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写作技巧:“降龙四掌”搞定景物描写
小学生写作技巧:“降龙四掌”搞定景物描写
◆山东临清市吕学敏
描写景物既要真实地再现事物的本来形貌,还要将所写景物的特点准确而生动地表现出来,使之成为独特的“这一个”。“降龙四掌”立马帮你搞定景物描写。
第一掌:变换角度描写有序
根据需要及时调整观察的角度,有利于表现特定萌描写对象,使所描写的景物呈现出立体画面,凸现出不同的层次,给人以具体、明晰的印象。如峻青的《海滨仲夏夜》:“月亮上来了。是一轮灿烂的满月。它像一面光辉四射的银盘似的,从那平静的大海里涌了出来。大海里,闪烁着一片鱼鳞似的银波。沙滩上,也突然明亮了起来,一片片坐着、卧着、走着的人影,看得清清楚楚了。”这是夜幕降临、月上东山时的一段景物描写。作者先写微微抬头遥望东方夜空之所见:一轮圆月徐徐上升。这是对远景的描写。然后目光下移,平视前方,写大海中缓缓而动的银波、沙滩上休憩的人们。这是对中、近景的描写。在这段不足百字的景物描写里,作者注意了有序地变换视角——由抬头望而平视,由远眺而近观。这样多角度的描写,再现了仲夏夜海的静谧与人的休闲,整个画面给人一种立体感。
第二掌:多感综合具体真切
朱自清的散文《春》中有这样一段关于春风的描写:“‘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着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清风流水应和着。”这段文字,是多感综合写景的典范。作者调动多种感官,从多个角度去感受、表现春风。他先后从触觉(“‘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嗅觉(“风里带着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视觉(“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听觉(“唱出宛转的曲子,跟清风流水应和着”)等不同角度描写,将无形、无味、无色的春风写得有声有色。.在作者的笔下,那抽象的春风可感可触、可视可听,从而大大增强了春风的形象性,给人以真切、具体的感受。
第三掌:化静为动栩栩如生
自然界的景物表面上看绝大多数是静态的,客观如实地去摹写未尝不可,但这样有时会显得呆板、单调,缺乏生机与活力,难以满足特定表达的需要。(教学论文 fanwen.oyaya.net)此时,若改换一下写法,将静态的景物当作动态的来描写(即“化静为动”),那么,呈现在读者眼前的就是另一番景象,其表达效果也就大为不同了。如:“古老的济南,城里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项上卧着点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吧。”(老舍《济南的冬天》)老城、山坡、村庄、房顶,这些都是静态的景物,作者两用动词“卧”,把静态景物用动态来描写,使景物变得更加生动形象。
第四掌:景中寓情回味无穷
景物是情感的载体,写景是为了写情。因此,单纯为写景而写景,是没有生命力的。景物描写与作者情感的抒发必须有机统一起来,即:景,不孤立地描绘;情,不直白地表露。读者可以从景物描写中,读出作者想表达的“情”来。如老舍的小说《在烈日和暴雨下>里有这样一段描写:“雨点停了,黑云铺满了天。又一阵风,比以前的更厉害,柳枝横着飞,尘土王四下里走,雨道往下落;风、土、雨混在一处,联成一片,横着竖着都灰茫茫冷飕飕,一切的东西都裹在里面……”这段文字,看似是孤立的景物描写,实则景中有情,情景交融。作者从暴风雨折磨祥子的角度、正面描写风猛的情况,蕴含着对祥子在如此恶劣的天气下仍要外出拉车谋生的苦难遭遇的深深同情,字里行间饱含着强烈的感情色彩。
《小学生写作技巧:“降龙四掌”搞定景物描写》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29642.html
◆山东临清市吕学敏
描写景物既要真实地再现事物的本来形貌,还要将所写景物的特点准确而生动地表现出来,使之成为独特的“这一个”。“降龙四掌”立马帮你搞定景物描写。
第一掌:变换角度描写有序
根据需要及时调整观察的角度,有利于表现特定萌描写对象,使所描写的景物呈现出立体画面,凸现出不同的层次,给人以具体、明晰的印象。如峻青的《海滨仲夏夜》:“月亮上来了。是一轮灿烂的满月。它像一面光辉四射的银盘似的,从那平静的大海里涌了出来。大海里,闪烁着一片鱼鳞似的银波。沙滩上,也突然明亮了起来,一片片坐着、卧着、走着的人影,看得清清楚楚了。”这是夜幕降临、月上东山时的一段景物描写。作者先写微微抬头遥望东方夜空之所见:一轮圆月徐徐上升。这是对远景的描写。然后目光下移,平视前方,写大海中缓缓而动的银波、沙滩上休憩的人们。这是对中、近景的描写。在这段不足百字的景物描写里,作者注意了有序地变换视角——由抬头望而平视,由远眺而近观。这样多角度的描写,再现了仲夏夜海的静谧与人的休闲,整个画面给人一种立体感。
第二掌:多感综合具体真切
朱自清的散文《春》中有这样一段关于春风的描写:“‘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着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清风流水应和着。”这段文字,是多感综合写景的典范。作者调动多种感官,从多个角度去感受、表现春风。他先后从触觉(“‘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嗅觉(“风里带着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视觉(“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听觉(“唱出宛转的曲子,跟清风流水应和着”)等不同角度描写,将无形、无味、无色的春风写得有声有色。.在作者的笔下,那抽象的春风可感可触、可视可听,从而大大增强了春风的形象性,给人以真切、具体的感受。
第三掌:化静为动栩栩如生
自然界的景物表面上看绝大多数是静态的,客观如实地去摹写未尝不可,但这样有时会显得呆板、单调,缺乏生机与活力,难以满足特定表达的需要。(教学论文 fanwen.oyaya.net)此时,若改换一下写法,将静态的景物当作动态的来描写(即“化静为动”),那么,呈现在读者眼前的就是另一番景象,其表达效果也就大为不同了。如:“古老的济南,城里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项上卧着点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吧。”(老舍《济南的冬天》)老城、山坡、村庄、房顶,这些都是静态的景物,作者两用动词“卧”,把静态景物用动态来描写,使景物变得更加生动形象。
第四掌:景中寓情回味无穷
景物是情感的载体,写景是为了写情。因此,单纯为写景而写景,是没有生命力的。景物描写与作者情感的抒发必须有机统一起来,即:景,不孤立地描绘;情,不直白地表露。读者可以从景物描写中,读出作者想表达的“情”来。如老舍的小说《在烈日和暴雨下>里有这样一段描写:“雨点停了,黑云铺满了天。又一阵风,比以前的更厉害,柳枝横着飞,尘土王四下里走,雨道往下落;风、土、雨混在一处,联成一片,横着竖着都灰茫茫冷飕飕,一切的东西都裹在里面……”这段文字,看似是孤立的景物描写,实则景中有情,情景交融。作者从暴风雨折磨祥子的角度、正面描写风猛的情况,蕴含着对祥子在如此恶劣的天气下仍要外出拉车谋生的苦难遭遇的深深同情,字里行间饱含着强烈的感情色彩。
《小学生写作技巧:“降龙四掌”搞定景物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