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基本思路
一、中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现状和问题
??
中国现代物流业,是适应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对外开放、市场竞争日益加剧的形势,在中国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物资计划分配和运输体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化进程的加快,近几年中国现代物流业有了较快的发展。
??(一)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长足进展。经过建国五十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后二十多年的建设,我国基本建成了由铁路、公路、水运、民航和管道运输组成的物流运输基础设施体系。2003年我国铁路营业里程7.3万公里,比1978 年增加41%;公路里程达179.6万公里,比1978年增加102%,其中高速公路3万公里;内河航道里程12.2万公里。我国还建成了一批铁路、公路站场和货运枢纽、海运和内河港口、机场。2003年沿海港口万吨级及以上深水泊位达到近600个。运输线路和作业设施有了较大的改善。以发展现代物流为核心的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等大批涌现。随着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在共用通信网的规模、技术层次、服务水平方面都发生了质的飞跃。2003年,电话用户总数达5.32亿户,其中固定电话2.63亿户,移动电话2.69亿户。电话普及率达到42部/百人。互联网上网人数达7950万人,上网计算机达到3089万台,网站总数达到59.6万个,互联网的应用逐步普及。
??(二)现代物流技术逐步得到应用。为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一些大型工业企业开始重视现代物流技术的应用,以订单为中心改造现有业务流程,在生产组织、原材料采购及产品销售、配送和运输等方面实行一体化运作,降低库存,减少资金占用。商业企业则加快改制重组,发展连锁经营、统一配送和电子商务的步伐。
??(三)专业化物流企业迅速发展。近几年来,通过改造传统国有运输、仓储企业,发展民营物流企业,积极引进外资物流企业,以及实现生产流通企业物流社会化等途径,专业化物流企业发展迅速,逐步形成了不同所有制形式、不同经营模式和不同经营规模的专业物流企业共同发展的格局。物流的服务功能增强,服务水平提高。
??(四)全社会物流总成本占GDP的比重逐步降低。现代物流业的发展,促进了国民经济整体效益的提高。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的测算,2003年中国全社会物流总成本占GDP的比重为21.4%,比1991年下降2.6个百分点,比1997年下降0.9个百分点。一批采用现代物流技术的工商企业,物流成本降低的幅度更大。
??总的看,中国现代物流业还处于起步阶段,总体发展水平仍然比较低。一是物流总成本仍然偏高。一般经济发达国家全社会物流总成本占GDP的比重为10%左右,而中国物流成本比发达国家高出10个百分点左右。工业企业流动资金年周转速度不到2次,批发、零售业周转速度不到3次,大大低于发达国家的周转速度。因缺乏合理的物流组织,公路货运空驶率高达47%。二是专业化物流企业少、服务水平低。中国专业化物流服务的比重还比较低。物流服务企业规模偏小,多数仍停留在货物代理、仓储、库存管理、搬运和干线运输等方面,效率低,速度慢,损耗大。三是区域发展还很不平衡。目前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沿海地区,现代物流业发展很快,但在中西部地区现代物流业发展仍然较慢。四是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还不能适应物流发展的需要。尽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交通运输设施有了较大的发展,但与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相比仍然有较大的差距。铁路建设不能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公路运输组织化程度低,专业化程度差,路网密度与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2003年中国运输网络密度仅为1948公里/万平方公里和14.6公里/万人,美国分别为6869公里和254公里,德国为14680公里和66公里,印度为5404公里和22公里,巴西为1886公里和118公里。物流基础设施的配套性、兼容性差,系统功能不强,综合性货运枢纽、物流中心建设发展缓慢。
??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一是体制障碍。多年来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行业垄断、部门分割、地区封锁的状况,还没有完全根除。充分竞争的物流市场还没有完全形成,物流资源得不到有效整合。二是政策障碍。税收、工商注册、土地、收费等一些政策还不适应现代物流业发展的需要。三是技术标准障碍。物流的不同环节、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技术、信息标准不统一,货物多次装卸、多次拆箱装箱等现象相当普遍。
??二、中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加快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是贯彻科学发展观、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高国民经济的效益和质量、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广大工商企业的客观需要。现代物流业正在成为中国的一个新兴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一)蓬勃发展的国民经济为中国现代物流业发展提供了强大需求。2003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已经达11.7万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6万亿元,外贸进出口总额8512亿美元,货运量150亿吨,货物周转量5.7万亿吨公里,港口货物吞吐量约30多亿吨,集装箱港口吞吐量4867万标准箱。经济的快速发展,庞大的经济规模和13亿人口的消费需求,为现代物流业发展提出了强大的需求,这是中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二)日新月异的基础设施建设为现代物流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近几年中国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公路通车里程2003年比1997年增加47%,其中高速公路增加5倍多。按照“十五”规划的要求,正在加紧建设“八纵八横”铁路主干线、“五纵七横”公路国道主干线,以及45个公路主枢纽、130个公路集装箱中心站和中转站、18个铁路集装箱中心站、43个主枢纽港口。这些设施建成后,将为现代物流发展奠定现实基础。
?(三)体制变革、政策调整和技术标准统一,为现代物流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二十多年来,中国经济体制经历了从计划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变革,去年中国政府作出《关于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进一步明确“大力推进市场对内对外的开放,加快要素价格市场化,发展电子商务、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现代流通方式,促进商品和要素在全国范围自由流动和充分竞争。”中国政府有关部门,正在研究制定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调整促进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政策,推动物流标准化和大通关工程建设,建立现代物流的统计指标体系。地方各级政府也陆续出台了促进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有关政策。这些对促进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必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四)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将为现代物流发展注入新的生机。在2002年发布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中,将一般商品的物流配送列为鼓励外商投资的产业。近几年,物流领域对外开放步伐加快,一大批国际知名物流企业进入中国,带来了现代物流发展的新理念,新技术和新的管理方式,对中国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可以借鉴的经验。按照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承诺,在
未来的两三年中国将进一步扩大流通业对外开放的领域和地域,必将为中国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生机。
??三、中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基本思路
??为了实现中国政府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
《中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基本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