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三维目标引领数学课堂教学
用三维目标引领数学课堂教学
蔡正乐
搞好数学教学重要的一环就是教师对于自己的数学观和教育教学观作出自觉的反思,从而不仅能够很好地实现由不自觉状态向自觉状态的重要转变,也能由各种落后的、片面的观念再逐步向先进的、辩证的观念转变。
湖北省全面实施新课改已近四年时间,广大一线教师基本完成人教A 版数学必修的五个模块的第一轮教学,第一届新课改高考已完成,有必要对“三维目标”进一步准确定位,针对“三维目标”的内涵对应剖析新教材,有目的地二次开发、使用教材,并应用于实际教育教学之中,让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水到渠成,真正使学生得到全面的提升。
一、准确定位“三维目标”
许多数学教师对新教材的使用有不同程度的误解与排斥,很大的原因在于他们仍用原有的纯知识本位的标准去衡量新教材与课堂教学,以致产生了诸如“量太大,知识不够扎实”“太灵活,学生反应不过来”“知识呈螺旋式上升,每次教学新知的度很难把握”等困惑,而不明白三维目标的真正含义是既要重视知识、能力,又要重视过程、方法,同时要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注重数学的实用价值,就会突出知识的理解,技能的掌握;注重数学训练思维的价值,就会突出过程与方法;能看到数学的文化价值,就会将情感、态度价值观落到实处。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的“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态度的发展离不开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同时,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必须以有利于其他目标的实现为前提”这一和谐统一的整体目标理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提高一定要促进学生对于数学基本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因此要落实课堂教学,必须正确理解、制定、落实三维目标,用三维目标引领数学课堂教学,促进数学教育教学。这样,课堂教学不仅有效,而且达到高效。
二、新教材的欣赏
新教材在整个数学体系采取由浅入深,由基础到能力,最后回归应用的编排形式。各模块及其各章,甚至各节用探究栏目,思考栏目,阅读材料等衔接,围绕“三维目标”有针对性的编排。
1.从编排形式上看,着重体现“过程与方法”这一目标。越抽象的问题越能反映本质,同时也越不能看到本质,因此新教材选择用大量的情景让学生逐步体会数学的抽象与归纳技能,逐步认识数学的本质,了解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认识数学知识来源于实际,反过来又作用于实际。(数学教学论文 fanwen.oyaya.net)新教材还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预备了一定的自主开发的余地,探究、思考等栏目在行文中穿针引线给教师以广度,给学生以想象的空间,这样教学才有利于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探索,有利于教师创造性的发展教育教学工作,同时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也得到进步、民主、升华。
2.从编排的主体内容上看,着重体现“知识与技能”这一目标。对于教材内容,教师有这样的感觉:模块化导致新教材整体知识结构出现逻辑性问题;删减的知识导致知识不连贯。我们要深层次地理解这样的编排,新教材的意图很明显,将基础数学中的核心部分,根据数学知识发展的内在逻辑加以组织,从而让基础知识易学、易懂、能懂、会用。同时这样编排更符合学生思维发展水平,波浪式的前进,螺旋式的上升。但由于高考的功利思想,以及教师用惯了旧教材时遗留下来的习惯,暂时不理解也很正常。
新教材尽力帮助学生在对数学问题的思考中生成问题链,建立逻辑链,树立创新意识,通过疏导、点拨和启发,促设学生在个体认知的基础上完成思维的“破茧”与升华,学会数学地思考,用数学思维去思维。另外教材利用生活化作业,拓宽学生学习的空间;利用开放性作业点燃学生创新火花;利用自主化作业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利用反思型习题设计升华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
3. 从编排的辅助内容(习题及阅读材料)上看,着重体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目标,避免以往“假、大、空”,“贴标签”形式的目标设计。教材无时无刻都在让学生感悟到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作用于实际,并从中体会反映在数学中的辩证关系,让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结合中国国情及社会现实材料,增强学生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以及凝聚力等;通过感受数学成就的得来过程,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习惯,坚忍不拔的意志和勇于创新的精神等等。
整个教材都在尽量抓住一切机会展现数学的美,数学的博大精深。资料库式的教材设计,虽为教材,实为工具书,任何版本的教材都不及现在的新教材的广度。
三、新教材的使用
高中数学教学中,一方面,教师往往把个人习惯性思维嫁接到学生身上,以教师的思维替代了学生的思维,以教师体验替代了学生体验,把具有生成性的教学演变成了一种高度专业的教学操作,一种机械化的形成、模仿训练,这些现象在旧教材的编排特点上尤为突出,甚至成为 《用三维目标引领数学课堂教学》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02228.html
蔡正乐
搞好数学教学重要的一环就是教师对于自己的数学观和教育教学观作出自觉的反思,从而不仅能够很好地实现由不自觉状态向自觉状态的重要转变,也能由各种落后的、片面的观念再逐步向先进的、辩证的观念转变。
湖北省全面实施新课改已近四年时间,广大一线教师基本完成人教A 版数学必修的五个模块的第一轮教学,第一届新课改高考已完成,有必要对“三维目标”进一步准确定位,针对“三维目标”的内涵对应剖析新教材,有目的地二次开发、使用教材,并应用于实际教育教学之中,让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水到渠成,真正使学生得到全面的提升。
一、准确定位“三维目标”
许多数学教师对新教材的使用有不同程度的误解与排斥,很大的原因在于他们仍用原有的纯知识本位的标准去衡量新教材与课堂教学,以致产生了诸如“量太大,知识不够扎实”“太灵活,学生反应不过来”“知识呈螺旋式上升,每次教学新知的度很难把握”等困惑,而不明白三维目标的真正含义是既要重视知识、能力,又要重视过程、方法,同时要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注重数学的实用价值,就会突出知识的理解,技能的掌握;注重数学训练思维的价值,就会突出过程与方法;能看到数学的文化价值,就会将情感、态度价值观落到实处。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的“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态度的发展离不开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同时,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必须以有利于其他目标的实现为前提”这一和谐统一的整体目标理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提高一定要促进学生对于数学基本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因此要落实课堂教学,必须正确理解、制定、落实三维目标,用三维目标引领数学课堂教学,促进数学教育教学。这样,课堂教学不仅有效,而且达到高效。
二、新教材的欣赏
新教材在整个数学体系采取由浅入深,由基础到能力,最后回归应用的编排形式。各模块及其各章,甚至各节用探究栏目,思考栏目,阅读材料等衔接,围绕“三维目标”有针对性的编排。
1.从编排形式上看,着重体现“过程与方法”这一目标。越抽象的问题越能反映本质,同时也越不能看到本质,因此新教材选择用大量的情景让学生逐步体会数学的抽象与归纳技能,逐步认识数学的本质,了解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认识数学知识来源于实际,反过来又作用于实际。(数学教学论文 fanwen.oyaya.net)新教材还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预备了一定的自主开发的余地,探究、思考等栏目在行文中穿针引线给教师以广度,给学生以想象的空间,这样教学才有利于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探索,有利于教师创造性的发展教育教学工作,同时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也得到进步、民主、升华。
2.从编排的主体内容上看,着重体现“知识与技能”这一目标。对于教材内容,教师有这样的感觉:模块化导致新教材整体知识结构出现逻辑性问题;删减的知识导致知识不连贯。我们要深层次地理解这样的编排,新教材的意图很明显,将基础数学中的核心部分,根据数学知识发展的内在逻辑加以组织,从而让基础知识易学、易懂、能懂、会用。同时这样编排更符合学生思维发展水平,波浪式的前进,螺旋式的上升。但由于高考的功利思想,以及教师用惯了旧教材时遗留下来的习惯,暂时不理解也很正常。
新教材尽力帮助学生在对数学问题的思考中生成问题链,建立逻辑链,树立创新意识,通过疏导、点拨和启发,促设学生在个体认知的基础上完成思维的“破茧”与升华,学会数学地思考,用数学思维去思维。另外教材利用生活化作业,拓宽学生学习的空间;利用开放性作业点燃学生创新火花;利用自主化作业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利用反思型习题设计升华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
3. 从编排的辅助内容(习题及阅读材料)上看,着重体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目标,避免以往“假、大、空”,“贴标签”形式的目标设计。教材无时无刻都在让学生感悟到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作用于实际,并从中体会反映在数学中的辩证关系,让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结合中国国情及社会现实材料,增强学生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以及凝聚力等;通过感受数学成就的得来过程,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习惯,坚忍不拔的意志和勇于创新的精神等等。
整个教材都在尽量抓住一切机会展现数学的美,数学的博大精深。资料库式的教材设计,虽为教材,实为工具书,任何版本的教材都不及现在的新教材的广度。
三、新教材的使用
高中数学教学中,一方面,教师往往把个人习惯性思维嫁接到学生身上,以教师的思维替代了学生的思维,以教师体验替代了学生体验,把具有生成性的教学演变成了一种高度专业的教学操作,一种机械化的形成、模仿训练,这些现象在旧教材的编排特点上尤为突出,甚至成为 《用三维目标引领数学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