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老板与职业经理人的关系
次管理人员一旦辞职之后就开始写书。这种书基本上都是批评老板的,然后讲自己自己多么美好,最后造成一个很强的广告效益。你压经理人去抬高老板,那你企业发展不了;你压老板去拍职业经理人,也不对,因为企业不会发展,所以制衡的目标是企业的高效益发展。
谈到约束问题,这个约束分两个方面,一个是内部约束,就是当事人之间的约束,企业老板和职业经理人之间应该有约束。我觉得从现在来看,内部约束起码有三条要考虑,第一条就是公司章程的问题。老板和经理人出现矛盾,在西方国家很重要就着公司章程,公司章程就是公司的大法。我们很多企业的章程都是为了应付工商局而搞的章程,根本就起不到对整个企业约束。公司章程应该是企业约束的第一位的手段,结果在公司章程中找不到对职业经理人的约束问题。内部约束的第二个约束就是合同约束,因为你受雇这个企业是要签合同的。我想这个合同应该是责权利统一,现在我们这种合同几乎没有。第三个约束就是激励中必须体现约束。我们要求对职业经理人要有激励,但是激励中必须体现约束,没有约束的激励就会把人惯坏的。所以我认为年薪制没有期权好,因为年薪制仅仅体现一种激励,约束往往是没有的。
第二个方面就是外部约束。外部约束最起码有四条,第一是法律约束,那就是有一个法律可依据。第二个叫做团体约束,就是当一些人成为一个阶层的时候,这时候就应该成立相应的民间团体。这个团体应该要慢慢形成一些章程来保护本团体利益,同时还要制定本团体一些应有的规则。外部约束的第三个约束就是道德约束。道德约束,企业里面叫做企业文化约束,社会上叫做道德约束。而且这个企业管理再严你都会失效。任何法律和制度都会失效,法律是万能的说法不对,管理也会失效。我是深深体会到这一条。有一次有一个董事长到北京来开会请我吃饭,结果刚坐下来他有事要走,让自己的副总陪我吃饭,我看着买单,算了2300元,结果这个副总告诉服务员:“给我开9700。”第二天我琢磨出来了,这是有空子可钻,因为董事长请我吃饭,他也不会问我吃了多少钱,这就是制度失效了。后来我看到这个董事长,我就说体企业有问题:副总都这样干,那还了得。我觉得会激起他极大的愤怒,结果这个老板没有吭声。我建议把副总换了算了,结果这个董事长说:不用换,换了张三,李四来了也还是一样的。
企业也可以炒作
盛洪(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这个问题我想大概也就是四个方面:企业、市场、道德、政府。
企业内部即约束机制,包括合同的约束等等一系列,我想企业内部是可以进行改善的。其实老板跟职业经理人之间的冲突有很多方面,其中很多包括经理人的激励,钱多钱少也是很重要的,但是老板是不是公正这一点也很重要。
另外一点是市场约束很重要,但是我觉得市场约束可能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我想经理人应该有经理人市场,经理人的价值,不但在于他的能力,而且包括他的忠诚度。
从企业来讲,我觉得也有一个做法,并不只是经理人出走可以炒作,我觉得企业也可以去说,舆论很难约束这些。但很重要的一点作为受损害的老板和受损害的企业,他可以传媒去公布他受了什么损害。
我觉得道德问题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严格来讲,我对用道德解决持悲观态度的。
都有一个心理放大
钟朋荣(北京视野咨询中心主任)
企业老板对经理人有一个激励机制,激励机制从物质上讲有两大武器,第~个是收入激励,第二个股权激励,收入激励和股权激励有时候有替代关系,有时候不一样,两个功能不一样。恰恰我们的很多的民营老板在股权激励方面有新的障碍。
好多老板倾向于给收入激励,愿意给你高工资,却不愿意给你股份。但是我们现在一些层次高的人,他不满意工资,他希望有股份。至少他有几个问题,一个是他想把他的未来和企业的前途绑在一起,第二个是他不满足一个打工的身份。一个博士生,一个教授给你一个高中生打工他心里会有障碍,所以高层次人才需要有股份,而我们的老板不愿意给股份,这样给不给股份实际上是我们很多老板面临的一个挑战,怎么来解决这个矛盾的问题,要给怎么给,这里面涉及到很多的技术问题。
企业还得考虑大体的分配关系。像今天我赚一百万,老板得多少,职工得多少,高级经理人得多少。我们一个企业经理人和老板都会有这样的心理:老板认为这钱都是他的钱,是钱赚的钱,是钱生的钱,一个经理人我一年给你两万块钱的工资就很不错了;经理人认为100万有99万是我靠能力赚来的,只有一万是你的钱赚来的,你的钱存在银行一年的利息只有2%。
相互之间都有一个自我的放大,那么如何达到一个平衡点,特别是对科技含量高的企业?
对一些管理能力有限、自我控制能力有限的企业家,可以考虑外包代替内聘,用较低的交易成本,代替比较高的管理成本。我们都讲浙江经济,比如一个台州,摩托车零件厂家将近两千家,整个台州市就是一个大型的摩托车厂家。外包,往外转移,这样的市场成本就会很低。
综合治理的问题
段永基(四通集团董事长)
我们的实践中有四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个方面就是用期权制度的问题,调节经营者和所有者之间的关系。
第二个方面就是董事会建设问题。其实一个公司决策和指挥最关键的机构是董事会。500强里面的董事会中独立董事要占到50%以上,而且都是专业人士,不像我们党委书记要退休了,工会主席要退休了,安排一个荣誉职务,到董事会去。我们的企业董事会有四大毛病,一是公众化程度不够,就是说没有真正的独立董事;二是专业化水平很低;三是就是国际化水平不够;四是制度化建设不够。
第三个就是严谨的聘任合同。王志东的聘任合同除了正式的聘用合同,还有三份附加文件,其中一份叫做不竞争协议。有一条就是如果王志东离开新浪,不管什么理由,五年之内,他和他的直系亲属不得从事同类业务,如果从事和新浪的同类业务,所有收入归新浪。当时王志东三个月不跟我签,我也觉得不公平,但是没有办法,投资者说必须这么签,不签就木给钱。拖了三个月才签了,签了以后我们也就什么
第四方面的治理就是你合同签了,但是没有法律的支持还是不行。
唯一的办法就是揭露他
刘纪鹏(北京标准咨询公司董事长))
严格来说,章程约束不了经理人,章程只能是被股东大会同意的,只是股东开始聘请人才时单方面的规定,但是经理人恰恰是在另外一个定位上,他跟公司形成债权关系,这里面更多的是要靠债权合同作为法律保证,你违反我就抓你;第二点是你给经理人的期权的问题。我的感受是期权不能解决留住人才的问题,因为期权必须上市,上市流动我一样可以抛,你就每年给,但是有另外一个公司给的更高,或者我感觉他搞的更好,我随时可以流动。所以对期权的认识要特别深刻。因为中国没有上市公司搞期权,所以不知道期权的具体操纵规范。
职业经理人市场最重要的是道德、法律两者合一的约束,就是披露制度,就是档案记录,就是要有记录。所有企业如果要到公开的市场来选择自己的职业经理人,那要看他的记录,一个记录决定他的终身。我想什么时候这个记录对他的威胁远远要高于财产连带责任的时候,这个职业经理人的水平就达到一定程度了。
权力不能无限膨胀
张朝阳(搜狐网站首席执行官)
我发现发达国家董事长的权利比我们国内的董事长权力要小得多。在董事会里面任何一个重大决策,都不是董事长说了算,而是要通过决议讨论。
董事会往往雇职业经理人是不得已的选择。我觉得像比尔·盖茨常年当了董事长的同时又是CEO,这是一个最佳选择。公司必须要职业经理人来管理,但一个人是可以兼二职的,这个选择可以使公司长期的一致的决策有力度,而不是创造一些官僚机构,变成一种平庸的管理。如果董事长,或者创始人,实在没有职业经理人的经验,他又不能让自己不断地成长,他可以雇来一个CEO。康柏的董事长和拥有者展来CEO,这样公司在竞争非常激烈、道路非常坎坷的情况下,决断力就没有那么强 《解决老板与职业经理人的关系(第2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09378.html
谈到约束问题,这个约束分两个方面,一个是内部约束,就是当事人之间的约束,企业老板和职业经理人之间应该有约束。我觉得从现在来看,内部约束起码有三条要考虑,第一条就是公司章程的问题。老板和经理人出现矛盾,在西方国家很重要就着公司章程,公司章程就是公司的大法。我们很多企业的章程都是为了应付工商局而搞的章程,根本就起不到对整个企业约束。公司章程应该是企业约束的第一位的手段,结果在公司章程中找不到对职业经理人的约束问题。内部约束的第二个约束就是合同约束,因为你受雇这个企业是要签合同的。我想这个合同应该是责权利统一,现在我们这种合同几乎没有。第三个约束就是激励中必须体现约束。我们要求对职业经理人要有激励,但是激励中必须体现约束,没有约束的激励就会把人惯坏的。所以我认为年薪制没有期权好,因为年薪制仅仅体现一种激励,约束往往是没有的。
第二个方面就是外部约束。外部约束最起码有四条,第一是法律约束,那就是有一个法律可依据。第二个叫做团体约束,就是当一些人成为一个阶层的时候,这时候就应该成立相应的民间团体。这个团体应该要慢慢形成一些章程来保护本团体利益,同时还要制定本团体一些应有的规则。外部约束的第三个约束就是道德约束。道德约束,企业里面叫做企业文化约束,社会上叫做道德约束。而且这个企业管理再严你都会失效。任何法律和制度都会失效,法律是万能的说法不对,管理也会失效。我是深深体会到这一条。有一次有一个董事长到北京来开会请我吃饭,结果刚坐下来他有事要走,让自己的副总陪我吃饭,我看着买单,算了2300元,结果这个副总告诉服务员:“给我开9700。”第二天我琢磨出来了,这是有空子可钻,因为董事长请我吃饭,他也不会问我吃了多少钱,这就是制度失效了。后来我看到这个董事长,我就说体企业有问题:副总都这样干,那还了得。我觉得会激起他极大的愤怒,结果这个老板没有吭声。我建议把副总换了算了,结果这个董事长说:不用换,换了张三,李四来了也还是一样的。
企业也可以炒作
盛洪(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这个问题我想大概也就是四个方面:企业、市场、道德、政府。
企业内部即约束机制,包括合同的约束等等一系列,我想企业内部是可以进行改善的。其实老板跟职业经理人之间的冲突有很多方面,其中很多包括经理人的激励,钱多钱少也是很重要的,但是老板是不是公正这一点也很重要。
另外一点是市场约束很重要,但是我觉得市场约束可能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我想经理人应该有经理人市场,经理人的价值,不但在于他的能力,而且包括他的忠诚度。
从企业来讲,我觉得也有一个做法,并不只是经理人出走可以炒作,我觉得企业也可以去说,舆论很难约束这些。但很重要的一点作为受损害的老板和受损害的企业,他可以传媒去公布他受了什么损害。
我觉得道德问题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严格来讲,我对用道德解决持悲观态度的。
都有一个心理放大
钟朋荣(北京视野咨询中心主任)
企业老板对经理人有一个激励机制,激励机制从物质上讲有两大武器,第~个是收入激励,第二个股权激励,收入激励和股权激励有时候有替代关系,有时候不一样,两个功能不一样。恰恰我们的很多的民营老板在股权激励方面有新的障碍。
好多老板倾向于给收入激励,愿意给你高工资,却不愿意给你股份。但是我们现在一些层次高的人,他不满意工资,他希望有股份。至少他有几个问题,一个是他想把他的未来和企业的前途绑在一起,第二个是他不满足一个打工的身份。一个博士生,一个教授给你一个高中生打工他心里会有障碍,所以高层次人才需要有股份,而我们的老板不愿意给股份,这样给不给股份实际上是我们很多老板面临的一个挑战,怎么来解决这个矛盾的问题,要给怎么给,这里面涉及到很多的技术问题。
企业还得考虑大体的分配关系。像今天我赚一百万,老板得多少,职工得多少,高级经理人得多少。我们一个企业经理人和老板都会有这样的心理:老板认为这钱都是他的钱,是钱赚的钱,是钱生的钱,一个经理人我一年给你两万块钱的工资就很不错了;经理人认为100万有99万是我靠能力赚来的,只有一万是你的钱赚来的,你的钱存在银行一年的利息只有2%。
相互之间都有一个自我的放大,那么如何达到一个平衡点,特别是对科技含量高的企业?
对一些管理能力有限、自我控制能力有限的企业家,可以考虑外包代替内聘,用较低的交易成本,代替比较高的管理成本。我们都讲浙江经济,比如一个台州,摩托车零件厂家将近两千家,整个台州市就是一个大型的摩托车厂家。外包,往外转移,这样的市场成本就会很低。
综合治理的问题
段永基(四通集团董事长)
我们的实践中有四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个方面就是用期权制度的问题,调节经营者和所有者之间的关系。
第二个方面就是董事会建设问题。其实一个公司决策和指挥最关键的机构是董事会。500强里面的董事会中独立董事要占到50%以上,而且都是专业人士,不像我们党委书记要退休了,工会主席要退休了,安排一个荣誉职务,到董事会去。我们的企业董事会有四大毛病,一是公众化程度不够,就是说没有真正的独立董事;二是专业化水平很低;三是就是国际化水平不够;四是制度化建设不够。
第三个就是严谨的聘任合同。王志东的聘任合同除了正式的聘用合同,还有三份附加文件,其中一份叫做不竞争协议。有一条就是如果王志东离开新浪,不管什么理由,五年之内,他和他的直系亲属不得从事同类业务,如果从事和新浪的同类业务,所有收入归新浪。当时王志东三个月不跟我签,我也觉得不公平,但是没有办法,投资者说必须这么签,不签就木给钱。拖了三个月才签了,签了以后我们也就什么
都不怕了。
第四方面的治理就是你合同签了,但是没有法律的支持还是不行。
唯一的办法就是揭露他
刘纪鹏(北京标准咨询公司董事长))
严格来说,章程约束不了经理人,章程只能是被股东大会同意的,只是股东开始聘请人才时单方面的规定,但是经理人恰恰是在另外一个定位上,他跟公司形成债权关系,这里面更多的是要靠债权合同作为法律保证,你违反我就抓你;第二点是你给经理人的期权的问题。我的感受是期权不能解决留住人才的问题,因为期权必须上市,上市流动我一样可以抛,你就每年给,但是有另外一个公司给的更高,或者我感觉他搞的更好,我随时可以流动。所以对期权的认识要特别深刻。因为中国没有上市公司搞期权,所以不知道期权的具体操纵规范。
职业经理人市场最重要的是道德、法律两者合一的约束,就是披露制度,就是档案记录,就是要有记录。所有企业如果要到公开的市场来选择自己的职业经理人,那要看他的记录,一个记录决定他的终身。我想什么时候这个记录对他的威胁远远要高于财产连带责任的时候,这个职业经理人的水平就达到一定程度了。
权力不能无限膨胀
张朝阳(搜狐网站首席执行官)
我发现发达国家董事长的权利比我们国内的董事长权力要小得多。在董事会里面任何一个重大决策,都不是董事长说了算,而是要通过决议讨论。
董事会往往雇职业经理人是不得已的选择。我觉得像比尔·盖茨常年当了董事长的同时又是CEO,这是一个最佳选择。公司必须要职业经理人来管理,但一个人是可以兼二职的,这个选择可以使公司长期的一致的决策有力度,而不是创造一些官僚机构,变成一种平庸的管理。如果董事长,或者创始人,实在没有职业经理人的经验,他又不能让自己不断地成长,他可以雇来一个CEO。康柏的董事长和拥有者展来CEO,这样公司在竞争非常激烈、道路非常坎坷的情况下,决断力就没有那么强 《解决老板与职业经理人的关系(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