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06年第二季度学习活动上的发言
四是着力推进农村民主政治建设,不断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村委的执行力和党员的感召力,村民参政积极,管理民主、规范、严格。各乡镇要结合实际,认真搞好规划,尽快拟定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方案,动员和组织农民群众建设新农村。
第二,要抓好农业产业化建设。一是要强化空间布局。根据我县坝区、山区、民族贫困地区人口、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按照统筹坝区、山区协调发展的思路,依托资源比较优势,突出市场导向,努力把坝区培育为全县经济的增长极和聚集各种生产要素的窗口,增强坝区的综合实力;加大对山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富民产业的培植力度,把山区发展成速生林区、经济果木林区和生态养殖区,形成坝区、山区各展所长、优势互补、协调共进的发展格局。二是要突出发展重点产业。要坚持“巩固提高粮烟畜、加快发展菜果药”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思路,大力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全力抓好主导产业的培育;要重视和加强粮食生产,坚定不移地巩固提升烤烟经济支柱产业地位,稳步发展以灯盏花为主的生物资源创新产业,发展壮大畜牧产业,优化提升优质梨产业,加快发展蔬菜产业,做大做强油料产业,在山区积极发展三七、草乌等药材产业,真正培植一大批特色优势产业,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当前要重点抓好烤烟收购工作,圆满完成收购任务;要在抓好大春作物抢收的同时,迅速掀起小春种植高潮,确保在最佳节令内完成栽种任务,为实现小春丰产增收奠定基础。三是要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步伐。坚持用工业化的理念谋划农业的发展,大力发展市场导向型经济,积极引导、扶持和培育一批管理水平高、经济实力强、拉动作用大、市场应变快的龙头企业和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开展农副产品精深加工、蔬菜保鲜运输、油料深加工和畜产品精深加工,实行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企业化运作,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加强农村经纪人队伍建设,鼓励和支持农民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全面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进程。
第三,要抓好工业经济建设。要把无浪工业经济协作区建设作为加快我县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变的重要载体,狠抓落实。今年5月19日,县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县人民政府关于建设无浪工业经济协作区的议案,作出了《**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县人民政府建设无浪工业经济协作区议案的决定》(泸人发〔2006〕15号),批准组织实施,我们要按照“土地集约经营、产业链式延伸、企业集群组合、资源循环利用”的要求,坚持“一次规划、分期实施、滚动发展、逐步到位”的原则,加大工作力度,加快建设步伐,全面启动基础设施建设;要加强组织领导,组建无浪工业经济协作区建设领导班子,组织、指挥、协调,督促、检查、指导好协作区建设;明确各相关部门的工作职责,落实工作责任,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合力抓好协作区建设,各相关部门的职责是:县经贸局要负责抓好协作区的规划设计工作,督促承担协作区规划的部门,加快工作进度,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修改完善,尽快拿出总体规划,确保规划具有前瞻性、全局性、科学性、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并组织实施好各项建设工作;县国土资源局要负责抓好协作区土地的前期调查,适时开展土地征用工作,满足项目建设用地需要;县水利局要负责抓好水利设施建设;县电力公司要负责抓好电力设施建设;县交通局要负责抓好道路设施建设;县环保局要负责做好协作区环保评价工作;白水镇要全力做好各项协调服务工作,确保协作区建设顺利进行;总之,全县各级各有关部门都要倾全力服从和服务于无浪工业经济协作区的建设,关心、关注、支持协作区的建设,如果因工作不力,措施不到位,影响协作区建设进度,影响招商引资工作的,要严肃地追究有关领导的责任,决不姑息迁就。要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千方百计把协作区建设成为我县招商引资的窗口和平台,建设成为转变工业经济增长方式的亮点和支撑点,建设成为提升我县工业经济质量和效益的增长点、带动点和发展点,为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生产要素进入协作区创造环境、搭建平台、提供服务,全面提高我县工业发展的集中度和集群化水平,全力打造工业产业集群,确保我县工业经济在总量上扩张、规模上扩大、质量和效益上全面提高,使工业真正成为我县经济增长的最重要支撑,为实现工业反哺农业、支持新农村建设奠定扎实的基础。
我的发言完了,谢谢大家!
也不是。因此,我们要进一步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不动摇,自觉改造主观世界,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始终保持清醒头脑,辨明前进方向,做到政治立场坚定,政治方向明确,政治观点鲜明。其次,要从工作上深刻剖析自我。就是现在当干部应该做什么的问题,具体讲,就是一个履职的问题。要想一想自己工作一天有没有收获,有没有做了一些实事,有没有帮助群众解决一些具体的问题等等,要进一步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认认真真履行职责,踏踏实实勤奋工作,把自己所承担的工作任务落到实处,取得实效;说大一点,就是自己的工作要无愧于党、无愧于组织、无愧于人民,说小一点,就是要对得起自己、对得起自己获得的报酬。第三,要从作风上深刻剖析自我。想一想自己在思想作风、工作作风、生活作风上是否做到“严、细、实”,就是能不能严格要求自己,能不能认真细致工作,能不能实实在在做事,是坐而论道还是真抓实干,是表里不一还是言行一致,是浮在上面还是沉下基层等等,要通过深刻剖析,切实加强党性修养和道德修养,在思想作风上,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高尚情操,始终恪守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和公仆本色;在工作作风上,始终保持一种昂扬向上的精神,一种坚忍不拔的意志,一种顽强拼搏的决心,一种战胜困难的勇气,不达目标不罢休,要有雷厉风行的作风,说干就干,干就干好,一抓到底,抓出成效;在生活作风上,要牢记“两个务必”,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坚决反对各种奢侈浪费行为,要管得住小节、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常思贪欲之害,常除非份之想,常怀律己之心,常修为政之德,做到慎权、慎欲、慎微、慎独,筑牢廉政建设的思想道德防线,坚决抵御各种腐朽落后思想文化的侵蚀。
(二)要深入思考群众利益的问题。群众利益无小事。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我们要深入思考如何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深入思考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否体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否顺民心、合民意,广大人民群众在生产、生活中最缺什么、最需要什么、最迫切希望我们领导、干部为他们做些什么等等这些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需要我们深入农村,深入群众,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去了解、去发现、去倾听,真心实意地体察民情,了解民意,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深怀爱民之心,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心里要始终装着群众,这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最基本的条件。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最鲜明的政治立场;实现人民愿望、满足人民需要、维护人民利益,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把为民谋利、谋人民所需之利作为价值取向,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盼望、最迫切、反映最强烈、关乎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群众的利益高于一切、群众的疾苦急于一切、群众的呼声先于一切,才能真正体现立党为公、勤政为民的内在要求;要坚持走群众路线,充分尊重群众的意愿,充分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凝聚民智,集中民力,把好事办实、实事办好,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三)要深入思考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从我县今年1—7月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看,总体上保持了平稳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但经济发展速度还不快,运行质量还不高,效益还不够好,一、二、三产业比例还不协调,整体水平不高,经济总量小,全县经济仍然处于艰难的爬坡阶段,加快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各级干部要对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进一步增强抓好本乡镇、本部门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科学客观地认真分析县委、县政府安排部署的各项工作的推进情况,找准问题,研究措施,加大力度,加快进度,抓好落实,抓出成效,为实现全县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一是要树立全局意识。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从全局出发,以大局为重,树立全县“一盘棋”的思想,正确处理好全局利益与乡镇、部门利益之间的关系,做到思想与大局同心、工作与大局同步、目标与大局同向,自觉、积极、主动地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解难分忧,最直接、最有效的就是要不折不扣圆满完成或超额完成县委、县政府安排部署的各项工作任务,确保全县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二是要树立创新意识。没有创新就没有制高点,没有创新就没有新突破,更不会有大的飞跃和发展。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坚决冲破一切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坚决改变一切束缚发展的做法和规定,坚决革除一切影响发展的体制弊端和机制障碍,创新工作思路,以新观念、新思维、新举措指导和推动各项工作,不断开创工作新局面。三要牢固树立发展意识。各级各部门要紧紧围绕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坚定加快发展的信心和决心不动摇,要有“只争朝夕、抢抓机遇”的紧迫感,要有“小发展大困难,大发展小困难,不发展最困难”的危机感,努力形成“人人思发展、人人想发展、人人谋发展,万众一心抓发展”的良好氛围,通过发展有效解决前进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地发展。
三、真心实践,团结一心抓发展
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我们要始终坚持“贵在学习,重在实践”的原则,在持之以恒地学习好《江泽民文选》的基础上,要在真心实践上狠下功夫,真正达到学有所用,学有所成,学用相长的目的。在实际工作中,要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一二三四五”的发展思路,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创新发展模式、破解发展难题,全力推动我县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地发展。
(一)转变作风,团结一心抓发展。各级各部门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牢固树立进取意识,要有一种知难而进、百折不回、奋发进取的意志品质和顽强毅力,一切为了发展,一切围绕发展,不折不扣抓发展;要坚定发展的信心,增强发展的气魄,强化发展的举措,明确发展的职责,落实发展的责任,加强协调配合,增强亲和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形成强大的发展合力,团结一心、同频共振、齐抓共管;要加强班子团结,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充分调动和发挥各方面的积极因素投入到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中,努力形成“以县委为核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县上下一条心、一切为了**的振兴”的发展新格局,为实现全县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
(二)突出重点,狠抓项目促发展。各级各部门都要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经济,抓项目就是抓发展”的理念,集中时间、集中精力、千方百计、持之以恒抓项目,要把抓项目作为体现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执政能力和行政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把会不会抓项目、能不能抓项目、是否抓得好项目作为考核、选拔、任用各级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加以落实,如果领导干部不抓项目、没有一个项目作支撑,谈发展、抓经济就是一句空话,谈工作、讲成绩就是做表面文章。要紧紧围绕我县农业、农村、交通、城镇等基础设施建设和煤电等经济产业建设,突出重点抓项目;要坚持“在建项目抓投产、新建项目抓开工、前期项目抓立项”的思路,分门别类、分类指导、有针对性抓好各类重点工程建设项目,确保建设一批、开工一批、上报一批、立项一批、储备一批,形成梯级结构,确保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高位运行,带动经济快速发展。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通过资源招商、上门招商、感情招商、政策招商、以商招商等形式,多渠道引进资金、技术、人才到我县落户投资搞开发;要牢固树立“一切为了企业、为了企业的一切、为了一切企业”的理念,积极为投资商和企业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政务环境、法制环境、竞争环境、人文生态环境,为他们搭建平台,排除干扰,提供服务,确保投资商和企业动心投资、放心建设、舒心发展、诚心纳税,形成引进一个客商、留住一个客商、上马一个项目、建成一个产业、带动一方经济的新格局。
(三)抓住关键,协调推进快发展。
第一,要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坚持“设施是基础,产业是支撑,农民素质提高是关键”的工作思路,结合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工作的实施,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一是着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发展环境,实现道路硬化、庭院净化、村庄绿化、环境美化;二是着力抓好特色产业培植,使生产方式向高效转变,产业链条向三产延伸,生产经营向规模发展,农民增收向市场拓展;三是着力塑造文明新风尚,确保党的政策进村、文明生活进村、法制教育进村、先进文化进村、优良道德进村、科学技术进村,努力培育新型农民,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整体素质;四是着力推进农村民主政治建设,不断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村委的执行力和党员的感召力,村民参政积极,管理民主、规范、严格。各乡镇要结合实际,认真搞好规划,尽快拟定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方案,动员和组织农民群众建设新农村。
第二,要抓好农业产业化建设。一是要强化空间布局。根据我县坝区、山区、民族贫困地区人口、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按照统筹坝区、山区协调发展的思路,依托资源比较优势,突出市场导向,努力把坝区培育为全县经济的增长极和聚集各种生产要素的窗口,增强坝区的综合实力;加大对山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富民产业的培植力度,把山区发展成速生林区、经济果木林区和生态养殖区,形成坝区、山区各展所长、优势互补、协调共进的发展格局。二是要突出发展重点产业。要坚持“巩固提高粮烟畜、加快发展菜果药”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思路,大力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全力抓好主导产业的培育;要重视和加强粮食生产,坚定不移地巩固提升烤烟经济支柱产业地位,稳步发展以灯盏花为主的生物资源创新产业,发展壮大畜牧产业,优化提升优质梨产业,加快发展蔬菜产业,做大做强油料产业,在山区积极发展三七、草乌等药材产业,真正培植一大批特色优势产业,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当前要重点抓好烤烟收购工作,圆满完成收购任务;要 《在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06年第二季度学习活动上的发言(第2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22381.html
第二,要抓好农业产业化建设。一是要强化空间布局。根据我县坝区、山区、民族贫困地区人口、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按照统筹坝区、山区协调发展的思路,依托资源比较优势,突出市场导向,努力把坝区培育为全县经济的增长极和聚集各种生产要素的窗口,增强坝区的综合实力;加大对山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富民产业的培植力度,把山区发展成速生林区、经济果木林区和生态养殖区,形成坝区、山区各展所长、优势互补、协调共进的发展格局。二是要突出发展重点产业。要坚持“巩固提高粮烟畜、加快发展菜果药”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思路,大力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全力抓好主导产业的培育;要重视和加强粮食生产,坚定不移地巩固提升烤烟经济支柱产业地位,稳步发展以灯盏花为主的生物资源创新产业,发展壮大畜牧产业,优化提升优质梨产业,加快发展蔬菜产业,做大做强油料产业,在山区积极发展三七、草乌等药材产业,真正培植一大批特色优势产业,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当前要重点抓好烤烟收购工作,圆满完成收购任务;要在抓好大春作物抢收的同时,迅速掀起小春种植高潮,确保在最佳节令内完成栽种任务,为实现小春丰产增收奠定基础。三是要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步伐。坚持用工业化的理念谋划农业的发展,大力发展市场导向型经济,积极引导、扶持和培育一批管理水平高、经济实力强、拉动作用大、市场应变快的龙头企业和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开展农副产品精深加工、蔬菜保鲜运输、油料深加工和畜产品精深加工,实行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企业化运作,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加强农村经纪人队伍建设,鼓励和支持农民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全面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进程。
第三,要抓好工业经济建设。要把无浪工业经济协作区建设作为加快我县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变的重要载体,狠抓落实。今年5月19日,县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县人民政府关于建设无浪工业经济协作区的议案,作出了《**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县人民政府建设无浪工业经济协作区议案的决定》(泸人发〔2006〕15号),批准组织实施,我们要按照“土地集约经营、产业链式延伸、企业集群组合、资源循环利用”的要求,坚持“一次规划、分期实施、滚动发展、逐步到位”的原则,加大工作力度,加快建设步伐,全面启动基础设施建设;要加强组织领导,组建无浪工业经济协作区建设领导班子,组织、指挥、协调,督促、检查、指导好协作区建设;明确各相关部门的工作职责,落实工作责任,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合力抓好协作区建设,各相关部门的职责是:县经贸局要负责抓好协作区的规划设计工作,督促承担协作区规划的部门,加快工作进度,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修改完善,尽快拿出总体规划,确保规划具有前瞻性、全局性、科学性、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并组织实施好各项建设工作;县国土资源局要负责抓好协作区土地的前期调查,适时开展土地征用工作,满足项目建设用地需要;县水利局要负责抓好水利设施建设;县电力公司要负责抓好电力设施建设;县交通局要负责抓好道路设施建设;县环保局要负责做好协作区环保评价工作;白水镇要全力做好各项协调服务工作,确保协作区建设顺利进行;总之,全县各级各有关部门都要倾全力服从和服务于无浪工业经济协作区的建设,关心、关注、支持协作区的建设,如果因工作不力,措施不到位,影响协作区建设进度,影响招商引资工作的,要严肃地追究有关领导的责任,决不姑息迁就。要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千方百计把协作区建设成为我县招商引资的窗口和平台,建设成为转变工业经济增长方式的亮点和支撑点,建设成为提升我县工业经济质量和效益的增长点、带动点和发展点,为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生产要素进入协作区创造环境、搭建平台、提供服务,全面提高我县工业发展的集中度和集群化水平,全力打造工业产业集群,确保我县工业经济在总量上扩张、规模上扩大、质量和效益上全面提高,使工业真正成为我县经济增长的最重要支撑,为实现工业反哺农业、支持新农村建设奠定扎实的基础。
我的发言完了,谢谢大家!
《在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06年第二季度学习活动上的发言(第2页)》来源于凹丫丫范文网,欢迎阅读在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06年第二季度学习活动上的发言(第2页)。
也不是。因此,我们要进一步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不动摇,自觉改造主观世界,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始终保持清醒头脑,辨明前进方向,做到政治立场坚定,政治方向明确,政治观点鲜明。其次,要从工作上深刻剖析自我。就是现在当干部应该做什么的问题,具体讲,就是一个履职的问题。要想一想自己工作一天有没有收获,有没有做了一些实事,有没有帮助群众解决一些具体的问题等等,要进一步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认认真真履行职责,踏踏实实勤奋工作,把自己所承担的工作任务落到实处,取得实效;说大一点,就是自己的工作要无愧于党、无愧于组织、无愧于人民,说小一点,就是要对得起自己、对得起自己获得的报酬。第三,要从作风上深刻剖析自我。想一想自己在思想作风、工作作风、生活作风上是否做到“严、细、实”,就是能不能严格要求自己,能不能认真细致工作,能不能实实在在做事,是坐而论道还是真抓实干,是表里不一还是言行一致,是浮在上面还是沉下基层等等,要通过深刻剖析,切实加强党性修养和道德修养,在思想作风上,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高尚情操,始终恪守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和公仆本色;在工作作风上,始终保持一种昂扬向上的精神,一种坚忍不拔的意志,一种顽强拼搏的决心,一种战胜困难的勇气,不达目标不罢休,要有雷厉风行的作风,说干就干,干就干好,一抓到底,抓出成效;在生活作风上,要牢记“两个务必”,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坚决反对各种奢侈浪费行为,要管得住小节、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常思贪欲之害,常除非份之想,常怀律己之心,常修为政之德,做到慎权、慎欲、慎微、慎独,筑牢廉政建设的思想道德防线,坚决抵御各种腐朽落后思想文化的侵蚀。
(二)要深入思考群众利益的问题。群众利益无小事。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我们要深入思考如何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深入思考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否体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否顺民心、合民意,广大人民群众在生产、生活中最缺什么、最需要什么、最迫切希望我们领导、干部为他们做些什么等等这些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需要我们深入农村,深入群众,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去了解、去发现、去倾听,真心实意地体察民情,了解民意,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深怀爱民之心,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心里要始终装着群众,这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最基本的条件。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最鲜明的政治立场;实现人民愿望、满足人民需要、维护人民利益,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把为民谋利、谋人民所需之利作为价值取向,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盼望、最迫切、反映最强烈、关乎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群众的利益高于一切、群众的疾苦急于一切、群众的呼声先于一切,才能真正体现立党为公、勤政为民的内在要求;要坚持走群众路线,充分尊重群众的意愿,充分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凝聚民智,集中民力,把好事办实、实事办好,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三)要深入思考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从我县今年1—7月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看,总体上保持了平稳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但经济发展速度还不快,运行质量还不高,效益还不够好,一、二、三产业比例还不协调,整体水平不高,经济总量小,全县经济仍然处于艰难的爬坡阶段,加快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各级干部要对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进一步增强抓好本乡镇、本部门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科学客观地认真分析县委、县政府安排部署的各项工作的推进情况,找准问题,研究措施,加大力度,加快进度,抓好落实,抓出成效,为实现全县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一是要树立全局意识。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从全局出发,以大局为重,树立全县“一盘棋”的思想,正确处理好全局利益与乡镇、部门利益之间的关系,做到思想与大局同心、工作与大局同步、目标与大局同向,自觉、积极、主动地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解难分忧,最直接、最有效的就是要不折不扣圆满完成或超额完成县委、县政府安排部署的各项工作任务,确保全县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二是要树立创新意识。没有创新就没有制高点,没有创新就没有新突破,更不会有大的飞跃和发展。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坚决冲破一切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坚决改变一切束缚发展的做法和规定,坚决革除一切影响发展的体制弊端和机制障碍,创新工作思路,以新观念、新思维、新举措指导和推动各项工作,不断开创工作新局面。三要牢固树立发展意识。各级各部门要紧紧围绕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坚定加快发展的信心和决心不动摇,要有“只争朝夕、抢抓机遇”的紧迫感,要有“小发展大困难,大发展小困难,不发展最困难”的危机感,努力形成“人人思发展、人人想发展、人人谋发展,万众一心抓发展”的良好氛围,通过发展有效解决前进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地发展。
三、真心实践,团结一心抓发展
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我们要始终坚持“贵在学习,重在实践”的原则,在持之以恒地学习好《江泽民文选》的基础上,要在真心实践上狠下功夫,真正达到学有所用,学有所成,学用相长的目的。在实际工作中,要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一二三四五”的发展思路,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创新发展模式、破解发展难题,全力推动我县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地发展。
(一)转变作风,团结一心抓发展。各级各部门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牢固树立进取意识,要有一种知难而进、百折不回、奋发进取的意志品质和顽强毅力,一切为了发展,一切围绕发展,不折不扣抓发展;要坚定发展的信心,增强发展的气魄,强化发展的举措,明确发展的职责,落实发展的责任,加强协调配合,增强亲和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形成强大的发展合力,团结一心、同频共振、齐抓共管;要加强班子团结,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充分调动和发挥各方面的积极因素投入到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中,努力形成“以县委为核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县上下一条心、一切为了**的振兴”的发展新格局,为实现全县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
(二)突出重点,狠抓项目促发展。各级各部门都要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经济,抓项目就是抓发展”的理念,集中时间、集中精力、千方百计、持之以恒抓项目,要把抓项目作为体现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执政能力和行政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把会不会抓项目、能不能抓项目、是否抓得好项目作为考核、选拔、任用各级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加以落实,如果领导干部不抓项目、没有一个项目作支撑,谈发展、抓经济就是一句空话,谈工作、讲成绩就是做表面文章。要紧紧围绕我县农业、农村、交通、城镇等基础设施建设和煤电等经济产业建设,突出重点抓项目;要坚持“在建项目抓投产、新建项目抓开工、前期项目抓立项”的思路,分门别类、分类指导、有针对性抓好各类重点工程建设项目,确保建设一批、开工一批、上报一批、立项一批、储备一批,形成梯级结构,确保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高位运行,带动经济快速发展。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通过资源招商、上门招商、感情招商、政策招商、以商招商等形式,多渠道引进资金、技术、人才到我县落户投资搞开发;要牢固树立“一切为了企业、为了企业的一切、为了一切企业”的理念,积极为投资商和企业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政务环境、法制环境、竞争环境、人文生态环境,为他们搭建平台,排除干扰,提供服务,确保投资商和企业动心投资、放心建设、舒心发展、诚心纳税,形成引进一个客商、留住一个客商、上马一个项目、建成一个产业、带动一方经济的新格局。
(三)抓住关键,协调推进快发展。
第一,要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坚持“设施是基础,产业是支撑,农民素质提高是关键”的工作思路,结合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工作的实施,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一是着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发展环境,实现道路硬化、庭院净化、村庄绿化、环境美化;二是着力抓好特色产业培植,使生产方式向高效转变,产业链条向三产延伸,生产经营向规模发展,农民增收向市场拓展;三是着力塑造文明新风尚,确保党的政策进村、文明生活进村、法制教育进村、先进文化进村、优良道德进村、科学技术进村,努力培育新型农民,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整体素质;四是着力推进农村民主政治建设,不断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村委的执行力和党员的感召力,村民参政积极,管理民主、规范、严格。各乡镇要结合实际,认真搞好规划,尽快拟定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方案,动员和组织农民群众建设新农村。
第二,要抓好农业产业化建设。一是要强化空间布局。根据我县坝区、山区、民族贫困地区人口、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按照统筹坝区、山区协调发展的思路,依托资源比较优势,突出市场导向,努力把坝区培育为全县经济的增长极和聚集各种生产要素的窗口,增强坝区的综合实力;加大对山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富民产业的培植力度,把山区发展成速生林区、经济果木林区和生态养殖区,形成坝区、山区各展所长、优势互补、协调共进的发展格局。二是要突出发展重点产业。要坚持“巩固提高粮烟畜、加快发展菜果药”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思路,大力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全力抓好主导产业的培育;要重视和加强粮食生产,坚定不移地巩固提升烤烟经济支柱产业地位,稳步发展以灯盏花为主的生物资源创新产业,发展壮大畜牧产业,优化提升优质梨产业,加快发展蔬菜产业,做大做强油料产业,在山区积极发展三七、草乌等药材产业,真正培植一大批特色优势产业,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当前要重点抓好烤烟收购工作,圆满完成收购任务;要 《在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06年第二季度学习活动上的发言(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