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教学目标制定的策略
针对“定篇”:提供支架 ,释疑解惑 。 经典作品大多以凝重厚实、意蕴丰富而著称,虽然思想与艺术价值是鉴赏重点,但是涉及的重点与难点应该多方面的。课堂上,“总要设法使一些知识成为掌握另一些知识的工具,——学生的兴趣、注意力和知识的牢固性,归根结底都取决于这一点。”⑥教学契诃夫《装在套子里的人》,发现学生对别里科夫为何把自己和别人装进“套子里”,而恋爱时又能表现出正常的人性,感到困惑。于是,我就运用了弗洛伊德的三重人格结构学说加以说明。这一理论是弗洛伊德在上世纪20年代以后提出的。其基本观点是,人格也有三个部分构成:本我(伊德)、自我、超我。“伊德完全是无意识的,基本上由性本能组成,按‘快乐原则’活动;自我代表理性,它感受外界影响,满足本能要求,按‘现实原则’活动;超我代表社会道德准则,压抑本能冲动,按‘至善原则’活动。伊德和超我经常处于不可调和的矛盾中,自我总是试图调和这对互相冲突的力量。在正常情况下,这三个部分是统一的,互相协调的。当这三者失去平衡发生冲突时,即导致精神病症和人格异常。”⑦学生终于明白,别里科夫已经几乎被现实改造成一个只有“超我” 状态的自我封闭狂了!再如针对《孔雀东南飞》主题出现多元化的情形,笔者在参考安徽师大潘啸龙教授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教学时向学生简介了该诗主题的接受简史:最初主旨:“时人伤之”→魏晋至明清:赞颂爱情,淡化对封建礼教的批判→"五四"时期反封建,反礼教,主张婚姻自由→当代:抨击封建礼教,歌颂真挚爱情,否定死守孝道……学生豁然开朗。
针对“例文”:另辟蹊径,深度挖掘。张溥《五人墓碑记》是一篇学习文言知识的好材料,我曾经把它作为例文来教过。文章大书特书了五人“激于义而死”的壮举,进而阐述了“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的道理。那么,五人“激于义而死”这一现象背后到底还隐藏着什么?教学中,我做了一些个性化解读的尝试。我发现,这背后隐藏的是中国传统的生死观——
先看古代先哲们的训导:
《尚书》:“惇信明义,崇德报功,垂拱而治天下。”
《周易》:“子曰:‘夫易,圣人所以崇德而广业也。’”
孔子:“朝闻道,夕死可矣。”又曰:“杀身以成仁。”
孟子:“舍生以取义。”
《礼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再看后人的传承:
马援:“男儿要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耳。”
陆游:“夜视太白收光芒,报国欲死无战场。”
曾国藩:“愿死疆场,不愿死牖下,本其素志。”
陈毅:“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
最后得出两点结论:什么是“中国传统的生死观”?
其一:“崇德尚群(即重视人的节操修养,认为群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是中华文明的一个思想内涵和重要特点。”(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
其二:中国古代知识分子,活动目标“着眼在下层之全体民众。他们……为社会而政治,为整个人文之全体性的理想而政治。因此,他们都有一超越政治的立场。”(钱穆《国史新论》)
这样处理后,不少学生开始喜欢这篇文章。
针对“样本”:避实就虚,多管齐下。 教学《动物的游戏》,我确定的主要目标是“初步学习筛选信息、归纳要点两种基本方法(前者:(1)理清段落文脉法,(2)明确各句功能法;后者:(1)直接摘录法,(2)提取合并法),为今后进一步解读科普文做好准备。”这一课,学生一看就懂,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习动机,“最重要的是要通过直接唤醒学生对活动本身的好奇心来唤醒其认知的需要”。 ⑧我先以第十一自然段为例,引导学生总结出了筛选信息、归纳要点两种基本方法,然后把全文改写成《动物游戏之谜的结题简报》,让学生结合文章修改结论中的错误。最后,我还列举了中国古代诗歌中描写动物游戏的例子,引导学生筛选有关信息加以解释,做到正确理解,活学活用。
阅读下列古诗,结合本文有关信息各用一句话解释画线句所描写动物游戏的现象(先说与游戏原因对应的假说类别,然后再解释)。
(1)李贺的《南园》:“春水初生乳燕飞,黄蜂小尾扑花归。窗含远色通书幌,鱼拥香钩近石矶。”
(2)杜甫《江畔独步寻花》:“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3)戴叔伦《兰溪棹歌》:“ 凉月如眉挂柳湾, 越中山色镜中看。兰溪三日桃花雨, 半夜鲤鱼来上滩
(参考答案:(1)演习说,乳燕试飞是未来独立生活的排演或演习。(2)自娱说,彩蝶恋花,久久不回,恐怕不仅仅是吃喝的需要,而是天性的表现,主要是通过自得其乐的游戏,使它们紧张的自然竞争生活得到某种调剂。(3)学习说,鱼抢新水,涌上溪头浅滩是为了锻炼适应新环境的能力,因为一般来说,新的水域虽
《语文课堂教学目标制定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