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文化空间理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化生存实践
其一,以“核心象征”的提炼为主的大型歌舞实景表演。高丙中认为核心象征是指一个社会因其文化独特性表现与某种象征物或意象——通过它可以把握一种文化的基本内容,犹如孔雀舞是傣族的象征、甩发舞是佤族的象征、霸王鞭是白族的象征、马头琴为蒙古族所有……因为文化空间是“地方传统文化特色的集中展现”,是综合体的存在形态,因此需要从文化空间中提取体现当地“核心象征”的文化因子作为“资本化、商品化”的对象。根据目前文化旅游发展的时代性特点,大型实景歌舞表演以孕育文化的山山水水为天然舞台,以传统文化的核心象征为着力点,结合现代的声、光、电等高科技舞台技术,演绎富有地域文化特色,集唯一性、艺术性、震撼性、民族性、视觉性于一身,被称作演出的革命、视觉的革命。大型山水实景演出有别于剧场、演播厅里的舞台,更能让游客体验并了解地方文化,高经济效益和高社会文化效益使这一形式的“舞台真实”席卷全国,从桂林到丽江,从丽江到海南,张艺谋《映象》系列成为传统文化“舞台化生存”的品牌形象。“实景演出”的特点与文化空间的时间性、文化性、空间性、整体性等特点相吻合,通过“构建文化空间”将这种商业化运作模式与文化空间有机结合,在合理有效的管理、保护措施的保障下,形成以经济促传承的良性互动。
其二,以展示民俗文化“氛围”为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景观。文化空间的活态性、空间性决定它必然与当地生活空间以及特定的物质承载地域水乳交融,是一种实实在在的“文化景观”。文化景观的内容除了一些主要通过视觉感官感受到的具体事物——物质景观外,还有一种可以抽象地感受到而难以表达出来的“气氛”——非物质文化景观,它是不被人们直接感知的、无形的,但却对景观的发展起重大作用的,如思想意识、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生产关系等,还包括一种人们可以感受到、却难以表达出来的“氛围”。
从非物质文化景观结构示意图可以看出,处于景观基础地位的民俗是最脆弱的,处于自生自灭状态,是保护的重点,也是文化空间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而(凹丫丫范文网 fanwen.oyaya.net)自始贯穿文化空间的“民俗”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中之重,集传统文化色彩为一体的文化空间无疑是最理想的非物质文化景观。同济大学博士生廖嵘在其博士毕业论文中就对非物质文化景观的旅游规划设计做了详尽的阐述和分析,他认为作为非物质文化景观传承的主体——每一个处在特定文化形态中的人,随着时间的流逝都会消失,可是文化景观却毫无间断地传承下来,它就像信仰“轮回”说教的宗教所主张的“灵魂”那样,一个居住的身躯腐朽了,就离开它,转移到另一个新的身躯,并赋予这个新身躯以生命力,非物质文化景观就这样一代又一代地传了下来,并且越来越复杂,越来越强大。抢救、保存与保护非物质文化景观的关键是保护其赖以生存的原生态文化环境和建立文化传承的完整链条或谱系,而开发非物质文化景观旅游无疑是一条两全其美的绝好选择。文化空间向非物质文化遗产景观的转换无需过多的包装、设计,换句话说,文化空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景观是同质不同名。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景观旅游是文化空间旅游化生存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综上所述,文化空间的旅游化生存路径主要有两种:舞台化的“实景展演”式构建文化空间和生活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景观旅游。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品开发模式将二者结合,其旅游化生存路径图如下: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点是跳出过分强调原汁原味、真实性的“意识怪圈”,因为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决定文化变迁的必然性。非物质文化遗产并非高高在上,而应与人们形影相随,让其走人现代生活才是对其最大的保护,也就是增强其自身的生命力和竞争力的关键。文化空间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的集中展现”,缺乏具体的物质载体,其发展路径必须要借助相应的平台。“大型实景歌舞展演”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景观旅游”是文化空间的两种旅游化生存模式,旨在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社会中寻得一个生存和发展空间,并在保持文化空间相关特性的前提下,借助旅游的平台,以旅游产品的形式将抽象的文化空间展现给大众,在获取经济利益的同时,实现文化空间的传承和发展,做到经济和文化的双赢。
[参考文献]
[1]神算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化过程[EB/OL].文化发展论坛(遗产)
[2]陈虹,试谈文化空间的概念与内涵[J].学术论坛,2006,(1).
[3]张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空间保护[J].青海社会科学,2007,(l).
[4]关昕,“文化空间:节日与社会生活的公共性”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民俗研究,2007,(2).
[5]关昕.文化空间构建于传统节日保护[J].文化学刊,2009,(9).
[6]刘朝辉,中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比较研究:基于文化空间的分析视野[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1).
[7]乌丙安,民俗文化空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中之重[J].民间文化论坛,2007,(1).
[8]杨雪吟,生态人类学与文化空间保护[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
[9]王德刚,田芸.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代生存模式[J].世界遗产,2008,(5).
[10]张晓萍,李鑫.旅游产业开发与旅游化生存[J].经济问题探索,2009,(12).
[11]王星,孙慧民,田克勤.人类文化的空间组合[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12]廖蝾.非物质文化景观旅游规划设计[D].上海:同济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