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商务管理论文 >> 电子商务论文 >> 正文

企业信息化应注重内外环境互动


企业信息化还存在其他诸多方面的掣肘,对企业发展的消极影响日益突出。

 

第一,企业信息化作为新兴的技术

和管理改革,专业人才的缺乏令企业捉襟见肘。特别是在中小企业中,技术人员平均在5个以下,至于管理者,更是少之又少。《2003中国信息化状况调查报告》显示,被调查单位中有三分之一是由高层领导直接兼任首席信息官?CIO?职务,国内大部分企事业单位都缺乏真正意义上的CIO,另外CIO还普遍重技术轻管理,缺乏CIO专业管理经验,专业人才匮乏的现象亟待改变。

第二,安全问题对企业信息化提出了新要求。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黑客、病毒等疯狂泛滥,网络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危害和破坏也越来越大。去年8月爆发的“冲击波”在短短三天间就感染了我国数万台电脑,重创4100多个企事业单位的局域网,其中2000多个局域网陷入瘫痪,严重阻碍了电子商务等工作,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可以预见,网络安全问题将贯穿企业信息化的整个过程,是信息化的最大破坏因素,因此企业必须提高警惕,加强防范和解决能力,减少不利影响。

第三,IT产品、服务及解决方案的欠缺是企业信息化的重要制约因素。计世资讯对大型企业的调查表明,2003年硬件投资比例为54.0%,软件和服务的投资比例分别为36.4%和9.6%,结构不很合理。其实从市面上看,软件产品并不缺乏,但是各地区、各行业、各企业特点不同,信息化需求也存在差异。因此要确保信息化成功,必须具备合适的应用软件和量身定做的解决方案——企业信息化健康快速成长有赖于软件产品及服务市场的繁荣。尽管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还很多,但经过政府、企业及服务商的共同努力,有望得到妥善解决。

业内人士认为,信息化的使命是要改造传统行业,促进企业和业务重组,以及企业管理、运营机制的变革。当前企业信息化浪潮中凸显出来的关键问题是,许多企业本末倒置,为信息化而信息化,非但未提高企业效率,还造成资源浪费。因此,企业信息化首先要解决的是思想认识问题,其次才是项目方案的具体实施。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信息经济与社会研究所副所长、北京大学网络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杨冰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则认为,企业信息化的本质是利用信息技术提高企业的资源配置能力,提升最终产品和服务中的技术、知识和信息含量。从这个角度来看,企业信息化的最根本目的是通过资源做活而降低成本和提升竞争力。“很多企业和很多技术人员还在追求通过应用信息技术提升效益的梦想,但是总的看来,企业信息化并不很成功,根本原因就是它不能很好利用外部的资源。”他认为,企业信息化要成功,主要原因并不在购买什么好软件,领导人有多大的决心,技术人员的技术如何高明,以及企业的资金是否充实,而在于企业外部环境能否提供有效的资源。

事实证明,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国家信息化在基础设施方面日趋完善,但企业信息化的社会环境、人才储备、资金配置、管理模式等方面并没有根本的改观。在企业信息化新阶段,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

第一是完善政策环境,加大扶持力度。在一些省份(包括较发达省份),大多数企业还处在一般性管理和“甩图板”阶段,能集设计、生产、管理和网上销售于一体的企业很少。由于现阶段企业信息化存在高风险的特点,因此出台统一的企业信息化标准和相关的优惠政策,创造一个更好外部环境,对企业信息化尤其重要。

首先是加快信息化服务业发展,为企业信息化提供保障。企业信息化是一项综合系统工程,因此要选择专业咨询公司,研究制定企业信息化的整体规划与技术方案,在大的环境下把握企业信息化的方向和策略。

据悉,日前深圳组建了电子行业信息化服务中心。其次要积极加快安全认证体系(CA)、安全支付结算体系、协同作用体系及有关法规体系的建设,为电子商务提供一个安全、便利、快速的网络交易载体。电子标签国家标准工作组组长王立建2月25日透露,目前制订电子标签国家标准的工作已正式开展。另外,要继续加强全国通信基础网络建设,同时要完善市场竞争机制、管理体制等。

第二,加强人才培养,消除企业信息化“软肋”。企业信息化发展的关键是人才,有舆论认为“专业人才匮乏已成为制约中国信息化发展的最重要因素”,因此要把培养和用信息化人才作为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抓好。不久前,劳动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决定,将在今年6月举行企业信息管理师鉴定考试,这是我国第一次专门针对信息化复合型人才开展的全国性鉴定考试活动,意义重大。上海本市制造业信息化人才培养已培训了6万人次,市科委前年还投入100万元完善“上海制造热线网站”。

此外,还需加强信息化管理人员的继续教育和岗位培训,加强重点企业信息主管(CIO)队伍建设。只有加快信息化人才的培养,才能为企业信息化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第三,对于企业自身,还必须在寻找信息化突破口、优化配置信息化资金、转变企业管理模式等问题下好功夫。

首先,找好信息化建设突破口。杨冰之认为:“过去有些人认为,信息化就是一场革命,需要从企业最艰难的地方突破。现在看来,信息化应该从企业最容易的地方突破,这样效益最明显,执行起来难度很少。企业信息化不是一个强迫,而是诱导行为。”在企业信息化中,绝对不能追求大而全,小而全的模式,而应该“结合自身实际,结合行业实际,有效利用信息技术在关键环节、关键领域进行改造,时信息效益最大化。”

其次,加大信息化资金投入,优化配置信息化资源。国资委与计世资讯对1000家大型企业信息化应用状况调查显示,它们对信息化投入占总资产的比例尚不足0.5%,许多重点企业用于信息技术和设备的投资不足总投资的1%。但相比过去,这一状况已有所好转,2003年大型企业信息化投入平均为2208.5万元,比2002年同期增长26.1%,预计2004年大型企业信息化建设将继续呈高速增长态势,投入总体增长速度将为27.1%。

计世资讯对大型企业的调查还显示,2004年软件和服务的投资比例将出现大幅度增加,软件投入将从2003年占总体投资额的29.9%,增长到2004年的39.8%,IT服务投入比例将从2003年占总体投资额的9.3%,增长到2004年的13.9%;总计将达到53.7%。这说明企业对信息化的投入日趋理性,更加注重通过软件和服务来改造企业。

当然,企业信息化支出并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要从企业规模、经营状况和实际需要出发,合理支出和配置信息化资金。“信息化是工具,企业才是主体,信息化是为企业服务的”,不断提高信息化资金利用效率,促使信息化主体回归,才是企业信息化持续发展的长远之计。

再者,企业要及时转变管理体制和经营模式,使之与信息化形成良性互动。信息化的根本目的在于企业经营的集成化管理,从供应商、合作伙伴、生产过程到销售和客户关系的信息管理。因此,信息化是对企业经营流程的改造,也对管理模式革命和挑战。如果管理层无法更新管理意识和经营理念,实现根本性的转变,信息化成果就会大打折扣,甚至造成整个信息化的失败。

另一方面,制度是企业活力的决定性因素,因此信息化必须推动企业管理体制和运营模式变革。

信息化应在良好企业运作环境中进行,体制和管理理顺格外重要,否则将事倍功半。目前,企业信息化最大的两个误区依然是“面子工程”和“急功近利”,没有认识到信息化及其效果的显现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由于信息化的思路中存在标、本不一的现象,许多企业花了大力气,投入多,但其收效不理想,原因就在于没有利用现代的信息化手段进行管理变革。

从国外经验来看,信息化管理模式是企业走向成熟发展的必然趋势。但目前信息化应用难以有效推进,主要是由于管理层对信息化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不了解,大多还处在摸索阶段,甚至

《企业信息化应注重内外环境互动(第2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13921.html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电子商务论文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