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商务管理论文 >> 电子商务论文 >> 正文

“十五”计划信息化重点专项规划介绍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信息化重点专项规划》(以下简称《专项规划》)业经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批准颁布。《专项规划》是“十五”期间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十个重点专项规划之一,是我国编制的第一个国家信息化规划,是一份规范和指导全国信息化建设的纲领性文件,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战略部署的行动指南。我们要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认真学习,统一认识,深刻领会《专项规划》精神,全面落实“十五”期间信息化发展的方针、任务和目标,真抓实干,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进程。

    《专项规划》得到了中央领导同志的高度重视。在制定过程中,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积极支持,开展了充分的前期研究,分析了国际环境的客观变化和国内信息化建设的新形势,借鉴国际经验,广泛征求并吸收了各方的意见,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专项规划》界定了信息化的内涵,指出“信息化是以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为主导,信息资源为核心,信息网络为基础,信息产业为支撑,信息人才为依托,法规、政策、标准为保障的综合体系”,从而准确、清晰地表述了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我国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内容,以及应用、资源、网络、产业、人才、法规政策标准在信息化体系中的位置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

    《专项规划》全面回顾和总结了“九五”期间我国信息化建设的成就,分析了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面临的国内外形势,指出了推进信息化的重大战略意义,提出了“十五”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发展方针、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及政策措施。

    一、客观认识信息化发展的形势

    《专项规划》客观分析了我国“十五”期间信息化发展的宏观环境,使我们认识到面临的形势十分紧迫。信息化既为我国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可能,使中华民族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全球信息化的加速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也使我国面对越来越严峻的挑战。《专项规划》判断,“信息化正在推进一场深刻的全球产业革命”,“信息化是国际竞争的焦点”,在当前形势下,“信息化仍是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指出“推进信息化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举措”。

    从国际形势看,信息化是先进生产力发展的方向。信息化加速了产业升级,促进了资源优化配置,加速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正在对全球范围的科技、经济、文化、政治、军事以及意识形态产生越来越广泛和深刻的影响。前一阶段,尽管由于过高期望和过度投资导致网络经济泡沫破灭,以发达国家为代表的信息产品市场和投资出现萎缩,世界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全球信息产业面临调整。但是,信息化总体发展趋势表明,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进一步紧密结合,使人类社会生产力得到空前释放和提高,信息化正在超越传统的经济形态,推动世界经济加速发展。因此,信息化关系到经济、社会、文化、政治和国家安全全局,已成为未来发展的战略制高点;信息化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竞争力、现代化程度、综合国力和经济成长能力的重要标志。

    从国内形势看,“九五”以来,全社会对信息化的认识不断提高,信息化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各地区、各部门在推动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发展,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政府行政和监管能力、转变政府职能、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缩小地区差距等方面,以及科技、文化、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领域,不断推出了一批以应用为主导、与需求紧密结合的信息化建设示范项目。这些年来,全国信息化建设呈现出三个显著特点。一是信息技术应用不断普及,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信息化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增大。二是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长足进展,规模跃居世界前列。三是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规模不断扩大,在一些关键领域获得了突破性进展,电子信息产品生产和出口的增长速度大大高于传统产业。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在信息化管理体制改革、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信息技术应用、信息产业结构调整、信息人才结构改善等方面,我国的信息化建设仍存在诸多问题。对于广大信息化工作者来说,客观认识当前信息化发展的形势,是进一步搞好信息化建设的前提。各地区、各部门只有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勇于探索,积极开拓,才能保证信息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十五”期间,各地方、各部门都要下大力气贯彻落实《专项规划》,推动我国信息化积极健康发展。

    二、明确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方针和目标

    按照《中国共产党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的精神,《专项规划》明确了“十五”时期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发展方针,即“统筹规划,资源共享,应用主导,面向市场,安全可靠,务求实效”。

    “统筹规划,资源共享”是信息化建设的纲,要在统一规划的指导下,信息化与整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战略要求和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的客观要求密切结合,克服信息化与工业化两张皮的倾向,实现信息网络互联互通,共享资源,避免重复建设。“应用主导,面向市场”是信息化建设的内在动力和重要手段,信息化发展重在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要重视需求导向和应用效果,要在政府引导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因此,信息化建设务必注意“安全可靠、务求实效”,要高度重视信息安全,讲求建设和应用实效。

    统筹规划,就是强调信息网络基础设施特别是公用通信、专用通信和广播电视传输基础网络,要统筹考虑,合理建设,互联互通,防止出现不必要的重复建设。特别是政府信息化,公共基础平台一定要采取国家统一建设的办法。

    资源共享,就是强调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社会性。要把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共享摆在信息化工作的重要位置,通过不断完善政策法规,加大信息资源开发的力度,促进资源共享,提高信息化水平。

    应用主导,就是强调在全社会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提高计算机和网络的普及应用程度,加强信息化与传统产业的紧密结合。对我国来说,应用主导就是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道路。

    面向市场,就是强调信息化的发展一定要面向市场需求,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社会需求对信息技术进步的导向和带动作用,尊重市场规律,按市场需求决定生产的产品和规模。同时,要培育和发展

市场,积极拓展信息化的发展空间。

    安全可靠,就是强调信息安全是信息化发展的保障,要高度重视信息安全体系建设。通过加强法律、法规和制度建设,积极运用先进技术

《“十五”计划信息化重点专项规划介绍》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18565.html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电子商务论文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