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如何有效地运用讨论式学习
小学数学如何有效地运用讨论式学习
新疆石河子市一四九团小学 邝建新
新课标实施以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老师们正以全新的教学理念,改变传统的、落后的教学模式。使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演示学生看,转变为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亲身实践;使学生被动的接受式学习,转变为主动的探究式、讨论式学习。把学习的时空还给了学生,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学得主动、积极。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是教学活动中的组织者、引导者、设计者的作用正在逐步显现。课堂教学中最为明显的特征表现是教师不仅研究自己的教更注重研究学生的学。即对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特别是讨论式学习方式的运用在目前的课堂上最为常见。但也存在认识上的肤浅和处理上的表面化和形式化,没有抓住“讨论式”学习的最本质的思想和关键所在。纵观诸多小学数学课堂,“讨论”仿佛就是体现新课程教学理念的标签。有了讨论课堂好象就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认真分析、思考这些研究课、观摩课、示范课安排的讨论环节,不同程度存在着形式主义、操作使用上的弊端。主要反映在:(1)对讨论的问题缺乏认真的设计和思考。(2)对讨论的效果和质量缺乏深刻的反思。(3)注重了讨论的形式忽视了讨论的时机和讨论题的研究。(4)讨论中仍然是优等生当代表,由优生思维代替了中差生思维。(5)如何解决讨论过程中的闲人,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笔者听了大量的各种形式的教学研究课,通过学习、思考、总结和反思,这里就讨论式学习的作用和意义、及形式和内容等谈点自己粗糙的看法。
一、理解“讨论”在教学中的作用和意义
讨论式学习方式的引入,使课堂教学变得更加有活力和生机。讨论的引入适时、适当、科学有效,课堂教学就能真正地面向全体,学生就从实质意义上成为了学习的主人。有价值的讨论式学习,课堂上反映出的是民主的、和谐的、宽松的、开放的、张扬的教学氛围。“讨论”顾名思义就是要学生有开口的机会,有发言的权利。只有充分地创设学生思考、质疑的时间和空间,才能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求知的欲望、表现的欲望。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个性才能逐渐形成,在讨论的过程中学习智慧的火花相互碰撞,思维层面、思维的方式得以相互补充,从深层次上体现了教学的互动。学生有不断经历成功和失败的体验,使之情感、态度、价值观逐步形成和完善。实质上讨论的过程就是学生质疑问难、反思学习的过程;就是学生竞争意识、敢于挑战的心理品质形成的过程;就是培养学生追求个性拒绝类同的创新过程。作为教者善于研究和设计安排“讨论”,在课堂教学中的“讨论”就会是一朵浪花,一轮彩虹。讨论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是解决重点、突破难点有效手段,是体现学生主体化学习的途径,也体现了新课程教学理念的核心——着眼于学生的发展。
二、讨论式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恰当运用
讨论式学习方式已被广大教师认可和采纳,如何科学有效地使用就成为当前数学课堂教学值得深思和研究的问题。它的安排要受学生的知识基础、认知需要、教学内容、教学氛围等诸多因素的制约。教学问题的讨论既要课前精心设计,又要在教学过程中随机把握。做到适时适当、自然流畅。教师只能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管理者。并且不失时机地参与到学生的讨论活动中来,体现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现在课堂上讨论的组织方式以两人一组或四人一组为普遍形式。笔者认为讨论小组的安排可根据学生的素质结构和讨论题的难易程度来科学安排。(1)讨论的组织体现层次性。如:难度不大的问题安排两人一组商量;难度稍大的问题可设计成四人一组讨论;对于有些问题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思维方式解答的,还可以组织全班讨论。(2)讨论的组织安排体现科学性。科学地组织学生讨论是避免形式主义的根本保证,无论同质同组还是异质同组的讨论,均应在流动组长的协调下进行,使每一位组员都有发言的机会,并且把意见收集起来进行汇报,在小组代表汇报的前提下其它同组成员可以补充完善。(3)加强对讨论过程的评价功能。当讨论完后应对讨论的情况进行汇报,这是教师了解学生学习状态的最佳时机,不仅教师应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热情、学习成效给予恰当而中肯的评价,而且生生之间也可以展开评定。当孩子获得同伴的欣赏时孩子的自信才可能真正建立。(4)讨论过程中注意对学生个性化的塑造。培养学生敢于说不,敢于否定别人,也敢于否定自己,敢于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敢于发表不同的见解,这是可贵的创新精神。引导学生批判性地吸取不同的意见,不能盲目地随从或适从,要竭力保护学生的创新火花。
三、认真研究和设计好讨论题是保证讨论有效的前提
以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来反思我们的课前准备。课案设计中设计课堂教学问题是备课工作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不仅要求教师要吃透教材的编写意图、吃透学生的认知水平,还要创造性地使用好教材,灵活机动地驾驭课堂、驾驭学生。我认为教学中这样几种情况可以安排学生讨论。首先问题的设计要符合知识形成过程中学生认知的需要。当新知识与学生的认知发生冲突时可设计讨论题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讨论的过程中运用旧知解决新知,建立新认知结构。第二、知识的重难点或关键处,易于混淆的知识可以安排学生讨论。通过讨论,把握住知识的最本质的东西。第三、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难度很大、需要跳一跳才够得着的思考题时可以随机安排学生讨论,这能起到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第四、是我们教学过程中无法预测的问题。即当学生提出教师事先未考虑到的,偶然冒出来的问题时,也可安排机动的讨论。以上所述教学过程中问题的讨论要遵循教学活动的“必须”;是学生认知需求的“必须”。
讨论环节的安排应该遵循教学过程学生学习的认知规律,讨论题的设计要具有思维性、目的性、针对性。讨论的组织要科学、合理、深入,避免随意性、盲目性,使教学借助于“讨论”让学生全面深入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小学数学如何有效地运用讨论式学习》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03280.html
新疆石河子市一四九团小学 邝建新
新课标实施以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老师们正以全新的教学理念,改变传统的、落后的教学模式。使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演示学生看,转变为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亲身实践;使学生被动的接受式学习,转变为主动的探究式、讨论式学习。把学习的时空还给了学生,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学得主动、积极。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是教学活动中的组织者、引导者、设计者的作用正在逐步显现。课堂教学中最为明显的特征表现是教师不仅研究自己的教更注重研究学生的学。即对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特别是讨论式学习方式的运用在目前的课堂上最为常见。但也存在认识上的肤浅和处理上的表面化和形式化,没有抓住“讨论式”学习的最本质的思想和关键所在。纵观诸多小学数学课堂,“讨论”仿佛就是体现新课程教学理念的标签。有了讨论课堂好象就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认真分析、思考这些研究课、观摩课、示范课安排的讨论环节,不同程度存在着形式主义、操作使用上的弊端。主要反映在:(1)对讨论的问题缺乏认真的设计和思考。(2)对讨论的效果和质量缺乏深刻的反思。(3)注重了讨论的形式忽视了讨论的时机和讨论题的研究。(4)讨论中仍然是优等生当代表,由优生思维代替了中差生思维。(5)如何解决讨论过程中的闲人,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笔者听了大量的各种形式的教学研究课,通过学习、思考、总结和反思,这里就讨论式学习的作用和意义、及形式和内容等谈点自己粗糙的看法。
一、理解“讨论”在教学中的作用和意义
讨论式学习方式的引入,使课堂教学变得更加有活力和生机。讨论的引入适时、适当、科学有效,课堂教学就能真正地面向全体,学生就从实质意义上成为了学习的主人。有价值的讨论式学习,课堂上反映出的是民主的、和谐的、宽松的、开放的、张扬的教学氛围。“讨论”顾名思义就是要学生有开口的机会,有发言的权利。只有充分地创设学生思考、质疑的时间和空间,才能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求知的欲望、表现的欲望。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个性才能逐渐形成,在讨论的过程中学习智慧的火花相互碰撞,思维层面、思维的方式得以相互补充,从深层次上体现了教学的互动。学生有不断经历成功和失败的体验,使之情感、态度、价值观逐步形成和完善。实质上讨论的过程就是学生质疑问难、反思学习的过程;就是学生竞争意识、敢于挑战的心理品质形成的过程;就是培养学生追求个性拒绝类同的创新过程。作为教者善于研究和设计安排“讨论”,在课堂教学中的“讨论”就会是一朵浪花,一轮彩虹。讨论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是解决重点、突破难点有效手段,是体现学生主体化学习的途径,也体现了新课程教学理念的核心——着眼于学生的发展。
二、讨论式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恰当运用
讨论式学习方式已被广大教师认可和采纳,如何科学有效地使用就成为当前数学课堂教学值得深思和研究的问题。它的安排要受学生的知识基础、认知需要、教学内容、教学氛围等诸多因素的制约。教学问题的讨论既要课前精心设计,又要在教学过程中随机把握。做到适时适当、自然流畅。教师只能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管理者。并且不失时机地参与到学生的讨论活动中来,体现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现在课堂上讨论的组织方式以两人一组或四人一组为普遍形式。笔者认为讨论小组的安排可根据学生的素质结构和讨论题的难易程度来科学安排。(1)讨论的组织体现层次性。如:难度不大的问题安排两人一组商量;难度稍大的问题可设计成四人一组讨论;对于有些问题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思维方式解答的,还可以组织全班讨论。(2)讨论的组织安排体现科学性。科学地组织学生讨论是避免形式主义的根本保证,无论同质同组还是异质同组的讨论,均应在流动组长的协调下进行,使每一位组员都有发言的机会,并且把意见收集起来进行汇报,在小组代表汇报的前提下其它同组成员可以补充完善。(3)加强对讨论过程的评价功能。当讨论完后应对讨论的情况进行汇报,这是教师了解学生学习状态的最佳时机,不仅教师应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热情、学习成效给予恰当而中肯的评价,而且生生之间也可以展开评定。当孩子获得同伴的欣赏时孩子的自信才可能真正建立。(4)讨论过程中注意对学生个性化的塑造。培养学生敢于说不,敢于否定别人,也敢于否定自己,敢于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敢于发表不同的见解,这是可贵的创新精神。引导学生批判性地吸取不同的意见,不能盲目地随从或适从,要竭力保护学生的创新火花。
三、认真研究和设计好讨论题是保证讨论有效的前提
以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来反思我们的课前准备。课案设计中设计课堂教学问题是备课工作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不仅要求教师要吃透教材的编写意图、吃透学生的认知水平,还要创造性地使用好教材,灵活机动地驾驭课堂、驾驭学生。我认为教学中这样几种情况可以安排学生讨论。首先问题的设计要符合知识形成过程中学生认知的需要。当新知识与学生的认知发生冲突时可设计讨论题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讨论的过程中运用旧知解决新知,建立新认知结构。第二、知识的重难点或关键处,易于混淆的知识可以安排学生讨论。通过讨论,把握住知识的最本质的东西。第三、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难度很大、需要跳一跳才够得着的思考题时可以随机安排学生讨论,这能起到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第四、是我们教学过程中无法预测的问题。即当学生提出教师事先未考虑到的,偶然冒出来的问题时,也可安排机动的讨论。以上所述教学过程中问题的讨论要遵循教学活动的“必须”;是学生认知需求的“必须”。
讨论环节的安排应该遵循教学过程学生学习的认知规律,讨论题的设计要具有思维性、目的性、针对性。讨论的组织要科学、合理、深入,避免随意性、盲目性,使教学借助于“讨论”让学生全面深入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小学数学如何有效地运用讨论式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