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生涯规划与专业成长报告讲座
们倍加珍惜。听课从不迟到早退,边听边飞快地记笔记,两年里记录本写满十几本,笔芯写干一支接着一支。学习期间的每次作业老师都要求写成论文,我没有网络下载,杜绝剪刀加糨糊,从自己的专业出发,老老实实自己写作,每次作业都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有的还被人民大学书报复印资料《中小学教育》全文转载。两年中,我有机会聆听黄济、袁贵仁等名师的讲座,与刘兼、张华等所有学科课程标准组专家对话,和同学们切磋教研心得,为投身课改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五、有一种理由叫执着——成就他人,成长自我
从1990年兼职教研员到1996年担任区小学语文教研员,到1998年后担任市小学语文兼品德教研员,我逐步从运动员变成了教练员。教研员是一种特殊的职业,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呼唤一线校长、教师职业角色转型的同时,也要求教学研究人员职业角色的创新。教研员要由国家课程标准的诠释者而成为课程和教学理论的研究者,要由教师教学水平的鉴定者而成为教师专业自主化发展的促进者,是抽象课改理念和教师实实在在教学行为的促进者。作为国家课程标准与各地学校课程实施过程之间的重要中介,我们是一群肩负重担的人,一头挑着现在,一头挑着未来;一头挑着理论,一头挑着实践;一头挑着理想,一头挑着现实;一头挑着国家的课程标准,一头挑着一线的教师和学生。
作为教研员,如何发挥“研究、指导、服务”作用呢?我思考得更多的不再是个人的发展,而是一个地区的教师队伍的建设,教学质量的提升。我确立了“以新课程推进为契机,以课题研究为抓手,以课题凝聚人心,以课题提升品位,打造教师队伍,促进师生共同发展。”的教研思路。
(一)课题研究者——注重过程管理,追寻研究实效
第八次课程改革的主题词是:学生生活、学生发展,目的是为了创造一种适合儿童的教育,而不是创造适合教育的儿童。真正的教育是以人为本,以儿童发展为本的教育。因此,我认为课改关注的焦点是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德育课改的实效最终应体现在促进学生发展,促进学生过更好的有道德的生活上。2002年,我申报了“品德教育中小学生主体活动探究”研究课题。本课题被列为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课题(第四期)重点课题,也是中国教育学会“十五”重点课题“小学德育课程教学实效性研究”子课题。
1、“八动”管理策略,带领全体教师“做运动”
为了扎实进行课题研究,有效进行过程管理,作为课题主持人,在制定市教研室年度工作计划时,我注重以课题为先导,整合各种活动资源,监控研究进程,带领全体教师做运动。我们采取的“八动”策略是:
(1)目标启动,现场推动。2001年11月,我们举行了隆重的开题仪式,260多名教师参与课题论证,观摩研究课,点评研究课。扬州电视台强档节目“关注”进行了报道,《扬州日报》刊登活动图片,开题活动资料已结集。
(2)城乡联动,典型带动。课题由市教研室牵头,7位县教研员分工协作,分别协调各地教学实验,有16个子课题、36所学校加入了课题实验,每个子课题实验学校校长室具体负责分课题研究,因此该课题在全市上下形成合力,并向周边学校辐射,课题研究网络遍布城区、郊区、农村学校。
(3)科研拉动,活动促动。我们举办一系列教学研讨、评比活动,促进教师参与。有教学设计比赛,有课堂教学竞赛,有教学论文评比,有多媒体课件设计大赛,有学生体验征文评比。我们课题组骨干赴上海参加全国课题“小学德育课程教学实效性研究”研讨会,课题主持人作了大会发言。以“课题研究中的操作性问题与对策”为主题召开全市德育年会,面对现实,关注问题,矫正缺失,为进一步研究明确方向。
(4)全体互动,评价促动。2002年12月起,课题组排定中期论证时间表,对16个子课题逐一进行中期论证。全市子课题学校集中力量,分期分批对课题进行会诊,观摩课堂教学,查看研究资料,听取校长汇报,请专家做讲座。全体课题成员既是评价者,又是被评价者,专业素养得到很大提高。
2、课题研究效应
实验之初是36所学校,298名教师直接参与,实验学生数20681人。3年来,实验逐步引起关注,课题组以多种方式研究推广,辐射学校达250多所,教师3500多人次参与课题组活动,推广受益学生数逾10万人。
实验之初,思品学科远不如语文、数学受重视;实验至今,我一直呼吁的“学科无大小,关键有作为”已成为课题组全体成员的共识!江都真武镇中心小学提出了“以品德课程为引领,全面推进学校课程改革”的响亮口号,赢得了广泛的社会赞誉。在高邮,即使只有68名学生的金灯渔村小学,也以“渔文化”为校本课程,把养成教育贯穿其中,培养学生会生存、会生活、会创造,活动朴实扎实,理念清新,富有成效。课题研究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
(二)教研领跑者——鼓舞士气,搭建平台
课程改革从表面上看是调整课程、改编教材,实质是课程文化的嬗变,课程观念、态度、行为的重构,超越了单纯以改编教材为课改标志的局限,更超越了教师与课改之间主客对象式认识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说,课改不仅仅变革教学内容和方法,而且也是变革人,改变着教研员的职能,改变着教师的角色,改变着学生的生活。作为教研员,我意识到:教研员必须在场,在第一现场!
1、鼓舞士气,明确要求
不少学校把思想品德学科当成“副科”,教师在学校不被重视,因此研究积极性不高。1998年,在我主持的全市第一次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竞赛会上,我发出了“学科无大小,关键有作为!有为就有位”的呼唤,教师士气大增。在平时听课时,我试图怀着仁者的心态,锻炼智者的眼光。我总是激励指导,把我对教材的理解传递给教师。听课时我仔细观察,在真实的教学情境中把握教学的得与失;我用心体验,在课堂里设身处地进行现场设计;我倾情对话,与校长教师在同一平台上实现自由的沟通。后来我把听课体验写成论文《观察、体验、互动——一个教研员听课评课的故事》发表在《人民教育》2003年第9期。
当教研员后,我经常回顾自己专业成长的经历 《职业生涯规划与专业成长报告讲座(第5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29442.html
五、有一种理由叫执着——成就他人,成长自我
从1990年兼职教研员到1996年担任区小学语文教研员,到1998年后担任市小学语文兼品德教研员,我逐步从运动员变成了教练员。教研员是一种特殊的职业,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呼唤一线校长、教师职业角色转型的同时,也要求教学研究人员职业角色的创新。教研员要由国家课程标准的诠释者而成为课程和教学理论的研究者,要由教师教学水平的鉴定者而成为教师专业自主化发展的促进者,是抽象课改理念和教师实实在在教学行为的促进者。作为国家课程标准与各地学校课程实施过程之间的重要中介,我们是一群肩负重担的人,一头挑着现在,一头挑着未来;一头挑着理论,一头挑着实践;一头挑着理想,一头挑着现实;一头挑着国家的课程标准,一头挑着一线的教师和学生。
作为教研员,如何发挥“研究、指导、服务”作用呢?我思考得更多的不再是个人的发展,而是一个地区的教师队伍的建设,教学质量的提升。我确立了“以新课程推进为契机,以课题研究为抓手,以课题凝聚人心,以课题提升品位,打造教师队伍,促进师生共同发展。”的教研思路。
(一)课题研究者——注重过程管理,追寻研究实效
第八次课程改革的主题词是:学生生活、学生发展,目的是为了创造一种适合儿童的教育,而不是创造适合教育的儿童。真正的教育是以人为本,以儿童发展为本的教育。因此,我认为课改关注的焦点是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德育课改的实效最终应体现在促进学生发展,促进学生过更好的有道德的生活上。2002年,我申报了“品德教育中小学生主体活动探究”研究课题。本课题被列为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课题(第四期)重点课题,也是中国教育学会“十五”重点课题“小学德育课程教学实效性研究”子课题。
1、“八动”管理策略,带领全体教师“做运动”
为了扎实进行课题研究,有效进行过程管理,作为课题主持人,在制定市教研室年度工作计划时,我注重以课题为先导,整合各种活动资源,监控研究进程,带领全体教师做运动。我们采取的“八动”策略是:
(1)目标启动,现场推动。2001年11月,我们举行了隆重的开题仪式,260多名教师参与课题论证,观摩研究课,点评研究课。扬州电视台强档节目“关注”进行了报道,《扬州日报》刊登活动图片,开题活动资料已结集。
(2)城乡联动,典型带动。课题由市教研室牵头,7位县教研员分工协作,分别协调各地教学实验,有16个子课题、36所学校加入了课题实验,每个子课题实验学校校长室具体负责分课题研究,因此该课题在全市上下形成合力,并向周边学校辐射,课题研究网络遍布城区、郊区、农村学校。
(3)科研拉动,活动促动。我们举办一系列教学研讨、评比活动,促进教师参与。有教学设计比赛,有课堂教学竞赛,有教学论文评比,有多媒体课件设计大赛,有学生体验征文评比。我们课题组骨干赴上海参加全国课题“小学德育课程教学实效性研究”研讨会,课题主持人作了大会发言。以“课题研究中的操作性问题与对策”为主题召开全市德育年会,面对现实,关注问题,矫正缺失,为进一步研究明确方向。
(4)全体互动,评价促动。2002年12月起,课题组排定中期论证时间表,对16个子课题逐一进行中期论证。全市子课题学校集中力量,分期分批对课题进行会诊,观摩课堂教学,查看研究资料,听取校长汇报,请专家做讲座。全体课题成员既是评价者,又是被评价者,专业素养得到很大提高。
2、课题研究效应
实验之初是36所学校,298名教师直接参与,实验学生数20681人。3年来,实验逐步引起关注,课题组以多种方式研究推广,辐射学校达250多所,教师3500多人次参与课题组活动,推广受益学生数逾10万人。
实验之初,思品学科远不如语文、数学受重视;实验至今,我一直呼吁的“学科无大小,关键有作为”已成为课题组全体成员的共识!江都真武镇中心小学提出了“以品德课程为引领,全面推进学校课程改革”的响亮口号,赢得了广泛的社会赞誉。在高邮,即使只有68名学生的金灯渔村小学,也以“渔文化”为校本课程,把养成教育贯穿其中,培养学生会生存、会生活、会创造,活动朴实扎实,理念清新,富有成效。课题研究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
(二)教研领跑者——鼓舞士气,搭建平台
课程改革从表面上看是调整课程、改编教材,实质是课程文化的嬗变,课程观念、态度、行为的重构,超越了单纯以改编教材为课改标志的局限,更超越了教师与课改之间主客对象式认识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说,课改不仅仅变革教学内容和方法,而且也是变革人,改变着教研员的职能,改变着教师的角色,改变着学生的生活。作为教研员,我意识到:教研员必须在场,在第一现场!
1、鼓舞士气,明确要求
不少学校把思想品德学科当成“副科”,教师在学校不被重视,因此研究积极性不高。1998年,在我主持的全市第一次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竞赛会上,我发出了“学科无大小,关键有作为!有为就有位”的呼唤,教师士气大增。在平时听课时,我试图怀着仁者的心态,锻炼智者的眼光。我总是激励指导,把我对教材的理解传递给教师。听课时我仔细观察,在真实的教学情境中把握教学的得与失;我用心体验,在课堂里设身处地进行现场设计;我倾情对话,与校长教师在同一平台上实现自由的沟通。后来我把听课体验写成论文《观察、体验、互动——一个教研员听课评课的故事》发表在《人民教育》2003年第9期。
当教研员后,我经常回顾自己专业成长的经历 《职业生涯规划与专业成长报告讲座(第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