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 新 认 识 流 通
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 1971年版 第160-161页) 当社会经济的综合水平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生产过程已经完全建立在流通的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 1974年版第367页)马克思认为,只要产品生产变成商品生产,即为卖而生产,那么“生产出来的一切财富都要经过通过。”(《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 1972年版第644页)生产就“以流通,以发达的流通为前题。”(《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 1979年版第210页)?在一般的情况下,可以这样讲,生产是流通赖以进行的基础和归宿,生产决定着流通的内容、规模和方式;流通是生产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必要前提。二者相互制约、互相决定、互为媒介,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不可能脱离一方去谈另一方的决定作用。但是到了市场经济时代,商品的供求关系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已形成买方市场的总格局,这种情况下,是消费通过流通决定着生产。
为了说明这一问题,我们还必须阐述流通与分配与消费的关系。
按照马克思的观点,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分配和交换同是生产和消费的中间环节。但是,分配与交换的作用是不同的,正如马克思指出的:在产品和生产者之间插进了分配,分配借社会规律决定生产者在产品世界中的份额,因而插在生产和消费之间。而流通“是生产和由生产决定的分配同消费之间的媒介要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第36页)显然,在社会经济运行的一般序列中,分配在前,交换(流通)在后,分配的经济职能是借助社会经济规律确定社会各成员对社会产品占有的份额和比例,交换则是社会各成员在其对社会产品占有之后相互交换自己所需要的其它产品,从而达到最终消费。在这里我们清楚地看到,从生产到消费,插进了两个中间环节,即分配和交换(流通),正是分配和交换这两个作用不同又相互联系的环节,才维系着生产和消费的正常运转,换句话说,它们共同推动着社会经济的正常发展。
分配与流通这种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表现在:由于分配是插在产品和生产者之间,它属于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这种分配首先在物质生产领域内进行,然后在全社会内进行再分配。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根据社会经济规律的要求进行,如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基本经济规律、按劳分配规律和价值规律等要求进行初次分配。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包括两种,一种是产品的分配,一种是生产资料的分配。无论是产品的分配,还是生产资料的分配都必须借助于交换(流通)才能实现其价值和使用价值,才能满足生产性消费和生活性消费。因此,在这种意义上讲,交换是分配的继续,没有交换,分配则不能彻底。但是,反过来,如果没有初次分配,也就没有再分配,也就没有交换。总之,分配的方式决定着交换的方式,分配的数量和结构影响着流通的规律和结构;而交换(流通)对分配则有能动作用,它不仅调节着分配的数量和结构,而且对分配能否进行到底起着决定性作用。
马克思主义认为,消费也有两种,一种是生产性消费一种是生活性消费。生产性消费是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消耗,经过这种消耗生产出社会需要的产品;生活性消费是消费品的消耗,经过这种消耗,再生产出新的劳动力。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为了实现生产性消费和生活性消费,必须借助交换(流通)这个环节,换句话说,流通的直接目的是为了消费。马克思指出:“商品只要最终退出流通,不论在生产活动中或在本来意义的消费中被消费,它就在某一点上被抛出流通,完成自己最后的使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第150页)换句话说:“投入流通的商品达到了它们的目的;它们互相进行了交换;每个商品成了需要的对象并被消费。流通就此结束。”(《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第217页)在这里,流通对实现消费有决定性作用。但是,消费是多种多样的,不仅有消费水平、结构问题,还有消费速度问题,这些复杂而多种需求必定对流通规模、结构和速度产生影响和制约作用。马克思曾明确指出:“把再生产消费所造成的限制撇开不说,商人资本的周转最终要受全部个人消费的程度和规模的限制,因为商品资本中加入消费基金的整个部分,取决于这种速度和规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339-340页)又说:商人资本的流通速度“取决于:1.生产过程更新的速度和不同生产过程互相衔接的速度;2.消费的速度。”(《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309页)总之,流通与消费之间是辩证关系,流通是消费实现的必要前提,流通对扩大消费规模有巨大促进作用;而消费对流通也有积极的反作用,它对流通的规模、结构和速度均起着影响和制约作用。
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际情况看,消费通过流通决定着生产既是一个客观真理,又是一个客观的实际。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最终消费,消费的总量决定着生产的总量,消费的要求,决定着对生产的要求,消费的结构决定着生产的结构,消费的趋向决定着生产的趋向。住房是如此,汽车是如此,家电是如此,食品是如此,如果不是让生产去适应消费,而是为生产而生产,必然出现生产过剩或生产短缺,满足不了人民生活与生产建设的需要。
二、坚决同“重生产,轻流通”的观念、做法彻底决裂
“重生产,轻流通”是怎么来的呢?我认为,马克思在设计未来社会时已有这种思想萌芽,固定这一模式的是斯大林时期的苏联,中国是从苏联那里学来的。
马克思与恩格斯在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的商品经济时,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的流通理论,但他们在设计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的社会形态时都出现了偏差。他们以西欧与北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为前题,对未来社会的设计是:
1.生产资料完全归社会所有
2.全面统一的计划化
&nbs
3.实行按劳分配
4.不需要商品与货币。
马克思认为,私有制消灭之时,金钱将变成无用之物,一旦社会占有了生产资料,商品生产就将被消除。
马克思对社会主义社会特点的描述,应该讲带有很大的空想色彩。但历史的发展,并没有按马克思设定的轨迹,而是在比较落后的俄国取得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列宁按马克思的设计模式,实施了“战时共产主义”,想建立一种直接由国家进行生产与分配的经济制度,比如,通过没收使全部工商业国有化,立即废除市场,实行全面的计划经济和中央集权管理。在分配上实行平均主义的按需分配。提出了“消费生产公社”这一组织形式,用直接的产品交换来代替商业,用经济关系的实物化来代替货币交换。列宁在俄共(布)第七次代表大会的党纲草案中写道:“苏堆埃政权的任务是坚定不移地继续在全国范围内用有计划有组织的产品分配来代替贸易。”“俄共将力求尽量迅速地实行最激进的措施,来准备消灭货币。”这种“战时共产主义”的实践使十月革命后的苏维埃政权走进死胡同。列宁的伟大在于迅速改变了这一错误,他说:“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 《重 新 认 识 流 通(第2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08403.html
为了说明这一问题,我们还必须阐述流通与分配与消费的关系。
按照马克思的观点,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分配和交换同是生产和消费的中间环节。但是,分配与交换的作用是不同的,正如马克思指出的:在产品和生产者之间插进了分配,分配借社会规律决定生产者在产品世界中的份额,因而插在生产和消费之间。而流通“是生产和由生产决定的分配同消费之间的媒介要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第36页)显然,在社会经济运行的一般序列中,分配在前,交换(流通)在后,分配的经济职能是借助社会经济规律确定社会各成员对社会产品占有的份额和比例,交换则是社会各成员在其对社会产品占有之后相互交换自己所需要的其它产品,从而达到最终消费。在这里我们清楚地看到,从生产到消费,插进了两个中间环节,即分配和交换(流通),正是分配和交换这两个作用不同又相互联系的环节,才维系着生产和消费的正常运转,换句话说,它们共同推动着社会经济的正常发展。
分配与流通这种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表现在:由于分配是插在产品和生产者之间,它属于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这种分配首先在物质生产领域内进行,然后在全社会内进行再分配。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根据社会经济规律的要求进行,如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基本经济规律、按劳分配规律和价值规律等要求进行初次分配。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包括两种,一种是产品的分配,一种是生产资料的分配。无论是产品的分配,还是生产资料的分配都必须借助于交换(流通)才能实现其价值和使用价值,才能满足生产性消费和生活性消费。因此,在这种意义上讲,交换是分配的继续,没有交换,分配则不能彻底。但是,反过来,如果没有初次分配,也就没有再分配,也就没有交换。总之,分配的方式决定着交换的方式,分配的数量和结构影响着流通的规律和结构;而交换(流通)对分配则有能动作用,它不仅调节着分配的数量和结构,而且对分配能否进行到底起着决定性作用。
马克思主义认为,消费也有两种,一种是生产性消费一种是生活性消费。生产性消费是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消耗,经过这种消耗生产出社会需要的产品;生活性消费是消费品的消耗,经过这种消耗,再生产出新的劳动力。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为了实现生产性消费和生活性消费,必须借助交换(流通)这个环节,换句话说,流通的直接目的是为了消费。马克思指出:“商品只要最终退出流通,不论在生产活动中或在本来意义的消费中被消费,它就在某一点上被抛出流通,完成自己最后的使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第150页)换句话说:“投入流通的商品达到了它们的目的;它们互相进行了交换;每个商品成了需要的对象并被消费。流通就此结束。”(《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第217页)在这里,流通对实现消费有决定性作用。但是,消费是多种多样的,不仅有消费水平、结构问题,还有消费速度问题,这些复杂而多种需求必定对流通规模、结构和速度产生影响和制约作用。马克思曾明确指出:“把再生产消费所造成的限制撇开不说,商人资本的周转最终要受全部个人消费的程度和规模的限制,因为商品资本中加入消费基金的整个部分,取决于这种速度和规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339-340页)又说:商人资本的流通速度“取决于:1.生产过程更新的速度和不同生产过程互相衔接的速度;2.消费的速度。”(《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309页)总之,流通与消费之间是辩证关系,流通是消费实现的必要前提,流通对扩大消费规模有巨大促进作用;而消费对流通也有积极的反作用,它对流通的规模、结构和速度均起着影响和制约作用。
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际情况看,消费通过流通决定着生产既是一个客观真理,又是一个客观的实际。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最终消费,消费的总量决定着生产的总量,消费的要求,决定着对生产的要求,消费的结构决定着生产的结构,消费的趋向决定着生产的趋向。住房是如此,汽车是如此,家电是如此,食品是如此,如果不是让生产去适应消费,而是为生产而生产,必然出现生产过剩或生产短缺,满足不了人民生活与生产建设的需要。
二、坚决同“重生产,轻流通”的观念、做法彻底决裂
“重生产,轻流通”是怎么来的呢?我认为,马克思在设计未来社会时已有这种思想萌芽,固定这一模式的是斯大林时期的苏联,中国是从苏联那里学来的。
马克思与恩格斯在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的商品经济时,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的流通理论,但他们在设计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的社会形态时都出现了偏差。他们以西欧与北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为前题,对未来社会的设计是:
1.生产资料完全归社会所有
2.全面统一的计划化
&nbs
p;
3.实行按劳分配
4.不需要商品与货币。
马克思认为,私有制消灭之时,金钱将变成无用之物,一旦社会占有了生产资料,商品生产就将被消除。
马克思对社会主义社会特点的描述,应该讲带有很大的空想色彩。但历史的发展,并没有按马克思设定的轨迹,而是在比较落后的俄国取得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列宁按马克思的设计模式,实施了“战时共产主义”,想建立一种直接由国家进行生产与分配的经济制度,比如,通过没收使全部工商业国有化,立即废除市场,实行全面的计划经济和中央集权管理。在分配上实行平均主义的按需分配。提出了“消费生产公社”这一组织形式,用直接的产品交换来代替商业,用经济关系的实物化来代替货币交换。列宁在俄共(布)第七次代表大会的党纲草案中写道:“苏堆埃政权的任务是坚定不移地继续在全国范围内用有计划有组织的产品分配来代替贸易。”“俄共将力求尽量迅速地实行最激进的措施,来准备消灭货币。”这种“战时共产主义”的实践使十月革命后的苏维埃政权走进死胡同。列宁的伟大在于迅速改变了这一错误,他说:“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 《重 新 认 识 流 通(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