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方向》教学反思
《认识方向》教学反思
《认识方向》是实验版小学数学第五册第九单元的教学内容。本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学会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辨认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方向。二年级教学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学生已经能够在生活空间里辨认这些方向,初步知道了这四个方向在平面图上的习惯表示。本学期继续认识东北、西北、东南、西南,作为已有方向知识的延伸补充,主要任务是让学生认识8个方向的位置关系,也就是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一个自己的方向板,进而使学生学会在平面图形中依据判断出的一个方向,辨认其它的七个方向,但这些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还是有较大难度的。因为三年级学生的推理思维能力较弱,方向感不强,抽象的方向知识对于他们来说,很难理解掌握。如何引导学生由具体走向抽象,并把获得的知识灵活地运用到不同的问题中,学会用不同方式合理描述物体间的位置关系?针对以上这些问题,我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尝试: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理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一个良好的数学问题情境,往往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诱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引起学生更多的联想,也比较容易调动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感受和兴趣,从而更加自主参与知识的获取过程、问题的解决过程。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我创设情境,让学生去寻宝,但想要寻宝,首先要先学会看藏宝图,也就是认识方向,一下子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让学生积极投入到学习中来。
在找到宝物之后,让学生看到藏有宝物的箱子,问学生想不想打开箱子看看有什么宝物,但一定要用方向词来说明你想看哪一个箱子,学生的兴趣更高涨了。先出示以小明为中心的平面图,让学生说说你想打开那个箱子,当学生随意指出不知道如何称呼方位的箱子时,也就由此引发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应用范围产生质疑,也就产生了探究新知的愿望。当有学生回答出是东北面时,我随即把问题继续抛给这位学生:“你是怎么想到的?”教师适时引出东北面这个新方位词,让学生在迫切的求知愿望之时不经意间地又主动建构起对新的方向认识。
二、开放思维,突出重点
“教师既要钻研教材,又要跳出教材,要思考对于我们这个班,用什么样的教材最合适。”我把教学内容蕴含在学生的已有经验中,在让学生探宝的过程中,由学生随意指出方向,打开箱子。但是有的箱子所在的方向没有学过,有的学生就不知如何叙述,而有的学生知道就能一下子说出来。在此基础上,我抓住一个方向,在演示、讨论的过程中完善学生对新方向的认识,在他们头脑中建立初步的方向框架。先引导学生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感知东与南的中间就是东南,东与北的中间就是东北,西与南的中间就是西南,西与北的中间就是西北。接着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了各个方向,进一步理解各个方向,丰富了学生的认识,拓展了学生的眼界,学生的认识更加的全面化。 三、发挥主动性,突破难点
本课的难点是在具体情境中以不同物体为参照物来辨别方向。我并没有直接将方法教给学生,也没有在例题时就亮出难点,而是考虑到“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这些方向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内化吸收需要一个过程,因此并没有急于让学生以不同的参照物来辨认,而是本着打牢基础,先以中间单位为参照物来辨认8个方向,目的是不引起学生思维的混乱,而把处理难点的时间推后了些,如:给小动物找家,出现的参照物发生了变化,这些是我预设到的,而在“水果园”环节中,我也有意识地改变了参照物,这样学生可能会走一些弯路,但我觉得只有在他们遇到困难时,心里才有一种寻求答案的动力,才会认真去掌握方法。 我本意在通过不断变换观察角度,引发学生的思考发生变化,从而不断提升思维质量。也引导学生学会了转换参照物描述物体间的位置关系这一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接着,适时提出开放性的问题:“你想描述哪些水果园之间的位置关系?”让学在更自由、更开放的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描述现象,解决问题。通过学生自主选择观测地点,引出对同一场景中物体间相互关系的不同描述,促进学生在开放的思考中逐步学会用不同方式合理描述物体间的位置关系。
四、策略教学,相互结合
在教学中,思维策略出示的适时,通过复习旧知识——“根据什么判断出各个方向”,引出思维策略:谁能确定先定谁,以及诀窍:在平面图中要先确定指向标。在结合处理难点中,补充了第二个诀窍:确定中心(参照物),已在让学生印象深刻,辅助难点的突破。在后面的教学中,能始终运用这两个诀窍,带着思维语言来学习。
五、不足及改进
1、本节课最大的不足就是难点没有完全突破,我本意在通过不断变换观察角度,引发学生的思考发生变化,从而不断提升思维质量。但是由于前面先以中间单位为参照物,来辨认8个方向,而把处理难点的时间推后了些,在处理难点上我的语言没有到位,没能及时抓住学生回答中的闪光点,没有深入进行理解,使难点突破不够,直接体现在练习中。
2、本节课的教学评价方式上略显单一。我对学生的评价多一些,但缺少学生和学生之间的评价,如果在判断方向这一环节中,可以组织学生之间进行评价,把评价的权力交给学生,及时激励学生。
3、自己在课堂上的语言还需简练,精确。
4、东南、东北、西南、西北是指一个方向的范围,而不是单只一个方向。在教学中要讲述给学生。
我会进一步完善我的课堂,让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中快乐的学知识,充分地感受数学的魅力和学习数学的乐趣。
《《认识方向》教学反思》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0808.html
《认识方向》是实验版小学数学第五册第九单元的教学内容。本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学会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辨认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方向。二年级教学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学生已经能够在生活空间里辨认这些方向,初步知道了这四个方向在平面图上的习惯表示。本学期继续认识东北、西北、东南、西南,作为已有方向知识的延伸补充,主要任务是让学生认识8个方向的位置关系,也就是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一个自己的方向板,进而使学生学会在平面图形中依据判断出的一个方向,辨认其它的七个方向,但这些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还是有较大难度的。因为三年级学生的推理思维能力较弱,方向感不强,抽象的方向知识对于他们来说,很难理解掌握。如何引导学生由具体走向抽象,并把获得的知识灵活地运用到不同的问题中,学会用不同方式合理描述物体间的位置关系?针对以上这些问题,我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尝试: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理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一个良好的数学问题情境,往往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诱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引起学生更多的联想,也比较容易调动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感受和兴趣,从而更加自主参与知识的获取过程、问题的解决过程。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我创设情境,让学生去寻宝,但想要寻宝,首先要先学会看藏宝图,也就是认识方向,一下子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让学生积极投入到学习中来。
在找到宝物之后,让学生看到藏有宝物的箱子,问学生想不想打开箱子看看有什么宝物,但一定要用方向词来说明你想看哪一个箱子,学生的兴趣更高涨了。先出示以小明为中心的平面图,让学生说说你想打开那个箱子,当学生随意指出不知道如何称呼方位的箱子时,也就由此引发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应用范围产生质疑,也就产生了探究新知的愿望。当有学生回答出是东北面时,我随即把问题继续抛给这位学生:“你是怎么想到的?”教师适时引出东北面这个新方位词,让学生在迫切的求知愿望之时不经意间地又主动建构起对新的方向认识。
二、开放思维,突出重点
“教师既要钻研教材,又要跳出教材,要思考对于我们这个班,用什么样的教材最合适。”我把教学内容蕴含在学生的已有经验中,在让学生探宝的过程中,由学生随意指出方向,打开箱子。但是有的箱子所在的方向没有学过,有的学生就不知如何叙述,而有的学生知道就能一下子说出来。在此基础上,我抓住一个方向,在演示、讨论的过程中完善学生对新方向的认识,在他们头脑中建立初步的方向框架。先引导学生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感知东与南的中间就是东南,东与北的中间就是东北,西与南的中间就是西南,西与北的中间就是西北。接着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了各个方向,进一步理解各个方向,丰富了学生的认识,拓展了学生的眼界,学生的认识更加的全面化。 三、发挥主动性,突破难点
本课的难点是在具体情境中以不同物体为参照物来辨别方向。我并没有直接将方法教给学生,也没有在例题时就亮出难点,而是考虑到“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这些方向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内化吸收需要一个过程,因此并没有急于让学生以不同的参照物来辨认,而是本着打牢基础,先以中间单位为参照物来辨认8个方向,目的是不引起学生思维的混乱,而把处理难点的时间推后了些,如:给小动物找家,出现的参照物发生了变化,这些是我预设到的,而在“水果园”环节中,我也有意识地改变了参照物,这样学生可能会走一些弯路,但我觉得只有在他们遇到困难时,心里才有一种寻求答案的动力,才会认真去掌握方法。 我本意在通过不断变换观察角度,引发学生的思考发生变化,从而不断提升思维质量。也引导学生学会了转换参照物描述物体间的位置关系这一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接着,适时提出开放性的问题:“你想描述哪些水果园之间的位置关系?”让学在更自由、更开放的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描述现象,解决问题。通过学生自主选择观测地点,引出对同一场景中物体间相互关系的不同描述,促进学生在开放的思考中逐步学会用不同方式合理描述物体间的位置关系。
四、策略教学,相互结合
在教学中,思维策略出示的适时,通过复习旧知识——“根据什么判断出各个方向”,引出思维策略:谁能确定先定谁,以及诀窍:在平面图中要先确定指向标。在结合处理难点中,补充了第二个诀窍:确定中心(参照物),已在让学生印象深刻,辅助难点的突破。在后面的教学中,能始终运用这两个诀窍,带着思维语言来学习。
五、不足及改进
1、本节课最大的不足就是难点没有完全突破,我本意在通过不断变换观察角度,引发学生的思考发生变化,从而不断提升思维质量。但是由于前面先以中间单位为参照物,来辨认8个方向,而把处理难点的时间推后了些,在处理难点上我的语言没有到位,没能及时抓住学生回答中的闪光点,没有深入进行理解,使难点突破不够,直接体现在练习中。
2、本节课的教学评价方式上略显单一。我对学生的评价多一些,但缺少学生和学生之间的评价,如果在判断方向这一环节中,可以组织学生之间进行评价,把评价的权力交给学生,及时激励学生。
3、自己在课堂上的语言还需简练,精确。
4、东南、东北、西南、西北是指一个方向的范围,而不是单只一个方向。在教学中要讲述给学生。
我会进一步完善我的课堂,让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中快乐的学知识,充分地感受数学的魅力和学习数学的乐趣。
《《认识方向》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