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学生数学家庭作业的几点思考
对小学生数学家庭作业的几点思考
李甜
绍兴县柯岩中心小学,浙江绍兴312030
小学生数学知识是否扎实和合理的数学家庭作业密不可分。但现今小学生的数学家庭作业存在不少问题,这些问题需有合理的策略去解决,让小学生对数学学有信心、学有向往,这就迫切需要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家庭作业质量。
一、数学家庭作业的重要性
《数学课程标准》里讲到小学阶段的数学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地发展。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除了课堂作业外,合理的家庭作业,有助于学生巩固和消化所学知识,并使知识转化为技能。因为课外作业是对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是知识的巩固和深化,是学生课外学习的重要手段。学生通过家庭作业可以及时查漏补缺,发现自己的不懂之处。而作为老师,布置家庭作业是发现自己教学不足的重要手段,发现学生学习弱点和难点,以便更好地改进教学方法。
二、存在的问题
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对分钟的课堂要保证质量,匹配的课堂作业在课堂上完成,充分减轻学生的课余负担,并提出家庭作业限时的要求。小学一、二年级学生不留书面作业;小学其他年级的课外作业,应保证绝大多数同学能在小时内完成,杜绝“课内不足课外补”的现象。现今各门功课的作业累积起来,总时间有点长,作为老师要严格掌握作业量。
新课程改革过后,我们的数学教材发生了不少改变,以前教科书上出现的练习题基本上都是为例子服务的。而现在的教材上练习题中有些也是新授。如六年级下册数与代数中的数学思考,明明放在复习课上,其实是新授。一些数学家庭作业的配套练习很多题目在难度上大大超过了学生的知识范围。现今小学生做家庭作业的影响因素太多,如电视、上网和同学嬉戏,有些还得先帮家长分担家务。
三、以上问题形成的原因
教师的问题
教师压力大,学生压力自然大。很多的指标导致教师不得不布置较多的家庭作业来达到巩固学科知识的目的。
数学学科具有它的特殊性,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需要适量的练习题使学生对新授知识熟练地操作并提升到技能的目标。例如计算中的小数加减法、简便计算(整数、小数、分数)、的计算等,让学生做到熟能生巧。
学生的问题
学生在学校和家里的学习氛围完全不同,影响因素太大,看电视、上网等事情诱惑着他们。而在学校里有老师的督促,有时间的限定,有其他同学学习的感染,所以很多学生可能虽不情愿,但迫于压力,看到其他同学在学习,自己不学不太好,怕落后,不得不完成课堂作业。
家长的问题
现在很多学校都存在着这样的问题,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占的比重特别得大。这些务工人员大多数工作很忙,文化程度较低,对自己子女的教育心有余而力不足。包括一些本地的家长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文化程度普遍偏低,辅导孩子的作业比较困难。对于小学数学而言,低年级的知识,家长还能承受,但从三、四年级开始,家长就比较吃力了,有些根本就不懂。另一方面,家长监督不力,也促使了学生不认真做作业。
四、解决对策
《儿童心理学》中提到有需要才有动机,有动机才有行动。一个学生如果自身缺乏学习动机,也难以在学业上取得长足地发展。孩子的家庭作业做的比较差,因为对作业不感兴趣。这不禁让我想起数学特级教师吴正宪曾说过:让孩子在“好吃”中享受“有营养”的数学。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决定了他们的学习行为要由兴趣主导。虽然数学常常以抽象概括的方式进行形式化的表达,但小学数学教学不应该照本宣科,不应该是仅就“学术状态”的数学学习,而应该是“教育状态”下的数学学习。应该让抽象的数学变得鲜活有趣、充满活力。唤起兴趣是引导儿童学习数学的第一要务,让小学生学“与生活联系的”数学,而教师要善于创造与生活实际有联系的数学情境。
数学学科对于同种类型的题目,机械型的题目能少做就不要多做,能不做就不做。布置作业还必须因人而异,不能一刀切。新课程观注重以人为本,学习方式多样性的原则,让他们在数学上都有不同的发展。对于基础弱的同学而言,数学家庭作业多布置一些基础性的题目,如计算、简单面积体积计算等,然后再慢慢地加深。而对于学习中等的学生在基础性的题目上增加一些需要“稍转一转”的题目。优秀的学生,基础性题目掌握地较熟练,可以相对地少做一点,多加一些难度高的题目,但不宜过多。
评价语言方面多鼓励性。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A·H·Mnsow) 年提出的一种关于人的需要结构的理论: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最高境界,每一个孩子都希望被肯定、被赞扬。语言是老师和孩子沟通的一个重要手段,评价语言必须是发自教师内心,既不能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也不能夸大学生的成绩,既要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判断,更要让学生知道好的程度与努力的方向。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当孩子出现问题的时候必须加强监督力度,但这绝不是限制孩子的人身自由,不是一味地不让孩子有学习之外的时间,不准看电视、上网、嬉戏等,在当今社会这么做是不现实的。而且这样只会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懂得有尺度地放手。
给孩子订个需要爬梯子才能够到的目标。伸伸手对于他们来说比较简单,太容易达到,会较容易反复。等达到目的后,给予适当地奖励,激励学生可持续性发展。教师、家长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孩子,把100%的热情投入到教育中去,在不断地实践中,总结出一套适合不同孩子的学习方法,让孩子们对数学不惧怕,学有信心,学有向往。 《对小学生数学家庭作业的几点思考》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04303.html
李甜
绍兴县柯岩中心小学,浙江绍兴312030
小学生数学知识是否扎实和合理的数学家庭作业密不可分。但现今小学生的数学家庭作业存在不少问题,这些问题需有合理的策略去解决,让小学生对数学学有信心、学有向往,这就迫切需要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家庭作业质量。
一、数学家庭作业的重要性
《数学课程标准》里讲到小学阶段的数学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地发展。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除了课堂作业外,合理的家庭作业,有助于学生巩固和消化所学知识,并使知识转化为技能。因为课外作业是对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是知识的巩固和深化,是学生课外学习的重要手段。学生通过家庭作业可以及时查漏补缺,发现自己的不懂之处。而作为老师,布置家庭作业是发现自己教学不足的重要手段,发现学生学习弱点和难点,以便更好地改进教学方法。
二、存在的问题
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对分钟的课堂要保证质量,匹配的课堂作业在课堂上完成,充分减轻学生的课余负担,并提出家庭作业限时的要求。小学一、二年级学生不留书面作业;小学其他年级的课外作业,应保证绝大多数同学能在小时内完成,杜绝“课内不足课外补”的现象。现今各门功课的作业累积起来,总时间有点长,作为老师要严格掌握作业量。
新课程改革过后,我们的数学教材发生了不少改变,以前教科书上出现的练习题基本上都是为例子服务的。而现在的教材上练习题中有些也是新授。如六年级下册数与代数中的数学思考,明明放在复习课上,其实是新授。一些数学家庭作业的配套练习很多题目在难度上大大超过了学生的知识范围。现今小学生做家庭作业的影响因素太多,如电视、上网和同学嬉戏,有些还得先帮家长分担家务。
三、以上问题形成的原因
教师的问题
教师压力大,学生压力自然大。很多的指标导致教师不得不布置较多的家庭作业来达到巩固学科知识的目的。
数学学科具有它的特殊性,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需要适量的练习题使学生对新授知识熟练地操作并提升到技能的目标。例如计算中的小数加减法、简便计算(整数、小数、分数)、的计算等,让学生做到熟能生巧。
学生的问题
学生在学校和家里的学习氛围完全不同,影响因素太大,看电视、上网等事情诱惑着他们。而在学校里有老师的督促,有时间的限定,有其他同学学习的感染,所以很多学生可能虽不情愿,但迫于压力,看到其他同学在学习,自己不学不太好,怕落后,不得不完成课堂作业。
家长的问题
现在很多学校都存在着这样的问题,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占的比重特别得大。这些务工人员大多数工作很忙,文化程度较低,对自己子女的教育心有余而力不足。包括一些本地的家长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文化程度普遍偏低,辅导孩子的作业比较困难。对于小学数学而言,低年级的知识,家长还能承受,但从三、四年级开始,家长就比较吃力了,有些根本就不懂。另一方面,家长监督不力,也促使了学生不认真做作业。
四、解决对策
《儿童心理学》中提到有需要才有动机,有动机才有行动。一个学生如果自身缺乏学习动机,也难以在学业上取得长足地发展。孩子的家庭作业做的比较差,因为对作业不感兴趣。这不禁让我想起数学特级教师吴正宪曾说过:让孩子在“好吃”中享受“有营养”的数学。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决定了他们的学习行为要由兴趣主导。虽然数学常常以抽象概括的方式进行形式化的表达,但小学数学教学不应该照本宣科,不应该是仅就“学术状态”的数学学习,而应该是“教育状态”下的数学学习。应该让抽象的数学变得鲜活有趣、充满活力。唤起兴趣是引导儿童学习数学的第一要务,让小学生学“与生活联系的”数学,而教师要善于创造与生活实际有联系的数学情境。
数学学科对于同种类型的题目,机械型的题目能少做就不要多做,能不做就不做。布置作业还必须因人而异,不能一刀切。新课程观注重以人为本,学习方式多样性的原则,让他们在数学上都有不同的发展。对于基础弱的同学而言,数学家庭作业多布置一些基础性的题目,如计算、简单面积体积计算等,然后再慢慢地加深。而对于学习中等的学生在基础性的题目上增加一些需要“稍转一转”的题目。优秀的学生,基础性题目掌握地较熟练,可以相对地少做一点,多加一些难度高的题目,但不宜过多。
评价语言方面多鼓励性。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A·H·Mnsow) 年提出的一种关于人的需要结构的理论: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最高境界,每一个孩子都希望被肯定、被赞扬。语言是老师和孩子沟通的一个重要手段,评价语言必须是发自教师内心,既不能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也不能夸大学生的成绩,既要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判断,更要让学生知道好的程度与努力的方向。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当孩子出现问题的时候必须加强监督力度,但这绝不是限制孩子的人身自由,不是一味地不让孩子有学习之外的时间,不准看电视、上网、嬉戏等,在当今社会这么做是不现实的。而且这样只会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懂得有尺度地放手。
给孩子订个需要爬梯子才能够到的目标。伸伸手对于他们来说比较简单,太容易达到,会较容易反复。等达到目的后,给予适当地奖励,激励学生可持续性发展。教师、家长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孩子,把100%的热情投入到教育中去,在不断地实践中,总结出一套适合不同孩子的学习方法,让孩子们对数学不惧怕,学有信心,学有向往。 《对小学生数学家庭作业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