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与以人为本的管理
实现个人价值。中国相对而言,是权力距离较大的国家,在这里地位象征非常重要,上级所拥有的特权被认为是理所应当的,这种特权大大地有助于上级对下属权力的实施。这些特点显然不利于员工与管理者之间和谐关系的创造和员工在企业中不断的学习和进步。因而要在中国的企业当中采纳“构建员工与管理者之间和谐的关系”以及“为员工在工作当中提供学习的机会,使他们不断进步”这两项人本主义政策,管理者有必要在实践当中有意识地减小企业内部权力之间的距离,才会更好地实现管理目标。
2、依据文化四维度理论,不确定性避免程度高的社会,人们通常认为离经叛道的人和思想是危险的,因此强烈要求一致性,相比较带有冒险意味的个人决策,他们更喜欢群体做出决策。所以我们认为不确定性避免程度高的社会更容易动员员工参与到管理当中(人本政策1),也更愿意提供更大的职业稳定性(人本政策3)。
例如,日本是不确定性避免程度较高的社会,因而在日本,“全面质量管理”这一员工广泛参与的管理形式取得了极大的成功,“终身雇佣制”也得到了很好的推行。与此相反,美国是不确定性避免程度低的社会,同样的人本主义政策在美国企业中则不一定行得通,比如在日本推行良好的“全面质量管理”,在美国却几乎取不得成效。中国与日本相似,也属于不确定性避免程度较高的社会,因而在中国推行员工参与管理和增加职业稳定性的人本主义政策,应该是适合的并且是有效的。
3、不确定性避免程度低的社会,人们较容易的接受生活中固有的不确定性,能够接受更多的异见,上级对下属的授权被执行的更为彻底,员工倾向于自主管理和独立的工作。而在不确定性避免程度高的社会,上级倾向于对下属进行严格的控制和清晰的指示。所以我们认为不确定性避免程度低的社会更适合于构建灵活的工作制度(人本政策2)。此外,在不确定性避免程度低的社会当中,基于员工工作绩效而开展的职业竞争被认为是公平的和合理的(人本政策7),而在不确定性避免程度高的社会,员工会强烈地排斥这种竞争。
例如,美国是不确定性避免程度低的社会,因而灵活的工时制度、弹性工作制等都是发源自美国,员工之间的个人竞争也是美国企业取胜的法宝。中国是不确定性避免程度较高的社会,同样的人本主义政策则未必能激发起员工的工作热情。
4、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之间的关系代表一个社会对个人权力的看法。在崇尚集体主义的社会当中,员工对于组织怀有忠诚感和效忠心理,工作中倾向于群体的努力和集体的回报。而崇尚个人主义的社会则相反,倾向于个人的至高无上的权力。所以我们认为崇尚个人主义的社会更适合于采纳基于员工表现的奖励制度(人本政策7)。
美国是崇尚个人主义的社会,强调个性自由及个人的成就,因而开展员工之间个人竞争,并对个人表现进行奖励是有效的人本主义激励政策。中国则相反,这种激励手段未必会取得同样的成效,这也与我们的上述论点达到了不谋而合。
5、在崇尚集体主义的社会当中,认为归属于组织,取得成员身份是一种美德。所以我们认为崇尚集体主义的社会更易于创造员工和管理者之间融洽的关系(人本政策6)。
中国和日本都是崇尚集体主义的社会,员工对组织有一种感情依赖,应该容易构建员工和管理者之间和谐的关系。但是就我们上述模型1的论述,中国和日本又属于权力距离相对较大的国家,有权者与无权者之间存在着潜在的冲突,这又不利于形成员工与管理者之间融洽的关系。由于这两种指标逆向性的存在,我们该如何来判断中日两国文化是否适合于采纳“构建员工与管理者之间和谐的关系”这一人本主义政策呢?这里就要取决于管理者的操作技巧,即如何扬长避短,来实现管理目标。在这一点上,日本企业的做法值得借鉴。日本社会等级制度森严,但同时又崇尚国家、集体至上,其企业就很好地利用了这两个特点,他们在企业当中大力倡导集体主义,使之在员工和管理者的价值观当中居于主导地位,对于依然存在的等级观念,他们把其消极影响降到了最小,即采取把权力和等级在员工之间进行平等分配的方式,实行根据员工的资历缓慢进行升级的“年功序列制”。这样,大的权力距离所形成的负面影响被包容于集体主义精神所带来的正面影响之中,没有影响到员工与管理者之间和谐关系的构建,这也是日本企业成功的原因之一。中国企业由于与日本企业有着相似的东方文化背景,因而也面临着相似的人本主义政策问题,这就需要管理者因地制宜、相机抉择,来实现以人为本的管理目标。
6、在男性度较高的社会当中,人们倾向于强烈地追求成就感,认为个人决策的质量高于群体决策,决策者之间通常不愿采取合作的态度。所以我们认为男性度较高的社会不利于员工积极地参与管理(人本政策1)。
美国是男性度程度较强的国家,企业当中重大决策通常由高层做出,员工由于频繁地变换工作,对企业缺乏认同感,因而员工通常不会积极地参与管理。中国是一个女性度的社会,注重和谐和道德伦理,崇尚积极入世的精神。正如我们上面的叙述,让员工积极参与管理的人本主义政策是可行的。
上面就民族文化对知识经济下企业的人本主义政策选择的影响进行了分析。这里必须指明的是,民族文化是一种普遍性的特征,对于解释一些跨文化人本主义管理当中出现的问题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是具体到不同的企业及其人本主义政策的实施,还应该依据本企业自身文化特点,进行相机抉择。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11058.html
2、依据文化四维度理论,不确定性避免程度高的社会,人们通常认为离经叛道的人和思想是危险的,因此强烈要求一致性,相比较带有冒险意味的个人决策,他们更喜欢群体做出决策。所以我们认为不确定性避免程度高的社会更容易动员员工参与到管理当中(人本政策1),也更愿意提供更大的职业稳定性(人本政策3)。
例如,日本是不确定性避免程度较高的社会,因而在日本,“全面质量管理”这一员工广泛参与的管理形式取得了极大的成功,“终身雇佣制”也得到了很好的推行。与此相反,美国是不确定性避免程度低的社会,同样的人本主义政策在美国企业中则不一定行得通,比如在日本推行良好的“全面质量管理”,在美国却几乎取不得成效。中国与日本相似,也属于不确定性避免程度较高的社会,因而在中国推行员工参与管理和增加职业稳定性的人本主义政策,应该是适合的并且是有效的。
3、不确定性避免程度低的社会,人们较容易的接受生活中固有的不确定性,能够接受更多的异见,上级对下属的授权被执行的更为彻底,员工倾向于自主管理和独立的工作。而在不确定性避免程度高的社会,上级倾向于对下属进行严格的控制和清晰的指示。所以我们认为不确定性避免程度低的社会更适合于构建灵活的工作制度(人本政策2)。此外,在不确定性避免程度低的社会当中,基于员工工作绩效而开展的职业竞争被认为是公平的和合理的(人本政策7),而在不确定性避免程度高的社会,员工会强烈地排斥这种竞争。
例如,美国是不确定性避免程度低的社会,因而灵活的工时制度、弹性工作制等都是发源自美国,员工之间的个人竞争也是美国企业取胜的法宝。中国是不确定性避免程度较高的社会,同样的人本主义政策则未必能激发起员工的工作热情。
4、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之间的关系代表一个社会对个人权力的看法。在崇尚集体主义的社会当中,员工对于组织怀有忠诚感和效忠心理,工作中倾向于群体的努力和集体的回报。而崇尚个人主义的社会则相反,倾向于个人的至高无上的权力。所以我们认为崇尚个人主义的社会更适合于采纳基于员工表现的奖励制度(人本政策7)。
美国是崇尚个人主义的社会,强调个性自由及个人的成就,因而开展员工之间个人竞争,并对个人表现进行奖励是有效的人本主义激励政策。中国则相反,这种激励手段未必会取得同样的成效,这也与我们的上述论点达到了不谋而合。
5、在崇尚集体主义的社会当中,认为归属于组织,取得成员身份是一种美德。所以我们认为崇尚集体主义的社会更易于创造员工和管理者之间融洽的关系(人本政策6)。
中国和日本都是崇尚集体主义的社会,员工对组织有一种感情依赖,应该容易构建员工和管理者之间和谐的关系。但是就我们上述模型1的论述,中国和日本又属于权力距离相对较大的国家,有权者与无权者之间存在着潜在的冲突,这又不利于形成员工与管理者之间融洽的关系。由于这两种指标逆向性的存在,我们该如何来判断中日两国文化是否适合于采纳“构建员工与管理者之间和谐的关系”这一人本主义政策呢?这里就要取决于管理者的操作技巧,即如何扬长避短,来实现管理目标。在这一点上,日本企业的做法值得借鉴。日本社会等级制度森严,但同时又崇尚国家、集体至上,其企业就很好地利用了这两个特点,他们在企业当中大力倡导集体主义,使之在员工和管理者的价值观当中居于主导地位,对于依然存在的等级观念,他们把其消极影响降到了最小,即采取把权力和等级在员工之间进行平等分配的方式,实行根据员工的资历缓慢进行升级的“年功序列制”。这样,大的权力距离所形成的负面影响被包容于集体主义精神所带来的正面影响之中,没有影响到员工与管理者之间和谐关系的构建,这也是日本企业成功的原因之一。中国企业由于与日本企业有着相似的东方文化背景,因而也面临着相似的人本主义政策问题,这就需要管理者因地制宜、相机抉择,来实现以人为本的管理目标。
6、在男性度较高的社会当中,人们倾向于强烈地追求成就感,认为个人决策的质量高于群体决策,决策者之间通常不愿采取合作的态度。所以我们认为男性度较高的社会不利于员工积极地参与管理(人本政策1)。
美国是男性度程度较强的国家,企业当中重大决策通常由高层做出,员工由于频繁地变换工作,对企业缺乏认同感,因而员工通常不会积极地参与管理。中国是一个女性度的社会,注重和谐和道德伦理,崇尚积极入世的精神。正如我们上面的叙述,让员工积极参与管理的人本主义政策是可行的。
上面就民族文化对知识经济下企业的人本主义政策选择的影响进行了分析。这里必须指明的是,民族文化是一种普遍性的特征,对于解释一些跨文化人本主义管理当中出现的问题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是具体到不同的企业及其人本主义政策的实施,还应该依据本企业自身文化特点,进行相机抉择。
《文化与以人为本的管理(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