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委中心组读书会上的讲话──关于十六届四中全会
在市委中心组读书会上的讲话
(2004年11月2日)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之后,通辽市委组织召开了学习贯彻四中全会精神专题读书会。我市也于10月22日至27日在全市各部门、单位组织开展了为期一周的集中学习。10月30日,市委召开了常委会。特书记专程从北京回来,参加了常委会,并为我们下一步深入学习贯彻四中全会精神,安排部署当前和2007年工作做了重要指示。市委常委会听取了各位常委及人大、政协领导关于学习开展情况的汇报。从汇报情况看,各部门、单位都能够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较好地开展了学习活动。尤其是市人大、政协机关按照有关要求,认真开展了学习活动,并结合实际,就当前和2007年工作进行了认真研究部署。相比较,我们党委、政府机关就有很大差距。今天,市委组织召开中心组读书会,主要目的是进一步认真学习、深入领会和全面把握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结合我市实际,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切实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不断推进我市各项事业蓬勃发展。下面,我讲四个问题。
一、关于四中全会的重要意义和《决定》的主要精神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是我们党历史上第一次专题研究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会议,全会做出的《决定》是我们党历史上第一个全面的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纲领性文献。这次全会和这个《决定》抓住了党和国家全局的重大战略性课题,抓住了治国理政的根本,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关于十六届四中全会的战略意义。十六届四中全会的召开,受到了全党、全国、全社会,乃至全世界的广泛高度重视,被舆论界评论为:是中国处在改革攻坚阶段的一次重要会议,是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标志。从全会议程和内容安排角度分析,我理解全会集中体现了以下几方面战略意义。
1、发展党内民主成为党建的基本方向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着力点。中央政治局向全会报告工作,表明了党内对重大问题决策向民主讨论、集体决策方面发展的总体趋势。全会议题提前向全党和社会公布,表明了党的高级会议已经逐步走向公开化、社会化,打破了原来党内高级会议的神秘色彩。《决定》制定过程集中体现了党内民主发展的基本方向。《决定》中对重大问题做出的决策,并未事先确定基调和框架,而是首先向各省、地区、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及专家学者征求意见,由《决定》起草小组对所有征求上来的意见、建议梳理归类,分析研究,起草《决定》,随后又经多次大规模讨论修改。这直接体现了党在重大问题决策上向民主讨论、集体决策发展的转变。
2、中央军委人事上的新老交替,实现了党的权力和平交接,体现了领导权力交接走上了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的轨道。
3、对田凤山的处理决定,集中体现了党中央治理腐败的决心和力度。近两年,中央查处的腐败案件,呈现出案件多、处理力度大、曝光程度高的特点。2003年,全国共查处省部级高官13名,其中2名被判处死刑,1名无期,3名10年以上徒刑。今年以来,共查处处级以上干部29913人,副厅级以上干部109人。从舆论监督来看,以往很多党内腐败案件都是通过党内通报形式反映,去年以来,查处的案件全部如实曝光,加大了腐败案件公开和舆论监督力度。在中央全会这样党的高级会议上,审议通过并公布对田凤山的处理决定,集中体现了中央反腐败工作的决心和力度。另外,我们国家通过加入联合国反腐公约,进一步加大了追逃力度。据公安部统计,目前已成功追逃贪官20余位。
4、全会以提高执政能力建设为重点,对我党教你怎样跳出历史周期率进行了全新的探索。执好政、用好权是有史以来所有执政党面临的共同课题。中国共产党执政期间,使积贫积弱的旧中国综合国力得到极大提升,社会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目前,综合国力已跃升至世界第5位,并有效地解决了世界上1/5人口的温饱问题,创造了中国发展史乃至世界发展史的奇迹。从这个角度来讲,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是合格的。在新形势下,面临着全新的执政环境和全新的执政内涵,共产党清醒地将加强执政能力建设作为当前突出问题来对待,这是我们党对跳出历史周期率进行的全新探索。
(二)《决定》提出的历史背景。概括地讲,中国共产党进入建设小康社会新的历史阶段,党执政面临着五个方面的历史性考验:一是由于中国共产党经过五十多年执政实践,对中国历史条件下的共产党执政规律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对这些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进行系统的理论总结,探索在一般规律前提下,符合共产党执政的特殊规律,并找准两者结合点是党执政理论和实践中需要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二是我国正面临着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对党的执政提出了严峻的考验。美国作为超级强国和西欧多强林立“一超多强”的政治格局将长时间不会改变。同时,我国又面临着严峻的能源危机、人才短缺和台湾问题等一系列重大历史性问题。教你怎样正确判断和处理国际事务、驾驭市场经济、科学决策发展道路,对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提出了迫切的要求。三是新世纪前二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将面临三条“警戒线”,分别是居民收入基尼系数0.4(这是意大利一位经济学家提出的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贫富差距的标准,基尼系数达0.2—0.3为平均,0.3—0.4为相对合理,0.4—0.5为差距较大,0.6以上为差距悬殊),居民失业率7%,人均地区产值达到800—1000美元。200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