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看待末位淘汰制
企业管理制度的企业,人员精练、素质较高、机构简单、具有活力和创造力,硬性的推行末位淘汰制度,被淘汰的员工有可能比同类企业优秀的员工相比还具有一定的竞争性,因此造成的职位空缺是无法迅速的从人才市场得到补充,从而造成企业的损失,这种企业就不适合适用末位淘汰制。末位淘汰的应用是有一定的环境基础的。具体到不同的岗位来讲,不同的岗位对末位淘汰制的适用也是不一样的,如销售岗位的业绩容易量化,较适合末位淘汰制,而研发岗位则不易量化,且这种创新性很强的工作需要宽松的外部环境,因而就不大适合用末位淘汰制。其次,一旦决定适用末位淘汰制就必须设定一套非常科学而合理的指标体系。否则,考评的结果就不会科学,淘汰的人员就不正确,将直接影响到单位的发展。考评体系的制定需要单位有明确的目标管理制度和清晰的职位职责界定。如果目标不清楚,职责不明确,考核标准无法确定,那么也就无法进行考评,也就没有根据来评定谁是末位。在这种情况下,末位淘汰很难运作。再次,关于使用末位淘汰制后应该采取一定的补偿措施。末位淘汰制的一个缺点就是缺乏人性关怀,过于残酷,针对这种情况,应该在实施末位淘汰制的同时实施一定的补偿制度,如对于被淘汰的员工提供培训机会,换岗另用等,使这种制度的消极作用降低到最小限度。
(二)关于替代末位淘汰制。中国著名管理咨询公司总经理王璞公布了北大纵横的竞争机制是"只公布最好的"。就是由客户、上级、同事三者打分,对公司成员在工作能力,工作态度,工作成果三个方面进行评估,评出总分第一和单项第一的同事,加以公布和奖励。目的是把第一公布出来作为其他人的标杆学习目标,每名员工都相应找出了自己的不足,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充分发挥团队精神,另一方面很大程度上保护了其他同事的自尊心。公布最好的优势在于容易形成一种积极向上,欣欣向荣的局面,大家在尊重与理解中竞争,共同提高,最终形成一个优秀的团队,因为最终的竞争是与竞争对手的打拼,而不是内部的你死我活。在新经济时代,最激烈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因此大家才都强调以人为本,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因此团队精神才变得越来越重要,它增强了员工的归属感和忠诚度。“只公布最好的”在这一点上做的比末位淘汰制要好的多。
适合的就是最好的。应该说任何管理制度都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它都有一个适用的特定范围和阶段,不分条件、时间、范围地去套用,可能适得其反。"末位淘汰制"也好,"公布最好的"也好都不是管理者的最终目标,管理者是要通过该机制充分调动干部职工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来实现管理的效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 余凯成等:《人力资源管理》,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 柏瑛,祁光华:《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3. http://www.people.com.cn/GB/guandian/30/20020423/715140.html
4. http://www.computerworld.com.cn/htm/work/Law/Case/01_3_29_3.asp
5. http://www.denglongmen.com/information/article_show.php?ArticleID=3315
6. http://www.hadjw.com/9-d-5.htm
7. http://www.hemeihr.com/gsqc/gsqc107.htm
8. http://djdk.myetang.com/200206/20020609.htm
9. http://www.sjd.com.cn/notes/file2001233.htm
10.http://www.tenglong.net/ztjz/index.php
作 者:韩德强
单 位: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学系2001级硕士研究生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12977.html
(二)关于替代末位淘汰制。中国著名管理咨询公司总经理王璞公布了北大纵横的竞争机制是"只公布最好的"。就是由客户、上级、同事三者打分,对公司成员在工作能力,工作态度,工作成果三个方面进行评估,评出总分第一和单项第一的同事,加以公布和奖励。目的是把第一公布出来作为其他人的标杆学习目标,每名员工都相应找出了自己的不足,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充分发挥团队精神,另一方面很大程度上保护了其他同事的自尊心。公布最好的优势在于容易形成一种积极向上,欣欣向荣的局面,大家在尊重与理解中竞争,共同提高,最终形成一个优秀的团队,因为最终的竞争是与竞争对手的打拼,而不是内部的你死我活。在新经济时代,最激烈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因此大家才都强调以人为本,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因此团队精神才变得越来越重要,它增强了员工的归属感和忠诚度。“只公布最好的”在这一点上做的比末位淘汰制要好的多。
适合的就是最好的。应该说任何管理制度都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它都有一个适用的特定范围和阶段,不分条件、时间、范围地去套用,可能适得其反。"末位淘汰制"也好,"公布最好的"也好都不是管理者的最终目标,管理者是要通过该机制充分调动干部职工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来实现管理的效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 余凯成等:《人力资源管理》,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 柏瑛,祁光华:《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3. http://www.people.com.cn/GB/guandian/30/20020423/715140.html
4. http://www.computerworld.com.cn/htm/work/Law/Case/01_3_29_3.asp
5. http://www.denglongmen.com/information/article_show.php?ArticleID=3315
6. http://www.hadjw.com/9-d-5.htm
7. http://www.hemeihr.com/gsqc/gsqc107.htm
8. http://djdk.myetang.com/200206/20020609.htm
9. http://www.sjd.com.cn/notes/file2001233.htm
10.http://www.tenglong.net/ztjz/index.php
作 者:韩德强
单 位: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学系2001级硕士研究生
《全面看待末位淘汰制(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