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商务管理论文 >> 物流论文 >> 正文

重 新 认 识 流 通


   ——学习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的报告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贯彻‘三个代表’思想,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开创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发展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立足中国现实,顺应时代潮流,不断开拓促进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发展的新途径。发展必须坚持和深化改革。一切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都要坚决冲破,一切束缚发展的做法和规定都要坚决改变,一切影响发展的体制弊端都要坚决革除。”
   
    他又指出:“我们要突破前人,后人也必然会突破我们。这是社会前进的必然规律。我们一定要适应实践的发展,以实践来检验一切,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哪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又要谱写新的理论篇章,要发扬革命传统,又要创造新鲜经验。善于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认识流通,如何发展流通就是一个必须突破、必须创新的重大领域。
   
    1998年江泽民为全国商品流通工作会议题词:“商品流通要坚持为人民生活服务,为生产建设服务的根本宗旨。”
   
    2002年2月25日,江泽民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国际形势与WTO”专题研究班上的讲话中指出:“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的影响,‘重生产、轻流通’的观念烙印很深,这也是影响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搞好流通极为重要,是消费通过流通来决定生产,只有现代流通方式才能带动现代化的生产,大规模的流通方式才能带动大规模的生产。因此,要大力支持和推动连锁经营、集中配送等现代流通方式,推动经济发展,提高竞争力。”
   
    在“十六”大报告中,江泽民同志又明确指出:“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推进资本市场的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发展产权、土地、劳动力和技术等市场。创造各类市场主体平等使用生产要素的环境。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发展现代流通方式。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健全现代市场经济的社会信用体系,打破行业垄断和地区封锁,促进商品生产和生产要素在全国市场自由流动。”这些论述,是经过实践,得出的科学结论,是对马克思主义流通观的新发展,是指导中国现代流通业发展的指导思想。
   
    一、马克思主义的流通观
   
    流通是什么?流通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生产、分配、交换(流通)消费中的一个独立的经济活动。18世纪末19世纪初,政治经济学家都把社会再生产过程分为生产(包括交换)、分配、消费三个独立部分,称为“三分法”,其代表人物为法国庸俗政治经济学派代表人物萨伊·让·巴蒂斯特(1767-1832)。马克思与恩格斯根据对商品经济发展的大量分析,把交换从生产领域中分离出来,变成一个独立的经济领域,从而确立了社会再生产过程生产、分配、交换(流通)、消费的“四分法”。马克思与恩格斯批判了德国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者杜林的“分配决定论”,恩格斯指出:“杜林先生把生产和流通这两个虽然相互制约但是本质上不同的过程混为一谈……他这样做只不过是证明,他不知道或不懂得正是流通在最近五十年所经历的巨大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1971年版第167页)
   
    流通是什么?流通是“商品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换。”“对商品流通来说,有两样东西始终是必要的:投入流通的商品和投入流通的货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4卷第459页),“在现实的流通过程中,资本总是只表现为商品或货币,并且它的运动总是分解为一系列的买和卖。”(《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385页)。在商品经济时代,一切生产转化为商品生产,是为卖而生产,商品通过流通才能实现其价值与使用价值,而这种商品的交换已不是产品的直接交换,而是以货币为媒介的等介交换。正如马克思所说“商品的流通过程就其纯粹的形式来说,要求等价物的交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182页)
   
    流通是什么?“流通是商品所有者的全部相互关系的总和。”(马克思全集,第23卷,第188页),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经常论述到的有流通要素、流通行为、流通过程。较多的讲到商品流通与货币流通,但由于运输业与电讯业的出现也开始论述到实物流通与信息流通,“有一些独立的产业部门,哪里生产的产品不是新的物质产品,不是商品。在这些产业部门中,经济上重要的,只有交通工业,它或者是真正的货客运输业,或者只是消息、书信、电报等的传递”(《资本论》二卷第63页,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马克思把它称为“追加生产过程”,是“生产过程在流通过程内的继续,并且为了流通过程而继续”(《资本论》二卷170页,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马克思还讲到流通过程中的生产者、商人(经销者)与消费者。
   
    综上所述,我认为流通是商流(商品价值形态的流通)、物流(商品实物形态的流通)、信息流(商品经济形态的流通)、资金流(商品货币形态的流通)的总和。只有从这样的总体去研究问题,才能把握流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
   
    流通与生产是一种什么关系呢?
   
    马克思主义认为,在商品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在卖方市场为常态的前题下,从单个再生产过程看,生产决定流通。生产是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从而创造物质财富的经济活动,是社会再生产的首要环节,如果没有生产要素及其创造的物质财富,后序的分配、消费及交换要素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从单个再生产过程看,生产成为决定其它环节的关键要素,从这个意义上说,生产决定流通。生产的性质、规模和方式决定着流通的内容、规模和方式。正如马克思所论述的那样“就流通本身来看,它是预先存在的两极(指生产与消费——作者)的媒介。但是它不会创造这两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 1979年版,第208页)“流通的前题是通过劳动进行的商品的生产”(《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 1979年版第209页)“生产方式的总的性质决定这两种流通(即货币流通与商品流通——作者),而更直接地决定的是商品

流通。”(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 1979年版第134页)“交换的深度、广度和方式都是由生产的发展和结构决定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 1979年版第36页)“一定的生产决定一定的消费、分配、交换和这些不同要素相互间的一定关系。”(《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 1979年版第37页)。在发达的商品经济即市场经济出现以前,马克思、恩格斯就已看到流通对生产的制约作用,并认为终有一天生产要建立在流通的基础上。生产和交换“在每一瞬间都互相制约,并且互相影响,以致它们可以叫做经济曲线的横座标和纵座标

《重 新 认 识 流 通》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08403.html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物流论文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