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性滞存说点评
我国自1996年下半年起出现通货紧缩,至今已历时六年,仍未见明显缓解。六年来,有关于通货紧缩的研究一直在进行着,人们纷纷就此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理论和对策建议。比较著名的如流动性陷阱说、流动性约束说、货币流动性不足说、流动性滞存说等。这里,对流动性滞存说谈一些个人理解和看法。不当之处,请批评匡正。
同“外汇”一词类似,“流动性”一词也有两个含义。其一是指一种资产能迅速脱手变现而在这一过程中又不会遭受价值损失的能力,其二是指货币与资金。流动性滞存一词中的流动性,取流动性的第二个含义,指的是货币与资金。凯恩斯在《通论》中讲的流动性偏好,即指对货币的偏好。
流动性滞存说从社会再生产的角度来解释流动性滞存和通货紧缩。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企业生产出产品,经出卖得到货币收入,这一货币收入经过复杂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过程,最后到达欲以之购买商品和生产要素的购买者手中,形成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以使随后生产出来的产品能够卖出,保证社会再生产能够顺利进行。形成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的货币量,与最初出卖产品所得的货币量并不相等。设其他因素不变,若在数量上前者小于后者,则说明出现了流动性滞存。流动性滞存使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不足,社会再生产因产品难以卖出而不能顺利进行。货币可滞存于收入分配和再分配过程的各个环节,其形式则有家庭和企业的货币窖藏(因非交易目的而持有现金)、银行存差(商业银行存款额大于贷款额的差额)等。流动性滞存使货币供给量中当期实际上用来购买商品和劳务的货币量减少,形成通货紧缩。通货紧缩并不是总货币供给量紧缩,而是由于滞存货币量增加,使当期实际上用于购买商品和劳务的货币量紧缩。
至于流动性滞存产生的原因,流动性滞存论者认为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经济货币化、金融市场的发展、收入水平的提高等,这些都是长期的、趋势性的因素,不会引起短期经济波动。第二,由经济体制、生产技术以及环境和政策等因素的变化导致的居民间收入差距扩大。由于高收入者的消费倾向小于低收入者的消费倾向,居民间收入差距拉大导致国民总储蓄率上升,总消费率下降,消费不足制约了投资,使储蓄的资金不能转化为投资,在银行形成存差。第三,由社会经济体制、技术以及法律政策等因素的变化导致经济生活中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加,人们预期不良、经济安全感减弱,自我保障和自我保险意识增强,人们缩减消费,增加包括窖藏在内的储蓄,人们投资更加谨慎,使资金滞存于银行。我国2000年前后的通货紧缩,就是由后两个原因引起的流动性滞存形成的。
既然通货紧缩是由流动性滞存形成的,那么,要想真正解决通货紧缩问题,就必须从引起流动性滞存的原因着手,先解决流动性滞存问题。流动性滞存论者认为,解决流动性滞存问题有治标与治本两种方法。
治标法就是运用扩张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来缓解通货紧缩。由于通货紧缩是由流动性滞存引起的,所以,在通货紧缩时运用扩张的货币政策,会遇到以下问题:(1)通过“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居民和企业”这一信贷渠道,难以迅速有效地增加货币供应量;(2)增加的货币供应量中,会有很大一部分滞存起来,只有一部分在当期购买商品和劳务;(3)由于消费者和企业信心不足,利率降低未必会使消费和投资增加。这些都使货币政策效果减弱。若此时运用扩张的财政政策,由政府向商业银行和居民发行国债,把滞存的货币量变为政府的国债收入,再通过政府支出,使之变为即期购买商品和劳务的货币量。同时,中央银行利用公开市场业务,从商业银行手中买入国债,发出基础货币,可实现增加货币发行和增加总需求的目标。即是说,通货紧缩时期财政政策比货币政策效果要好。但由于通货紧缩时,居民消费倾向较小,财政乘数小,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效果也不会十分显著。
治本法就是:⑴、采取适当措施,在不损害效率和动力的前提下,缩小居民间的收入差距。如实现竞争机会均等化、扶助弱势群体、利用财政税收手段改善收入分配等。⑵、完善法律体系、健全游戏规则、增加经济生活的透明度、努力消除腐败现象、尽快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以减少不确定性、增强公众信心、改善公众的预期,为缓解流动性滞存建立一个现实的、法律的、制度的和心理的基础。
流动性滞存论者认为,解决通货紧缩问题必须标本兼治,方能收到较好效果。
从文献上看,流动性滞存说的最早提出者是张国忠。他在《金融理论与教学》杂志2000年第3期上发表了“流动性滞存与我国货币财政政策选择”一文,提出了流动性滞存的概念和初步原理。本文介绍的流动性滞存说,也是以他的有关文章为主要依据的。
从总体上看,流动性滞存说是值得肯定的。第一,它以较强的现实感为基础。从收入分配上看,绝大多数农民、城市贫民与高收入者的差距是明显的。在我国商业银行的巨额储蓄存款中,高收入者的存款占了绝大部分。从预期和不确定性因素上看,就业、住房、医疗、养老、教育等方面的市场化改革,在1996年前后进入了实质性阶段,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却没有及时跟上,这就使人们通过储蓄来进行自我保障的意识增强了。第二,它是前人有关论述的继承、借鉴和发展。前人的有关论述有:马克思关于经济危机的可能性和现实性的理论,凯恩斯关于流动偏好的理论,托宾的资产选择的理论,等等。从流动性滞存论者的有关论述中可以看出,流动性滞存说是在继承和借鉴上述理论的基础上,结合现实情况大胆创新而形成的。第三,它具有较强的综合性。通货紧缩问题是一个综合性问题。流动性滞存说从社会再生产,从整个经济运行和运行环境出发来研究问题,具有全面、具体、动态、综合性的特点。前面提到的的流动性约束说,仅仅从金融体制考虑问题,认为是银行的惜贷导致企业的投资资金不足。但银行惜贷是有原因的,消费需求不旺,企业贷款投资前景不良,银行自然要惜贷。从这点上看,流动性滞存说的优越性是十分明显的。第四,它提出的对策是全面的标本兼治的方法,因而其效果是可期的。
总之,可以肯定地说,流动性滞存说为分析中国目前的通货紧缩问题提供了一个适用的工具。在我国已持续六年通货紧缩的严峻形势下,运用这一有效工具来研究解决现实问题,更是十分必要。
目前,流动性滞存说在如下方面还需要完善。第一,它虽然在货币供应总量中区分了滞存货币量Mr和购买货币量Mp,但他们与现行货币供给指标中的M1和M2的关系怎样,并没有具体的仔细的分析和研究。第二,由于货币供给总量中的一部分会滞存起来,那么,如何根据货币滞存度或滞存率来确定适当的货币供给量呢?这个问题也需要研究。第三,在流动性滞存说与其前辈有关思想的承继关系上,仍有许多研究工作要做。
《流动性滞存说点评》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22918.html
同“外汇”一词类似,“流动性”一词也有两个含义。其一是指一种资产能迅速脱手变现而在这一过程中又不会遭受价值损失的能力,其二是指货币与资金。流动性滞存一词中的流动性,取流动性的第二个含义,指的是货币与资金。凯恩斯在《通论》中讲的流动性偏好,即指对货币的偏好。
流动性滞存说从社会再生产的角度来解释流动性滞存和通货紧缩。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企业生产出产品,经出卖得到货币收入,这一货币收入经过复杂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过程,最后到达欲以之购买商品和生产要素的购买者手中,形成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以使随后生产出来的产品能够卖出,保证社会再生产能够顺利进行。形成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的货币量,与最初出卖产品所得的货币量并不相等。设其他因素不变,若在数量上前者小于后者,则说明出现了流动性滞存。流动性滞存使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不足,社会再生产因产品难以卖出而不能顺利进行。货币可滞存于收入分配和再分配过程的各个环节,其形式则有家庭和企业的货币窖藏(因非交易目的而持有现金)、银行存差(商业银行存款额大于贷款额的差额)等。流动性滞存使货币供给量中当期实际上用来购买商品和劳务的货币量减少,形成通货紧缩。通货紧缩并不是总货币供给量紧缩,而是由于滞存货币量增加,使当期实际上用于购买商品和劳务的货币量紧缩。
至于流动性滞存产生的原因,流动性滞存论者认为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经济货币化、金融市场的发展、收入水平的提高等,这些都是长期的、趋势性的因素,不会引起短期经济波动。第二,由经济体制、生产技术以及环境和政策等因素的变化导致的居民间收入差距扩大。由于高收入者的消费倾向小于低收入者的消费倾向,居民间收入差距拉大导致国民总储蓄率上升,总消费率下降,消费不足制约了投资,使储蓄的资金不能转化为投资,在银行形成存差。第三,由社会经济体制、技术以及法律政策等因素的变化导致经济生活中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加,人们预期不良、经济安全感减弱,自我保障和自我保险意识增强,人们缩减消费,增加包括窖藏在内的储蓄,人们投资更加谨慎,使资金滞存于银行。我国2000年前后的通货紧缩,就是由后两个原因引起的流动性滞存形成的。
既然通货紧缩是由流动性滞存形成的,那么,要想真正解决通货紧缩问题,就必须从引起流动性滞存的原因着手,先解决流动性滞存问题。流动性滞存论者认为,解决流动性滞存问题有治标与治本两种方法。
治标法就是运用扩张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来缓解通货紧缩。由于通货紧缩是由流动性滞存引起的,所以,在通货紧缩时运用扩张的货币政策,会遇到以下问题:(1)通过“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居民和企业”这一信贷渠道,难以迅速有效地增加货币供应量;(2)增加的货币供应量中,会有很大一部分滞存起来,只有一部分在当期购买商品和劳务;(3)由于消费者和企业信心不足,利率降低未必会使消费和投资增加。这些都使货币政策效果减弱。若此时运用扩张的财政政策,由政府向商业银行和居民发行国债,把滞存的货币量变为政府的国债收入,再通过政府支出,使之变为即期购买商品和劳务的货币量。同时,中央银行利用公开市场业务,从商业银行手中买入国债,发出基础货币,可实现增加货币发行和增加总需求的目标。即是说,通货紧缩时期财政政策比货币政策效果要好。但由于通货紧缩时,居民消费倾向较小,财政乘数小,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效果也不会十分显著。
治本法就是:⑴、采取适当措施,在不损害效率和动力的前提下,缩小居民间的收入差距。如实现竞争机会均等化、扶助弱势群体、利用财政税收手段改善收入分配等。⑵、完善法律体系、健全游戏规则、增加经济生活的透明度、努力消除腐败现象、尽快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以减少不确定性、增强公众信心、改善公众的预期,为缓解流动性滞存建立一个现实的、法律的、制度的和心理的基础。
流动性滞存论者认为,解决通货紧缩问题必须标本兼治,方能收到较好效果。
从文献上看,流动性滞存说的最早提出者是张国忠。他在《金融理论与教学》杂志2000年第3期上发表了“流动性滞存与我国货币财政政策选择”一文,提出了流动性滞存的概念和初步原理。本文介绍的流动性滞存说,也是以他的有关文章为主要依据的。
从总体上看,流动性滞存说是值得肯定的。第一,它以较强的现实感为基础。从收入分配上看,绝大多数农民、城市贫民与高收入者的差距是明显的。在我国商业银行的巨额储蓄存款中,高收入者的存款占了绝大部分。从预期和不确定性因素上看,就业、住房、医疗、养老、教育等方面的市场化改革,在1996年前后进入了实质性阶段,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却没有及时跟上,这就使人们通过储蓄来进行自我保障的意识增强了。第二,它是前人有关论述的继承、借鉴和发展。前人的有关论述有:马克思关于经济危机的可能性和现实性的理论,凯恩斯关于流动偏好的理论,托宾的资产选择的理论,等等。从流动性滞存论者的有关论述中可以看出,流动性滞存说是在继承和借鉴上述理论的基础上,结合现实情况大胆创新而形成的。第三,它具有较强的综合性。通货紧缩问题是一个综合性问题。流动性滞存说从社会再生产,从整个经济运行和运行环境出发来研究问题,具有全面、具体、动态、综合性的特点。前面提到的的流动性约束说,仅仅从金融体制考虑问题,认为是银行的惜贷导致企业的投资资金不足。但银行惜贷是有原因的,消费需求不旺,企业贷款投资前景不良,银行自然要惜贷。从这点上看,流动性滞存说的优越性是十分明显的。第四,它提出的对策是全面的标本兼治的方法,因而其效果是可期的。
总之,可以肯定地说,流动性滞存说为分析中国目前的通货紧缩问题提供了一个适用的工具。在我国已持续六年通货紧缩的严峻形势下,运用这一有效工具来研究解决现实问题,更是十分必要。
目前,流动性滞存说在如下方面还需要完善。第一,它虽然在货币供应总量中区分了滞存货币量Mr和购买货币量Mp,但他们与现行货币供给指标中的M1和M2的关系怎样,并没有具体的仔细的分析和研究。第二,由于货币供给总量中的一部分会滞存起来,那么,如何根据货币滞存度或滞存率来确定适当的货币供给量呢?这个问题也需要研究。第三,在流动性滞存说与其前辈有关思想的承继关系上,仍有许多研究工作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