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报告总结 >> 工作汇报 >> 正文

职业生涯规划与专业成长报告讲座


,“广泛阅读、团队互助、公开教学、课题研究、勤于反思”是我成长的重要阶梯。我明确了对教师分层引导的思路,对骨干教师提出每年六个一的要求:每年读1本教育理论书籍,订1本专业杂志,参与1个课题研究,在县市区上1节研究课,人人做种子教师带1名徒弟,发1篇论文。要求教师做到的我首先身体力行。渐渐的,一些人跟上了,成长了,他们像一颗颗种子,扎根教学沃土;似星星之火,呈燎原之势。
  
  2、搭建成长平台,革新教研方式
  
  当了几年教研员,我感到国内对教研方式的研究不够重视,我们往往用传统的方式传播着新的学习组织理念,我们期待培养智慧的学生,却没有培养智慧的教师。我重新审度教学教研活动的意义和价值,既关注教师的教学实践,又关注教师的理论积淀;既关注普遍的教育理念,更关注他们的个体经验,关注教师的职业情感,激发教师的学习热情,唤醒教师的学习潜能,逐步打造出智能型的教师队伍。
  
  组织教研活动是我们推进新课改的常用方式之一,我意识到不仅活动内容对教师有较强的导向作用,其活动的形式对教师也会产生很大影响。内容决定形式,以新课改为内涵的活动形式也应凸显课改理念。作为教研员,我常常思考的是:怎么让我们的活动本身符合课改的精神?怎么让我们的活动内容契合教师内在需求,怎样让我们的活动成为导引教师的方向,成为吸引教师的磁场?近来,我们就语文赛课活动方式作了一些变革,参赛教师首先诵读教材,展示对文本解读的程度;接着选手现场执教,观众准备提问;最后由现场听课教师提出问题与上课教师互动答疑,深受教师欢迎。作为活动组织者,我欣喜地看到:教研活动中不仅台上在展示新的教学理念,台下看课的教师不仅“观”而且“摩”,他们也在琢磨、反思,并与自己的教学预设产生了碰撞,生成了一个个精彩的发问,而正因为发问来自自己的伙伴,大家听的积极性很高,掌声、笑声不时从会场传出,研讨时大家常常不肯散场。我现场采访上课的教师:“经历这样的活动有什么感受?”他们说:“很兴奋,很具挑战性。”“压力很大,觉得自己内存不足。”他们感慨“厚积才能薄发!”我写出了《小学语文赛课活动方式的变革》发表在《上海教育科研》2006年第3期。
  
  各种措施使教育科研更有凝聚力,吸引了一大批有志课程改革的教师。研究过程锻造了教师队伍,一支脱离教书匠气的骨干教师感受到了与学生共成长的快乐!品德课题组3年中发表论文126篇,5人被评为扬州市学科带头人,10人被评为扬州市骨干教师,17人被评为扬州市教坛新秀。课题实验得到政府的关注与认可,课题组中不少骨干受到综合表彰:1人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1人获全国十佳辅导员光荣称号,1人获省优秀辅导员称号,3人被评为江苏省先进教育工作者,2人被评为扬州市德育先进工作者,5人被评为师德模范。6位教师国标本语文、品德教材录制示范教学光盘,并逐步形成了人才梯队。
  
  (三)自我挑战者——走出江苏,提升质态爱尔兰著名作家萧伯纳说:“我是你的一个旅伴,你向我问路,我指向我俩的前方。”当教研员是一个与一线教师共同探讨、互相促进的过程。与一线教师共同的研究也促进了我自身的发展。
  
  我反思教研员角色定位,重返讲台。2003年11月10日至13日,全国小学德育优秀成果评选总结颁奖会暨中国教育学会小学德育研究会第十九次会议在广州召开,作为苏教、中图版《品德与社会》教材建设的成员、中国教育学会“十五”重点课题子课题、江苏省教研重点课题主持人,我受到邀请为大会执教了自己参与编写的《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8、有多少人为了我》,孩子和听课教师为之动容。当我以“为了师生共同发展——对课程建设者、课题研究者、教学实践者的实践与体悟”为题说课时,很多老师再次为之动容,当我按规定时间递交话筒时,听课的老师喊着“让陈老师继续说!”“我们还要听!”主持会议的全国小学德育研究会副理事长非常感慨,她说主持了几十年的会议,第一次碰到这样的情景。她破例不限时间,让我继续说课。2004年,为支持西部教育,我赴新疆上语文课《掌声》,并与教师互动。由我执教,专家辜伟节评教的光盘被江苏省选送,于2004年12月8日在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主办的“贯彻8号文件精神,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全国教学经验交流与工作研讨会”上播放并推广。
  
  当自己成为教材建设者、课题研究者后,紧接着的使命是做新课程推广者。我走出了江苏,更可以感受到外面世界的广阔和精彩,与不同地区、不同省份的教研员、老师进行对话和交流,可以更好地了解不同地域的人们对新课程改革理念的理解和对新教材的认同以及工作的方式方法。这样就更能丰富自己、调整自己、提升自己,为自己站高望远、把握先机、驾御本地的教研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我先后应邀赴重庆市、浙江省、广东省、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成都市、北京等地作教材培训、介绍教研经验,并应邀为教育部主办的“全国高等师范学院《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学论国家级培训班”授课,主办方告知我是最受高校教师欢迎的讲课教师之一。
  
  二十年来,我不断加强理论修养,笔耕不辍。1995年起,我参与30多本教材教参创作,担任主编或副主编,写稿统稿260多万字。与课题组伙伴一起创作16万字的专著《走向主体活动的品德教育论纲》,参与国家大型辞书《中国简明教师新百科大辞典》编写,参与《新课程备课新思维》、《新课程教学现场与教学细节》、《课程实施问题与诊断》等丛书创作,在《人民教育》、《课程.教材.教法》、《中国教师报》、《小学德育》、《小学语文教学》等省级、国家核心期刊发表论文40多篇,写作60多万字,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中小学教育》全文转载。
  
  我们的教学研究在全国逐步引起关注,《小学德育》杂志2004年6月在全国首开地方专版,以整本杂志9/10的篇幅整体报道扬州以课题研究促进课程改革情况,并对登载8000字专访《走近陈萍》。中国教育学会小学德育研究会2004年在扬州召开全国研讨会,推广我们的经验。2005年,我们的课题在江苏省课题评比中获一等奖。同年,我被授予“江苏省特级教师”称号。
  
  梦寐以求的称号的获得,对我却是一份沉甸甸的压力。我想过去的一切应当重新归零,这将是我的新起点,我感到自己又站在了新的起跑线上。
  
  成功的翅膀——爱与勤
  
  ——读陈萍老师《教师专业发展之道·我的教育叙事与生命感悟》

《职业生涯规划与专业成长报告讲座(第6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29442.html

  • 上一篇范文: 户外广告发布合同
  • 下一篇范文: 《医者仁心》观后感2

  •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工作汇报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