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物流业发展与布局的特点及对策探讨
物流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社会经济活动之一,物流业是兴起较晚但发展相当快的一个产业,对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的国民经济增长发挥着重要的支持和带动作用。据统计,发达国家象法国1996年物流产值高达15840亿法郎,德国物流产值高达1580亿马克,日本1995年物流产值高达314690亿日元。我国国民生产总值的30%以上包含在物流系统(包括仓储业、交通运输业、邮电通信业及相关产业)内,1997年我国物流业产值(包括交通运输业、仓储业、邮电通信业产值)达到4526亿元。我国经济规模大,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仅直接以物流业为基础的商品市场而言,1999年消费品零售总额为3l134.7亿元,全社会生产资料销售总额为35700亿元,外贸进口总额为l388亿美元。到21世纪,我国将向世界提供将近7000亿美元的市场,因此,大力发展并合理布局我国的物流业,将对我国及世界经济产生重要的影响。
物流业发展历史
国外物流业的发展历程
物流(Physical Distribution)(亦称为配送)一词最早出现于美国,1915年阿奇·萧在《市场流通中的若干问题》中提到物流一词,被称为物流的萌芽。二战中美国军队围绕战争供应建立了“后勤”(Logistics)理论,将战时物资生产、运输、配给等活动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统一布置,以达到战略物资补给的费用低、速度快等要求,物流概念由此产生。
20世纪50~80年代间,发达国家的企业为了追求利润而将竞争焦点放到产品质量上,各企业千方百计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以提高市场竞争力,此时企业管理者将物流概念引入生产领域,开始注重生产领域内的物流业发展。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竞争焦点逐渐又转向非生产领域,从产品质量竞争转移到服务质量竞争上。如何降低物流系统的成本,提高效益与服务质量成为竞争的新焦点,物流管理因此产生,并且物流战略被视为获得市场优势的主要战略。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信息网络的普及,传统物流业开始向现代物流业转变。综合物流发展包括运输合理化、仓储自动化、包装标准化、装卸机械化、加工配送一体化、信息管理网络化等。在市场全球化和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下,综合物流业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并且其发展水平成为衡量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我国物流业的发展历程
建国到1978年前,我国一直是计划经济体制,生产、运输、仓储、销售等都由国家控制,企业在物流过程中没有一个经营自主的空间,物资不能按市场规律有效流动,所以此阶段内我国经济领域中没有物流的概念,更缺乏有关物流理论的研究。1978年后,随着经济的改革和市场的开放,我国开始发展物流业。我国从国外引入物流概念有两条途径,一是80年代初随“市场营销”理论的引入而从欧美传入;二是“Physical Distribution”从欧美传入日本,日本人翻译为“物流”,而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从日本直接引入“物流”的概念。20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企业产权关系日益明晰,生产、流通等企业开始认识到物流的重要性。国内开始出现了不同形式的物流企业,大多物流企业是由原运输企业、仓储企业、商业企业或工业企业等改造重组而来,但此时已有少数物流企业开始建立在物流理论上,根据物流运作规律进行组织与管理。同时对物流的研究也从流通领域向生产领域渗透。网络技术、电子商务等发展对物流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加强了我国物流业与世界物流业的合作与交流,使我国物流业发展开始走向国际化、全球化。
我国物流业的发展特点分析
经过20年的建设和发展,我国的物流业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物流设施达到一定的规模,在国内经济发达地区已经初步形成了物流市场,能够提供多种形式的物流服务。目前我国的物流业发展呈现出以下特点:
我国物流发展已有一定基础,物流体系逐渐形成
尽管物流一词作为舶来品,引入我国时间不长,但物流活动早就存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并且历史悠久,目前物流业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我国的物流业总产值一直呈上升趋势(如图l所示),在1978年仅为172.3亿元,而到1997年就高达4526亿元,是1978年的26倍,发展迅速。我国的物流业设施发展也很迅速,在1999年铁路营运里程达到6.64╳104km,公路达到135.17╳104km,其中高速公路达到ll605km,石油和天然气管道2.3l╳l04km,远洋运输的国家主力——中远集团船队1996年发展到l700余刀载重吨位的生产能力,1998年底全国共拥有143个机场;包装形成了包括包装材料、包装制品、包装机械、包装印刷等门类齐全的新兴产业;装卸搬运方面广泛地采用叉车、托盘及其他机械;现有商业网点1600万个,各类批发市场9.5万个,其中年营业额超过亿元的市场约1000个,连锁企业已有1500多个,店铺数26000余家,销售额l500亿元;并且物流业发展已经形成完善的物流体系,以海洋运输为代表的运输物流体系、以商品加工和配送为代表的仓储物流体系、以服务型竞争战略为代表的制造商物流体系、以海空港集散为代表的口岸物流体系、以电子商务为代表的配送物流体系。
物流业的发展仍落后于发达国家
我国从80年代才开始从国外引进物流概念,到现在不过才二十年的历史,本身缺乏物流理论的研究,而且我国物流业发展规模小,水平比较低,其产值占GDP的比重一直很低,到1997年仅为6.1%。国内企业对物流服务需求不足,目前我国企业的自由物流占整个市场规模的60%——70%,物流主动需求的匮乏使我国物流业的发展内在动力不足。同时目前我国物流业的专业化程度低,企业数量少难以形成网络或有网不畅;规模小、装备落后、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不高,尚未形成物流业发展气氛;企业搞“大而全”、“小而全”,产供销一体化、仓储运输一条龙,物流过程费用大、浪费惊人;而且目前我国的交通运输仓储业的现代化水平不高,物流中心、集装箱运输等发展较慢,商品在物流过程中破损率高,流通费用高;物流服务业服务内容有限,只能提供各段的物流服务,没有形成完整的物流供应链;物流管理人才缺乏,技术装备落后,信息渠道不完善等。并且基础设施建设的地区差异明显,科技落后等因素致使我国发展物流业具有很大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实现物流业的现代化更需要很长的时间。
物流理论研究落后于物流业的实践发展
虽然我国物流活动自古就有,但关于物流研究的理沦却没有发展起来,物流方面的资料和教材很少,系统和全面的研究更少。直到80年代才引进国外有关物流的理论,进行物流的有关研究,到现在不过20年的时间,与国外相比,在物流理论研究上远远落后。在经济活动中,物流活动的发展却有几千年的历史,其发展快于理论的研究,理论研究落后于实践活动。
物流业技术上的多元化
我国具有丰富的人力资源,但我国人力资源的文化水平整体偏低,并且区域经济和文化差异明显。同时也由于各种货物具有不同特性并对物流有不同的要求等原因,
物流业发展呈现部门化、区 《我国物流业发展与布局的特点及对策探讨》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27345.html
物流业发展历史
国外物流业的发展历程
物流(Physical Distribution)(亦称为配送)一词最早出现于美国,1915年阿奇·萧在《市场流通中的若干问题》中提到物流一词,被称为物流的萌芽。二战中美国军队围绕战争供应建立了“后勤”(Logistics)理论,将战时物资生产、运输、配给等活动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统一布置,以达到战略物资补给的费用低、速度快等要求,物流概念由此产生。
20世纪50~80年代间,发达国家的企业为了追求利润而将竞争焦点放到产品质量上,各企业千方百计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以提高市场竞争力,此时企业管理者将物流概念引入生产领域,开始注重生产领域内的物流业发展。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竞争焦点逐渐又转向非生产领域,从产品质量竞争转移到服务质量竞争上。如何降低物流系统的成本,提高效益与服务质量成为竞争的新焦点,物流管理因此产生,并且物流战略被视为获得市场优势的主要战略。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信息网络的普及,传统物流业开始向现代物流业转变。综合物流发展包括运输合理化、仓储自动化、包装标准化、装卸机械化、加工配送一体化、信息管理网络化等。在市场全球化和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下,综合物流业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并且其发展水平成为衡量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我国物流业的发展历程
建国到1978年前,我国一直是计划经济体制,生产、运输、仓储、销售等都由国家控制,企业在物流过程中没有一个经营自主的空间,物资不能按市场规律有效流动,所以此阶段内我国经济领域中没有物流的概念,更缺乏有关物流理论的研究。1978年后,随着经济的改革和市场的开放,我国开始发展物流业。我国从国外引入物流概念有两条途径,一是80年代初随“市场营销”理论的引入而从欧美传入;二是“Physical Distribution”从欧美传入日本,日本人翻译为“物流”,而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从日本直接引入“物流”的概念。20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企业产权关系日益明晰,生产、流通等企业开始认识到物流的重要性。国内开始出现了不同形式的物流企业,大多物流企业是由原运输企业、仓储企业、商业企业或工业企业等改造重组而来,但此时已有少数物流企业开始建立在物流理论上,根据物流运作规律进行组织与管理。同时对物流的研究也从流通领域向生产领域渗透。网络技术、电子商务等发展对物流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加强了我国物流业与世界物流业的合作与交流,使我国物流业发展开始走向国际化、全球化。
我国物流业的发展特点分析
经过20年的建设和发展,我国的物流业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物流设施达到一定的规模,在国内经济发达地区已经初步形成了物流市场,能够提供多种形式的物流服务。目前我国的物流业发展呈现出以下特点:
我国物流发展已有一定基础,物流体系逐渐形成
尽管物流一词作为舶来品,引入我国时间不长,但物流活动早就存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并且历史悠久,目前物流业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我国的物流业总产值一直呈上升趋势(如图l所示),在1978年仅为172.3亿元,而到1997年就高达4526亿元,是1978年的26倍,发展迅速。我国的物流业设施发展也很迅速,在1999年铁路营运里程达到6.64╳104km,公路达到135.17╳104km,其中高速公路达到ll605km,石油和天然气管道2.3l╳l04km,远洋运输的国家主力——中远集团船队1996年发展到l700余刀载重吨位的生产能力,1998年底全国共拥有143个机场;包装形成了包括包装材料、包装制品、包装机械、包装印刷等门类齐全的新兴产业;装卸搬运方面广泛地采用叉车、托盘及其他机械;现有商业网点1600万个,各类批发市场9.5万个,其中年营业额超过亿元的市场约1000个,连锁企业已有1500多个,店铺数26000余家,销售额l500亿元;并且物流业发展已经形成完善的物流体系,以海洋运输为代表的运输物流体系、以商品加工和配送为代表的仓储物流体系、以服务型竞争战略为代表的制造商物流体系、以海空港集散为代表的口岸物流体系、以电子商务为代表的配送物流体系。
物流业的发展仍落后于发达国家
我国从80年代才开始从国外引进物流概念,到现在不过才二十年的历史,本身缺乏物流理论的研究,而且我国物流业发展规模小,水平比较低,其产值占GDP的比重一直很低,到1997年仅为6.1%。国内企业对物流服务需求不足,目前我国企业的自由物流占整个市场规模的60%——70%,物流主动需求的匮乏使我国物流业的发展内在动力不足。同时目前我国物流业的专业化程度低,企业数量少难以形成网络或有网不畅;规模小、装备落后、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不高,尚未形成物流业发展气氛;企业搞“大而全”、“小而全”,产供销一体化、仓储运输一条龙,物流过程费用大、浪费惊人;而且目前我国的交通运输仓储业的现代化水平不高,物流中心、集装箱运输等发展较慢,商品在物流过程中破损率高,流通费用高;物流服务业服务内容有限,只能提供各段的物流服务,没有形成完整的物流供应链;物流管理人才缺乏,技术装备落后,信息渠道不完善等。并且基础设施建设的地区差异明显,科技落后等因素致使我国发展物流业具有很大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实现物流业的现代化更需要很长的时间。
物流理论研究落后于物流业的实践发展
虽然我国物流活动自古就有,但关于物流研究的理沦却没有发展起来,物流方面的资料和教材很少,系统和全面的研究更少。直到80年代才引进国外有关物流的理论,进行物流的有关研究,到现在不过20年的时间,与国外相比,在物流理论研究上远远落后。在经济活动中,物流活动的发展却有几千年的历史,其发展快于理论的研究,理论研究落后于实践活动。
物流业技术上的多元化
我国具有丰富的人力资源,但我国人力资源的文化水平整体偏低,并且区域经济和文化差异明显。同时也由于各种货物具有不同特性并对物流有不同的要求等原因,
物流业发展在技术上兼容手工劳动、半机械化、机械化、半自动化,形成我国特色的技术多元结构,这种技术结构与西方国家相比有很大的不同。
物流业发展呈现部门化、区 《我国物流业发展与布局的特点及对策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