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P案例分析——中电从“零”做起
中国电子进出口总公司的ERP项目,南北软件公关了很多年,当离最后胜利只有一步之遥,却不料遭遇到中电公司信息技术部总经理的坚决阻击。当IT外包已成主流,成熟软件广受青睐,在这个大型企业主持了16年IT建设的CIO却力排众议,拉起年轻的队伍,坚持信息部要唱ERP建设的独角戏。
面对企业内外的重重疑虑,CIO总是自有道理。外贸行业没有成熟的系统,供应商不能了解中电公司的应用环节,看上去这都是IT外包与自主开发之间多年来说不清的老问题。厂商的方案各有高低,却没有一个让CIO完全中意。产品提供商也曾奉行拿来主义,技术实力也不是无懈可击,钻营市场让他们削弱了研发实力。既然都是白手做起,IT市场上的种种问题都迫使信息化团队更加迷恋自己的经验与实力。16年来,经历企业信息化各个环节,目睹外包失败和统一财务软件的实施闹剧,习惯亲历亲为的CIO对自己的实力似乎更有信心。
透过中电公司ERP建设的种种努力,主导权的争夺折射出的却是CIO和信息部门的生存问题。并非是没事找事,除了“令自己更加专业”,提升企业、发展自己,面对产品市场化的机遇,CIO也是深谋远虑。如果是出于特定的目的,企业信息化的总体战略难免会偏移,甚至还会影响对ERP项目的判断问题。这也让看上去良好的意愿可能与期待的现实结果间会横生不少距离。
看似是一个人的ERP,中电公司信息技术部门的这番努力让企业看清了CIO面对外包问题的现实忧虑,也反映出他们对生存与发展的一种颇为复杂的远景考虑。除了领导支持,CIO们还需要发展空间和利益刺激,这是越来越多的传统企业将要面临的又一道信息化难题
从看机房到50万做成ERP
开关机器、开发MIS、编写统计程序,这是一个技术人员的成长道路;承担实施EDI、领导系统升级、统帅ERP开发,这是一个CIO的上升轨迹。凭借16年的经验,率领平均年龄23岁的团队,给所在的总资产80多亿的企业用50万开发实施ERP时,不仅是经验与见识,项目若要成功却还需要更多的东西
最近几个月来,信息主管丁彪都没有过过周末,因为他们公司要上ERP,虽然手下的人平均年龄只有23岁,但他就是要带领这支无论在那里都算得上年轻的技术团队开发出公司的ERP系统。拿下整个ERP的项目,丁彪只需要50万元人民币,这其中的20万元还要用来购买数据库和一些系统开发的应用软件,真正用于开发和实施的费用也就30万左右。
如果听说过万元ERP产品,50万投资建设企业ERP也算不上稀奇,如果是百十人的小企业,这种事情也不新鲜。可丁彪所在的是一个总资产80多亿元,响铛铛的大型国有进出口企业-中国电子进出口总公司(以下简称中电公司),这个年进出口总额保持在20亿美元的大型进出口公司在全国500家最大的外贸企业中也是排名靠前。
对于这样一个大型外贸企业而言,50万做成ERP有点天方夜谭的味道,但38岁的中电公司信息技术部总经理丁彪却丝毫也不怀疑,“ERP对公司意义非凡,要是没这个把握,给我十个胆,也不会揽这个活儿”。
1986年大学刚毕业的丁彪被分配到了中电公司的机房,这就是后来的信息技术部的前身,他的责任就是和比他早一年来的贺明一起看着单位里的宝贝--一台价值20万美元的HP 3000/48小型机。
那时侯,单位里的人觉得计算机像电视机一样,只要一打开就能用,所以他每天的工作就是负责开关电源。幸运的是,他们这种浑浑噩噩的日子没过几天,1986年年底,中电公司当时的总裁李德广从美国出差归来,受配合MIS系统的开发,专门将机房从综合计划处独立出来成立了信息中心。中电公司从此开始走上了真正的信息化征程,丁彪从这一刻起也就开始了自己的职业生涯。
这套由北大负责开发的MIS系统耗时三年,直到最后连编码都没有写出来。中电首次的信息化尝试虽然有领导的支持,资金也能保障,但是却仍然避免不了失败的命运,这让一直在配合北大项目组工作的丁彪初尝了信息化的艰难和不易。当初鼓足了劲头,花了那么多的功夫,却仍然失败的结局虽然让人沮丧,但现在回想起当年的那段经历,丁彪却坦然了许多。“当时失败,其实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那时国家应用的大环境不够成熟造成的,首先是技术环境的不成熟,软件汉化的问题不能得到解决,国外正在兴起的局域网对小型机的冲击也非常大。另外在软件设计上,也没有一套科学的论证体系,操作系统、标准化也都是问题”。
这次失败的信息化经历却使当初留守机房的贺明、丁彪萌发了自己开发软件的念头。
1987年,在HP 3000/48小型机上,贺明和丁彪用COBOL语言开发了一个小小的业务统计软件,虽然小型机不支持汉字,整个软件全是英文界面,但毕竟可以做一些统计报表了。原来,综合计划处有三个统计人员,为了完成报表的统计工作,每个月要从1号忙到20号,还经常免不了由于数据的重复输入造成统计的错误,有了小型机上的统计系统后,三个统计人员就减少为了两个。“当时所有企业上报给外经贸部的报表中,只有中电公司的报表是打印出来的,虽然英文字段旁边被手工地注上了相应的中文翻译,但在当时全是手工编制的报表中,中电公司的报表也算是鹤立鸡群了”,现在提起十几年前的这件事丁彪仍然有抑制不住的兴奋。
初次编制程序的成功,给丁彪他们带来了兴奋和成就感,但这毕竟是小打小闹,成不了什么大气候。所以丁彪和信息中心其他的人员一样,面临这样一个问题:北大不行了,下一步该怎么办?
借着初次成功所带来的兴奋感,加上从北大方面学习的一些经验,丁彪他们决定自己再做一些开发的尝试。在前期的调研中,为了更好地掌握业务的流程,丁彪在储运部呆了三个月,在业务部呆了两个月,在学习业务的同时,也在对这些业务进行电子化的尝试,1989年,使用了信息中心编制的工资管理软件后,中电公司职工手中的工资条已经变成机器打印出来的模式了。就这样,中电的信息中心在信息化的道路上越走越深入了。虽然那时自己编制的软件基本上是以统计为主,并且也只局限于把业务电子化,但在当时看来,已经是非常先进的了。
1992年,中电公司搬进了现在的中电大楼,从1990年开始的中电大楼局域网的布线设计工作,让丁彪再一次接触了当时最先进的技术。“第一次做局域网,接触网络工程,学习的比较多,做完公司的局域网,真是有点久病成医的感觉。感觉自己成了半个专家,那时侯,作个局域网还真是件了不得的事情,当时来参观的人络绎不绝”。1992年,搬进大楼后半年的时间里,局域网就开通了,一些诸如工资管理、固定资产管理、展品管理、业务统计的程序也开始在局域网上运转了。
1
992年成功运行的局域网工程让中电公司名声在外,因此,中电公司承担了国家85科技攻关项目-中电EDI(电子数据交换)应用系统,由于工作出色,丁彪也被提拔为信息中心的负责人。这时,国内的信息化环境也在渐渐好转,据丁彪回忆:当时一些IT界比较有影响的媒体舆论的宣传是:如果到2000年,企业的业务不实现电子化,可能就会被淘汰。而当年的EDI热得也像现在的ERP,这是国家为提高应用水平,跟国际计算机应用水平接轨,推进标准规范而采取的一项措施。
“从1986年到1995年这十年的时间,其实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丁彪对自己在中电公司的前十年做了一个总结,1995年年底,中电公司的EDI应用系统通过了国家评审,在做EDI期间,丁彪进一步扩充了知识,了解到了国际上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财务软件引发信息化闹剧
《ERP案例分析——中电从“零”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