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谷丽人之乡”采访记
“龙谷丽人之乡”采访记
浙江省遂昌县大柘镇中心小学 张子仪
指导老师 蓝芳华
我是一个地道的江西人,妈妈却出生在“龙谷丽人之乡”——浙江遂昌。今年春节刚过,妈妈要回娘家打工——采茶,于是我便随妈妈来到遂昌读书。
让我迷惑不解的是:遂昌为什么被誉为“龙谷丽人之乡”?这里生产的茶叶为什么要叫“龙谷丽人”?还有茶叶的种植、生产等情况,我也一无所知。为了解开心中之谜,我便和伙伴们来到了遂昌有名的茶厂——钱瓯茶厂,对谢老板进行了一次小小的采访。
谢老板说,我们这里生产的茶叶茶条浑直,颜色翠绿,清香持久,冲泡在杯中,嫩芽直竖,亭亭玉立,好似丽人起舞,所以命名为“龙谷丽人”。遂昌气候适宜,土地肥沃,适合茶叶生长。勤劳纯朴的遂昌人爱茶,家家户户种茶,茶山茶园处处可见,大大小小茶厂遍及城乡。生产“龙谷丽人”历史悠久,北宋时候,这里就是全国40个著名茶场之一,每年要向宫廷贡茶。龙谷丽人茶是绿色食品,是获得国际金奖的名茶,所以遂昌自然荣获了“龙谷丽人之乡”的美称了。
我接过谢老板的话问:“谢伯伯,那我们这里出产的茶叶都有哪些品种?”谢老板兴致勃勃地介绍说:“我们这里的茶叶品种很多,主要以银猴、银霜、龙井43、乌牛早、白茶、土茶为主。”
说到龙谷丽人茶制作,谢老板告诉我们:“龙谷丽人茶的品质十分过硬,既讲究品种,又讲究采摘时间,还讲究制作工艺。清明前后至谷雨期间生长的茶叶芽头,以银猴、银霜、龙井43、乌牛早、土茶为材料,并且以一芽一叶初展、肥壮匀齐的芽头为采摘标准。所采摘的芽头,还要通过摊青、杀青、揉捻、整形、烘干五道工序精心制作而成。”
看着摊在竹簟上嫩绿的茶青,听着唰唰唰的杀青声,还有制茶工人忙碌的身影,我不禁问道:“谢伯伯,您这样忙碌着,效益还好吧?”谢伯伯爽朗地笑了:“这可说不准,得看气温变化和行情了。如果气温不是很高,茶叶生长较缓慢,制作龙谷丽人茶的时间就会长一些。如果市场行情好的话,个把月下来,赚个十几万、二十万应该不会成问题的。”
半个小时的采访结束了。回来的路上,我边走边想,今天的采访,不仅让我得到了许多知识,还让我增添了对“龙谷丽人之乡”——遂昌的深深热爱,真可以说是“双丰收”啊。
【施老师的话】
我们在五上第一单元中学过一篇访谈录《小苗与大树的对话》,小作者仿其道而行之,因为对“龙谷丽人之乡”的不解与好奇,所以开展了一次有意义的采访活动。
文章按照“采访的起因——采访的经过——采访后的收获”的顺序来写,条理清楚,娓娓道来,伴随着采访的进行,小作者的心中之谜一一解开,是一篇内容详尽、记录真切的采访记。文章的字里行间无不洋溢着小作者对第二故乡的热爱之情。
小作者采用了采访记常用的对话形式来写,将自己的疑惑、感受与被采访者的介绍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既避免了对话形式的单一呆板,又增添了记叙文式的流畅和灵动。小作者最擅长过渡的自然,如文中用了“让我迷惑不解的是”“谢老板说”“我接过谢老板的话问”“说到龙谷丽人茶制作,谢老板告诉我们”等语句,很自然地将“龙谷丽人之乡”的来历、“龙谷丽人”的品种品质、“龙谷丽人”的制作工序、“龙谷丽人”的效益等各部分内容连接了起来,同时又凸显了采访记这一文体特色。 《“龙谷丽人之乡”采访记》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03606.html
浙江省遂昌县大柘镇中心小学 张子仪
指导老师 蓝芳华
我是一个地道的江西人,妈妈却出生在“龙谷丽人之乡”——浙江遂昌。今年春节刚过,妈妈要回娘家打工——采茶,于是我便随妈妈来到遂昌读书。
让我迷惑不解的是:遂昌为什么被誉为“龙谷丽人之乡”?这里生产的茶叶为什么要叫“龙谷丽人”?还有茶叶的种植、生产等情况,我也一无所知。为了解开心中之谜,我便和伙伴们来到了遂昌有名的茶厂——钱瓯茶厂,对谢老板进行了一次小小的采访。
谢老板说,我们这里生产的茶叶茶条浑直,颜色翠绿,清香持久,冲泡在杯中,嫩芽直竖,亭亭玉立,好似丽人起舞,所以命名为“龙谷丽人”。遂昌气候适宜,土地肥沃,适合茶叶生长。勤劳纯朴的遂昌人爱茶,家家户户种茶,茶山茶园处处可见,大大小小茶厂遍及城乡。生产“龙谷丽人”历史悠久,北宋时候,这里就是全国40个著名茶场之一,每年要向宫廷贡茶。龙谷丽人茶是绿色食品,是获得国际金奖的名茶,所以遂昌自然荣获了“龙谷丽人之乡”的美称了。
我接过谢老板的话问:“谢伯伯,那我们这里出产的茶叶都有哪些品种?”谢老板兴致勃勃地介绍说:“我们这里的茶叶品种很多,主要以银猴、银霜、龙井43、乌牛早、白茶、土茶为主。”
说到龙谷丽人茶制作,谢老板告诉我们:“龙谷丽人茶的品质十分过硬,既讲究品种,又讲究采摘时间,还讲究制作工艺。清明前后至谷雨期间生长的茶叶芽头,以银猴、银霜、龙井43、乌牛早、土茶为材料,并且以一芽一叶初展、肥壮匀齐的芽头为采摘标准。所采摘的芽头,还要通过摊青、杀青、揉捻、整形、烘干五道工序精心制作而成。”
看着摊在竹簟上嫩绿的茶青,听着唰唰唰的杀青声,还有制茶工人忙碌的身影,我不禁问道:“谢伯伯,您这样忙碌着,效益还好吧?”谢伯伯爽朗地笑了:“这可说不准,得看气温变化和行情了。如果气温不是很高,茶叶生长较缓慢,制作龙谷丽人茶的时间就会长一些。如果市场行情好的话,个把月下来,赚个十几万、二十万应该不会成问题的。”
半个小时的采访结束了。回来的路上,我边走边想,今天的采访,不仅让我得到了许多知识,还让我增添了对“龙谷丽人之乡”——遂昌的深深热爱,真可以说是“双丰收”啊。
【施老师的话】
我们在五上第一单元中学过一篇访谈录《小苗与大树的对话》,小作者仿其道而行之,因为对“龙谷丽人之乡”的不解与好奇,所以开展了一次有意义的采访活动。
文章按照“采访的起因——采访的经过——采访后的收获”的顺序来写,条理清楚,娓娓道来,伴随着采访的进行,小作者的心中之谜一一解开,是一篇内容详尽、记录真切的采访记。文章的字里行间无不洋溢着小作者对第二故乡的热爱之情。
小作者采用了采访记常用的对话形式来写,将自己的疑惑、感受与被采访者的介绍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既避免了对话形式的单一呆板,又增添了记叙文式的流畅和灵动。小作者最擅长过渡的自然,如文中用了“让我迷惑不解的是”“谢老板说”“我接过谢老板的话问”“说到龙谷丽人茶制作,谢老板告诉我们”等语句,很自然地将“龙谷丽人之乡”的来历、“龙谷丽人”的品种品质、“龙谷丽人”的制作工序、“龙谷丽人”的效益等各部分内容连接了起来,同时又凸显了采访记这一文体特色。 《“龙谷丽人之乡”采访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