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斯真的错了吗,兼谈美国在线时代华纳的模式
因为在AOL达到1,890多亿美元市值的时候,有谁去问过想过这个价合不合理?因为在一个正常的市场下,1,890多亿美元的市场需每年50到100亿美元的净利润才能支持住,而2002年全年AOL的销售收入及EBITDA(折旧、摊销及息税前利润)分别为91亿美元及18亿美元,显然不可能支持这个市值。
AOL时代华纳经营模式没有错
虽然在这次世纪大合并上,时代华纳的股东们吃了大亏,并不一定就证明公司经营模式是错的。一个跨媒体公司的核心,是各业务线条清楚,市场份额强大,现金流量及利润高。
AOL时代华纳拥有一系列王牌媒体品牌,在杂志出版、音乐、电视网络、有线电视、电影制作、主题公园、互联网方面都拥有非常巨大的资产及不可替代的市场地位。各种媒体之间相互协同效应在哈利·波特上体现无遗。从书的出版到电影制作发行,从录像带及音乐CD到利用互联网大肆宣传,把一个儿童幻想故事,制造成为风靡世界、老少咸宜、无分国界语言、价值几亿美元的文化产品事业群。
即使在今天这个不景气的市场状况下,AOL时代华纳的各个事业分别还有如下规模(如图):
营业收入 EBITDA
AOL 90.9亿 18.0亿
出版事业 54.2亿 11.6亿
有线电视 70.4亿 27.6亿
电视网络 76.6亿 20.3亿
电影制作 100.4亿 12.3亿
音乐 42.1亿 4.8亿
2002年(美元)
这个综合媒体经营模式并没有错。
如果一切可以重来,应该是时代华纳收购AOL,并将AOL作为时代华纳的一个子公司,而不是反过来。市场和公司管理层都是不可以后悔的,但一个错误的交易模式并不足以否认一个正确的经营模式。就好象当年人云亦云互联网“新经济”将超越一切,正是这个人群综合效应导致了互联网股市的泡沫。今天大家又议论纷纷对一切大型综合媒体公司或者说跨媒体公司进行质疑。难道不存在这种可能:几年以后,这种一边倒的态度再一次会被证明是错的?
王先先自评TOM收购程式
互联网的泡沫是一种偏激行为,对大型综合媒体公司的一边倒的质疑同样是一种偏激行为。我写这篇文章,是以王先先个人的名义,纵使读者可能会说,你还是TOM集团的CEO,你的分析虽然针对AOL时代华纳,如果用同样的方法去看TOM的收购,是不是TOM也利用了高昂价格的股票?答案是:TOM是利用了自己的股票,但我们的对价比AOL时代华纳的合并对价合理得多。而且绝大多数被我们收购的公司是没有办法自己独立上市的小规模公司,其本身的价值也不能和已经上市的公司同日而语。
王先先系TOM.com首席执行官
《凯斯真的错了吗,兼谈美国在线时代华纳的模式(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