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子商务问题与对策
5.加速企业MIS建设进程
普及电子商务应用,企业信息化是基础,金融电子化是保证。因此,应积极建设商业标准化的企业内部环境,实现符合发展电子商务要求的企业内部作业流程的程序化、规范化和标准化;金融电子化工作也要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使企业和个人能够借助信息化手段,享受到高质量的金融服务。
6.加强电子商务宣传和人才培养
目前,部门、行业信息的电子化方面力量严重不足:而没有各个部门、行业信息的电子化,电子商务就只能是纸上谈兵。所以,充分利用各种途径和手段培养、引进并合理使用好一批素质较高、层次合理、专业配套的网络、计算机及经营管理的专业人才,是我国电子商务建设成功的根本保证。同时,面对电子商务的安全问题,政府有关部门组织有关企业和研究单位制定安全技术,这是责无旁贷的。
7.加强政府的示范和引导,开展电子商务示范工程
通过实施政府信息化,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和透明度,促进政府与社会的沟通;发展政府部门之间的非支付性电子商务,促进有关部门在电子商务实施中的关系协调,推动管理部门联网,实现商务管理电子化;发展政府和企业间的电子商务,实现政府采购网络化。有针对性地扶持重点行业、企业开展电子商务,通过试点总结经验加以推广。
8.组织并参与国际合作
我国作为贸易大国,可以通过发展电子商务推动国内企业尽快与国际接轨。因此,在国际上尚未形成统一的、相互兼容的电子商务标准、规约之前,我国应积极参加有关规约的制定工作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对话及协调,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在全球性的电子商务规规约中充分体现我国的意见,以维护我国的政治、经济权益。
(二)近期措施
从国际电子商务发展的实践和潮流看,B2B业务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在全球电子商务销售额中所占比例高达80—90%。并且由于促使传统企业转向网络经济是各国政府的愿望,因而,B2B电于商务发展普遍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与支持。中国国家经贸委市场司负责人曾指出,中国正处于电子商务的起步阶段,无论从国际发展趋势,还是从中国现实需要出发,发展中国电子商务都要以推进B2B业务为重点。由于B2B业务可以分阶段改造,网上网下结合便于操作,比较适合中国目前的消费水平、网络基础设施和社会配套环境。近期应主要从四个方面入手加以推动和引导:
1.使企业成为发展和应用电子商务的主体。要以大企业为龙头,通过供应链管理的电子化,采用“一对多”的模式,将上游供应链与下游销售商通过Internet联为一体,建立上下游客户的网上采购系统,加快市场反映速度,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2.以专业网为切入点。选择电子、医药、建材、汽车、航天等重点行业,以建立专业性较强的信息服务网率先起步。粮食、棉花、食糖、有色金属等大宗商品可以通过现有的批发市场组织建立专业网络系统,从发布信息入手,进而着手网上营销,进行网上交易。
3.积极鼓励生产和外贸企业上网。利用电子商务手段,积极鼓励生产和外贸企业上网,建立网站,开展国际贸易的网上交易,把电子商务作为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一种重要手段和途径,逐步实现全球采购和全球分销。
4.发展和引导面向中小企业的中介商务网。积极引导面向中小企业的中介商务网的建立,以信息服务起步,吸引企业上网开展广告宣传、咨询服务,逐步向网上交易、结算等深层次业务拓展。通过电子商务的应用,使企业真正感受到降低成本、提高流通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力的好处,并进一步转化为发展电子商务的内在动力。
同时,国家要从宏观上加强对电子商务协调和指导,创造适合于电子商务发展的有利条件,重点推动生产流通领域的电子商务的应用。
《中国电子商务问题与对策(第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