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语用:教学内容和实施途径——一次关于语文教育的专题研讨
积极语用:教学内容和实施途径——一次关于语文教育的专题研讨
潘涌主持 郑朵朵实录
(浙江师范大学,浙江金华321000)
背景介绍:
中国共产党十七届六中全会收获的重要思想成果是:空前凸显出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强国在中国宏观发展战略布局中的关键作用。在此背景下,文化建设的持续走强直接取决于“汉语软实力”的提升,因此,母语教育所要承担的重大历史使命是:促进语用范式从消极向积极的深度转型。我们认为母语教育的突围之路在于从言语接受走向言语表达,即母语教育要将目标确立为:唤醒学生的表达意识、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养成学生的表达习惯、优化学生的表达品质、满足学生的表达需要、享受心灵的表达快乐。然而当前的语文教育情况不容乐观:本本主义的泛滥、教学方法的模式化、教师和学生语用素养的普遍缺失……这些负面现象直接限制了生命应然的积极语用。
潘涌教授主持的这次讨论课,系浙江师范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研究”的一次公开课。这次教学共同体的主要参与成员有多年教龄的语文教育专业硕士倪丽霞、钟方圆、吴本乾、郑朵朵和意大利威尼斯大学留学研究生罗马克。听者有:浙江师范大学2011级语文教育学硕士生、教师教育学院和人文学院部分本科生等。
课堂实录:(课例实录略有删减)
一、母语教材及其使用情况
潘涌教授:同学们,今天我们在上次探讨积极语用教育观理论来源和本质特征的基础上,再来对话教学内容和实施途径即教法这两方面。
倪丽霞:语文这门学科在所有科目中,处在一个很尴尬、边缘化的境地。在初中四门主课中,比较重视的是英语、科学和数学。所以不要奢望学生会做课外语文作业。在农村中学,除了语文教科书外,几乎没有任何课外读物。学生们除了语文教科书,就是语文词语手册和配套的语文作业本,仅此而已。除此以外,还有一个现象:在教科书发下来的第一天,学生出于新鲜感、好奇心,最先翻的就是语文书。但等到真正上课的时候,学生对课文就会产生一种厌倦情绪。为了弥补教科书的不足、使学生对语文这门学科依然充满期待,我必须想办法多补充些课外知识,如给学生放影视资料等。
潘涌教授:丽霞同学谈到的教科书情况,简单地说教科书就是语文教学的主宰。
钟方圆:我从高一带到高三,感触还是挺深刻的。(教学论文 fanwen.oyaya.net)首先,向大家介绍一下浙江省的高中语文教科书,一般是苏教版,从必修一到必修五。高一上学期学必修一、必修二,下学期学必修三、必修四,高二上学期学必修五,剩下来就学选修。选修的具体内容,根据不同学校的情况而定。就我而言,分别是《语言文字运用》《(论语)选读》《外国小说欣赏》。我所在的学校,分别考本科和考专科。我带的是考专科的学生,其他的选修内容就不学了。本科班的学生还要学《古诗词鉴赏》。总的来说,这些教科书很快就能学完。到了高二下学期,我们就开始接触高考试卷。所以,在我看来,高中的教科书是没用的。而试卷、题库却在很大程度上扮演了“教科书”的角色。
比如讲拼音专题,发下好几张试卷,连着好几天都讲拼音。完全按照高考的题型来练习,一个专题接一个专题,到最后就做综合试卷。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就是教科书是不会也不可能教学生怎么做题的。特别是到高三后半学期,这种体会非常深刻。因为高考试卷里面是不会出现教科书中的内容。高考考的是方法。方法是需要教师自己提炼的,教科书上是学不到的。所以我觉得教考脱离得太严重了。
潘涌教授:过去出题目是从课文里面按一定的比例出的,现在难道一点都没有了吗?
倪丽霞:中考只有三个题型可以把握,涉及字音、字形、字义。
钟方圆:高考就不是这样,就算你把整个成语词典看熟,高考的成语题你可能还是错的。在高考阅读题中,比如情节分析题,哪些情节用了哪些艺术手法,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这些在教科书里面是没有教的。所以,最重要的一点是教师的语用水平。教师平时在教书上课的时候,要有意识地用规范的语言来统一学生答题的术语、答题的规范。一堂课、一学期、一学年不断地去强化。以后学生再碰到类似题目,就会自然回忆起老师上课时说的规训语言,就自然地学会答题的套路了。这些都是靠教师的语用去引导的,而不是以教科书去教。
潘涌教授:高考题目与课文分离,它的本意是倡导语文教育不完全拘泥于课本,但是为什么会出现方圆同学说的那种现象呢?据我所知,教研员、学校教务处对教科书、教学进度和教学质量是有严格监管的。
钟方圆:对,我们每个学期都要写教学计划。从开学的第一堂课到考试前的最后一堂课,都要全部制订出来放到教务处。他们随时都会抽查。
倪丽霞:是的,这一点很痛苦。现在提倡集体备课,不能自己随心所欲地上,我们要保持一样的教学进度,快了要等,慢了要赶。
潘涌教授:教务监管系统从年级备课组、大教研组、校教导处、上级教研室都是把关很牢。教研室在中国分县、市、省三级,对学校和教师的教研工作进行业务监管,主要用来规范学校和教师,包括教科书内容、教学进度、教学评价等方面。中国采用三级教研室制度,这是中国特有的教研组织制度。请罗马克同学讲讲意大利的母语教科书使用情况。
罗马克:我感觉中国和意大利的差距非常大。中国的基础教育是为了考试。意大利不是。在我们的中小学,意大利语课几乎占到全部课时的三分之一。意大利语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教会学生分析语法结构知识,也不仅仅是单一的交际功能的实现,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有机会接触优秀的文化遗产并培养对现实生活思考和评判的能力,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进行灵活表达的能力。
潘涌教授 《积极语用:教学内容和实施途径——一次关于语文教育的专题研讨》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29455.html
潘涌主持 郑朵朵实录
(浙江师范大学,浙江金华321000)
背景介绍:
中国共产党十七届六中全会收获的重要思想成果是:空前凸显出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强国在中国宏观发展战略布局中的关键作用。在此背景下,文化建设的持续走强直接取决于“汉语软实力”的提升,因此,母语教育所要承担的重大历史使命是:促进语用范式从消极向积极的深度转型。我们认为母语教育的突围之路在于从言语接受走向言语表达,即母语教育要将目标确立为:唤醒学生的表达意识、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养成学生的表达习惯、优化学生的表达品质、满足学生的表达需要、享受心灵的表达快乐。然而当前的语文教育情况不容乐观:本本主义的泛滥、教学方法的模式化、教师和学生语用素养的普遍缺失……这些负面现象直接限制了生命应然的积极语用。
潘涌教授主持的这次讨论课,系浙江师范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研究”的一次公开课。这次教学共同体的主要参与成员有多年教龄的语文教育专业硕士倪丽霞、钟方圆、吴本乾、郑朵朵和意大利威尼斯大学留学研究生罗马克。听者有:浙江师范大学2011级语文教育学硕士生、教师教育学院和人文学院部分本科生等。
课堂实录:(课例实录略有删减)
一、母语教材及其使用情况
潘涌教授:同学们,今天我们在上次探讨积极语用教育观理论来源和本质特征的基础上,再来对话教学内容和实施途径即教法这两方面。
倪丽霞:语文这门学科在所有科目中,处在一个很尴尬、边缘化的境地。在初中四门主课中,比较重视的是英语、科学和数学。所以不要奢望学生会做课外语文作业。在农村中学,除了语文教科书外,几乎没有任何课外读物。学生们除了语文教科书,就是语文词语手册和配套的语文作业本,仅此而已。除此以外,还有一个现象:在教科书发下来的第一天,学生出于新鲜感、好奇心,最先翻的就是语文书。但等到真正上课的时候,学生对课文就会产生一种厌倦情绪。为了弥补教科书的不足、使学生对语文这门学科依然充满期待,我必须想办法多补充些课外知识,如给学生放影视资料等。
潘涌教授:丽霞同学谈到的教科书情况,简单地说教科书就是语文教学的主宰。
钟方圆:我从高一带到高三,感触还是挺深刻的。(教学论文 fanwen.oyaya.net)首先,向大家介绍一下浙江省的高中语文教科书,一般是苏教版,从必修一到必修五。高一上学期学必修一、必修二,下学期学必修三、必修四,高二上学期学必修五,剩下来就学选修。选修的具体内容,根据不同学校的情况而定。就我而言,分别是《语言文字运用》《(论语)选读》《外国小说欣赏》。我所在的学校,分别考本科和考专科。我带的是考专科的学生,其他的选修内容就不学了。本科班的学生还要学《古诗词鉴赏》。总的来说,这些教科书很快就能学完。到了高二下学期,我们就开始接触高考试卷。所以,在我看来,高中的教科书是没用的。而试卷、题库却在很大程度上扮演了“教科书”的角色。
比如讲拼音专题,发下好几张试卷,连着好几天都讲拼音。完全按照高考的题型来练习,一个专题接一个专题,到最后就做综合试卷。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就是教科书是不会也不可能教学生怎么做题的。特别是到高三后半学期,这种体会非常深刻。因为高考试卷里面是不会出现教科书中的内容。高考考的是方法。方法是需要教师自己提炼的,教科书上是学不到的。所以我觉得教考脱离得太严重了。
潘涌教授:过去出题目是从课文里面按一定的比例出的,现在难道一点都没有了吗?
倪丽霞:中考只有三个题型可以把握,涉及字音、字形、字义。
钟方圆:高考就不是这样,就算你把整个成语词典看熟,高考的成语题你可能还是错的。在高考阅读题中,比如情节分析题,哪些情节用了哪些艺术手法,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这些在教科书里面是没有教的。所以,最重要的一点是教师的语用水平。教师平时在教书上课的时候,要有意识地用规范的语言来统一学生答题的术语、答题的规范。一堂课、一学期、一学年不断地去强化。以后学生再碰到类似题目,就会自然回忆起老师上课时说的规训语言,就自然地学会答题的套路了。这些都是靠教师的语用去引导的,而不是以教科书去教。
潘涌教授:高考题目与课文分离,它的本意是倡导语文教育不完全拘泥于课本,但是为什么会出现方圆同学说的那种现象呢?据我所知,教研员、学校教务处对教科书、教学进度和教学质量是有严格监管的。
钟方圆:对,我们每个学期都要写教学计划。从开学的第一堂课到考试前的最后一堂课,都要全部制订出来放到教务处。他们随时都会抽查。
倪丽霞:是的,这一点很痛苦。现在提倡集体备课,不能自己随心所欲地上,我们要保持一样的教学进度,快了要等,慢了要赶。
潘涌教授:教务监管系统从年级备课组、大教研组、校教导处、上级教研室都是把关很牢。教研室在中国分县、市、省三级,对学校和教师的教研工作进行业务监管,主要用来规范学校和教师,包括教科书内容、教学进度、教学评价等方面。中国采用三级教研室制度,这是中国特有的教研组织制度。请罗马克同学讲讲意大利的母语教科书使用情况。
罗马克:我感觉中国和意大利的差距非常大。中国的基础教育是为了考试。意大利不是。在我们的中小学,意大利语课几乎占到全部课时的三分之一。意大利语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教会学生分析语法结构知识,也不仅仅是单一的交际功能的实现,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有机会接触优秀的文化遗产并培养对现实生活思考和评判的能力,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进行灵活表达的能力。
潘涌教授 《积极语用:教学内容和实施途径——一次关于语文教育的专题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