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集群技术创新困境及政府作用
新过程中的融资困难等方面。上述问题的存在破坏了集群的生态系统,严重影响了集群的持续竞争优势。
三
针对目前我国产业集群技术创新发展存在的问题,我国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应在以下几方面发挥重要的组织作用。具体来说,应该采取以下举措:
第一,加大并鼓励全社会对科技和教育的投入。人类近现代文明进步史已充分证明,基础研究的每一个重大突破,都会带来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能力的提高,对科学技术的创新、高技术产业的形成和经济文化的进步,产生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
为了提高企业竞争力和综合国力,政府一要采取多种形式增加科技投入,并从政策上鼓励企业加大对研究与发展方面的投入,调动企业从事科研、开发和技术改造工作的积极性,促使企业应用新知识、新技术和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提高产品质量,开发新的产品,增强市场竞争的能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二要打破科研机构之间、企业之间以及科研机构与企业之间的界限,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避免研究课题的重复和资源浪费,以充分发挥科研机构与企业的优势。
三要加大科技的财政投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要进一步完善科技投入的法律法规,增加财政科技投入的总量。研究制定国家科技投入宏观战略和相应的法律法规,建立完善的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和适应市场经济的投入结构、管理体制,以发挥科技投入在技术创新中的支撑作用。设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吸引民间资本投资于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鼓励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的贴息基金,有效地增加资金的供给渠道和供应量。政府的财政资助,可以分为向企业、向大学和科研机构的投入两种方式。向企业研发活动提供政府资金资助,可以减少企业技术创新的风险与成本,激励企业向技术创新增加更多的投资,有助于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展开。政府资助高校的基础性研究,可以增加对企业基础性知识的供给。而增加对教育经费的投入,可以使学校培养更多的专业性人才。政府资助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定向研究,还可以增强面向民用目标的技术转移,使技术和知识的外部性和溢出性提高。除了直接投入外,政府加大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投入,还可以通过政府采购及税收政策的方式间接地实现。比如,通过政府采购政策的安排,创造和增加企业技术创新产品的市场需求,产生技术的“市场拉动”效应,使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在市场开拓期有比较稳定的市场保证,同时也使企业在技术创新活动中与市场有关的风险得到一定程度的降低,有效地解决企业技术创新后期产品的市场化实现问题。政府应加大税收优惠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通过有效的税收减免,降低各主体进行技术创新的成本,以激励技术创新及与之有关的研究开发活动的开展。
第二,加快产业集群信息平台建设。目前,产业集群企业之间缺少迅速便捷的信息渠道,导致企业之间缺乏相互沟通、相互了解。政府可通过网络技术搭建一个具有共享性、远程性、交互性和及时性特点的信息平台,在产业集群内部实现信息的共享。信息平台应该包括大型科技设施、科技基础数据库、自然科技资源库、科技文献中心等内容。信息平台为产学研三方提供了方便、及时、准确的信息查询渠道。科技工作者可随时查询国内外的相关科研信息,了解学科技术发展的前沿动态,发布最新研究成果。企业通过信息平台则可即时发布需求信息,其在生产、技术创新、企业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从而能得到及时解答,缩短了科研机构和企业之间在技术开发、市场需求、设计和制造上的时空距离和背景差异,提高了科技成果转化的成功率。同时,信息平台也拓宽了政府管理部门获得信息、数据的渠道,使决策更为科学有效,管理更加规范化,更加有利于技术创新活动的开展。
第三,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专利保护通过对发明家提供专利保护,并赋予垄断其发明的权利而刺激了创新。政府通过立法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能够提高各主体参与技术创新的积极性,促进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知识产权是保护技术创新的重要手段,在缺乏知识产权制度的情况下,技术创新的溢出效应使创新者不能得到应有的收益补偿,这将抑制企业和各创新主体的创新行为。而知识产权的设立则可以有效地解决这方面的问题,因为授予创新者在一定时期内独占技术创新市场的收益.可以解决具有公共属性的技术创新成果的溢出效应而导致的搭便车问题。因此,政府应建立和完善知识产权体系和权益保护的法律、法规,维护大学和企业的合法权益。同时,集群内的企业增强自身法律保护意识,也是知识产权体系和权益保护法规发挥作用的重要一环。
第四,深化大学和科研机构改革促进企业技术创新。要继续深化科研院所的改制和改革,使之真正成为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主体。高等学校不仅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和发展科学文化的基地,而且应该成为知识型企业的孕育场所、高科技产业的“孵化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辐射源”,甚至还应该成为知识经济的“策源地”。因此,要加快科技与教育体制改革,促进大学和科研机构与企业的结合和产学研一体化进程。大学和科研机构与企业的结合,可以强化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改变企业生产能力过剩而创新能力不足的矛盾,这对集群企业的技术进步、结构调整、产业升级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此外,通过大学和科研机构与企业技术创新的合作,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还可以为企业培养专门的技术和管理人才,全面提高企业的人才素质。集群企业与大学和科研机构的有机结合,可以使大学和科研机构获得更多的市场信息和研发资金,克服自身存在的信息闭塞、资金短缺、与市场脱节等方面的问题,这对完善和提高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发展,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在巩固和加强大学研究作用的同时,还应做到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发展并重。我国历来重视学历教育,轻视职业培训。因此,要进一步采取措施,大力抓好职业技术教育,增加职业和技术培训,扩大产学研合作范围。地方职业技术院校要满足社会成员对各类教育的需求,在做好学历教育人才培养的同时,高度关注地方中小型企业的人才培养。要充分发挥职业技术学校师生动手能力强,判断、维护能力强,解决生产实际问题能力强的优势,使之参与到中小企业的技术研究和推广工作中。
第五,发挥中介组织在产业集群技术创新中的作用。中介组织在企业技术创新中的作用不可或缺。发展成熟的中介组织,在企业的技 《产业集群技术创新困境及政府作用(第2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13285.html
三
针对目前我国产业集群技术创新发展存在的问题,我国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应在以下几方面发挥重要的组织作用。具体来说,应该采取以下举措:
第一,加大并鼓励全社会对科技和教育的投入。人类近现代文明进步史已充分证明,基础研究的每一个重大突破,都会带来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能力的提高,对科学技术的创新、高技术产业的形成和经济文化的进步,产生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
为了提高企业竞争力和综合国力,政府一要采取多种形式增加科技投入,并从政策上鼓励企业加大对研究与发展方面的投入,调动企业从事科研、开发和技术改造工作的积极性,促使企业应用新知识、新技术和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提高产品质量,开发新的产品,增强市场竞争的能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二要打破科研机构之间、企业之间以及科研机构与企业之间的界限,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避免研究课题的重复和资源浪费,以充分发挥科研机构与企业的优势。
三要加大科技的财政投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要进一步完善科技投入的法律法规,增加财政科技投入的总量。研究制定国家科技投入宏观战略和相应的法律法规,建立完善的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和适应市场经济的投入结构、管理体制,以发挥科技投入在技术创新中的支撑作用。设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吸引民间资本投资于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鼓励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的贴息基金,有效地增加资金的供给渠道和供应量。政府的财政资助,可以分为向企业、向大学和科研机构的投入两种方式。向企业研发活动提供政府资金资助,可以减少企业技术创新的风险与成本,激励企业向技术创新增加更多的投资,有助于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展开。政府资助高校的基础性研究,可以增加对企业基础性知识的供给。而增加对教育经费的投入,可以使学校培养更多的专业性人才。政府资助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定向研究,还可以增强面向民用目标的技术转移,使技术和知识的外部性和溢出性提高。除了直接投入外,政府加大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投入,还可以通过政府采购及税收政策的方式间接地实现。比如,通过政府采购政策的安排,创造和增加企业技术创新产品的市场需求,产生技术的“市场拉动”效应,使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在市场开拓期有比较稳定的市场保证,同时也使企业在技术创新活动中与市场有关的风险得到一定程度的降低,有效地解决企业技术创新后期产品的市场化实现问题。政府应加大税收优惠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通过有效的税收减免,降低各主体进行技术创新的成本,以激励技术创新及与之有关的研究开发活动的开展。
第二,加快产业集群信息平台建设。目前,产业集群企业之间缺少迅速便捷的信息渠道,导致企业之间缺乏相互沟通、相互了解。政府可通过网络技术搭建一个具有共享性、远程性、交互性和及时性特点的信息平台,在产业集群内部实现信息的共享。信息平台应该包括大型科技设施、科技基础数据库、自然科技资源库、科技文献中心等内容。信息平台为产学研三方提供了方便、及时、准确的信息查询渠道。科技工作者可随时查询国内外的相关科研信息,了解学科技术发展的前沿动态,发布最新研究成果。企业通过信息平台则可即时发布需求信息,其在生产、技术创新、企业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从而能得到及时解答,缩短了科研机构和企业之间在技术开发、市场需求、设计和制造上的时空距离和背景差异,提高了科技成果转化的成功率。同时,信息平台也拓宽了政府管理部门获得信息、数据的渠道,使决策更为科学有效,管理更加规范化,更加有利于技术创新活动的开展。
第三,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专利保护通过对发明家提供专利保护,并赋予垄断其发明的权利而刺激了创新。政府通过立法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能够提高各主体参与技术创新的积极性,促进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知识产权是保护技术创新的重要手段,在缺乏知识产权制度的情况下,技术创新的溢出效应使创新者不能得到应有的收益补偿,这将抑制企业和各创新主体的创新行为。而知识产权的设立则可以有效地解决这方面的问题,因为授予创新者在一定时期内独占技术创新市场的收益.可以解决具有公共属性的技术创新成果的溢出效应而导致的搭便车问题。因此,政府应建立和完善知识产权体系和权益保护的法律、法规,维护大学和企业的合法权益。同时,集群内的企业增强自身法律保护意识,也是知识产权体系和权益保护法规发挥作用的重要一环。
第四,深化大学和科研机构改革促进企业技术创新。要继续深化科研院所的改制和改革,使之真正成为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主体。高等学校不仅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和发展科学文化的基地,而且应该成为知识型企业的孕育场所、高科技产业的“孵化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辐射源”,甚至还应该成为知识经济的“策源地”。因此,要加快科技与教育体制改革,促进大学和科研机构与企业的结合和产学研一体化进程。大学和科研机构与企业的结合,可以强化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改变企业生产能力过剩而创新能力不足的矛盾,这对集群企业的技术进步、结构调整、产业升级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此外,通过大学和科研机构与企业技术创新的合作,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还可以为企业培养专门的技术和管理人才,全面提高企业的人才素质。集群企业与大学和科研机构的有机结合,可以使大学和科研机构获得更多的市场信息和研发资金,克服自身存在的信息闭塞、资金短缺、与市场脱节等方面的问题,这对完善和提高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发展,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在巩固和加强大学研究作用的同时,还应做到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发展并重。我国历来重视学历教育,轻视职业培训。因此,要进一步采取措施,大力抓好职业技术教育,增加职业和技术培训,扩大产学研合作范围。地方职业技术院校要满足社会成员对各类教育的需求,在做好学历教育人才培养的同时,高度关注地方中小型企业的人才培养。要充分发挥职业技术学校师生动手能力强,判断、维护能力强,解决生产实际问题能力强的优势,使之参与到中小企业的技术研究和推广工作中。
第五,发挥中介组织在产业集群技术创新中的作用。中介组织在企业技术创新中的作用不可或缺。发展成熟的中介组织,在企业的技 《产业集群技术创新困境及政府作用(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