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D的重要性及其信息披露方式的改进
&D的信息披露与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有用性逐年下降之间的关系,我们只能寻找间接的经验证据。国外的许多经验研究一般将净资产倍率M/B(或市值与净资产的差额)作为衡量企业有无未确认的资产(off—balance—sheet asset)和对资产保守定价(conservatively valued)的指标,Ben-Zion(1978)研究发现,企业市值与账面净值的差与企业R&D和广告费的支出密切相关。因此,我们选用M/B作为检验我国上市公司有无R&D的变量。从表二,可以看出,96一99年间我国上市公司每年12月31日和次年4月30目的M/B的均值和中值基本上都在逐年增加(12月31目的均值和中值,4月30目的均值和中值随年度变化的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948、0.956、0.529和0.114),而且所有的M/B值都远大于1,1999年M/B(4/30)的均值高达8.35。以上的分析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我国上市公司可能含有一定数额的R&D支出,而且R&D的支出在逐年增加。这也许与现行制度中所规定的“开发过程中发生的费用,记人当期费用”有关。此外,在查阅上市公司年报摘要的过程中,我们几乎没有发现一家上市公司在其报表附注中披露有关研究与开发的具体信息。基于以上两点考虑,我们或许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我国上市公司对R&D信息的披露似有不当或不充分的嫌疑。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对R&D信息的不当披露也许是导致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有用性逐年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素之一。
表二 M/B变化趋势
年度 M/B(12/3) M/B(4/30)
均值 中值 标准差 均值 中值 标准差
96 3.87 3.50 1. 68 5. 79 5.28 2.49
97 4.57 3.91 3.59 5.29 4.47 4.62
98 4.64 3.93 5.07 4.47 3.72 4.94
99 5.76 4.33 12.68 8.35 5.80 23.36
三、国外对R&D信息披露的规定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一)国外对R&D的会计处理及其信息披露规范
R&D会计处理的焦点是如何确认自创的R&D,对外购的R&D一般都确认为一项资产。在公司财务报告中对于自创R&D的披露不同国家有不同的要求,主要区别在于在损益表和资产负债表中对R&D的不同处理。美国上市公司要求在R&D支出发生时即期费用化;为了遵从税收监管,德国的公司一般对R&D也采用费用化的处理方法。但是大多数发达国家在一定条件下允许并且要求公司对R&D支出(特别是可辨认的产品开发成本)予以资本化,并在随后的期间予以摊错。比如,在英国、加拿大、法国、澳大利亚、荷兰、以色列以及瑞典,当正在开发的项目可以清楚的界定并且相应的支出可以单独辨认时,上市公司可以对开发成本(但一般不适用于基础研究)予以资本化;日本的公司允许对R&D予以资本化,并要求其根据项目预期的使用年限予以摊销,但最长不得超过5年。
大多数国家要求公司在财务报告中(一般在报表附注里)披露R&D费用化和资本化的数额。19898年9月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发布了关于无形资产处理的第38号准则,要求对符合一定条件项目的R&D支出予以资本化,这些条件包括:(1)可以清楚的辨认(如成本和预期的收入可以从公司总的R&D中清楚地分离出来);(2)己经通过技术可行性测试;(3)资本化的费用在未来期间可以收回。同时,该准则还规定,“财务报表应该披露本期确认为费用的研究与开发支出的总额”。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公司通过购并取得“在研的R&D”(R&D-in-process)。同样美国的会计准则对“在研的R&D”的处理要比其他国家死板得多,在美国购并公司被要求在购并时一次性注销“在研的R&D”的全部价值。与此不同的是,英国、加拿大、澳大
(二)提高R&D信息有用性的途径
Lev & Zarowin(l999)在《财务报告:路在何方?》同一文中,针对美国对无形资产处理所存在的不足,提出提高无形资产信息有用性的两种途径:(1)资产投资采用资本化的处理方法(即将现行对无形资产可以采用资本化处理的条件放宽);(2)对财务报告进行重新表述(restatement)。
1.对无形资产投资予以资本化
我们认为对所有无形资产投资不加区分的予以费用化,既不符合FASB概念框架的精神,同时,也与经验证据相悖。FASB概念框架对资产的定义是:因过去交易而形成的、被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能够为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经济资源。根据这一定义,凡是能够为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无形资产投资显然也应该在GAAP所界定的资产范围之内。反对对无形资产投资予以资本化的人士认为:无形资产投资是否能为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存在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不是反映在无形资产投资(如R&D)的目的上(即无形资产投资的目的是否为了给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而是表现在无形资产投资是否能够,或者在多大程度上能够为企业未来带来经济利益。由此可见,只要解决了无形资产投资能够产生的未来经济利益的不确定性问题,对无形资产投资是否可以确认为资产的问题也就解决了。一般而论,随着产品开发进程的不断进行,即从最初想法的形成,到技术可行性测试,再到最终产品的形成,产品开发成功与否的不确定性在不断降低。因此,从信息可靠性和相关性合理权衡的角度看,当产品开发通过技术可行性测试后,再对无形 《R&D的重要性及其信息披露方式的改进(第2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18195.html
表二 M/B变化趋势
年度 M/B(12/3) M/B(4/30)
均值 中值 标准差 均值 中值 标准差
96 3.87 3.50 1. 68 5. 79 5.28 2.49
97 4.57 3.91 3.59 5.29 4.47 4.62
98 4.64 3.93 5.07 4.47 3.72 4.94
99 5.76 4.33 12.68 8.35 5.80 23.36
三、国外对R&D信息披露的规定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一)国外对R&D的会计处理及其信息披露规范
R&D会计处理的焦点是如何确认自创的R&D,对外购的R&D一般都确认为一项资产。在公司财务报告中对于自创R&D的披露不同国家有不同的要求,主要区别在于在损益表和资产负债表中对R&D的不同处理。美国上市公司要求在R&D支出发生时即期费用化;为了遵从税收监管,德国的公司一般对R&D也采用费用化的处理方法。但是大多数发达国家在一定条件下允许并且要求公司对R&D支出(特别是可辨认的产品开发成本)予以资本化,并在随后的期间予以摊错。比如,在英国、加拿大、法国、澳大利亚、荷兰、以色列以及瑞典,当正在开发的项目可以清楚的界定并且相应的支出可以单独辨认时,上市公司可以对开发成本(但一般不适用于基础研究)予以资本化;日本的公司允许对R&D予以资本化,并要求其根据项目预期的使用年限予以摊销,但最长不得超过5年。
大多数国家要求公司在财务报告中(一般在报表附注里)披露R&D费用化和资本化的数额。19898年9月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发布了关于无形资产处理的第38号准则,要求对符合一定条件项目的R&D支出予以资本化,这些条件包括:(1)可以清楚的辨认(如成本和预期的收入可以从公司总的R&D中清楚地分离出来);(2)己经通过技术可行性测试;(3)资本化的费用在未来期间可以收回。同时,该准则还规定,“财务报表应该披露本期确认为费用的研究与开发支出的总额”。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公司通过购并取得“在研的R&D”(R&D-in-process)。同样美国的会计准则对“在研的R&D”的处理要比其他国家死板得多,在美国购并公司被要求在购并时一次性注销“在研的R&D”的全部价值。与此不同的是,英国、加拿大、澳大
利亚、新西兰以及其他采用国际会计准则的国家则允许对购买的“在研的R&D”予以资本化,但必须在可预期的使用年限内予以摊销。
(二)提高R&D信息有用性的途径
Lev & Zarowin(l999)在《财务报告:路在何方?》同一文中,针对美国对无形资产处理所存在的不足,提出提高无形资产信息有用性的两种途径:(1)资产投资采用资本化的处理方法(即将现行对无形资产可以采用资本化处理的条件放宽);(2)对财务报告进行重新表述(restatement)。
1.对无形资产投资予以资本化
我们认为对所有无形资产投资不加区分的予以费用化,既不符合FASB概念框架的精神,同时,也与经验证据相悖。FASB概念框架对资产的定义是:因过去交易而形成的、被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能够为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经济资源。根据这一定义,凡是能够为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无形资产投资显然也应该在GAAP所界定的资产范围之内。反对对无形资产投资予以资本化的人士认为:无形资产投资是否能为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存在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不是反映在无形资产投资(如R&D)的目的上(即无形资产投资的目的是否为了给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而是表现在无形资产投资是否能够,或者在多大程度上能够为企业未来带来经济利益。由此可见,只要解决了无形资产投资能够产生的未来经济利益的不确定性问题,对无形资产投资是否可以确认为资产的问题也就解决了。一般而论,随着产品开发进程的不断进行,即从最初想法的形成,到技术可行性测试,再到最终产品的形成,产品开发成功与否的不确定性在不断降低。因此,从信息可靠性和相关性合理权衡的角度看,当产品开发通过技术可行性测试后,再对无形 《R&D的重要性及其信息披露方式的改进(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