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果的方法
谈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果的方法
李爱红
新密市西大街办事处西大街中心学校,河南 新密 452370
众所周知,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在传统教学中,教师的讲台就是教学的主阵地。新课标要求在课堂教学中要把以往的“填鸭式”变成“自主式”,“鸦雀无声”的课堂变成“小组讨论”,新课标对小学数学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如何以最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取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下面就阐述一下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果的几种主要的方法。
一、充分做好课前准备
教师课前准备是否充分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一个完整、明确的课堂教学目标必定能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果。那么,科学的教学目标的制定体现在哪些方面呢?首先,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内容上合理地确定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对低年级和高年级的学生要进行区分。由于不同年级的思维发展水平不一样,因此相应的教学进度也要区别对待。其次,对教学内容中的重点和难点也要有所区分,这样能够避免在教学时抓不住主要的基本内容,而在次要的或者学生容易接受的内容上多花时间从而达不到预定的教学效果。再次,教师要做好备课工作。如果教师对于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不能做到胸有成竹的话,如何能上出一节高效的课呢?数学老师不但要备课,而且要花时间深入钻研教材,紧紧围绕课题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做到“四个吃透”,即吃透教材、吃透学生、吃透设计、吃透自己。
二、扩大学生的参与度
数学课堂应该是“群言堂”,学生的主体参与不应是少数“高材生”的“才艺表演”,教师必须发动学生群体展开对课题的研讨,对优秀学生固然要让他们吃饱吃好,使他们的思维和能力得到充分地发展,但对所谓的“后进生”也绝不能放弃,而要量体裁衣,提出适合他们的问题,让他们在解决之后感觉到自己的进步。学生群体参与互相启发所产生的互补、互促效应是个人单打独斗无法比拟的。
另外,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觉器官,鼓励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在活动中、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学习。在传统的教学中,学和做是两个独立的过程,只有先学会了,才能去做,去解决有关的问题。我们要先鼓励学生去做,在做中学。因为在做的过程中,学生要充分借助自己的生活平台,综合运用所有的生活经验,甚至可能还要查阅有关的资料,从而做出合理的综合和推论,分析解决当前的问题,形成自己的思考和认识。在这一过程中,学习者便可以建构起与此相应的知识经验。在此基础上,教师再进行提炼和概括,使得学习者所建构的知识更明确、更系统。
三、巧设情景科学引导
在教学新知识前,教师应有意创设生动、愉悦的意境,揭示知识间的联系,从而提高课堂效果。在创设情境上,教师可以把故事、游戏引入课堂,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操作。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前可安排这样的情境“小刚、小强两人吃一个苹果,每个人吃多少呢?如果用数学该如何表示呢?”学生们会感到很有趣,并急于想了解,于是教师可以因势利导,引出教学内容,带学生们进入新知识的学习。由此可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力求将数学问题还原为生活中常见的、能理解和接受的问题。也就是说,将数学“生活化”。这样,学生不仅能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也能把数学学习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当然,在教师提出问题后,也要注意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让学生大胆尝试解决问题。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思考,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于设计好问题,激发思维,针对学生思考中的问题给以有的放矢的指导。
四、有效调整教学行为
课堂教学是千变万化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及时捕捉学生的闪光点,进行简短的反思,给生成的问题腾出空间;要学会倾听学生的见解,善于抓住机会,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并根据课堂上的具体情况,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教师在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的同时,要观察、反思学生的学习过程,学生学到了什么、遇到什么问题、形成了哪些能力等等。只有对学生学习行为进行反思,才能有效调整教学行为,捕捉教学灵感,挖掘和拓展课堂资源,使课堂教学达到最佳效果,把上课所遇到的、处理了的问题,自己在课前没有想到学生也没有提到的而自己却感触到的写成课后反思。
五、关注弱势学生
学习后进生是指智力发展正常而成绩欠佳这类学生。他们之所以成为后进生,主要有以下原因: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习缺乏兴趣,主动性不强;学习能力相对较弱等。后进生是最敏感、最易受伤害的一个学生群体,他们最需要的是教师的理解和关爱。教师应转变自己的观念,对待后进生,要充满信心,满腔热忱地、科学地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谈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果的方法》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04389.html
李爱红
新密市西大街办事处西大街中心学校,河南 新密 452370
众所周知,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在传统教学中,教师的讲台就是教学的主阵地。新课标要求在课堂教学中要把以往的“填鸭式”变成“自主式”,“鸦雀无声”的课堂变成“小组讨论”,新课标对小学数学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如何以最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取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下面就阐述一下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果的几种主要的方法。
一、充分做好课前准备
教师课前准备是否充分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一个完整、明确的课堂教学目标必定能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果。那么,科学的教学目标的制定体现在哪些方面呢?首先,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内容上合理地确定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对低年级和高年级的学生要进行区分。由于不同年级的思维发展水平不一样,因此相应的教学进度也要区别对待。其次,对教学内容中的重点和难点也要有所区分,这样能够避免在教学时抓不住主要的基本内容,而在次要的或者学生容易接受的内容上多花时间从而达不到预定的教学效果。再次,教师要做好备课工作。如果教师对于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不能做到胸有成竹的话,如何能上出一节高效的课呢?数学老师不但要备课,而且要花时间深入钻研教材,紧紧围绕课题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做到“四个吃透”,即吃透教材、吃透学生、吃透设计、吃透自己。
二、扩大学生的参与度
数学课堂应该是“群言堂”,学生的主体参与不应是少数“高材生”的“才艺表演”,教师必须发动学生群体展开对课题的研讨,对优秀学生固然要让他们吃饱吃好,使他们的思维和能力得到充分地发展,但对所谓的“后进生”也绝不能放弃,而要量体裁衣,提出适合他们的问题,让他们在解决之后感觉到自己的进步。学生群体参与互相启发所产生的互补、互促效应是个人单打独斗无法比拟的。
另外,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觉器官,鼓励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在活动中、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学习。在传统的教学中,学和做是两个独立的过程,只有先学会了,才能去做,去解决有关的问题。我们要先鼓励学生去做,在做中学。因为在做的过程中,学生要充分借助自己的生活平台,综合运用所有的生活经验,甚至可能还要查阅有关的资料,从而做出合理的综合和推论,分析解决当前的问题,形成自己的思考和认识。在这一过程中,学习者便可以建构起与此相应的知识经验。在此基础上,教师再进行提炼和概括,使得学习者所建构的知识更明确、更系统。
三、巧设情景科学引导
在教学新知识前,教师应有意创设生动、愉悦的意境,揭示知识间的联系,从而提高课堂效果。在创设情境上,教师可以把故事、游戏引入课堂,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操作。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前可安排这样的情境“小刚、小强两人吃一个苹果,每个人吃多少呢?如果用数学该如何表示呢?”学生们会感到很有趣,并急于想了解,于是教师可以因势利导,引出教学内容,带学生们进入新知识的学习。由此可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力求将数学问题还原为生活中常见的、能理解和接受的问题。也就是说,将数学“生活化”。这样,学生不仅能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也能把数学学习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当然,在教师提出问题后,也要注意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让学生大胆尝试解决问题。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思考,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于设计好问题,激发思维,针对学生思考中的问题给以有的放矢的指导。
四、有效调整教学行为
课堂教学是千变万化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及时捕捉学生的闪光点,进行简短的反思,给生成的问题腾出空间;要学会倾听学生的见解,善于抓住机会,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并根据课堂上的具体情况,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教师在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的同时,要观察、反思学生的学习过程,学生学到了什么、遇到什么问题、形成了哪些能力等等。只有对学生学习行为进行反思,才能有效调整教学行为,捕捉教学灵感,挖掘和拓展课堂资源,使课堂教学达到最佳效果,把上课所遇到的、处理了的问题,自己在课前没有想到学生也没有提到的而自己却感触到的写成课后反思。
五、关注弱势学生
学习后进生是指智力发展正常而成绩欠佳这类学生。他们之所以成为后进生,主要有以下原因: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习缺乏兴趣,主动性不强;学习能力相对较弱等。后进生是最敏感、最易受伤害的一个学生群体,他们最需要的是教师的理解和关爱。教师应转变自己的观念,对待后进生,要充满信心,满腔热忱地、科学地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谈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果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