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国际化:离我们有多远?
度)国际化和会计实务国际化两个大的方面,但人们往往把我国会计国际化归结为会计准则的国际化,而实际上我国会计国际化的会计目的主要是增进我国会计信息的国际可比性、可解性。虽然制定一套符合国际会计惯例的会计准则无疑为实现该目的提供了制度保障,但是否一定能实现该目的还要看会计实务的状况。而从我国现实情况看,会计准则的国际化相对容易而会计实务国际化的任务更加艰巨。第一,由于会计人员水平的局限、对财务会计信息的作用的轻视以及利益的驱动,我国会计工作中会计政策运用的随意性、不准确性甚至滥用的现象比较严重,加之其他原因,导致我国会计信息长期严重失实,失实的会计信息自然也就谈不上国际可比性。也就是说,我国会计实务远没有达到会计准则要求的质量和国际化水平。第二,国际化追求高水平的会计实务。高水平会计实务不但要求严格执行高水平的会计准则,也要求企业自愿披露更多的人们所需要的会计信息,要求不完全拘泥于会计准则而去更好地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而由于我国文化传统的原因,形成如此的会计实务是有相当难度的。总之,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定已走上了正确的国际化道路,并且进展很快。而我国会计实务的国际化水平远落后于会计准则。
一国会计是一国经济发展的环境因素,会计的国际化将为经济的国际化创造条件,尤其是对发展中国家而言,会计的国际化有利于吸收国际资本,有利于提高国内资本市场的质量和国际信誉,也有利于国内企业的国际化发展。因此,加快我国会计国际化的进程应该是坚定不移的选择。那么,怎样才能提高我国会计国际化的水平呢?李孟顺副教授说,首先是在准则的制订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国际化与我国环境的关系。由于我国的具体环境与美、英为首的发达国家的环境存在巨大差异,使得我们在决策会计准则的具体内容时不得不在国家化和国际化之间作出艰难的选择。环境固然对会计会产生重大影响,但这种影响主要是历史上的,也即在世界会计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不同的环境导致了有差别的甚至是有重大差别的国家会计。但是,现实的状况却是,各国会计之间的差别正在变得越来越小甚至越来越难以辨认。政治对会计的影响越来越淡化;法律尤其是税法也不再完全要求会计实务与其亦步亦趋;文化的影响越来越让位于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影响也在变得更加调和。另外,各国会计都在处理着相同或相近的经济交易或事项,不同国家间的交易或事项本身无本质差别,有的只是有或无、多或少的差别。因此,处理这些交易或事项的程序和方法应该或者可以是相同或相通的。基于以上原因,我们在制定准则的过程中,无须过分夸大环境对会计的影响作用而过多地强调中国特色,甚至刻意去追求中国特色。当然,对于那些政治的、法律的不可控因素的要求,应该在会计准则中得到体现,但应尽量做到与国际会计惯例相协调。除此之外,凡是与国际上相同或类似的交易或事项,应尽量采用国际会计惯例,对于会计术语和定义,也应尽量采用国际流行的表述方法,只要符合我国的语言习惯就行。其次是努力提高会计实务质量。会计实务的质量标准当然主要应该是会计准则、会计制度。但仅以会计准则、制度作为评价依据显得过于简单化了。配普等人曾提出过评价公司会计质量的如下程序:(1)辩明关键的会计政策;(2)评价会计的灵活性;(3)评价会计战略;(4)评价披露质量;(5)辩明潜在亏损;(6)消除会计扭曲。我们可以把以上程序变通为评价会计实务质量的如下标准:会计政策选择的恰当性、会计灵活性、会计战略的明确性、披露质量、潜在亏损的程度、能否消除会计扭曲。若以这些标准评价,则我国总体的会计实务质量是非常低的,主要表现就是,会计政策和估计的抉择有时过分死板而有时又过于随意,甚至滥用会计政策和根据利益需要变更会计估计;会计信息披露质量低劣;潜在亏损广泛而严重存在,等等。低水平会计实务质量抵消了我们为会计准则国际化所做的努力,影响了我国会计以及企业的国际信誉,也影响了我国的投资环境。更为重要的是,信息的失实将会严重影响整个社会经济的预警机制,使经济危机特别是金融危机的风险性加大。要提高我国会计实务质量,首先应提高企业管理当局对会计信息重要性的认识;其次应大力整顿会计工作秩序,努力改变会计信息严重失实的现状;再次是全面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提高他们恰当选择会计政策和职业判断的能力;最后是规范和鼓励企业对信息的充分披露,提高披露水平。此外,还要提高我国会计准则、制度的国际透明度,加强会计的国际交流,扩大我国会计的国际影响。
曲晓辉教授则提出了一个“找出差异、缩小差距”的思路。她认为,目前我国会计准则(制度)制定机构的一项重要而有建设性意义的工作,是逐一找出我国会计准则(制度)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具体区别,并刊出官方版本。这将有助于确切地揭示我国会计国际协调的程度,明确进一步协调的目标和进度,便于在目前的情况下进行与我国有关的国际财务信息的比较和实际应用。
来源:特区财会2001.08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18249.html
一国会计是一国经济发展的环境因素,会计的国际化将为经济的国际化创造条件,尤其是对发展中国家而言,会计的国际化有利于吸收国际资本,有利于提高国内资本市场的质量和国际信誉,也有利于国内企业的国际化发展。因此,加快我国会计国际化的进程应该是坚定不移的选择。那么,怎样才能提高我国会计国际化的水平呢?李孟顺副教授说,首先是在准则的制订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国际化与我国环境的关系。由于我国的具体环境与美、英为首的发达国家的环境存在巨大差异,使得我们在决策会计准则的具体内容时不得不在国家化和国际化之间作出艰难的选择。环境固然对会计会产生重大影响,但这种影响主要是历史上的,也即在世界会计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不同的环境导致了有差别的甚至是有重大差别的国家会计。但是,现实的状况却是,各国会计之间的差别正在变得越来越小甚至越来越难以辨认。政治对会计的影响越来越淡化;法律尤其是税法也不再完全要求会计实务与其亦步亦趋;文化的影响越来越让位于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影响也在变得更加调和。另外,各国会计都在处理着相同或相近的经济交易或事项,不同国家间的交易或事项本身无本质差别,有的只是有或无、多或少的差别。因此,处理这些交易或事项的程序和方法应该或者可以是相同或相通的。基于以上原因,我们在制定准则的过程中,无须过分夸大环境对会计的影响作用而过多地强调中国特色,甚至刻意去追求中国特色。当然,对于那些政治的、法律的不可控因素的要求,应该在会计准则中得到体现,但应尽量做到与国际会计惯例相协调。除此之外,凡是与国际上相同或类似的交易或事项,应尽量采用国际会计惯例,对于会计术语和定义,也应尽量采用国际流行的表述方法,只要符合我国的语言习惯就行。其次是努力提高会计实务质量。会计实务的质量标准当然主要应该是会计准则、会计制度。但仅以会计准则、制度作为评价依据显得过于简单化了。配普等人曾提出过评价公司会计质量的如下程序:(1)辩明关键的会计政策;(2)评价会计的灵活性;(3)评价会计战略;(4)评价披露质量;(5)辩明潜在亏损;(6)消除会计扭曲。我们可以把以上程序变通为评价会计实务质量的如下标准:会计政策选择的恰当性、会计灵活性、会计战略的明确性、披露质量、潜在亏损的程度、能否消除会计扭曲。若以这些标准评价,则我国总体的会计实务质量是非常低的,主要表现就是,会计政策和估计的抉择有时过分死板而有时又过于随意,甚至滥用会计政策和根据利益需要变更会计估计;会计信息披露质量低劣;潜在亏损广泛而严重存在,等等。低水平会计实务质量抵消了我们为会计准则国际化所做的努力,影响了我国会计以及企业的国际信誉,也影响了我国的投资环境。更为重要的是,信息的失实将会严重影响整个社会经济的预警机制,使经济危机特别是金融危机的风险性加大。要提高我国会计实务质量,首先应提高企业管理当局对会计信息重要性的认识;其次应大力整顿会计工作秩序,努力改变会计信息严重失实的现状;再次是全面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提高他们恰当选择会计政策和职业判断的能力;最后是规范和鼓励企业对信息的充分披露,提高披露水平。此外,还要提高我国会计准则、制度的国际透明度,加强会计的国际交流,扩大我国会计的国际影响。
曲晓辉教授则提出了一个“找出差异、缩小差距”的思路。她认为,目前我国会计准则(制度)制定机构的一项重要而有建设性意义的工作,是逐一找出我国会计准则(制度)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具体区别,并刊出官方版本。这将有助于确切地揭示我国会计国际协调的程度,明确进一步协调的目标和进度,便于在目前的情况下进行与我国有关的国际财务信息的比较和实际应用。
来源:特区财会2001.08
《会计国际化:离我们有多远?(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