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现代流通发展的趋势
息进入流通,更具有社会产品被共用、共享的特征,信息流通的规模越大,速度越快,被重复使用的次数越多,对经济社会的价值就越大。
从人类诞生之日起,就开始与信息打交道,语言的产生是第一次信息革命;文字的产生是信息的第二次革命,人们可借助文字跨越历史的空间传递交换信息;第三次信息革命是造纸和印刷术的发明,是人类在存贮信息和交流信息方面产生的飞跃;第四次信息革命是以电报、电话、广播以及其他突破性的信息传递技术的发明和应用为标志的,人类迈入了以电子手段远距离、快速度传递信息的时代;第五次信息革命是电子计算器的产生及飞速发展,使人类在处理信息的活动中,第一次获得了脑外装置。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流通是在人类进入第五次信息革命中迅速形成的,不仅原来意义上的商品流通分流出商流、物流、资本流和信息流,而且所有进入现代流通的流通物在流通中均以信息为先导,以至人们获得信息的数量、质量、时效和稀缺程度,成了能否顺利组织流通的关键。如果没有信息化的运动过程,如果信息的运动过程十分缓慢,就不可能出现现代社会高度发达的流通体系。在国际金融市场上,信息联网、全天候开展业务已成了资本流通和货币流通的前提条件。信息不能先行,流通就不能畅达,信息化引领流通全过程越来越成为现代流通的运动特征。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推动了流通的现代化。
世界计算机技术每5-7年速度增加10倍,体积减少10倍,价格下降10倍;微电子技术单位面积存储量每18个月增加1倍,成本基本不变;光纤技术1975-1998年单根光纤带宽增加20万倍,成本指数从100下降到0.081。扩张信息的流通规模,加快信息的流通速度,创新信息的流通方式,发挥信息的带动和引领作用,是现代流通运动方式的核心特征。在世界科技革命迅猛发展的历程中,从来没有一种技术象信息技术这样对流通产生革命性作用,信息技术推动了流通创新,变成了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流通。商品流通在时间和空间方面的迅速扩展,使用传统的流通方式已经无法应对,以信息技术依托形成的商品流通的网络化和智能化,使商品流通的规模、速度、效率迅速膨胀,使现代流通成为引领经济运行的引擎。
现代流通发展的总廓特征 ——混沌化
当流通处于初始阶段时,商品交换一般是以物易物,这是一种处于平衡状态的非系统化态状。工业化阶段,流通囊括了所有有形的、刚性的要素禀赋。但由于生产力水平较低,特别是科学技术尚未得到高速发展,流通处于准平衡的系统化状态,一方面,流通自成独立的体系、运动过程和运动的空间,与生产过程相对分离;另一方面,流通又与生产过程共同组成社会再生产的系统。但到了当代,流通成了一个活跃的、越来越复杂、越来越发达、越来越高级的动态运动过程。当外部或内部的、政治或经济的突变造成了巨大的冲击时,会冲破这个系统,或在另一种条件下形成一种新的系统,一些随机因素会引致流通状态的突变。1987年10月19日的“黑色星期一”,西方股市暴跌,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电脑程控交易、电脑管理指数、期票套率等新技术破坏了人们决策的自主性、多向性和随机性,使股票市场瞬息万变,远离平衡状态但高度敏感,在交易中具有高度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和不规则性。这就使更多的经济学家开始用混沌学来研究流通中出现的突发事变,研究非线性、非均衡经济理论,有经济学家预言,上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摧垮了古典经济学,为凯恩斯革命扫清了道路;80年代的“黑色星期一”动摇了新古典经济学的基础,开始了非线性经济学的研究;90年代末期亚洲金融危机则是“蝴蝶效应”或“刀刃效应”的一次演练。这与其说是经济学研究的扬弃,倒不如说是社会化大流通中出现的新的经济现象,这对经济学研究和政府对经济的管理都提出了紧迫的课题。
混沌成了社会化大流通的总廓特征,一切进入流通的流通物都处在变动中,处在流动中,处于均衡状态或准均衡状态的封闭或准封闭系统不复存在,而远离平衡的、非均衡状态的、开放的社会化大流通系统,不断地以更新的、更复杂、更高级的结构替代旧有的简单的、较低级形态的结构,一个平衡点得以实现,下一个不平衡过程即将开始,流通在平衡与不平衡中得以发展。社会化大流通使整个世界经济连为一体,使世界成为一个交融汇通的整体系统,从简单到复杂、从两维到多维、从低级到高级、从清晰到混沌,实际上是社会化大流通发展的不可逆的变化过程,这一过程将继续下去。
现代流通发展的结构特征——流通主体物流化
近些年来,物流产业作为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整合传统产业而形成的新兴产业,正在全球范围迅速发展。其发展程度被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产业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一些经济学家通过对商品成本构成的分析,把降低产品成本中物化劳动的消耗,即原材料成本的降低,称为“第一利润源”;把降低活劳动消耗,即提高劳动生产效率,称为“第二利润源”;把降低物流费用称为“第三利润源”。从流通时间看,在商品的整个流通过程中,用于加工和制造的时间不到10%,而90%以上的时间被物流过程所占用;从流通费用看,物流费用占产品总成本的比重高达30%—40%(《现代物流手册》P18)。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当信息技术的发展极大地降低了商流、信息流和资本流的成本后,物流——物体在物理意义上的流动所花的费用就成了流通费用的主要构成部分。“第一利润源”和“第二利润源”的空间越来越小,而“第三利润源”却是世界公认的尚未开垦的“黑色大陆”。通过合理设计流程、采用现代物流技术和现代物流管理手段降低成本,就成了提高经济运行速度、质量和效益的切入点。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物流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2000年美国物流产业总规模为9500亿美元,几乎为高新技术产业的2倍,占国内生总值的10%左右,并以年均23%的速度增长。日本物流产业总规模约为3500亿美元,占GDP的比重为11.4%。在中国香港地区,物流产业总规模240亿美元,占GDP
(作者单位: 国务院研究室)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08539.html
从人类诞生之日起,就开始与信息打交道,语言的产生是第一次信息革命;文字的产生是信息的第二次革命,人们可借助文字跨越历史的空间传递交换信息;第三次信息革命是造纸和印刷术的发明,是人类在存贮信息和交流信息方面产生的飞跃;第四次信息革命是以电报、电话、广播以及其他突破性的信息传递技术的发明和应用为标志的,人类迈入了以电子手段远距离、快速度传递信息的时代;第五次信息革命是电子计算器的产生及飞速发展,使人类在处理信息的活动中,第一次获得了脑外装置。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流通是在人类进入第五次信息革命中迅速形成的,不仅原来意义上的商品流通分流出商流、物流、资本流和信息流,而且所有进入现代流通的流通物在流通中均以信息为先导,以至人们获得信息的数量、质量、时效和稀缺程度,成了能否顺利组织流通的关键。如果没有信息化的运动过程,如果信息的运动过程十分缓慢,就不可能出现现代社会高度发达的流通体系。在国际金融市场上,信息联网、全天候开展业务已成了资本流通和货币流通的前提条件。信息不能先行,流通就不能畅达,信息化引领流通全过程越来越成为现代流通的运动特征。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推动了流通的现代化。
世界计算机技术每5-7年速度增加10倍,体积减少10倍,价格下降10倍;微电子技术单位面积存储量每18个月增加1倍,成本基本不变;光纤技术1975-1998年单根光纤带宽增加20万倍,成本指数从100下降到0.081。扩张信息的流通规模,加快信息的流通速度,创新信息的流通方式,发挥信息的带动和引领作用,是现代流通运动方式的核心特征。在世界科技革命迅猛发展的历程中,从来没有一种技术象信息技术这样对流通产生革命性作用,信息技术推动了流通创新,变成了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流通。商品流通在时间和空间方面的迅速扩展,使用传统的流通方式已经无法应对,以信息技术依托形成的商品流通的网络化和智能化,使商品流通的规模、速度、效率迅速膨胀,使现代流通成为引领经济运行的引擎。
现代流通发展的总廓特征 ——混沌化
当流通处于初始阶段时,商品交换一般是以物易物,这是一种处于平衡状态的非系统化态状。工业化阶段,流通囊括了所有有形的、刚性的要素禀赋。但由于生产力水平较低,特别是科学技术尚未得到高速发展,流通处于准平衡的系统化状态,一方面,流通自成独立的体系、运动过程和运动的空间,与生产过程相对分离;另一方面,流通又与生产过程共同组成社会再生产的系统。但到了当代,流通成了一个活跃的、越来越复杂、越来越发达、越来越高级的动态运动过程。当外部或内部的、政治或经济的突变造成了巨大的冲击时,会冲破这个系统,或在另一种条件下形成一种新的系统,一些随机因素会引致流通状态的突变。1987年10月19日的“黑色星期一”,西方股市暴跌,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电脑程控交易、电脑管理指数、期票套率等新技术破坏了人们决策的自主性、多向性和随机性,使股票市场瞬息万变,远离平衡状态但高度敏感,在交易中具有高度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和不规则性。这就使更多的经济学家开始用混沌学来研究流通中出现的突发事变,研究非线性、非均衡经济理论,有经济学家预言,上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摧垮了古典经济学,为凯恩斯革命扫清了道路;80年代的“黑色星期一”动摇了新古典经济学的基础,开始了非线性经济学的研究;90年代末期亚洲金融危机则是“蝴蝶效应”或“刀刃效应”的一次演练。这与其说是经济学研究的扬弃,倒不如说是社会化大流通中出现的新的经济现象,这对经济学研究和政府对经济的管理都提出了紧迫的课题。
混沌成了社会化大流通的总廓特征,一切进入流通的流通物都处在变动中,处在流动中,处于均衡状态或准均衡状态的封闭或准封闭系统不复存在,而远离平衡的、非均衡状态的、开放的社会化大流通系统,不断地以更新的、更复杂、更高级的结构替代旧有的简单的、较低级形态的结构,一个平衡点得以实现,下一个不平衡过程即将开始,流通在平衡与不平衡中得以发展。社会化大流通使整个世界经济连为一体,使世界成为一个交融汇通的整体系统,从简单到复杂、从两维到多维、从低级到高级、从清晰到混沌,实际上是社会化大流通发展的不可逆的变化过程,这一过程将继续下去。
现代流通发展的结构特征——流通主体物流化
近些年来,物流产业作为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整合传统产业而形成的新兴产业,正在全球范围迅速发展。其发展程度被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产业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一些经济学家通过对商品成本构成的分析,把降低产品成本中物化劳动的消耗,即原材料成本的降低,称为“第一利润源”;把降低活劳动消耗,即提高劳动生产效率,称为“第二利润源”;把降低物流费用称为“第三利润源”。从流通时间看,在商品的整个流通过程中,用于加工和制造的时间不到10%,而90%以上的时间被物流过程所占用;从流通费用看,物流费用占产品总成本的比重高达30%—40%(《现代物流手册》P18)。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当信息技术的发展极大地降低了商流、信息流和资本流的成本后,物流——物体在物理意义上的流动所花的费用就成了流通费用的主要构成部分。“第一利润源”和“第二利润源”的空间越来越小,而“第三利润源”却是世界公认的尚未开垦的“黑色大陆”。通过合理设计流程、采用现代物流技术和现代物流管理手段降低成本,就成了提高经济运行速度、质量和效益的切入点。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物流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2000年美国物流产业总规模为9500亿美元,几乎为高新技术产业的2倍,占国内生总值的10%左右,并以年均23%的速度增长。日本物流产业总规模约为3500亿美元,占GDP的比重为11.4%。在中国香港地区,物流产业总规模240亿美元,占GDP
的比重为13.7%。大幅度降低全社会的流通费用,大力推进现代物流发展,整合物流资源,不断提高国家的流通竞争力就成了发展现代流通的主体,成了大家的共同选择。
(作者单位: 国务院研究室)
《全球现代流通发展的趋势(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