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情导境,构建高效数学课堂
以情导境,构建高效数学课堂
文/章小霞
摘 要:以情导境,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趣味性,构建高效数学课堂。
关键词:创设;情境;高效;课堂
新课程强调:“数学课程应当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这要求教师根据教材的特点创设合理教学情境,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理解和掌握知识与技能,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目的。对此,谈谈本人粗浅的认识。
一、“生活实际”创设情境
课程标准指出:“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与童话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数学问题,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使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使学生从中感悟到数学的乐趣,产生学习的需要,激发探索新知识的积极性。
例如,在讲指数函数概念时,让学生拿出一张纸对折,观察、写出:(1)折叠后页数与折叠次数的关系式;(2)折叠后纸的面积与折叠次数之间的关系式,并思考①y=x2;
是函数?有什么共同特点?从而引出指数函数的概念。这样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提高了学生自己动手、动脑的能力。
为此,在创设生活教学情境时,一是选取现实的生活情境。教师可直接选取教材中提供的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情境进行加工或自己创设学生感兴趣的现实生活素材作为课堂情境。二是构建开放的生活情境。教师要对课内知识进行延伸与拓展,将抽象知识学习过程转变为实践性、开放性的学习过程,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大胆提出猜想,不断形成、积累、拓展新的数学生活经验。三是创设多元的生活情境。优化新知识的导入,精心设疑,真正做到“导情引思”,让学生用最短的时间进入课堂教学的最佳状态。
二、“具体问题”生成情境
问题情境的设置不但在教学的引入阶段要格外注意,而且随着教学过程的展开要成为一个连续的过程,数学的公理、定理、公式、结论等并不能单独存在,而是综合在一个个鲜活而又具体的问题中,这些问题往往又以数学所特有的形式展现,因此,根据学生的实际对不同类型的问题加以不同类型的情境引导,通过精心设计具体问题情境,不断激发学习动机,给学生提供学习的目标和思维的空间,使学生自主学习成为现实。
例如,在讲二项式定理时:(1)创设问题情境。今天是星期一,8天后,82天后,8n天后是星期几?(2)分层设问。(a+b)2,(a+b)3展开式有几项?每项怎样构成?每项系数有何特征?按首字母排列规律?(3)动态生成。猜想(a+b)n的展开式?学生猜想后点题并提出:如何推理二项式定理?定理由学生讨论,师生合作得到证明,教师在关键处点拨。
整个教学过程,以问题探究为主线,从课堂开始就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问题的探究和解决上,对二项式定理的发现、猜想、证明,更通过合理设置一系列的小问题而激发全体学生参与思考和探索。随着一个个问题的解决,学生不但获得了二项式定理的知识,而且更重要的是获得了探索问题的思想方法和能力。
三、导入趣味创设情境
利用与新课内容密切相关的问题,把要解决的课题有意识地、巧妙地寓于符合学生实际的基础之中,创设一种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或造成一种悬念,或激发学生兴趣,或引导学生思考,为新课程的学习创造良好的心理条件,利用“数学小品”引入新课就是很好的途径。
例如,讲“等差数列求和”时用“高斯求和的故事”导入;讲“等比数列求和”时,先讲章前引言中“古代印度国王舍罕奖赏宰相国际象棋发明者达依尔的故事”:“达依尔只求国王按国际象棋的64格奖赏64份小麦,每格子小麦的颗粒数依次是:1,2,4,8,16,32,……”学生觉得可笑。“你能帮帮国王算一算一共要放多少颗小麦?全印度能有这么多小麦吗?”此时,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情绪高涨,兴趣油然而生,由此自然导入新课。把枯燥乏味的数学变得有滋有味,把学生的注意、记忆、思维凝聚在一起,达到智力活动的最佳状态。
四、课堂氛围营造情境
美国著名教育先驱杜威认为:“教育过程是一个不断改组、不断改造和不断转化的过程。”新课程的教学有开放性、创新性,同时也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因此“因材施教”“见机行事”“灵活判断”是教师教学智慧与艺术的具体体现。它需要教师在课程预先设计情境的基础上,循着学生思维的起伏、情感的波澜随时地、机智地调节整个教学环节。善于利用学生的问题契机,把握即时动态情境进行引导和发散,则是一个数学教师发挥教学机智的重要表现。
例如,在讲《三视图》时,画由若干个相同正方体堆积而成的几何体的三视图,总听到:“多像俄罗斯方块啊。”“对啊,这些三视图多像俄罗斯方块啊。”并让一个“游戏高手”上黑板将俄罗斯方块的所有形状都画出来。然后我总结说:“由相同正方体堆积的几何体的三视图,基本上都是各种形状的俄罗斯方块。”学生一下子活跃起来,原本以为自己贫瘠的空间想象能力一下子迸发出来,大家积极思考,勤于画图,这个知识点轻而易举地被学生吸收了。
课堂教学瞬息万变,无论教师对教学准备有多么充分,都取代不了教师在课堂实践中的即兴发挥与临场应变,“教学机智”使教师超越剧本化的备课方案,能对意想不到的情境进行崭新的、出乎意料的塑造,这种创造性活动焕发了数学课堂教学的魅力。
注:本文属甘肃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 甘肃省渭源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以情导境,构建高效数学课堂》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04737.html
文/章小霞
摘 要:以情导境,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趣味性,构建高效数学课堂。
关键词:创设;情境;高效;课堂
新课程强调:“数学课程应当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这要求教师根据教材的特点创设合理教学情境,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理解和掌握知识与技能,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目的。对此,谈谈本人粗浅的认识。
一、“生活实际”创设情境
课程标准指出:“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与童话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数学问题,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使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使学生从中感悟到数学的乐趣,产生学习的需要,激发探索新知识的积极性。
例如,在讲指数函数概念时,让学生拿出一张纸对折,观察、写出:(1)折叠后页数与折叠次数的关系式;(2)折叠后纸的面积与折叠次数之间的关系式,并思考①y=x2;
是函数?有什么共同特点?从而引出指数函数的概念。这样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提高了学生自己动手、动脑的能力。
为此,在创设生活教学情境时,一是选取现实的生活情境。教师可直接选取教材中提供的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情境进行加工或自己创设学生感兴趣的现实生活素材作为课堂情境。二是构建开放的生活情境。教师要对课内知识进行延伸与拓展,将抽象知识学习过程转变为实践性、开放性的学习过程,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大胆提出猜想,不断形成、积累、拓展新的数学生活经验。三是创设多元的生活情境。优化新知识的导入,精心设疑,真正做到“导情引思”,让学生用最短的时间进入课堂教学的最佳状态。
二、“具体问题”生成情境
问题情境的设置不但在教学的引入阶段要格外注意,而且随着教学过程的展开要成为一个连续的过程,数学的公理、定理、公式、结论等并不能单独存在,而是综合在一个个鲜活而又具体的问题中,这些问题往往又以数学所特有的形式展现,因此,根据学生的实际对不同类型的问题加以不同类型的情境引导,通过精心设计具体问题情境,不断激发学习动机,给学生提供学习的目标和思维的空间,使学生自主学习成为现实。
例如,在讲二项式定理时:(1)创设问题情境。今天是星期一,8天后,82天后,8n天后是星期几?(2)分层设问。(a+b)2,(a+b)3展开式有几项?每项怎样构成?每项系数有何特征?按首字母排列规律?(3)动态生成。猜想(a+b)n的展开式?学生猜想后点题并提出:如何推理二项式定理?定理由学生讨论,师生合作得到证明,教师在关键处点拨。
整个教学过程,以问题探究为主线,从课堂开始就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问题的探究和解决上,对二项式定理的发现、猜想、证明,更通过合理设置一系列的小问题而激发全体学生参与思考和探索。随着一个个问题的解决,学生不但获得了二项式定理的知识,而且更重要的是获得了探索问题的思想方法和能力。
三、导入趣味创设情境
利用与新课内容密切相关的问题,把要解决的课题有意识地、巧妙地寓于符合学生实际的基础之中,创设一种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或造成一种悬念,或激发学生兴趣,或引导学生思考,为新课程的学习创造良好的心理条件,利用“数学小品”引入新课就是很好的途径。
例如,讲“等差数列求和”时用“高斯求和的故事”导入;讲“等比数列求和”时,先讲章前引言中“古代印度国王舍罕奖赏宰相国际象棋发明者达依尔的故事”:“达依尔只求国王按国际象棋的64格奖赏64份小麦,每格子小麦的颗粒数依次是:1,2,4,8,16,32,……”学生觉得可笑。“你能帮帮国王算一算一共要放多少颗小麦?全印度能有这么多小麦吗?”此时,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情绪高涨,兴趣油然而生,由此自然导入新课。把枯燥乏味的数学变得有滋有味,把学生的注意、记忆、思维凝聚在一起,达到智力活动的最佳状态。
四、课堂氛围营造情境
美国著名教育先驱杜威认为:“教育过程是一个不断改组、不断改造和不断转化的过程。”新课程的教学有开放性、创新性,同时也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因此“因材施教”“见机行事”“灵活判断”是教师教学智慧与艺术的具体体现。它需要教师在课程预先设计情境的基础上,循着学生思维的起伏、情感的波澜随时地、机智地调节整个教学环节。善于利用学生的问题契机,把握即时动态情境进行引导和发散,则是一个数学教师发挥教学机智的重要表现。
例如,在讲《三视图》时,画由若干个相同正方体堆积而成的几何体的三视图,总听到:“多像俄罗斯方块啊。”“对啊,这些三视图多像俄罗斯方块啊。”并让一个“游戏高手”上黑板将俄罗斯方块的所有形状都画出来。然后我总结说:“由相同正方体堆积的几何体的三视图,基本上都是各种形状的俄罗斯方块。”学生一下子活跃起来,原本以为自己贫瘠的空间想象能力一下子迸发出来,大家积极思考,勤于画图,这个知识点轻而易举地被学生吸收了。
课堂教学瞬息万变,无论教师对教学准备有多么充分,都取代不了教师在课堂实践中的即兴发挥与临场应变,“教学机智”使教师超越剧本化的备课方案,能对意想不到的情境进行崭新的、出乎意料的塑造,这种创造性活动焕发了数学课堂教学的魅力。
注:本文属甘肃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 甘肃省渭源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以情导境,构建高效数学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