度。目前,**村投资已超过**万元,村内道路、排水、自来水、办公楼等已基本完工。
五是突出环境育人的思想内涵,以“净、绿、美、亮”为主要创建内容。在原有社会主义新农村创建基础上,每个村都重新制定了详细的实施计划,提高了“净”、“亮”和“绿”的标准,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创建工作逐步引向深入。
六是加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全镇共建和村级文化活动室*个、图书室*个、阅报栏*个,其中东关、**镇等*个村建立起庄户小剧团、舞龙队、秧歌队等文艺宣传队,常年无偿为群众演出新闻乐见的节目;新建门球场*个、篮球场*个,新增农民文体活动场地*余处,大大提高了群众的文化娱乐水平。村村设立了科普宣传栏和公开栏,常年宣传各种党的政策、科技知识、致富信息等,使广大群众开阔了眼界,转变了观念,增长了知识,掌握了致富本领。
七是加强小城镇基础建设。投资**万元,对镇区**路进行了水泥硬化;投资*万元,对镇区排水、路沿石、地面砖进行了维修整理,*月份,镇区补植树木***多株,新增绿化面积**平方米。
八是认真搞好镇区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利用八月份一个月的时间,在全镇开展一次城镇环境卫生集中综合整治活动,所有机关干部一起下手,对镇区环境卫生、交通秩序和乱搭乱建进行彻底整治,目前已初见成效。
二、下一步打算
一是立足规划先行。村村都要结合各村实际,精心规划设计,高起点、高标准全部完成村庄规划修编。镇区规划功能配置,科学合理布局,重点留足工业、商贸服务业发展区域,聚集人流、物流,同时增加绿地空间,不断提升城镇品位,力争建成花园城镇、文明新村。
二是分类指导。在建设标准上,明确一个目标即“五化五通两改一有”。在建设步骤上,根据各村经济发展水平和群众承受能力,合理制定计划,分步实施,全面推进。在建设进度上,要求经济条件较好的村,集中力量力争明年底达到硬件建设标准要求;基础条件较差的村,从整顿村容村貌入手,逐步开展村庄绿化、硬化、亮化。
三是加大宣传力度,激发农民群众参与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意识,借鉴**街道范于等村的经验,动员村民捐款搞村内基础设施。
四是突出工作重点。重点实施“三突破一提高”,即突破**镇村、突破**村,以此来带动全镇的新农村建设高潮。要求每个工作片确定*-*个新农村建设重点村,合理制定计划,分步实施,全面推进。工作上要以改善村容村貌,治理整顿环境卫生为重点。
五是不断巩固新农村建设成果。建立完善群众广泛参与机制,发动广大群众利用文化大院、远程教育等一切载体开展娱乐活动,深入开展移风易俗和“双十”评选活动,努力创建和谐相处、生活文明、安居乐业的良好环境。加强新建基础设施的维修和保护,保持好卫生整洁成果,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批、巩固一批。
六是加强小城镇建设的载体地位,加强小城镇建设的载体地位,一是抓好几项重点工程,包括投资*万元的**路硬化改造工程,**区“两横一纵”道路的绿化亮化和基础设施配套工程。二是搞好对镇区内闲置土地的开发利用;争取投资**万元新建设文化中心;争取建设农贸市场和**批发市场。三是*月份在镇区和镇区内六村开展一次环境综合整治活动,彻底解决私搭乱建、脏乱差、乱停乱放等现象,全面提升小城镇品位,努力建设镇容整洁、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小城镇。四是尽快推进**新村小区住宅楼群建设,吸引更多的农民向镇区集中,形成以镇区为载体的人流、物流、信息流中心,提高城镇对全镇经济的拉动力。
《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情况汇报》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01582.html
一、前段工作情况
一是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把这项工作作为增强**镇环境吸引力、扩大招商引资成果和提高群众生活环境的迫切需要。镇党委、政府制定下发了《村容村貌综合整治工作考核标准》和《关于对村内环境卫生进行考核验收的通知》,把新农村建设工作与村干部年终考核挂钩,调动广大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同时在市派驻工作组和市直包靠部门的大力支持帮助下,加大工作力度,采取得力措施,全镇新农村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
二是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创建标准,严格把关,坚持高标准搞好规划,抓软硬件建设。在整体推进的同时坚持典型带动,确定了***等村为先期起步的典型村,培育扶植典型,以点带面。根据各村工作进展不平衡,多次在典型村召开现场观摩会,要求各村对照典型查找了本村工作中的差距,选准工作突破口,全力以赴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任务完成好。
三是加大村内基础设施建设。动员经济条件好的村,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入,硬化村内主要街道、修砌排水沟、安装路灯,今年上半年**等村基础设施投资都在*万元以上。对经济条件差的村,采取以清理村内卫生、改善村容村貌为主,做到有的放矢。
四是认真抓好示范村建设,以点带面。镇上专门安排一名副科级干部,靠在**村,同两位成员一起想办法、解难题、促进度。目前,**村投资已超过**万元,村内道路、排水、自来水、办公楼等已基本完工。
五是突出环境育人的思想内涵,以“净、绿、美、亮”为主要创建内容。在原有社会主义新农村创建基础上,每个村都重新制定了详细的实施计划,提高了“净”、“亮”和“绿”的标准,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创建工作逐步引向深入。
六是加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全镇共建和村级文化活动室*个、图书室*个、阅报栏*个,其中东关、**镇等*个村建立起庄户小剧团、舞龙队、秧歌队等文艺宣传队,常年无偿为群众演出新闻乐见的节目;新建门球场*个、篮球场*个,新增农民文体活动场地*余处,大大提高了群众的文化娱乐水平。村村设立了科普宣传栏和公开栏,常年宣传各种党的政策、科技知识、致富信息等,使广大群众开阔了眼界,转变了观念,增长了知识,掌握了致富本领。
七是加强小城镇基础建设。投资**万元,对镇区**路进行了水泥硬化;投资*万元,对镇区排水、路沿石、地面砖进行了维修整理,*月份,镇区补植树木***多株,新增绿化面积**平方米。
八是认真搞好镇区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利用八月份一个月的时间,在全镇开展一次城镇环境卫生集中综合整治活动,所有机关干部一起下手,对镇区环境卫生、交通秩序和乱搭乱建进行彻底整治,目前已初见成效。
二、下一步打算
一是立足规划先行。村村都要结合各村实际,精心规划设计,高起点、高标准全部完成村庄规划修编。镇区规划功能配置,科学合理布局,重点留足工业、商贸服务业发展区域,聚集人流、物流,同时增加绿地空间,不断提升城镇品位,力争建成花园城镇、文明新村。
二是分类指导。在建设标准上,明确一个目标即“五化五通两改一有”。在建设步骤上,根据各村经济发展水平和群众承受能力,合理制定计划,分步实施,全面推进。在建设进度上,要求经济条件较好的村,集中力量力争明年底达到硬件建设标准要求;基础条件较差的村,从整顿村容村貌入手,逐步开展村庄绿化、硬化、亮化。
三是加大宣传力度,激发农民群众参与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意识,借鉴**街道范于等村的经验,动员村民捐款搞村内基础设施。
四是突出工作重点。重点实施“三突破一提高”,即突破**镇村、突破**村,以此来带动全镇的新农村建设高潮。要求每个工作片确定*-*个新农村建设重点村,合理制定计划,分步实施,全面推进。工作上要以改善村容村貌,治理整顿环境卫生为重点。
五是不断巩固新农村建设成果。建立完善群众广泛参与机制,发动广大群众利用文化大院、远程教育等一切载体开展娱乐活动,深入开展移风易俗和“双十”评选活动,努力创建和谐相处、生活文明、安居乐业的良好环境。加强新建基础设施的维修和保护,保持好卫生整洁成果,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批、巩固一批。
六是加强小城镇建设的载体地位,加强小城镇建设的载体地位,一是抓好几项重点工程,包括投资*万元的**路硬化改造工程,**区“两横一纵”道路的绿化亮化和基础设施配套工程。二是搞好对镇区内闲置土地的开发利用;争取投资**万元新建设文化中心;争取建设农贸市场和**批发市场。三是*月份在镇区和镇区内六村开展一次环境综合整治活动,彻底解决私搭乱建、脏乱差、乱停乱放等现象,全面提升小城镇品位,努力建设镇容整洁、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小城镇。四是尽快推进**新村小区住宅楼群建设,吸引更多的农民向镇区集中,形成以镇区为载体的人流、物流、信息流中心,提高城镇对全镇经济的拉动力。
《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情况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