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慈善作文
爱心慈善作文
周静怡 指导教师:陶爱侠
爱从哪里来?爱从你的父母那里来,爱和你的生命一起走来。
你一生下来伴随着哭声,因为你非常弱小,不会说话,不会走路,不能自食其力,不能保护自己,所以你感到不安全、感到恐惧……但是,你很快不哭了,因为你从妈妈的体温中、爸爸的惊喜中和所有在场的医生、护士、亲人的关怀中,感受到了爱、温柔、无限的期待和包容……
爱心是一种循环,是人与人之间情感的分享和交流,这样才能生生不息、越来越多。有了爱心,就有了慈善,就会去关爱别人、帮助别人;而当你需要关爱和帮助的时候,也有人来关爱你、帮助你。这就是爱心慈善的魅力。因为有了爱心、有了慈善,我们感到做人的尊严和幸福,感到社会的温暖和公正,懂得珍惜生命,爱护地球,关爱别人。
“善”是一个很古老的字。因为中国古人非常喜欢羊,也十分感谢羊,所以把羊作为善良、温柔、美丽、吉祥的象征,以至于在古文字中,很多表示美好事物和观念的词都用“羊”字作偏旁。再看看慈善的“慈”是心字底,古人说“母爱为慈”,而“慈”和“善”合在一起,表示“大爱”之意。
如果轻声问问自己,我们的记忆从何开始。这时,浮现在我们脑海,可能是一个开心的画面、一个感动的瞬间,也可能是一个精彩的故事……无论怎样,稍加留心!我们就会发现,每一份印象深刻的记忆都是一扇了解世界的窗。只要我们的心扉还没关上,我们就可以从很多人和事中得到启示和滋养。接下来,我为大家讲两个小故事:
诗人屈原在年幼时就有悲天悯人的情怀,那时的屈原,在大人眼里也许还是个孩子,但实际上他却比同龄人早熟。当时正逢年饥荒,屈原家乡的百姓们吃不饱、穿不暖,时有沿街乞讨、啃树皮、食埃土者,年少的屈原看见这一切,不禁伤心落泪,他发誓要为这些人做点什么来缓解他们的痛苦。
一天,屈原家门前的大石缝里突然流出了雪白的大米,百姓们见状,纷纷拿来碗瓢、布袋接米,将米背回了家。不久,屈原的父亲便发现家中粮仓中的大米越来越少,他很奇怪,便留意观察,看是否有人偷米。有一天夜里,他发现屈原正从粮仓里往外背米,便将屈原叫住,一问才知道原来是屈原把家里的米灌进石缝里,乡亲们知道了真相都很感动,夸赞屈原。父亲没有责备屈原,只是对他说:“咱家的米救不了多少穷人,如果你长大后做官,把国家管理好,天下的穷人不就有饭吃了吗?”
父亲的话激励了屈原,自此他勤奋治学,长大后学有所成,楚王得知他有才能,便召他为官,让他管理国家大事。屈原为国为民,尽心尽力。为后世之人称颂,真正做到了由小善转为大善的境界。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慈济世间仁心有自,善行天下大道无垠。
北京一中学生患了严重肾病,需要换肾,可是孩子的父母都是工薪阶层,无力承担高昂的手术费。消息传到学校,同学、老师纷纷解囊相助。孩子父亲的同事得知此事,也纷纷捐款。有的人甚至把自己当月工资全部捐献出来,这事经《北京晚报》报道后,引起了更多人的关注和参与,大家都有一个心愿,那就是这位中学生的病能尽快得到医治。
是啊!我相信,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奉献你的爱心吧!不需要多少时间,也无需太大的精力,赶快行动起来!
刚才的两个故事是我在《慈善读本》上看到的。这本书告诉了我们一定要有爱心,我认为这是一本很好的书,使我受到了很大的感悟和启发,如:儒家教育思想对后世的影响巨大。《论语》中“仁”、“礼”作为核心。《慈善读本》意在探索青少年慈善教育的内容、方法和途径。培养我们青少年的慈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所产生的积极影响,有利促进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这本书中的内容对于我们一生有很大的影响。希望身边的同学也要多多学习。
(本文作者系陕西省铜川市三中学生) 《爱心慈善作文》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26879.html
周静怡 指导教师:陶爱侠
爱从哪里来?爱从你的父母那里来,爱和你的生命一起走来。
你一生下来伴随着哭声,因为你非常弱小,不会说话,不会走路,不能自食其力,不能保护自己,所以你感到不安全、感到恐惧……但是,你很快不哭了,因为你从妈妈的体温中、爸爸的惊喜中和所有在场的医生、护士、亲人的关怀中,感受到了爱、温柔、无限的期待和包容……
爱心是一种循环,是人与人之间情感的分享和交流,这样才能生生不息、越来越多。有了爱心,就有了慈善,就会去关爱别人、帮助别人;而当你需要关爱和帮助的时候,也有人来关爱你、帮助你。这就是爱心慈善的魅力。因为有了爱心、有了慈善,我们感到做人的尊严和幸福,感到社会的温暖和公正,懂得珍惜生命,爱护地球,关爱别人。
“善”是一个很古老的字。因为中国古人非常喜欢羊,也十分感谢羊,所以把羊作为善良、温柔、美丽、吉祥的象征,以至于在古文字中,很多表示美好事物和观念的词都用“羊”字作偏旁。再看看慈善的“慈”是心字底,古人说“母爱为慈”,而“慈”和“善”合在一起,表示“大爱”之意。
如果轻声问问自己,我们的记忆从何开始。这时,浮现在我们脑海,可能是一个开心的画面、一个感动的瞬间,也可能是一个精彩的故事……无论怎样,稍加留心!我们就会发现,每一份印象深刻的记忆都是一扇了解世界的窗。只要我们的心扉还没关上,我们就可以从很多人和事中得到启示和滋养。接下来,我为大家讲两个小故事:
诗人屈原在年幼时就有悲天悯人的情怀,那时的屈原,在大人眼里也许还是个孩子,但实际上他却比同龄人早熟。当时正逢年饥荒,屈原家乡的百姓们吃不饱、穿不暖,时有沿街乞讨、啃树皮、食埃土者,年少的屈原看见这一切,不禁伤心落泪,他发誓要为这些人做点什么来缓解他们的痛苦。
一天,屈原家门前的大石缝里突然流出了雪白的大米,百姓们见状,纷纷拿来碗瓢、布袋接米,将米背回了家。不久,屈原的父亲便发现家中粮仓中的大米越来越少,他很奇怪,便留意观察,看是否有人偷米。有一天夜里,他发现屈原正从粮仓里往外背米,便将屈原叫住,一问才知道原来是屈原把家里的米灌进石缝里,乡亲们知道了真相都很感动,夸赞屈原。父亲没有责备屈原,只是对他说:“咱家的米救不了多少穷人,如果你长大后做官,把国家管理好,天下的穷人不就有饭吃了吗?”
父亲的话激励了屈原,自此他勤奋治学,长大后学有所成,楚王得知他有才能,便召他为官,让他管理国家大事。屈原为国为民,尽心尽力。为后世之人称颂,真正做到了由小善转为大善的境界。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慈济世间仁心有自,善行天下大道无垠。
北京一中学生患了严重肾病,需要换肾,可是孩子的父母都是工薪阶层,无力承担高昂的手术费。消息传到学校,同学、老师纷纷解囊相助。孩子父亲的同事得知此事,也纷纷捐款。有的人甚至把自己当月工资全部捐献出来,这事经《北京晚报》报道后,引起了更多人的关注和参与,大家都有一个心愿,那就是这位中学生的病能尽快得到医治。
是啊!我相信,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奉献你的爱心吧!不需要多少时间,也无需太大的精力,赶快行动起来!
刚才的两个故事是我在《慈善读本》上看到的。这本书告诉了我们一定要有爱心,我认为这是一本很好的书,使我受到了很大的感悟和启发,如:儒家教育思想对后世的影响巨大。《论语》中“仁”、“礼”作为核心。《慈善读本》意在探索青少年慈善教育的内容、方法和途径。培养我们青少年的慈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所产生的积极影响,有利促进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这本书中的内容对于我们一生有很大的影响。希望身边的同学也要多多学习。
(本文作者系陕西省铜川市三中学生) 《爱心慈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