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理念殊途同归
IBM公司认为随需应变型公司必须具备四个特点:首先是反应灵敏,无论是对无法预测的供求变化,还是对初露端倪的客户、合作伙伴、供应商和雇员的需求情况,还是对竞争对手的出人意料之举,都必须要有洞察力和动态反应能力;其次是变化灵活,能够调整成本结构和业务流程的灵活性;第三是关注重点,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密切协作的战略合作伙伴作用,对从生产、后勤、具体实施到人力资源、资金运作等各项任务进行管理;最后是弹性运行,要求新型业务系统和流程坚固耐用,能够实时恢复到正常状态,无论是遭受到计算机病毒的攻击,还是遇到地震或者是需求突然猛增,都要能够从容应对。
在e-business on demand战略中,电子商务发展被分为了3个阶段:在第一阶段,公司提供简单网站上的信息访问服务,用户可以查找航班信息、银行帐户余额等各种信息,客户获得信息越来越容易,但是静态信息居多,其应用存在局限性。在第二阶段,互联网成为商业交易的媒介,银行能够使客户在不同的账户之间进行转帐。可以在线预定航班机票,公司将内部系统与幕后的业务流程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得处理各种事务成为可能,信息开始发挥更大的作用。
而在第三阶段,广大客户需要一种技术来帮助他们在整个企业范围内整合公司端到端的流程,以及与关键合作伙伴、供应商和客户之间的流程,他们需要一种技术来帮助他们对客户需求上的变化、市场机遇以及外来威胁做出快速灵活的反应——这就是e-business on demand阶段。
在e-business on demand中,IBM推出了“科技创新”、“网格运算”和“业务转型”三大业务,从技术到方案,全面具体地阐释电子商务随需应变各个关键环节,让客户了解IBM提供的最新电子商务解决方案,使中国客户可以在完整的“随需应变”发展蓝图中找到各种可行的方案和具体的实现手段。
IBM大中华区董事长周伟表示,“在未来几十年,企业是否具有成为‘随需应变’企业的能力,将成为决定成败的关键,‘随需应变’时代一定会成为未来企业竞争力的标尺”。
而从技术本身特性来看,存储是最适合于开始效用计算的一个着眼点,因为大家都在关注它的核心价值。但并不是说效用计算一定要从存储开始,也可以从服务器开始。 “效用计算”旨在让企业CIO能够把IT设施作为一种可测量、可解释的服务,这种服务可满足业务需求,并能根据不断变化的需求做出调整。企业可按自己的需求定制IT系统,而且根据业务情况来调整企业的IT架构。
VERITAS给自己制定的效用计算目标是:利用软件从存储开始,构建灵活、稳固、高效的IT架构,实现系统高可用性和高性能,发挥数据中心各个层面的最大效能,最终使企业的IT系统成为按需可用的基础设施。
为此,VERITAS的企业定位已经从“存储管理软件厂商”转变成了“效用计算软件供应商”。在过去的一年中,VERITAS对几乎所有的产品线都进行了重要升级,同时收购了Precise、Ejasent和Invio软件等多家公司,使VERITAS的效用计算解决方案迅速完善。而且VERITAS现在已经拥有了一套较为完整、成熟的效用计算方法论,并成功地帮助相当一批用户走向了“效用计算”之路。
Gary Bloom强调,其实,效用计算并不神秘,它就在我们身边。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使用到水、电、天然气,其实这就是公用设施,对于使用者来说,它们是一种可测量的并可根据质量付费的服务。如果把这些公用设施的特征融入到IT系统中,就成了我们这里所说的效用计算。效用计算并不是一个具体的产品或解决方案,它是一个概念,通过指引用户采用相关的软硬件设备,但他认为,达到降低成本、简化管理、提高服务水平的目标。 但不可否认,效用计算还是一个远景目标,不可能一蹴而就,但也不能因此就认为它是虚无缥缈的。部分厂商已经为效用计算的前景进行了大胆预测:美国博科通讯系统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格雷戈?雷耶斯认为:“存储领域的效用计算要想真正普及,尚需3年!”Sun副总裁则认为,效用计算真正成熟尚需五年。
为了延伸和扩大效用计算在中国的美好远景,今年8月18日,VERITAS软件公司在北京召开了主题为“启动效用计算”的中国用户大会,VERITAS公司相关负责人在会上表示:一方面要加快培养中国本地的技术人才,另一方面要加强与本地合作伙伴如浪潮、华为、东软等公司的合作,帮助用户解决数据保护和恢复等方面的问题。” 另外,为了对效用计算提供有力支持,VERITAS还在今年9月成立了中国研发中心。
流体计算具有3个明显的特征,首先是企业兼容性——这是流体计算的第一要素,它将企业所有IT系统(应用、数据库、硬件、平台、业务流程和Web服务等)整合到一个公用的兼容性结构中,从而支持企业内部以及企业与企业之间无缝的数据交换。 其次是主动适应性——是指企业IT即时响应甚至预测业务需求的能力。
再次是突破性的生产力——使整个企业加快创造价值。它将“自助服务”概念扩展为推动业务和IT的自治性和高效率的强大引擎。 庄思浩指出,SOA为建立一个服务驱动型企业从而实现流体计算奠定了基础。SOA是一套对于服务或服务组件等相关业务进行共享、重新使用和协调运用的法则和惯例。这些法则可以对企业提供指导,以帮助其转变为服务驱动型企业。
根据行业分析机构Gartner Group的预测,到2008年有60%以上的企业在创建关键应用及流程时都将把SOA作为他们的指导原则。
BEA 对SOA的支持正是流体计算开始的第一步。SOA采用基于标准的基础架构,能够更好地重用IT资产,更快地实现业务价值,并提供更强的适应性,从而适应未来环境的不断变化。可以说,SOA为流体计算奠定了基础,流体计算则是BEA为SOA勾画的美妙远景。SOA把企业IT从以应用为中心转变为以服务为中心,流体计算定位于更高的目标:让IT在分秒内满足业务需求,使企业转变为具备企业兼容性、主动适应性和突破性生产力的服务驱动型企业。
而为了把流体计算的远景变为现实,BEA正在开发一系列产品及相关计划。这些新产品和服务能够帮助企业提高响应能力并降低IT的复杂度和成本。其中,代号为Alchemy的未来移动技术旨在让移动工作者即使离线也可以保持同在线一样的生产力。作为流体计算远景的基本组件之一,Alchemy计划打造业内第一个通用 《IT理念殊途同归(第2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18659.html
在e-business on demand战略中,电子商务发展被分为了3个阶段:在第一阶段,公司提供简单网站上的信息访问服务,用户可以查找航班信息、银行帐户余额等各种信息,客户获得信息越来越容易,但是静态信息居多,其应用存在局限性。在第二阶段,互联网成为商业交易的媒介,银行能够使客户在不同的账户之间进行转帐。可以在线预定航班机票,公司将内部系统与幕后的业务流程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得处理各种事务成为可能,信息开始发挥更大的作用。
而在第三阶段,广大客户需要一种技术来帮助他们在整个企业范围内整合公司端到端的流程,以及与关键合作伙伴、供应商和客户之间的流程,他们需要一种技术来帮助他们对客户需求上的变化、市场机遇以及外来威胁做出快速灵活的反应——这就是e-business on demand阶段。
在e-business on demand中,IBM推出了“科技创新”、“网格运算”和“业务转型”三大业务,从技术到方案,全面具体地阐释电子商务随需应变各个关键环节,让客户了解IBM提供的最新电子商务解决方案,使中国客户可以在完整的“随需应变”发展蓝图中找到各种可行的方案和具体的实现手段。
IBM大中华区董事长周伟表示,“在未来几十年,企业是否具有成为‘随需应变’企业的能力,将成为决定成败的关键,‘随需应变’时代一定会成为未来企业竞争力的标尺”。
IT理念殊途同归(第2页)之二
VERITAS启动效用计算
企业可以将IT资源当作水、电等公用设施一样使用,而且用户不必考虑水、电从何处来——这是VERI TAS公司董事长、总裁兼CEO Gary Bloom为效用计算描绘的美妙前景。 在“效用计算”模式下,可用性将使数据和应用“永远在线”,从而确保最终用户随时都可以获得服务;性能使系统以最佳速度和效率运行,可以降低服务的等待时间;自动化所实现的是对共享硬件资源的高效管理,使IT资源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业务需求,而无需管理员介入。 以效用计算模式为基础的IT架构,可以容纳多平台和各种不同厂商的硬件设备,然后通过开放、异构的软件把分散的资源集中管理,将零散的IT组件集合成一个整体视图,实现管理和操作上所必须的灵活性需求。如此的IT架构,对于推动和创新业务的数据中心来说无疑是完美的。而从技术本身特性来看,存储是最适合于开始效用计算的一个着眼点,因为大家都在关注它的核心价值。但并不是说效用计算一定要从存储开始,也可以从服务器开始。 “效用计算”旨在让企业CIO能够把IT设施作为一种可测量、可解释的服务,这种服务可满足业务需求,并能根据不断变化的需求做出调整。企业可按自己的需求定制IT系统,而且根据业务情况来调整企业的IT架构。
VERITAS给自己制定的效用计算目标是:利用软件从存储开始,构建灵活、稳固、高效的IT架构,实现系统高可用性和高性能,发挥数据中心各个层面的最大效能,最终使企业的IT系统成为按需可用的基础设施。
为此,VERITAS的企业定位已经从“存储管理软件厂商”转变成了“效用计算软件供应商”。在过去的一年中,VERITAS对几乎所有的产品线都进行了重要升级,同时收购了Precise、Ejasent和Invio软件等多家公司,使VERITAS的效用计算解决方案迅速完善。而且VERITAS现在已经拥有了一套较为完整、成熟的效用计算方法论,并成功地帮助相当一批用户走向了“效用计算”之路。
Gary Bloom强调,其实,效用计算并不神秘,它就在我们身边。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使用到水、电、天然气,其实这就是公用设施,对于使用者来说,它们是一种可测量的并可根据质量付费的服务。如果把这些公用设施的特征融入到IT系统中,就成了我们这里所说的效用计算。效用计算并不是一个具体的产品或解决方案,它是一个概念,通过指引用户采用相关的软硬件设备,但他认为,达到降低成本、简化管理、提高服务水平的目标。 但不可否认,效用计算还是一个远景目标,不可能一蹴而就,但也不能因此就认为它是虚无缥缈的。部分厂商已经为效用计算的前景进行了大胆预测:美国博科通讯系统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格雷戈?雷耶斯认为:“存储领域的效用计算要想真正普及,尚需3年!”Sun副总裁则认为,效用计算真正成熟尚需五年。
为了延伸和扩大效用计算在中国的美好远景,今年8月18日,VERITAS软件公司在北京召开了主题为“启动效用计算”的中国用户大会,VERITAS公司相关负责人在会上表示:一方面要加快培养中国本地的技术人才,另一方面要加强与本地合作伙伴如浪潮、华为、东软等公司的合作,帮助用户解决数据保护和恢复等方面的问题。” 另外,为了对效用计算提供有力支持,VERITAS还在今年9月成立了中国研发中心。
IT理念殊途同归(第2页)之三
SOA为流体计算夯实基础
BEA创始人、总裁兼CEO庄思浩豪言:BEA要重新定义IT经济学和响应能力,从而使每一位CIO能够在几分钟之内,即可把企业应用的每一步变化与当前的业务目标紧密联系在一起。他强调,实现这一战略的最终目标是流体计算。而SOA则是实现流体计算的第一步。 流体计算是BEA CEO庄思浩在今年6月举行的BEA eWorld大会上提出的。他指出,流体计算是BEA构建流动企业的远景,它能帮助企业将IT响应时间从几个月缩短为几分钟。流体计算正式发布前的代号是Sierra计划,它建立在面向服务的架构(SOA)上,其最终目标是使实时的业务目标与企业的每一步变化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从而帮助公司成为服务驱动型企业,并最终成为
具备企业兼容性、主动适应性和突破性生产力的企业。
流体计算具有3个明显的特征,首先是企业兼容性——这是流体计算的第一要素,它将企业所有IT系统(应用、数据库、硬件、平台、业务流程和Web服务等)整合到一个公用的兼容性结构中,从而支持企业内部以及企业与企业之间无缝的数据交换。 其次是主动适应性——是指企业IT即时响应甚至预测业务需求的能力。
再次是突破性的生产力——使整个企业加快创造价值。它将“自助服务”概念扩展为推动业务和IT的自治性和高效率的强大引擎。 庄思浩指出,SOA为建立一个服务驱动型企业从而实现流体计算奠定了基础。SOA是一套对于服务或服务组件等相关业务进行共享、重新使用和协调运用的法则和惯例。这些法则可以对企业提供指导,以帮助其转变为服务驱动型企业。
根据行业分析机构Gartner Group的预测,到2008年有60%以上的企业在创建关键应用及流程时都将把SOA作为他们的指导原则。
BEA 对SOA的支持正是流体计算开始的第一步。SOA采用基于标准的基础架构,能够更好地重用IT资产,更快地实现业务价值,并提供更强的适应性,从而适应未来环境的不断变化。可以说,SOA为流体计算奠定了基础,流体计算则是BEA为SOA勾画的美妙远景。SOA把企业IT从以应用为中心转变为以服务为中心,流体计算定位于更高的目标:让IT在分秒内满足业务需求,使企业转变为具备企业兼容性、主动适应性和突破性生产力的服务驱动型企业。
而为了把流体计算的远景变为现实,BEA正在开发一系列产品及相关计划。这些新产品和服务能够帮助企业提高响应能力并降低IT的复杂度和成本。其中,代号为Alchemy的未来移动技术旨在让移动工作者即使离线也可以保持同在线一样的生产力。作为流体计算远景的基本组件之一,Alchemy计划打造业内第一个通用 《IT理念殊途同归(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