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商务管理论文 >> 公共关系论文 >> 正文

面向2000年的中国政府行政-变革与发展的图式


第一部分 :现时代中国行政所面临的挑战与危机


从本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历史的发展进入邓小平时代。在这个时代,中国社会开始了其第二次革命,其意义不亚于新中国的诞生,新中国的建立使中国摆脱了奴役,建立了独立的民族国家,面向这场改革与开放肇始的第二次革命,巩固了这个民族国家并开始使之摆脱贫困。这场革命所引起的中国社会的变革是史无前例的。在第二次革命推动下,中国社会进入了由传统向选定的全面转型时期。 概括起来,中国社会在如下诸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 : 

。社会主导价值。经过两次思想解放运动,发展社会生产力已成为社会主导的价值取向;

。改革开放。从局部单项向整体系统方向发展;

。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自由竞争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

。社会经济形态。从农业化社会向工业化社会过渡;

。社会结构。从封闭走向开放;

。政治体系。步向民主政治的秩序;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在主导价值、经济、政治、社会诸多方面的革命性变革,标志着中国社会在整体上已经进入了一个传统向现代的转型时期。在这历史的转型期中国政府的行政也面临着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挑战,这种挑战是全方位的,是巨大的。政府行政系统对外界压力和挑战的适应与回应程度,直接关系到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成败,甚至于关系到政府行政自身的生存与发展。

挑战之一:经济的发展与繁荣

在经济领域,中国的政府行政系统面临着一个双重的挑战,一是如何维持并推动经济的繁荣与发展,二是推动经济体制的变革与转型。

10余年的经济改革,使中国社会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果。在整个世界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中国经济一直保持较为强劲的发展势头。改革以来,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率平均每年增长8。6%,1992年达到12%,大大超过6%的计划速度。固定资产投资在七五期间累计完成。19795亿元,基本建设新增了一批生产能力,市逐步走向繁荣,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获得改善。单位扩散的规模更加扩大,国家总体实力和综合国力也得到提高。

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中国经济也存在一些深层次的问题:

。经济发展起伏与非均衡,仍未走出“放乱收死”的恶性循环。以七五为例,头三年(1986-1988〕,国民生产总产值平均增长10。1%、高出计划2。6个百分点。由于经济发展失控,不得不进行治理整顿,增长速度明显下降,后两年(1989-1900〕,国民生产总值平均增长4。0%,比头三年下降6。1个百分点,固定投资则为零增长,五年间,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年增长速度的最大落差分别为7。4、7。8和31。5个百分点。八五初期,经济过热的势头仍然存在,潜伏着危机。

。产业结构严重失衡。七五期间,重点行业,如农业、能源、交通、原材料等,由于诸多原因,未得到发展,有些甚至削弱。基础工业滞后,运输能力与经济发展极不相当。

。经济效益大幅度滑坡。社会物耗率大幅度上升,1990年达65%左右,独立核算的工业企业资金利税率大幅度下滑,实现利税总额的平均增长速度上有1·6%,而上缴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出现负值。基本建设投资的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下降,从六五的75%、下降为73%。盲目引进,重复建设的现象十分严重。

。通货膨胀。按七五期间计划要求,信贷资金来源增加4745亿元,货币投放量为1000亿元,但实际执行,信贷资金运用实际9000亿货币投放量累计达1700亿元。全社会零售物价大幅度上升,年均增幅达10·3%,1988年达18·5%。

。宏观失控。国民收入分配出现不合理格局,国家财政收入已由1985年26·1%下降到1989年的18%。宏观调控机制未建立起来。

。人口压力人口增长大大加重了经济负担。 

因此,在经济发展领域,中国政府面临如下几个方面的有力挑战:

。经济效率。如何使社会的各种稀有资源实现合理的、有价值的配置,以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

。经济增长。政府如何和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等各种手段,促进国民经济保持增长的势头。

。经济稳定。政府如何和怎样有效地抑通货膨胀和保持物价的基本稳定。

。充分就业。对这个这样一个人口大国来讲,实现充分就业是一项极为繁重的任务和最大的挑战。据估计,到2000年,这个将需要安排7亿左右的劳动力就业。

。公平的收入分配。一部分人先富和共同富裕,实现公平的收入分配,同时提高社会的生产率是一个既矛盾又统一的,在这方面,政府面临着挑战。

为了实现上述基本目标和迎接挑战,中国政府行政面临着对体制进行创新艰巨任务。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经济体制的重组与创新更富于挑战。政府在体制转换的过程中,肩负着制度设计者、资源调动着、变革推动者、利益协调者等诸多的角色,在中国情况下,政府始终要承担变革代理人的艰巨任务。从具体体制变革的角度来看,这一制度创新的目标是多元的,如: 。建立强有力的宏观调控体系;

。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企业机制;

。建立统一开放、平等竞争、规则健全的市场体制;

。完善多种经济共存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

。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这些改革目标的实现,是政府实现经济发展的制度性前提。


挑战之二:政治一体化与政治民主化


从世界各国的现代化和政治发展的历程来看,处于转型时期的社会,政府在政治领域遇到双重的挑战,一是政治一体化的挑战,二是政治民主化的挑战。前者意味着民族国家的确立,政府权威的建立政治共同体的维持和政治秩序与政治稳定的维持,后者意味着一种开放民主的政治体系的建立和发展。

从中国的情形来看,由于传统因素的广泛存在,现代性因素的缺乏,民间现代化推动力量的相对弱小,变革规模庞大以及时间幅度上的紧迫性,激烈竞争的国际环境,这些决定了政府行政在现代化过程中要发挥重要作用,政府无疑要成为现代化的组织者和推动者。同时政府权威的建立和政治秩序的维持和存在愈发显得重要。也正是这个意义上,政治稳定与秩序是现代化成败的关键前提之一。

中国目前正处于社会的转型时期,存在者诱发政治非稳定的环境与条件,这使得政府在维持和发展一体化的政治方面也面临着挑战,这些因素和挑战在于:

·政府权威的确立。 依据韦伯的权威理论,我国正处于一个由传统权威、魅力权威向法律与理性的权威的转换过程。中国现代化进程,社会变迁和公民民主意识的觉醒,在不断显然着传统权威和魅力权威的基础,而真正的法律的权威并未完全建立起来,这样便有可能形成所谓的“权威真空”。因此建立法律的秩序政治,树立理性与法律的权威是政府权威确立的基础。

·政治共识的达成。 政治共识的达成是政治一体化的社会心理基础。这主要表现为对基本的核心政治价值的一致性认知,对社会政治变革基本取向

的一致性认知,的基本的公共政策选择的一致性认知。在这方面,中国政府面对着“左”的意识形态的挑战和“右”倾思潮的干扰。

·政治利益的协调。 改革使传统的一元利益格局改变为多元化的利益格局,中国社会已经形成了具有不同利益需求的社会群体和阶层,尽管在大的利益一致的前提条件下。因此,如何使不同阶层和群体,甚至不同地域和个人的利益得表达,并使利益得到综合与满足,消弥政治冲突的关键所在,也是政治一体化的社会基础,因此,政治体系要建立一种利益表达与实现机制,起到政治安全阀的作用。

·政治腐败的整肃。 政治腐败在任何时代和国度均是引发政治危机的诱因和根源之一。政治腐败不仅造成资源浪费,更重要的是引起政治不稳定与社会瓦解,使政治的合法性受到削弱。在当代中国,腐败已成为中国社会的公害和公愤所在。治吏惩贪、廉洁政府是回应政治一体化挑战的关键点之一。

与政治一体化挑战的另一个挑战是来自政治民主化方面。在中国,民主化的压力来自以 几个方面:

·现

《面向2000年的中国政府行政-变革与发展的图式》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07839.html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公共关系论文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