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游戏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竞技游戏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作者:杨媛秧)
竞技游戏着重的是一个"比"字,以"比"来激起学生的兴奋点,从而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有效的课堂教学效果。下面我就自己的教学经验谈谈几种方法。
一、比记忆
记忆是任何学习的基础,且中学生正处于记忆力最旺盛阶段。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注重积累,培养语感,鼓励"多读书,少做题",规定初中阶段背诵古诗文不少于80篇。因此,可以经常开展接背名诗佳句、成语接龙等游戏。课上印发词语解释、诗句、语段若干篇,规定好时间,然后看谁在规定时间内记得最多。或布置若干篇古诗文,约好一个星期以后比,以后再增加量,如此往复。建议学生捡拾零碎时间背诵,或吃饭路上,或下课期间,或睡觉之前。这样,不但可以使学生积累大量的古诗文,而且还可培养学生每天背读古诗文的好习惯。
二、比理解
信息获得的多少与快慢直接关系到阅读能力的强弱。在教学中应注重学生信息搜索能力的培养,注重课文内容的理解。比如在教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七年级上册的《女娲造人》时,设计这样一个教学环节:100秒快速答题。先让学生默读课文,整体把握女娲造人的动机、过程,让学生设想自己就是女娲,在100秒内,不假思索地回答以下问题:①你为什么造人?②是什么给了你造人的灵感?③你具备什么样的法力可以造人?④请用两个字形容一下你在造人过程中的心情?⑤为什么会有这种心情?⑥你在造人过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⑦你如何解决?⑧你希望自己所造的人能过上一种怎样的生活?⑨你认为如果想过上这样的生活,人类应该具备怎样的品质?⑩请说一句你最想送给人类的祝福语。这种教学环节的设计不仅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也锻炼了学生搜索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
三、比运用
运用就是对所获得的信息作出反应,进行处理,运用联想,扩散思维,对课文以外内容的延伸。比如在教《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这篇课文,讲到周恩来以 "誓当中华之主人"对"勿做列强之奴仆"时,先讲了鲁迅对对子的故事。有一次,老师出了一个题:"独角兽"。同学中有人对"四脚蛇",有人对"九头鸟"。老师摇摇头,表示不满意。鲁迅对以"比目鱼",老师面露笑意,要他说明理由。鲁迅说:"'独'有'单'的意思,但不是数字,所以不宜用数字对;'比'有'双'的意思,也不是数字,故能相对。"老师听了,连声赞许。这样激起他们的兴趣,然后简单地介绍了一下对对子的规则,让他们也来学着对对子,单位时间内看谁对得多。先不管质量如何,才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这样不仅了解了对对子的有关知识,还锻炼了学生的思维。
四、比创造
比创造主要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特别运用于作文教学。比如逆向思维,扩散思维求立意。要求学生单位时间内针对同一个题材从不同角度立意,看谁写得好,写得多。先以四人小组为单位,二对二,进行立意训练,当然也可以做专门的语言训练、构思训练等等。竞赛式作文,可以让学生为自己或自己小组获得成功而作出努力,使学生的学习情绪处于亢奋状态,这样有利于点燃学生的思想火花,让他们暂不去考虑离题、偏题之类的评语,让他们的思维充分自由地放开。而充分放开思维,不作规矩约束,使学生获得了成功感,让学生觉得做作文不难,对作文的兴趣也就来了。
游戏的形式上也可以是灵活多样的,比如小组合作、个人抢答,等等,施行方式上可以整堂课贯穿,也可以局部穿插。
不过在竞技游戏的设计中教师要体现主导地位。首先教师要了解学生特点,游戏设计的目的性要明确,要将教学目的和内容与游戏的内容规则巧妙结合起来。其次,教师要保证全体同学参与。要让每个学生理解并掌握游戏规则,让全体学生都有热情,都能有参与意识或行为。另外,教师在游戏中要注意及时调控,避免无效的游戏闹剧发生。
《竞技游戏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