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科技时代的全球化“新经济”
一、世界经济的时空结构变化
当今的世界经济正在发生两大结构性的变化:其一,是空间结构的变化,这种结构变化的学术语言就是所谓的“经济全球化”;其二,是时间结构的变化,这种结构变化的习惯用语就是所谓的“新经济”。
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动力是:宏观上经济体制趋同、微观上跨国公司的全球性套利活动、以及有助于降低远距离控制与交易成本的信息技术革命。由于全球化的运作机制是市场,因此,全球化的推进过程也就是市场经济体制在全球范围内的扩张过程。市场经济是解放生产力的,因为它把为自己消费而进行的生产活动变成了为他人的消费而进行的市场活动。因此,全球化的发展,势必会导致全球性的供给过剩与通货收缩。
如果说全球化增加了全球的供给,那么新经济则改变了需求的结构。新经济源于信息产业革命,信息产业革命造就了一个新的产业部门,那就是IT产业,IT产业的崛起导致了全球性的需求结构的变化,即相当数量的有货币支付能力的需求正在从传统经济部门流向新经济部门。其结果是,传统经济部门的供给过剩问题将会变得更加严重。
二、谁能够成为国际竞争中的赢家
在全球性生产过剩的情况下,只有两类国家(地区)可以活的比较轻松,简单地讲就是一高一低的国家(地区)可以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胜。这一高,就是拥有具有垄断性质的高科技的国家(地区);这一低,就是具有全球最低生产成本的国家(地区)。前者因为可以借助于高技术的垄断权而保持经济的增长,后者则因为具有绝对的成本竞争优势而使经济的增长成为可能。
上个世纪90年代的美国,更加早些时候的德国与日本,都曾因为拥有可以垄断的先进技术而成为世界上增长较快的国家。目前的中国则因为拥有全球最具有成本竞争优势的国家而长期保持着7%以上的经济增长速度。
但是,随着原先公认为是先进的技术日益走向成熟,先是日本、后是德国,现在是美国,先后走上了经济衰退的道路,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它们不再具有可以垄断的高新技术,也没有廉价的劳动力来参与国际竞争了。后来又有东亚国家的经济危机,其实这场危机的发生也是根源于这些国家不再拥有可以有效地参与国际竞争的廉价的劳动力。
三、中国经济如何保持可持续增长
目前,有相当多的经济学家(包括国内的与国外的)正在为中国的经济增长是否真实的问题而进行着热烈的辩论。其实对于这个问题的辩论存在着方向上的错误。就中国目前实际财富的不断增加这一事实而言,中国官方宣布的每年7-8%的增长其实是没有疑问的。但是还应增加的更快。
那么是什么因素造成了今天正处在经济起飞阶段的中国年均增长不能更快呢?我们的回答是,中国这架飞机的两个翅膀太沉重。这架飞机的左翼是低效率的国有企业,其产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0%不到,但是它们占用的现金流量却要超过全社会现金流量的50%以上。这架飞机的右翼是正在产生大量过剩人口的农村,中国农村的产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0%不到,但是农村人口却要占到全国总人口的64%。其结果是,今天的中国既有资金的浪费,又有劳动的大量闲置。如果我们能够把被国有企业浪费的大量现金流量与农村闲置的人口有效地结合在一起,那么中国每年的国民生产总值再增加一倍也是不难的。
环顾今天的世界经济,IT产业已经进入成熟技术的成本竞争,带动世界经济增长的三个火车头(美国、德国和日本)已经先后熄火,具有绝对成本竞争优势的中国面临着极好的发展机遇。因此,只要我们能够大胆地推进国有企业民营化的改革和让农民走上工业化发展道路的城市化改革,从而把处于潜在失业状态的农民与被国有企业滥用的货币资产很好地组合在一起,那么我们就可以真正迎来一个腾飞的中国。
《高科技时代的全球化“新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