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
电影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
《肖申克的救赎》,这是一部1994年在美国上映的电影,讲述了一个被冤枉的的囚犯靠着一把石锤挖了二十年的隧道,最终收获自由的故事。
影片主人公是一位银行家,名叫安迪,他发现自己的妻子有婚外情,本想用枪杀死两人但是最终没有下手,巧合的是,当天正好有另外一个罪犯杀了这两个人,于是安迪被指控为谋杀,被判无期徒刑,送入肖申克监狱度过余生。在肖申克,他遇到了另外一位主人公——瑞德,他能帮每一位狱友弄来他们想要的东西。安迪前前后后向他索要了许多东西,但是一开始的目的只不过是打发时间。偶尔一次机会,在他在墙上刻字的时候,一大块石块掉了下来,这使他萌生了越狱的念头,于是安迪就这样日积月累地在一张海报后面挖着自己的通向自由的道路;而有一天,他从另一位狱友得知自己的的确确是清白的,他去告诉典狱长,然而一直让他帮他洗黑钱的典狱长却把那位证人秘密的枪杀了,好让安迪一直帮他洗黑钱。于是,安迪忍无可忍了,他带着二十年来他一直积累着的证据,在一个暴风雨的夜晚,从他的洞中——穿过500码地,通向了自由。
这部电影每个段落和每个段落之间都有叙述的顺序,并且大量的运用了插叙,使观赏者产生极大的兴趣,以及为片尾的真相埋下了深深的伏笔,包括每个人的每一句台词,都对结局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当然,这只是从死板的教科书式的方式来评价一部电影。这部电影给我影响最深的环节,便是安迪临近结尾时挖了二十年之久的通道亮相的时候,给人震撼,安迪从影片一开始就坚定的眼神,艰难地爬出自己的每一步,他甚至爬了连旁人接近都不想接近的下水管道,一直爬,一直爬,知道爬出管道,迎接暴风雨和闪电给他的洗礼……这是多么难得可贵的品质啊:一个人为了自由,可以忍辱负重20年之久,经历挫折无数,并且从来都不曾想过要放弃,正如安迪自己所说:“不要忘了,这个世界穿透一切高墙的东西,它就在我们的内心深处,他们无法达到,也接触不到,那就是希望;希望是美好的事物,也许是世上最美好的事物。美好的事物从不消逝。”对,支持他的就是希望,他那持之以恒的希望,对自由的渴望,以及想摆脱邪恶的这种品质,深深地触动到了我的内心。
有一段我没看懂,就是瑞德在监狱中呆了40年的第三次假释机会,假释官问他,他在这些年中是否改过自新;前两次他的回答都是自己已经如何如何改过自新了,不会再危害社会,都是些阿谀奉承的话,而最后一次,他说:“我无时无刻不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深感内疚,这不是因为我在这里监狱,也不是讨好你们。回首曾经走过的弯路,我多么想对那个犯下重罪的愚蠢的年轻人说些什么,告诉他我现在的感受,告诉他还可以有其他的方式解决问题。可是,我做不到了。那个年轻人早已淹没在岁月的长河里,只留下一个老人孤独地面对过去。重新做人,骗人罢了,小子,别再浪费我的时间了,盖你的章吧,说实话,我不在乎。”这段话,我反反复复看了许多遍,认真品读了这段话的含义,但还是无法理解。相信结局大家也猜到了,他的假释被批准了,这使我有些疑惑。
对于那个典狱长,他可谓是最反派的角色了,他极其贪婪,不断地、无休止境地让安迪帮他洗黑钱,当他得知安迪是被冤枉而有可能离开肖申克时,他又残忍地杀害了那个狱友;而到了最后,安迪把证据寄到了报社,无数警车和记者蜂拥而至,他的选择是——吞枪自尽,这也许是最好的一个结局。
安迪不仅仅自己拥有一颗永不放弃的心,他还试图让每一位狱友重新燃起对未来的希望,他坚持每周一信,后来发展到每周两信,给州议会写信,建议扩建监狱的图书馆,一开始还不怎么理睬他,到后来他们觉得不对头了,怎么这个小子越写越来劲了?烦都要烦死了,“只能”划拨资金扩建图书馆。狱友们有书读,有音乐听,是何等的享受!在这之前还有一个长时间的画面展现,就是安迪冒着风险在广播室放音乐给在操场上的所有狱友听,那个场面是非常震撼的,所有的囚犯,不管是屋里的屋外的,甚至上厕所的都闻声侧耳仔仔细细的聆听,更不可思议的是,还有一部分保安都呆呆地凝望着喇叭,仿佛这辈子从来都没听过一样,霎时间,没有人发出一丝声音,就只有歌声余音绕梁。这告诉我们:无论我们曾经怎样的蛰伏,怎样的失去生活,但千万不要放弃理想,放弃那份希望。只有充满希望,人生从而变得有意义,从而丰富多彩。
总结了这些,现在的我们,又有什么可以对未来抱怨的呢?还有什么不知足的吗?只要希望在我们心中,就没有什么不能征服的! 《电影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0209.html
《肖申克的救赎》,这是一部1994年在美国上映的电影,讲述了一个被冤枉的的囚犯靠着一把石锤挖了二十年的隧道,最终收获自由的故事。
影片主人公是一位银行家,名叫安迪,他发现自己的妻子有婚外情,本想用枪杀死两人但是最终没有下手,巧合的是,当天正好有另外一个罪犯杀了这两个人,于是安迪被指控为谋杀,被判无期徒刑,送入肖申克监狱度过余生。在肖申克,他遇到了另外一位主人公——瑞德,他能帮每一位狱友弄来他们想要的东西。安迪前前后后向他索要了许多东西,但是一开始的目的只不过是打发时间。偶尔一次机会,在他在墙上刻字的时候,一大块石块掉了下来,这使他萌生了越狱的念头,于是安迪就这样日积月累地在一张海报后面挖着自己的通向自由的道路;而有一天,他从另一位狱友得知自己的的确确是清白的,他去告诉典狱长,然而一直让他帮他洗黑钱的典狱长却把那位证人秘密的枪杀了,好让安迪一直帮他洗黑钱。于是,安迪忍无可忍了,他带着二十年来他一直积累着的证据,在一个暴风雨的夜晚,从他的洞中——穿过500码地,通向了自由。
这部电影每个段落和每个段落之间都有叙述的顺序,并且大量的运用了插叙,使观赏者产生极大的兴趣,以及为片尾的真相埋下了深深的伏笔,包括每个人的每一句台词,都对结局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当然,这只是从死板的教科书式的方式来评价一部电影。这部电影给我影响最深的环节,便是安迪临近结尾时挖了二十年之久的通道亮相的时候,给人震撼,安迪从影片一开始就坚定的眼神,艰难地爬出自己的每一步,他甚至爬了连旁人接近都不想接近的下水管道,一直爬,一直爬,知道爬出管道,迎接暴风雨和闪电给他的洗礼……这是多么难得可贵的品质啊:一个人为了自由,可以忍辱负重20年之久,经历挫折无数,并且从来都不曾想过要放弃,正如安迪自己所说:“不要忘了,这个世界穿透一切高墙的东西,它就在我们的内心深处,他们无法达到,也接触不到,那就是希望;希望是美好的事物,也许是世上最美好的事物。美好的事物从不消逝。”对,支持他的就是希望,他那持之以恒的希望,对自由的渴望,以及想摆脱邪恶的这种品质,深深地触动到了我的内心。
有一段我没看懂,就是瑞德在监狱中呆了40年的第三次假释机会,假释官问他,他在这些年中是否改过自新;前两次他的回答都是自己已经如何如何改过自新了,不会再危害社会,都是些阿谀奉承的话,而最后一次,他说:“我无时无刻不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深感内疚,这不是因为我在这里监狱,也不是讨好你们。回首曾经走过的弯路,我多么想对那个犯下重罪的愚蠢的年轻人说些什么,告诉他我现在的感受,告诉他还可以有其他的方式解决问题。可是,我做不到了。那个年轻人早已淹没在岁月的长河里,只留下一个老人孤独地面对过去。重新做人,骗人罢了,小子,别再浪费我的时间了,盖你的章吧,说实话,我不在乎。”这段话,我反反复复看了许多遍,认真品读了这段话的含义,但还是无法理解。相信结局大家也猜到了,他的假释被批准了,这使我有些疑惑。
对于那个典狱长,他可谓是最反派的角色了,他极其贪婪,不断地、无休止境地让安迪帮他洗黑钱,当他得知安迪是被冤枉而有可能离开肖申克时,他又残忍地杀害了那个狱友;而到了最后,安迪把证据寄到了报社,无数警车和记者蜂拥而至,他的选择是——吞枪自尽,这也许是最好的一个结局。
安迪不仅仅自己拥有一颗永不放弃的心,他还试图让每一位狱友重新燃起对未来的希望,他坚持每周一信,后来发展到每周两信,给州议会写信,建议扩建监狱的图书馆,一开始还不怎么理睬他,到后来他们觉得不对头了,怎么这个小子越写越来劲了?烦都要烦死了,“只能”划拨资金扩建图书馆。狱友们有书读,有音乐听,是何等的享受!在这之前还有一个长时间的画面展现,就是安迪冒着风险在广播室放音乐给在操场上的所有狱友听,那个场面是非常震撼的,所有的囚犯,不管是屋里的屋外的,甚至上厕所的都闻声侧耳仔仔细细的聆听,更不可思议的是,还有一部分保安都呆呆地凝望着喇叭,仿佛这辈子从来都没听过一样,霎时间,没有人发出一丝声音,就只有歌声余音绕梁。这告诉我们:无论我们曾经怎样的蛰伏,怎样的失去生活,但千万不要放弃理想,放弃那份希望。只有充满希望,人生从而变得有意义,从而丰富多彩。
总结了这些,现在的我们,又有什么可以对未来抱怨的呢?还有什么不知足的吗?只要希望在我们心中,就没有什么不能征服的! 《电影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