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教学论文 >> 数学论文 >> 正文

用辨证的观点看函数及图象


  用辨证的观点看函数及图象
  
  陈林新
  
  云南昭通昭阳区第四中学(657000)
  
  数学是一门思维严密、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在教学中如果教师对所授内容的平铺直叙,势必会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感到枯燥无味。一方面教师要想方设法激发起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要引导学生体会知识间的联系并能用辩证观点看待问题。在初中人教版的函数章节中,用辩证的观点看知识间的联系是十分必要的。在这些章教学中最大特点是“变”:变化、变量、运动。
  
  学好这些章节的知识体系,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深化对以前所学过的基础知识的理解,提高数学能力,形成运动、变化、联系的意识,而且能较自然地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1常量与变量
  
  在辩证法中,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相互联系、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常量,是相对于某一过程或另一个变量而言的,绝对的常量是没有的。相对的常量是有的,绝对的常量是不存在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为帮助学生认识常量与变量这一辩证关系,不妨举如下实例:
  
  ⑴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是常量,时间与路程均为变量,且人在实际运动的过程中,绝对的匀速运动是没有的。
  
  ⑵电影院里统计票房收入,对某一个场次和座位类别而言,票价是常量,而售票张数和收入均为变量;但相对于某个较长时间间隔而言,由于演出的内容、种类、档次的不同,其票价仍是一个变量。
  
  2运动与静止
  
  我们根据教材中的具体教学内容,对照人类认识事物的客观规律及青少年实践和知识的发展水平,引导学生逐步认识事物的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这一辩证关系。
  
  例如,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从教科书上看到的,在练习本或黑板上画出的y=x的图象去思考:这个图象表面上是静止的,但从列表、描点到连线的过程去看却是运动的、变化的。再进一步挖掘,可以发现:画成的图象表面上是完整的,其实是不完整的,因为它还可以向两方无限延伸,即不断运动、发展和变化,画出的函数图象永远只能是局部的,它只能是某个函数图象的一个象征物;同时这一例子也体现了部分与整体的辩证统一。
  
  3内容与形式
  
  在初一下学期,学生学习了方程的有关概念后看到,形如y=2x+1的式子则认为是一个二元一次方程;初二学生刚接触一次函数概念时,会认为y=2x+1表示一个一次函数;当学生用描绘函数图象的一般方法描出y=2x+1的图象后,又认识到y=2x+1表示的是一条直线。从哲学的角度去看,y=2x+1表示一类事物的本质联系,其内容是极其丰富的,而表达这丰富内容的形式却是相同的。从上述例子可见,同一事物在不同的外部条件下具有多种不同的外部表现形式,相同的外部形式可以表示不同的本质内容。随着学生知识的增多和认识能力的提高,他们对事物本质的认识也将逐步地从感性上升为理性。
  
  4特殊与一般
  
  辩证法认为,一般性寓于特殊性之中。教材中涉及特殊与一般这一内容至少可以有以下几个方面:
  
  (1)y=kx与y=kx+b;
  
  (2)y=ax2与y=ax2+k;
  
  (3)y=ax2与y=a(x-h)2;
  
  (4)y=ax2与y=ax2+bx+c。
  
  它们之间的关系,均是典型的特殊与一般之间的关系,而这一关系又是辩证统一的。为利于学生认识事物的本质属性,教材中总是先介绍简单的、特殊的内容,然后再逐步推广、逐步加深到较复杂的、更一般的内容,从而引导学生逐步认识事物的本质属性,掌握对事物的认识规律。
  
  5现象与本质
  
  在物质世界中,没有一定的现象,就不能表现出事物的本质,而且其本质常常寓于现象之中。当然,个别现象不一定能暴露出事物的本质,因为本质是若干同类现象的归结。这在数学上也会如此。 例如,初中学生可以顺利地判定方程组的解集为空集,而相对于认识“y=2x+1与y=2x+3表示两条平行直线,自然没有交点”,属于对事物表象——现象的认识;只有达到透彻理解一次函数的概念与性质以后,才算是认识了事物的本质。一元二次方程x2+2x+3=0为什么没有实数解?函数y=x2+2x+3的图象与x轴为什么没有交点?函数y=x2+2x+3的最小值是多少?
  
  6具体与抽象
  
  现代认知科学理论告诉我们,人类对事物本质属性的认识,是由现象到本质、由具体到抽象、由浅入深的渐进过程。细读教材中可以发现,无论是对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的研究,还是对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及性质的讨论,都是从具体到抽象逐步展开论述和论证,从而加深对这些知识的理解的。
  
  7量变与质变
  
  在函数图象的章节中体现量变与质变观点的内容,例子很多,要使学生深刻认识这些内容却是件很不容易的事,因而我们在教学时宜逐步引导,点滴渗透,而后去系统推进对这些内容的理解。
  
  (1)对于一次函数y=kx+b,若从k≠0变为k=0,情况如何?
  
  (2)二次函数y=ax2+bx+c中,规定 a≠0;若令a=0,情况如何?
  
  (3)对于y=kx+b,从k>0变为k<0,则其变化特征如何相应变化?
  
  (4)对于二次函数y=ax2+bx+c,若Δ>0变为Δ=0或Δ<0,相应的函数图象及性质将如何改变?
  
  8有限与无限
  
  事物或数量中,有限总是表现为具体的,因此我们对这一概念可以列举易于理解,能完全把握;而无限则是抽象的,它是一种运动无限延长的过程,是物的一种变化发展趋势,是一种抽象的理念,需反复渗透方可形成一定程度的认识。
  
  学生可以相对“准确地”“画出函数y=2x-1的图象”,其实只是画出了这个函数图象的一个有限部分,并非全部,即用有限的部分去“表示”“无限”的趋势。在画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时,关于有限与无限、极限的思想体现得更为充分。例如观察教科书上例题y=3x的图象,当x(或y)的绝对值越大(或越小)时,y(或x)的绝对值如何变化?何谓“无限接近”而“永远不能到达”两坐标轴?

《用辨证的观点看函数及图象》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03749.html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数学论文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