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会计核算制度模式的演进(一)
资金的互相流用。
(6)在会计报表体系方面,会计报表分主要报表及辅助报表两类,主要报表有资产负债表、现金收支表、成本计算表等6种。资产负债表按“资产=负债+净值”这一公式来构建,净值主要包括国家投资和企业盈亏两部分。财务报表中包括成本计算表,是1949年后我国会计制度规范的一贯特色,主要因为1949年后,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国家是企业的惟一所有者,会计报表只供上级部门使用,并不向社会公开,不存在成本保密的问题。企业的会计报表完全以资产负债表为中心,其他各表统统视为附表。从1952年起,资产负债表按“资产的运用=资产的来源”的结构,反映基本业务基金、基本建设基金、大修理基金三种基金的各自平衡。虽然资产负债表中左、右两方仍称为“资产、“负债”,但与以前的概念已不同了,应将资产方理解为反映资金运用的方面,负债方理解为反映资金来源的方面。
(三)小结
(1)从理论上说,这个期间的会计核算制度变迁带有明显的强制性变迁的特点。中央政府利用手中的权力成为会计核算模式变迁的主要的和推一的推动者,任何个人或团体的意愿在制度安排中均被忽视。
(2)这个期间最大的成绩是确立了制定中国会计核算制度的基本模式,例如,各行业草拟本行业的会计制度,然后报财政部审批,以财政部的名义发布。
(3)会计核算特点具有综合性,即中国传统会计簿记模式。根据地会计经验和苏式会计思想综合体现在会计核算制度中。
(4)改变了旧中国会计工作混乱无序、各自为政的状态。
四、会计核算制度的全盘苏化期(1953—1957年)
(一)环境分析
(1)从政府政策看,主要是加强社会主义改造的迅速推进,建立新中国的经济基础,并以力争在较短的时间内在经济上赶上和超过资本主义国家作为国家经济的目标。因此会计核算被视为是国家宏观管理的工具,是为国家的赶超计划服务的。
(2)从经济制度看,在所有制方面,从1954年起,国家把许多规模较大的私营工厂逐步纳入公私合营的范围,对中小私营企业则通过从企业的公私合营到全行业的公私合营,对整个行业进行改组,形成新企业。公私合营后,随着每个企业单独进行盈利分配变为统一分配盈利的定息制度。到1956年,国营企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67.5%,公私合营企业产值占32.5%,私人工业几乎全部消失①。在经济体制方面,在实施“一五”计划过程中,政府不断排斥市场机制的调节范围和作用,逐步确立了覆盖整个国民经济的行政性计划管理和调节,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的权利很少。在企业制度方面,企业实际上成为国家计划的执行单位。受这种环境的限制,会计核算制度必须体现企业完成国家计划的情况,这时期会计报表的主要对象是国家计划部门。
(3)从示范效应看,苏联实行的是典型的计划经济体制,作为世界上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其体制对于后来建立的社会主义国家具有全面的示范效应。况且在三四十年代的苏联经济发展中,计划经济曾发挥了不可否认、并且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为世人所瞩目的作用。因此中国会计核算制度全盘苏化。
(二)会计核算制度的特点
这一时期比较有代表性的会计核算制度,是苏联专家参与制定、由财政部于1955年正式颁发的《国营企业基本业务标准账户计划》和《国营工业企业基本业务统一会计报表和说明草案》,这时的会计核算制度有以下几方面的变化:
(1)在企业与国家的分配关系方面,延续了上一期间的做法。比如,规定企业利润和折旧基金依然全部上缴,纳入国家预算,企业全部结算资金由国家拨给。但是,对于企业资金的拨付和使用规定得更加详细。比如,规定企业所需的基本建设投资。固定资产更新和技术改造基金、新产品试制费和零星固定资产购置费等,全部由国家财政拨款解决。企业生产的流动资金也由财政部门按定额拨付,季节性、临时性的定额外流动资金则由银行贷款解决。
(2)在会计科目与会计报表形式的变化方面,完全按照苏联模式进行,这在一定意义上是因为苏联的会计核算与计划紧密配合的结果。但不可否认的是,照搬照抄的做法脱离了我国的实际。例如,由于苏联的会计科目按其“经济内容”进行分类,故我国也将账户分为五类,而取消行之有效的6类账户(资产、负债、净值、费用、收入、利润);并且由于账户的修改,必然要对报表进行相应的修改。学习苏联的结果,使资产负债表的编制工作变得复杂化,按1956年的会计制度,我国共有85个总分类账户,其中有70多个要列入资产负债表。
(三)小结
(1)这一期间会计核算制度的“全盘苏化”是典型的强制性变迁。
(2)由于苏联与中国在经济规模和经济层次上尚有很大的差别,会计人员的素质也不尽相同,因此,对苏联会计核算制度的照抄照搬,使得苏联会计核算模式在中国运用时显得过于繁琐,形成了呆板的条条框框。“苏式会计”的一些弊端已经有所显露。
(3)中式簿记的残余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
来源:网校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14351.html
(6)在会计报表体系方面,会计报表分主要报表及辅助报表两类,主要报表有资产负债表、现金收支表、成本计算表等6种。资产负债表按“资产=负债+净值”这一公式来构建,净值主要包括国家投资和企业盈亏两部分。财务报表中包括成本计算表,是1949年后我国会计制度规范的一贯特色,主要因为1949年后,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国家是企业的惟一所有者,会计报表只供上级部门使用,并不向社会公开,不存在成本保密的问题。企业的会计报表完全以资产负债表为中心,其他各表统统视为附表。从1952年起,资产负债表按“资产的运用=资产的来源”的结构,反映基本业务基金、基本建设基金、大修理基金三种基金的各自平衡。虽然资产负债表中左、右两方仍称为“资产、“负债”,但与以前的概念已不同了,应将资产方理解为反映资金运用的方面,负债方理解为反映资金来源的方面。
(三)小结
(1)从理论上说,这个期间的会计核算制度变迁带有明显的强制性变迁的特点。中央政府利用手中的权力成为会计核算模式变迁的主要的和推一的推动者,任何个人或团体的意愿在制度安排中均被忽视。
(2)这个期间最大的成绩是确立了制定中国会计核算制度的基本模式,例如,各行业草拟本行业的会计制度,然后报财政部审批,以财政部的名义发布。
(3)会计核算特点具有综合性,即中国传统会计簿记模式。根据地会计经验和苏式会计思想综合体现在会计核算制度中。
(4)改变了旧中国会计工作混乱无序、各自为政的状态。
四、会计核算制度的全盘苏化期(1953—1957年)
(一)环境分析
(1)从政府政策看,主要是加强社会主义改造的迅速推进,建立新中国的经济基础,并以力争在较短的时间内在经济上赶上和超过资本主义国家作为国家经济的目标。因此会计核算被视为是国家宏观管理的工具,是为国家的赶超计划服务的。
(2)从经济制度看,在所有制方面,从1954年起,国家把许多规模较大的私营工厂逐步纳入公私合营的范围,对中小私营企业则通过从企业的公私合营到全行业的公私合营,对整个行业进行改组,形成新企业。公私合营后,随着每个企业单独进行盈利分配变为统一分配盈利的定息制度。到1956年,国营企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67.5%,公私合营企业产值占32.5%,私人工业几乎全部消失①。在经济体制方面,在实施“一五”计划过程中,政府不断排斥市场机制的调节范围和作用,逐步确立了覆盖整个国民经济的行政性计划管理和调节,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的权利很少。在企业制度方面,企业实际上成为国家计划的执行单位。受这种环境的限制,会计核算制度必须体现企业完成国家计划的情况,这时期会计报表的主要对象是国家计划部门。
(3)从示范效应看,苏联实行的是典型的计划经济体制,作为世界上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其体制对于后来建立的社会主义国家具有全面的示范效应。况且在三四十年代的苏联经济发展中,计划经济曾发挥了不可否认、并且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为世人所瞩目的作用。因此中国会计核算制度全盘苏化。
(二)会计核算制度的特点
这一时期比较有代表性的会计核算制度,是苏联专家参与制定、由财政部于1955年正式颁发的《国营企业基本业务标准账户计划》和《国营工业企业基本业务统一会计报表和说明草案》,这时的会计核算制度有以下几方面的变化:
(1)在企业与国家的分配关系方面,延续了上一期间的做法。比如,规定企业利润和折旧基金依然全部上缴,纳入国家预算,企业全部结算资金由国家拨给。但是,对于企业资金的拨付和使用规定得更加详细。比如,规定企业所需的基本建设投资。固定资产更新和技术改造基金、新产品试制费和零星固定资产购置费等,全部由国家财政拨款解决。企业生产的流动资金也由财政部门按定额拨付,季节性、临时性的定额外流动资金则由银行贷款解决。
(2)在会计科目与会计报表形式的变化方面,完全按照苏联模式进行,这在一定意义上是因为苏联的会计核算与计划紧密配合的结果。但不可否认的是,照搬照抄的做法脱离了我国的实际。例如,由于苏联的会计科目按其“经济内容”进行分类,故我国也将账户分为五类,而取消行之有效的6类账户(资产、负债、净值、费用、收入、利润);并且由于账户的修改,必然要对报表进行相应的修改。学习苏联的结果,使资产负债表的编制工作变得复杂化,按1956年的会计制度,我国共有85个总分类账户,其中有70多个要列入资产负债表。
(三)小结
(1)这一期间会计核算制度的“全盘苏化”是典型的强制性变迁。
(2)由于苏联与中国在经济规模和经济层次上尚有很大的差别,会计人员的素质也不尽相同,因此,对苏联会计核算制度的照抄照搬,使得苏联会计核算模式在中国运用时显得过于繁琐,形成了呆板的条条框框。“苏式会计”的一些弊端已经有所显露。
(3)中式簿记的残余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
来源:网校
《中国会计核算制度模式的演进(一)(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