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基于“80/20效率法则”的组织人力资本管理制
即告消除。[⑧]然而,人的需要是无限的,旧的需要得到满足,新的、更高层次的需要就会产生。需要的层次越高,满足的难度越大,激励的因素越复杂。
“关键少数”成员的需要非同一般,按照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 Maslow)的需要层次理论(Hierarchy of Needs Theory),[⑨]应该是达到最高和次高层次的需要——自我实现需要和尊重需要。因此,只有提供满足这两种需要的条件或机会,才可能产生有效激励。这些条件或机会主要包括:
(1)获得荣誉、提升地位、受到尊重;
(2)分享决策权、管理权;
(3)进修、提高业务水平;
(4)确定的、令人满意的个人职业发展计划;
(5)发挥潜能、实现个人价值。
之五:优胜劣汰,动态管理“关键少数”成员团队。
对组织中的“关键少数”成员和由“关键少数”成员构成的团队,要实行动态管理,即实行优胜劣汰制度。
保持组织员工的流动性十分必要。有二位美国学者,从理论上对员工流动的必要性作了较有说服力解释。一位是心理学家勒温(K. Lewin)。他提出了“场论”,认为个人的工作绩效B,是个人的能力和条件P,以及个人所处环境E(个人的“场”)的函数:B = f(P,E)。个人与环境之间一般总有一个从相互“适应”到“不适应”的发展过程。由于个人无法左右环境,环境通常也不会因为少数个人而发生改变,因此,当适应程度下降至不适应程度时,新的环境无论对于个人还是组织都是最佳选择。另一位是卡兹(Katz)。他在大量调查统计的基础上提出了“组织寿命学说”。他发现,1.5—5年是科研组织的最佳年龄区。期间,科研人员之间信息沟通水平最高,成果最多。之前,“新面孔”之间交流有限;之后,“老相识”之间“老话”连篇。信息沟通水平下降,组织成果必然减少。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是人员流动。数年流动一次,一生流动7—8次是合理选择。[⑩]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以绩效考核为依据,对“关键少数”成员群体和核心成员团队实行末位淘汰制或者按比例(比如5—10%)淘汰制,同时,不断发现、引进优秀成员。这是维持组织人力资本活力,并进而保持组织核心竞争力的必要条件。
参考文献:
1.约翰·伊特韦尔等编:《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词典》,中译本,第三卷,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年6月第一版。
2.里查德·科克著,李汉昭编译:《帕累托80/20效率法则》,海潮出版社,2001年12月第1版。
3.王建民:《人力资本产权研究》,博士后研究报告,2001年5月,收藏于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和国家图书馆。
4.王建民:《人力资本生产制度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12月第1版。
5.[美]盖伊·拉姆斯登和唐纳德·拉姆斯登著,冯云霞等译:《群体与团队沟通》(第3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年10月第1版。
6.[美]斯蒂芬·P·罗宾斯著,孙建敏等译:《组织行为学》(第7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12月第1版。
7.[美]Gary Dessler著: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8th Edition(《人力资源管理》,英文第8版),清华大学出版社影印出版,2001年9月第1版。
8.张德主编:《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年10月第2版。
[①] 帕累托在其著作《政治经济学讲义》和《政治经济学教程》中为“帕累托效率”下的定义是:对于某种经济的资源配置,如果不存在其他生产上可行的配置,使得该经济中的所有个人至少和他们在初始时情况一样良好,而且至少有一个人的情况比初始时严格地更好,那末这个资源配置就是最优的。(参见约翰·伊特韦尔等编:《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词典》,中译本,第三卷,第868页,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年6月第一版。)
[②] 参见约翰·伊特韦尔等编:《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词典》,中译本,第三卷,第864页,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年6月第一版。
[③] 里查德·科克著,李汉昭编译:《帕累托80/20效率法则》,海潮出版社,2001年12月第1版,扉页。
[④] CEO(chief executive officer)、CFO(chief finance officer)在国内常见的译文是“首席执行官”和“首席财务官”,实际上就是公司负责业务和财务的“一把手”。顺便提一下,近几年国内企业管理人员的称谓普遍连升几级,办事的称“经理”,管点事的就叫“总经理”、“总监”,企业主要负责人叫“总裁”。有一家公司两三个人做财务工作,负责的一位名片上赫然印着四个字:财务总监;还有一家公司两个人做点与“发展战略”有关的事情,一位称“发展战略研究部总经理”,另一位是“副总经理”。这是企业管理者实力不足、缺乏自信的表现。
[⑥] 引自[美]盖伊·拉姆斯登和唐纳德·拉姆斯登著,冯云霞等译:《群体与团队沟通》(第3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年10月第1版,第56页。
[⑦] 参见[美]Gary Dessler著: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8th Edition(《人力资源管理》,英文第8版),清华大学出版社影印出版,2001年9月第1版,第365页。
[⑧] 参见[美]斯蒂芬·P·罗宾斯著,孙建敏等译:《组织行为学》(第7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12月第1版,第166页。
[⑨] 参见[美]斯蒂芬·P·罗宾斯著,孙建敏等译:《组织行为学》(第7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12月第1版,第167页。
[⑩] 参见张德主编:《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年10月第2版,第144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11381.html
“关键少数”成员的需要非同一般,按照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 Maslow)的需要层次理论(Hierarchy of Needs Theory),[⑨]应该是达到最高和次高层次的需要——自我实现需要和尊重需要。因此,只有提供满足这两种需要的条件或机会,才可能产生有效激励。这些条件或机会主要包括:
(1)获得荣誉、提升地位、受到尊重;
(2)分享决策权、管理权;
(3)进修、提高业务水平;
(4)确定的、令人满意的个人职业发展计划;
(5)发挥潜能、实现个人价值。
之五:优胜劣汰,动态管理“关键少数”成员团队。
对组织中的“关键少数”成员和由“关键少数”成员构成的团队,要实行动态管理,即实行优胜劣汰制度。
保持组织员工的流动性十分必要。有二位美国学者,从理论上对员工流动的必要性作了较有说服力解释。一位是心理学家勒温(K. Lewin)。他提出了“场论”,认为个人的工作绩效B,是个人的能力和条件P,以及个人所处环境E(个人的“场”)的函数:B = f(P,E)。个人与环境之间一般总有一个从相互“适应”到“不适应”的发展过程。由于个人无法左右环境,环境通常也不会因为少数个人而发生改变,因此,当适应程度下降至不适应程度时,新的环境无论对于个人还是组织都是最佳选择。另一位是卡兹(Katz)。他在大量调查统计的基础上提出了“组织寿命学说”。他发现,1.5—5年是科研组织的最佳年龄区。期间,科研人员之间信息沟通水平最高,成果最多。之前,“新面孔”之间交流有限;之后,“老相识”之间“老话”连篇。信息沟通水平下降,组织成果必然减少。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是人员流动。数年流动一次,一生流动7—8次是合理选择。[⑩]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以绩效考核为依据,对“关键少数”成员群体和核心成员团队实行末位淘汰制或者按比例(比如5—10%)淘汰制,同时,不断发现、引进优秀成员。这是维持组织人力资本活力,并进而保持组织核心竞争力的必要条件。
参考文献:
1.约翰·伊特韦尔等编:《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词典》,中译本,第三卷,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年6月第一版。
2.里查德·科克著,李汉昭编译:《帕累托80/20效率法则》,海潮出版社,2001年12月第1版。
3.王建民:《人力资本产权研究》,博士后研究报告,2001年5月,收藏于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和国家图书馆。
4.王建民:《人力资本生产制度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12月第1版。
5.[美]盖伊·拉姆斯登和唐纳德·拉姆斯登著,冯云霞等译:《群体与团队沟通》(第3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年10月第1版。
6.[美]斯蒂芬·P·罗宾斯著,孙建敏等译:《组织行为学》(第7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12月第1版。
7.[美]Gary Dessler著: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8th Edition(《人力资源管理》,英文第8版),清华大学出版社影印出版,2001年9月第1版。
8.张德主编:《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年10月第2版。
[①] 帕累托在其著作《政治经济学讲义》和《政治经济学教程》中为“帕累托效率”下的定义是:对于某种经济的资源配置,如果不存在其他生产上可行的配置,使得该经济中的所有个人至少和他们在初始时情况一样良好,而且至少有一个人的情况比初始时严格地更好,那末这个资源配置就是最优的。(参见约翰·伊特韦尔等编:《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词典》,中译本,第三卷,第868页,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年6月第一版。)
[②] 参见约翰·伊特韦尔等编:《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词典》,中译本,第三卷,第864页,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年6月第一版。
[③] 里查德·科克著,李汉昭编译:《帕累托80/20效率法则》,海潮出版社,2001年12月第1版,扉页。
[④] CEO(chief executive officer)、CFO(chief finance officer)在国内常见的译文是“首席执行官”和“首席财务官”,实际上就是公司负责业务和财务的“一把手”。顺便提一下,近几年国内企业管理人员的称谓普遍连升几级,办事的称“经理”,管点事的就叫“总经理”、“总监”,企业主要负责人叫“总裁”。有一家公司两三个人做财务工作,负责的一位名片上赫然印着四个字:财务总监;还有一家公司两个人做点与“发展战略”有关的事情,一位称“发展战略研究部总经理”,另一位是“副总经理”。这是企业管理者实力不足、缺乏自信的表现。
> [⑤] 参见2002年7月16日《中国青年报》报道:《破解陈琳谜团——“哈佛博士年薪百万落户民办高校”再调查》(记者:朱丽亚、原春琳、张兴慧、刘健)。
[⑥] 引自[美]盖伊·拉姆斯登和唐纳德·拉姆斯登著,冯云霞等译:《群体与团队沟通》(第3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年10月第1版,第56页。
[⑦] 参见[美]Gary Dessler著: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8th Edition(《人力资源管理》,英文第8版),清华大学出版社影印出版,2001年9月第1版,第365页。
[⑧] 参见[美]斯蒂芬·P·罗宾斯著,孙建敏等译:《组织行为学》(第7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12月第1版,第166页。
[⑨] 参见[美]斯蒂芬·P·罗宾斯著,孙建敏等译:《组织行为学》(第7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12月第1版,第167页。
[⑩] 参见张德主编:《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年10月第2版,第144页。
《构建基于“80/20效率法则”的组织人力资本管理制(第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