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极”战略:中国特色的全球化道路
,“西南大旅游”概念提了多年一直未能实现。
2、发展成本居高不下
行政区与经济区矛盾的激化,造成我国现代化建设付出的成本越来越高。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因行政区域壁垒导致盲目、重复投资和同向低层次竞争,带来大量的资源、资金、技术耗费不断增高。珠江70%的水量来自上游西江,但由于上中下游治理脱节,上游西江至今尚未建成防洪控制性工程,每遇流域性大洪水,均给下游珠三角地区带来严重威胁。据不完全统计,1988-1998年接连发生多场大洪水,广西、广东两省区受洪灾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1837亿元,年均损失167亿元。在我国资源、资金均不富裕的今天,“行政区经济”引起的耗费令人痛心。
3、“主观动力”与“客观动力”
行政区与经济区整合的动力大致来自四个方面:一是社会发展阶段的推动,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客观上产生行政区与经济区整合的历史机遇;二是经济发展进程中社会力量自下而上的推动;三是行政区一级政府的推动,政府对区域经济认识深化,主动推进行政区与经济区整合;四是国家顺应区域经济发展趋势,推进行政区与经济区整合。前两方面动力是客观存在,称之为“客观动力”;后两方面是主观行为,称之为“主观动力”。
我国行政区与经济区的矛盾日趋激化,主要原因在于“主观动力与客观动力尚未达到一致”。从行政区政府动力看,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开始实行向地方政府“放权让利”的改革,地方政府在财政、税收和投融资方面获得了相当的决策权和调控权,加之上级政府考核下级政府的政绩好坏往往以各级政府所管辖的行政区域经济发展状况的好坏为主要标准,地方政府追求行政区域经济增长最大化的内在动机高涨。在这种形势下,地方政府对地区间的合作往往只停留在口头上。即使有合作,也是低层次的,说明仅依靠行政区政府自身难以真正推进行政区与经济区整合。
从国家控制力看,我国国民经济宏观调控的空间组织模式是以现行行政区划为基础的“中央�省(市、区)”两级调控模式,经济改革的重心主要着眼于宏观和微观层面的体制建设,即市场经济的宏观体制和企业微观机制的建立,而有关区域经济的中观层面的制度建设一度未引起重视,形成国家控制力在中观层面上的真空。我国尚没有专门协调区域行动的机构,结果在区域管理方面造成部委间、中央与地方,以及地区之间的失序。在这个意义上,行政区与经济区的矛盾是区域经济管理缺失的结果。
4、宏观调控模式应有所创新
经济发展到了区域经济特定阶段,按区域经济发展规律来组织和调控经济发展成为客观要求,国民经济宏观调控模式也应随之创新。现阶段,要实现行政区与经济区整合,关键取决于国家自上而下的推动。国家亟待加强对区域一体化进行宏观调控,从行政区与经济区整合的角度,将国家宏观调控的空间组织模式切换为“中央�经济区”调控模式,建立区域管理体制,包括建立介于中央和地方之间专门的区域管理机构,建立以地区发展的法律体系为核心的区域政策体系,等等。
在“中央�经济区”调控模式运行下,各行政区政府应自觉突破区划界限,加速行政区与经济区整合,大致包括以下内容:一是将经济区一体化作为政府经济发展战略目标;二是建立跨地区产业整合推进机制,制定统一的投资政策;三是建立区域交通综合运输体系;四是构筑区域共同市场体系,使劳动力、资本及各种生产要素在区域间自由流动。
三、区域化成为经济发展新趋势
研究改革开放第二阶段的四大战略性矛盾,不难发现,四大矛盾都与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这一世界经济发展大局密切相关。这一大局向我们提出了改革开放第二阶段的一个核心课题,即我国寻求什么样的全球化道路。
1、区域整合大势所趋
从国际看,进入新世纪,世界经济重心向亚太地区转移,亚洲区域整合趋势加剧,区域整合的主导权成为各国争夺的主要内容。美国、日本、印度等国家加速了对东盟成员国、中亚等我国周边国家和地区区域整合的参与。我国西部和东北这两片广袤的区域毗邻15个国家,积聚了我国中远期发展需要的诸多战略要素,迫切要求我国加速与邻国进行区域合作,形成以自己为中心的国际边境区域经济一体化。
从国内看,目前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地区拖累”问题突出,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发展缓慢,既牵制沿海发展,而且如果这些地区经济问题继续社会化,将严重影响社会和政治稳定。在20世纪后20年,我国是通过“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战略带动了全国经济发展,基本实现了“小康”目标;在21世纪的头20年,我国要实现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必须走“区域共同富裕”的均衡发展道路。
以上分析说明,经济发展区域化模式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在沿海地区、沿边地区规划发展若干个战略经济区,既是我国国内区域均衡发展的需要,也是我国特色的全球化道路选择。记者将这种战略经济区称为“区域极”。
所谓“区域极”,是指以地缘关系为基础,超越行政区划,区域内具有很强集聚性,生产、分配、流通方面紧密联系、互相协作,资源、产业链、市场实现合理整合和分工,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经济区域。它以一体化的区域经济形式出现,影响、辐射和带动周边地区发展,是国家经济发展战略中的重心区,具有“极域”特质。
2、七大“区域极”构筑经济版图
改革开放以来,“先行一步”发展战略使东部沿海地区成为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最主要力量。2000年我国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十六大又提出“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发展和改造”的方针。随着对西部和东北这“两大萧条”区域振兴战略的提出,我国基本完成了“区域极”的战略规划部署。在我国经济版图上,将形成七大战略“区域极”,它们是:
长三角。包括上海和隶属江苏、浙江的15个地级以上城市。只有不到1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集中了近半数的全国经济发达县,聚集着近百个工业产值超过100亿元的产业园区,还有数千家巨人型企业。
珠三角。包括广东省境内广州、深圳、珠海、东莞等14个市县。随着2003年CEPA的签署,以广东、香港、澳门三个支点构成的“大珠三角”正加速形成。
京津唐
西陇海兰新线经济带、长江上游经济带、南(宁)贵(阳)昆(明)经济区,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确定的的3个重点区域,是我国西部经济的三支“引擎”。
东北经济区。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
值得指出的是,在未来的我国经济区域规划布局中,还必将形成一个新的经济增长极:环台湾海峡经济圈。今年年初,福建省提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区域战略部署。规划中的海峡西岸经济区大致是指台湾海峡西岸的以福建为核心区的台湾海峡海域与陆地。
3、“区域极”接轨世界区域经济
从全球经济版图看,“区域极”使我国对接世界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得到全方位体现。
长三角是我国最发达的经济区域,也是我国面向亚太地区的主要窗口,其产业协作范围可由韩国、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扩大到北美自由贸易区,形成我国在太平洋东西两岸都有产业合作网络的局面。
大珠三角和南贵昆经济区是我国与东南亚国家交流协作的桥梁区域,可开辟一条从我国本土直接进入国际市场的大通道,加速推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形成。南贵昆经济区是我国向东南亚、南亚国家开放的门户地区,南向发展,可建立通向南亚的陆上通道,沿着传统的西南丝绸之路和滇缅公路,与印度公路和铁路相连接,将大大缩短我国西南地区通往印度洋的距离,在一定意义上,使我国成为一个“印度洋国家”。
环渤海经济区与日韩邻近,可构成以中日韩为主体的黄渤海经济协作圈。
西陇海兰新线经济区是我国向中亚国家开放的门户地区。中亚国家地跨亚欧两大洲,辽阔的土地上蕴藏着丰富的资源,特别是紧缺资源。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为今后实现这一地区的贸易自由化创造了前提条件。
东北经济区与蒙古、俄罗斯、朝鲜、韩国、日本等国接壤或邻近,是我国对东北亚地区开放的窗口。东北经济区与东北亚国家经济互补性强,开展区域经济合作,既可实现东北经济区的新跨越,还可带动一大批关内企业走向东北亚国际市场。
以上分析说明,从经济动力看,“区域极”有利于我国与周边国家或邻近国家形成一个个跨国产业协作系统,提升和优 《“区域极”战略:中国特色的全球化道路(第2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11965.html
2、发展成本居高不下
行政区与经济区矛盾的激化,造成我国现代化建设付出的成本越来越高。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因行政区域壁垒导致盲目、重复投资和同向低层次竞争,带来大量的资源、资金、技术耗费不断增高。珠江70%的水量来自上游西江,但由于上中下游治理脱节,上游西江至今尚未建成防洪控制性工程,每遇流域性大洪水,均给下游珠三角地区带来严重威胁。据不完全统计,1988-1998年接连发生多场大洪水,广西、广东两省区受洪灾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1837亿元,年均损失167亿元。在我国资源、资金均不富裕的今天,“行政区经济”引起的耗费令人痛心。
3、“主观动力”与“客观动力”
行政区与经济区整合的动力大致来自四个方面:一是社会发展阶段的推动,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客观上产生行政区与经济区整合的历史机遇;二是经济发展进程中社会力量自下而上的推动;三是行政区一级政府的推动,政府对区域经济认识深化,主动推进行政区与经济区整合;四是国家顺应区域经济发展趋势,推进行政区与经济区整合。前两方面动力是客观存在,称之为“客观动力”;后两方面是主观行为,称之为“主观动力”。
我国行政区与经济区的矛盾日趋激化,主要原因在于“主观动力与客观动力尚未达到一致”。从行政区政府动力看,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开始实行向地方政府“放权让利”的改革,地方政府在财政、税收和投融资方面获得了相当的决策权和调控权,加之上级政府考核下级政府的政绩好坏往往以各级政府所管辖的行政区域经济发展状况的好坏为主要标准,地方政府追求行政区域经济增长最大化的内在动机高涨。在这种形势下,地方政府对地区间的合作往往只停留在口头上。即使有合作,也是低层次的,说明仅依靠行政区政府自身难以真正推进行政区与经济区整合。
从国家控制力看,我国国民经济宏观调控的空间组织模式是以现行行政区划为基础的“中央�省(市、区)”两级调控模式,经济改革的重心主要着眼于宏观和微观层面的体制建设,即市场经济的宏观体制和企业微观机制的建立,而有关区域经济的中观层面的制度建设一度未引起重视,形成国家控制力在中观层面上的真空。我国尚没有专门协调区域行动的机构,结果在区域管理方面造成部委间、中央与地方,以及地区之间的失序。在这个意义上,行政区与经济区的矛盾是区域经济管理缺失的结果。
4、宏观调控模式应有所创新
经济发展到了区域经济特定阶段,按区域经济发展规律来组织和调控经济发展成为客观要求,国民经济宏观调控模式也应随之创新。现阶段,要实现行政区与经济区整合,关键取决于国家自上而下的推动。国家亟待加强对区域一体化进行宏观调控,从行政区与经济区整合的角度,将国家宏观调控的空间组织模式切换为“中央�经济区”调控模式,建立区域管理体制,包括建立介于中央和地方之间专门的区域管理机构,建立以地区发展的法律体系为核心的区域政策体系,等等。
在“中央�经济区”调控模式运行下,各行政区政府应自觉突破区划界限,加速行政区与经济区整合,大致包括以下内容:一是将经济区一体化作为政府经济发展战略目标;二是建立跨地区产业整合推进机制,制定统一的投资政策;三是建立区域交通综合运输体系;四是构筑区域共同市场体系,使劳动力、资本及各种生产要素在区域间自由流动。
三、区域化成为经济发展新趋势
研究改革开放第二阶段的四大战略性矛盾,不难发现,四大矛盾都与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这一世界经济发展大局密切相关。这一大局向我们提出了改革开放第二阶段的一个核心课题,即我国寻求什么样的全球化道路。
1、区域整合大势所趋
从国际看,进入新世纪,世界经济重心向亚太地区转移,亚洲区域整合趋势加剧,区域整合的主导权成为各国争夺的主要内容。美国、日本、印度等国家加速了对东盟成员国、中亚等我国周边国家和地区区域整合的参与。我国西部和东北这两片广袤的区域毗邻15个国家,积聚了我国中远期发展需要的诸多战略要素,迫切要求我国加速与邻国进行区域合作,形成以自己为中心的国际边境区域经济一体化。
从国内看,目前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地区拖累”问题突出,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发展缓慢,既牵制沿海发展,而且如果这些地区经济问题继续社会化,将严重影响社会和政治稳定。在20世纪后20年,我国是通过“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战略带动了全国经济发展,基本实现了“小康”目标;在21世纪的头20年,我国要实现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必须走“区域共同富裕”的均衡发展道路。
以上分析说明,经济发展区域化模式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在沿海地区、沿边地区规划发展若干个战略经济区,既是我国国内区域均衡发展的需要,也是我国特色的全球化道路选择。记者将这种战略经济区称为“区域极”。
所谓“区域极”,是指以地缘关系为基础,超越行政区划,区域内具有很强集聚性,生产、分配、流通方面紧密联系、互相协作,资源、产业链、市场实现合理整合和分工,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经济区域。它以一体化的区域经济形式出现,影响、辐射和带动周边地区发展,是国家经济发展战略中的重心区,具有“极域”特质。
2、七大“区域极”构筑经济版图
改革开放以来,“先行一步”发展战略使东部沿海地区成为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最主要力量。2000年我国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十六大又提出“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发展和改造”的方针。随着对西部和东北这“两大萧条”区域振兴战略的提出,我国基本完成了“区域极”的战略规划部署。在我国经济版图上,将形成七大战略“区域极”,它们是:
长三角。包括上海和隶属江苏、浙江的15个地级以上城市。只有不到1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集中了近半数的全国经济发达县,聚集着近百个工业产值超过100亿元的产业园区,还有数千家巨人型企业。
珠三角。包括广东省境内广州、深圳、珠海、东莞等14个市县。随着2003年CEPA的签署,以广东、香港、澳门三个支点构成的“大珠三角”正加速形成。
京津唐
经济区。包括北京、天津、唐山地区,是环渤海经济区的“核心层”。
西陇海兰新线经济带、长江上游经济带、南(宁)贵(阳)昆(明)经济区,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确定的的3个重点区域,是我国西部经济的三支“引擎”。
东北经济区。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
值得指出的是,在未来的我国经济区域规划布局中,还必将形成一个新的经济增长极:环台湾海峡经济圈。今年年初,福建省提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区域战略部署。规划中的海峡西岸经济区大致是指台湾海峡西岸的以福建为核心区的台湾海峡海域与陆地。
3、“区域极”接轨世界区域经济
从全球经济版图看,“区域极”使我国对接世界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得到全方位体现。
长三角是我国最发达的经济区域,也是我国面向亚太地区的主要窗口,其产业协作范围可由韩国、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扩大到北美自由贸易区,形成我国在太平洋东西两岸都有产业合作网络的局面。
大珠三角和南贵昆经济区是我国与东南亚国家交流协作的桥梁区域,可开辟一条从我国本土直接进入国际市场的大通道,加速推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形成。南贵昆经济区是我国向东南亚、南亚国家开放的门户地区,南向发展,可建立通向南亚的陆上通道,沿着传统的西南丝绸之路和滇缅公路,与印度公路和铁路相连接,将大大缩短我国西南地区通往印度洋的距离,在一定意义上,使我国成为一个“印度洋国家”。
环渤海经济区与日韩邻近,可构成以中日韩为主体的黄渤海经济协作圈。
西陇海兰新线经济区是我国向中亚国家开放的门户地区。中亚国家地跨亚欧两大洲,辽阔的土地上蕴藏着丰富的资源,特别是紧缺资源。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为今后实现这一地区的贸易自由化创造了前提条件。
东北经济区与蒙古、俄罗斯、朝鲜、韩国、日本等国接壤或邻近,是我国对东北亚地区开放的窗口。东北经济区与东北亚国家经济互补性强,开展区域经济合作,既可实现东北经济区的新跨越,还可带动一大批关内企业走向东北亚国际市场。
以上分析说明,从经济动力看,“区域极”有利于我国与周边国家或邻近国家形成一个个跨国产业协作系统,提升和优 《“区域极”战略:中国特色的全球化道路(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