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持彩练当空舞——2012年高考记叙文写作七大关键点
巧持彩练当空舞——2012年高考记叙文写作七大关键点
近几年,高考作文的命题发生了许多变化。话题作文满天飞,在话题作文的影响下,“散文化”(实际上是“大杂文”)的写作形式成为了考场上的流行色,议时政、论文化、侃人生、谈生存等,成了文章内容的“座上宾”,其余的似乎难登大雅之堂,因为,在很多人看来,小人物、小事情、小感受很难表达心中的大道理、深思考。自然,“假”“大”“空”作为学生作文的典型现象,相应地,传统的文体写作特别是记叙文的写作也就成了作文教学的“真空”。试问,有多少老师在真诚倡导并实践着“以我手写我心”的写作理念?有多少学生真正关注了自己过去和现在的生活点滴?有多少师生真正实践着记叙文的写作?又有多少学生能写出富有但在这里我们强调出来是因为很多同学还是“不厌其烦”地犯着不切题意的毛病。题目审准了,才会写得切题。审题就是要弄清文章的写作范围和角度,确定写作的重点。
记叙文审题应该做到三点。一看题目要求是写什么,如果要求写入,叙述的重点就是通过具体的事情来表现人物;如果是写事,人只是其中的主角,主要是通过整个完整的事件来突出主题;(教学论文 fanwen.oyaya.net)如果是写景状物,就必须通过写景来表达情感,感悟哲理,如2010年重庆高考作文《难题》,如果写成记叙文,那就是记事的文章。二看题目限定的范围。在题目中也许已经限定了写什么时间、什么地点的人,如《我的同桌》就限定了必须使用第一人称;有的在材料中要求写你身边的人;有的材料要求写在学校和在家里,一个人的不同表现;有的题目是《爸爸变了》就要求你写以前和现在爸爸的不同样貌。三看题目有没有题眼。所谓题眼,就是指题目中的关键字词,比如说一篇文章叫做《今年春色倍宜人》,题眼是“春色”,写作时就必须抓住春色来写。
拟题非常重要,它是考生在写作上呈现给阅卷老师的第一份见面礼,直接关系到老师对作文的第一印象;它又是考生写作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尺,直接体现作者的智慧与匠心,所以我们应该珍惜这样一个展示才华的绝好机会。遗憾的是,这个机会常常被一些考生主动放弃了,要么直接用试题中的“话题”作为题目,要么草草拟一个题目了事,这恰恰是犯了话题作文的大忌。
“花香蝶自来,题好一半文”,拟一个好的标题,将是文章成功的一半。题目拟得如何,从考试的角度来讲,不仅本身占分,而且直接关系到作文的质量,所以自由拟题不能等闲视之,必须在“新”字上多动些脑筋,多下些功夫。
有人把作文的题目比做人的眼睛。如果我们能够为作文嵌上一双美丽而又明亮的大眼睛,那么,我们的作品将会赢得更多的青睐,将会产生使人一见钟情的奇特效果。
文章是什么?文章就是写作材料的巧妙组合。打个比方说,要盖房子,有了砖、瓦、石头、水泥、木材,能工巧匠就能盖出好房子,而拙匠莽汉就盖不出好房子,甚至盖不出房子。那么,记叙文怎样才能做到构思巧妙呢?
开头要靓丽。即开篇二三句或点出记叙重点,埋下行文线索,或明确主题思想、渲染气氛。
结构要清晰。即中心事件要突出,明线暗线要贯穿文章始终。
情节要曲折。“文似看山不喜平”。只有一个中心事件的文章,若能在故事情节的发展上做到张驰结合,起伏变化,则可扣人心弦。
细节要传神。人物性格的塑造、作者感情的抒发,都离不开一字传神或一针见血的细节。
扣题要紧密。文章以关键语句反复扣题,显得内容紧凑、中心突出。
收尾要自然。就是说文章的结尾既自然结束全文,又巧妙引发思考,还能照应全文,点明主旨。
如果说结构、语言、手法都属于技巧层面,都只是形的话,那么,文章所选用的材料才是文章的血肉,是文章的神,只有材料精彩了,文章才能内容厚实,形神兼具,血肉丰满,生动感人。
可以说选材是记叙文的一个坎儿,很多同学就摔倒在这里了,那么,我们怎样选材呢?
记叙文写作要做到六个“着眼”,即要着眼当代热点;要着眼当代新风;要着眼当代改革;要着眼当代科技;要着眼当代名人;要着眼当代理念。
这里的“实”,指的是朴实。我们说,语言是思维的外化,是文章的外衣。历代文章家对语言极为重视。孔子早在二千多年前就提出“言之无文,行而不远”的观点。在审题准确的前提下,文章的语言相对重要,因为结构可以模仿速成,语言则无法在短期内完成突破,最能体现考生的写作功底。因此,语言也是高考作文制胜的法宝,但我们要提倡朴实的文风,摒弃华而不实的煽情之作。有不少考生受过去一些高考优秀作文的影响,喜欢追求文辞的华美,动辄用排比句,比喻句煽情。其实,阅卷场上评卷老师更希望看到考生写真情实感的文章。“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写作源自于人的心灵对世界,对人生的惊喜和感悟。
言由心发,文自情生。真情实感是好文章的魂魄所在。只有发自内心、抒发真情的语言才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正如法国缪塞所说:“最美丽的诗歌是绝望的诗歌,有些不朽的诗篇是纯粹的眼泪。”在高考作文试题中,直接写明要求有真情实感不多,但在评分标准中非常强调。从作文教学的发展趋势看,对作文真情实感的要求必定会进一步加强,特别是记叙性作文。那么,考场记叙文如何才能表达出真情实感呢?
述亲身经历。在构思过程中,我们要尽量从自己经历的生活中筛选素材。作为中学生,生活经历也许并不算丰富,但只要认真回忆和筛选,再进行适当的加工和组合,就一定能找到具体的材料,写出充满真情实感的作文。
多细节描写。真情实感离不开生动的、典型的细节。细节的多少和真实与否,反映出作者对生活的体验程度,也直接关系到文章的真情实感。
用生活语言。作文是用语言记录生活。作文虽然要对生活进行加工和改造,但必须力求保持生活的原汁原味,尽量有生活气息。用生活语言,就是要正确和准确地反映生活,生活是怎样的就写成怎样的,不要走样,不要变味。
拟相应情景。作文要尽量写自己经历过的事,但有时,从自己的经历中找不到恰当的材料,就有必要对自己经历过的事作一定的加工和改造。换句话说,作文中的事并不是自己完全或真正经历过的,这能不能给人真情实感呢?应该说,虚构也能做到有真情实感,关键是要注意两点:一是这种事,自己虽然没有经历过,但现实生活中必定会有,别人肯定经历过。二是要模拟相应生活情景,把自己置于其中,仔细地想一想:假如我在那个时间、那个场所,遇到那样的事会怎么样呢?
立意是否准确,是否积极健康,是否高雅,也是关乎作文成败的关键。所谓“立意”,就是确立作文的主题。主题是文章的灵魂,选材的依据,结构的轴心。如何确定记叙文的主旨呢?
循规蹈矩。一篇好的文章,它的主旨也就是立意,必须是正确高雅,有利于国家、人民的,但它又不能超越题目的制约。对于作文的评判,思想标准是第一位,如没有正确主题或没有积极意义的不能算好文章。因此,要写出好文章先要“循规蹈矩”,做到准确、正确、明确。
着意求新。要使立意新颖,最根本的就是要扣紧时代精神。古今中外的主题思想都是能够反映当时的时代精神。只有具有强烈的时代感的主题,才容易引起读者深刻的共鸣,也才能使作品产生一定的影响力。所以富有时代感的主题才是“新”的,也只有这种富有新意的主题才是有意义的主题。
深入开掘。所谓“深入开掘”,包含着这样一层意思:作者要对自己所熟悉的生活材料进行分析研究,发掘出事物本质的思想意义。这就是一个提炼、深化主题的问题。
咏物意蕴。借助想象的作用,通过对熟悉的、物质的、具体的、自然的东西的描写,去表现生疏的、精神的、抽象的、社会性的东西,书写个人的生活感悟和人生况味,这便是咏物意蕴的立意方法。
画龙点睛。在记叙的关键地方,用一句或几句话点明要旨,即称为“点睛”之笔。显而易见,它是文章的眼睛,运用得好,能使文章生动传神,大放异彩。有了点睛之笔,就可揭全文之旨,使主题突出,内容深化,思想生辉。
从近些年阅卷场的情况看,立意成了判别作文类别的重要参数。
附:重庆2011年高考优秀卷
藏地一幕,千年一叹(60分)
我曾幻想着一种超脱,那是与繁华,与喧嚣相背离的潇洒。是的,我行路在虔诚的朝圣路,处处都是天堂口。
而我却已是几千岁了,这群独信他的爱者,把匍匐朝圣的传统,凭着坚定的信念和冲破黑暗的勇气,延续了几千年,行路,藏地,萦绕着千古信仰,怀古流觞,千年一叹,承载了这样爱者的所有念想。
匍匐,爱者们,对他情有独钟。这般匍匐双手直身向前,五体投地趴下,用于画一个记号。起身后,行至记号处,再次匍匐。遇河流需涉水,则虔诚的磕点河岸,以表诚意,再匍匐过水,次日的起点,是前日磕的最后一处。如此周而复始,令人惊叹。
几千年,这群 《巧持彩练当空舞——2012年高考记叙文写作七大关键点》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29789.html
近几年,高考作文的命题发生了许多变化。话题作文满天飞,在话题作文的影响下,“散文化”(实际上是“大杂文”)的写作形式成为了考场上的流行色,议时政、论文化、侃人生、谈生存等,成了文章内容的“座上宾”,其余的似乎难登大雅之堂,因为,在很多人看来,小人物、小事情、小感受很难表达心中的大道理、深思考。自然,“假”“大”“空”作为学生作文的典型现象,相应地,传统的文体写作特别是记叙文的写作也就成了作文教学的“真空”。试问,有多少老师在真诚倡导并实践着“以我手写我心”的写作理念?有多少学生真正关注了自己过去和现在的生活点滴?有多少师生真正实践着记叙文的写作?又有多少学生能写出富有但在这里我们强调出来是因为很多同学还是“不厌其烦”地犯着不切题意的毛病。题目审准了,才会写得切题。审题就是要弄清文章的写作范围和角度,确定写作的重点。
记叙文审题应该做到三点。一看题目要求是写什么,如果要求写入,叙述的重点就是通过具体的事情来表现人物;如果是写事,人只是其中的主角,主要是通过整个完整的事件来突出主题;(教学论文 fanwen.oyaya.net)如果是写景状物,就必须通过写景来表达情感,感悟哲理,如2010年重庆高考作文《难题》,如果写成记叙文,那就是记事的文章。二看题目限定的范围。在题目中也许已经限定了写什么时间、什么地点的人,如《我的同桌》就限定了必须使用第一人称;有的在材料中要求写你身边的人;有的材料要求写在学校和在家里,一个人的不同表现;有的题目是《爸爸变了》就要求你写以前和现在爸爸的不同样貌。三看题目有没有题眼。所谓题眼,就是指题目中的关键字词,比如说一篇文章叫做《今年春色倍宜人》,题眼是“春色”,写作时就必须抓住春色来写。
拟题非常重要,它是考生在写作上呈现给阅卷老师的第一份见面礼,直接关系到老师对作文的第一印象;它又是考生写作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尺,直接体现作者的智慧与匠心,所以我们应该珍惜这样一个展示才华的绝好机会。遗憾的是,这个机会常常被一些考生主动放弃了,要么直接用试题中的“话题”作为题目,要么草草拟一个题目了事,这恰恰是犯了话题作文的大忌。
“花香蝶自来,题好一半文”,拟一个好的标题,将是文章成功的一半。题目拟得如何,从考试的角度来讲,不仅本身占分,而且直接关系到作文的质量,所以自由拟题不能等闲视之,必须在“新”字上多动些脑筋,多下些功夫。
有人把作文的题目比做人的眼睛。如果我们能够为作文嵌上一双美丽而又明亮的大眼睛,那么,我们的作品将会赢得更多的青睐,将会产生使人一见钟情的奇特效果。
文章是什么?文章就是写作材料的巧妙组合。打个比方说,要盖房子,有了砖、瓦、石头、水泥、木材,能工巧匠就能盖出好房子,而拙匠莽汉就盖不出好房子,甚至盖不出房子。那么,记叙文怎样才能做到构思巧妙呢?
开头要靓丽。即开篇二三句或点出记叙重点,埋下行文线索,或明确主题思想、渲染气氛。
结构要清晰。即中心事件要突出,明线暗线要贯穿文章始终。
情节要曲折。“文似看山不喜平”。只有一个中心事件的文章,若能在故事情节的发展上做到张驰结合,起伏变化,则可扣人心弦。
细节要传神。人物性格的塑造、作者感情的抒发,都离不开一字传神或一针见血的细节。
扣题要紧密。文章以关键语句反复扣题,显得内容紧凑、中心突出。
收尾要自然。就是说文章的结尾既自然结束全文,又巧妙引发思考,还能照应全文,点明主旨。
如果说结构、语言、手法都属于技巧层面,都只是形的话,那么,文章所选用的材料才是文章的血肉,是文章的神,只有材料精彩了,文章才能内容厚实,形神兼具,血肉丰满,生动感人。
可以说选材是记叙文的一个坎儿,很多同学就摔倒在这里了,那么,我们怎样选材呢?
记叙文写作要做到六个“着眼”,即要着眼当代热点;要着眼当代新风;要着眼当代改革;要着眼当代科技;要着眼当代名人;要着眼当代理念。
这里的“实”,指的是朴实。我们说,语言是思维的外化,是文章的外衣。历代文章家对语言极为重视。孔子早在二千多年前就提出“言之无文,行而不远”的观点。在审题准确的前提下,文章的语言相对重要,因为结构可以模仿速成,语言则无法在短期内完成突破,最能体现考生的写作功底。因此,语言也是高考作文制胜的法宝,但我们要提倡朴实的文风,摒弃华而不实的煽情之作。有不少考生受过去一些高考优秀作文的影响,喜欢追求文辞的华美,动辄用排比句,比喻句煽情。其实,阅卷场上评卷老师更希望看到考生写真情实感的文章。“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写作源自于人的心灵对世界,对人生的惊喜和感悟。
言由心发,文自情生。真情实感是好文章的魂魄所在。只有发自内心、抒发真情的语言才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正如法国缪塞所说:“最美丽的诗歌是绝望的诗歌,有些不朽的诗篇是纯粹的眼泪。”在高考作文试题中,直接写明要求有真情实感不多,但在评分标准中非常强调。从作文教学的发展趋势看,对作文真情实感的要求必定会进一步加强,特别是记叙性作文。那么,考场记叙文如何才能表达出真情实感呢?
述亲身经历。在构思过程中,我们要尽量从自己经历的生活中筛选素材。作为中学生,生活经历也许并不算丰富,但只要认真回忆和筛选,再进行适当的加工和组合,就一定能找到具体的材料,写出充满真情实感的作文。
多细节描写。真情实感离不开生动的、典型的细节。细节的多少和真实与否,反映出作者对生活的体验程度,也直接关系到文章的真情实感。
用生活语言。作文是用语言记录生活。作文虽然要对生活进行加工和改造,但必须力求保持生活的原汁原味,尽量有生活气息。用生活语言,就是要正确和准确地反映生活,生活是怎样的就写成怎样的,不要走样,不要变味。
拟相应情景。作文要尽量写自己经历过的事,但有时,从自己的经历中找不到恰当的材料,就有必要对自己经历过的事作一定的加工和改造。换句话说,作文中的事并不是自己完全或真正经历过的,这能不能给人真情实感呢?应该说,虚构也能做到有真情实感,关键是要注意两点:一是这种事,自己虽然没有经历过,但现实生活中必定会有,别人肯定经历过。二是要模拟相应生活情景,把自己置于其中,仔细地想一想:假如我在那个时间、那个场所,遇到那样的事会怎么样呢?
立意是否准确,是否积极健康,是否高雅,也是关乎作文成败的关键。所谓“立意”,就是确立作文的主题。主题是文章的灵魂,选材的依据,结构的轴心。如何确定记叙文的主旨呢?
循规蹈矩。一篇好的文章,它的主旨也就是立意,必须是正确高雅,有利于国家、人民的,但它又不能超越题目的制约。对于作文的评判,思想标准是第一位,如没有正确主题或没有积极意义的不能算好文章。因此,要写出好文章先要“循规蹈矩”,做到准确、正确、明确。
着意求新。要使立意新颖,最根本的就是要扣紧时代精神。古今中外的主题思想都是能够反映当时的时代精神。只有具有强烈的时代感的主题,才容易引起读者深刻的共鸣,也才能使作品产生一定的影响力。所以富有时代感的主题才是“新”的,也只有这种富有新意的主题才是有意义的主题。
深入开掘。所谓“深入开掘”,包含着这样一层意思:作者要对自己所熟悉的生活材料进行分析研究,发掘出事物本质的思想意义。这就是一个提炼、深化主题的问题。
咏物意蕴。借助想象的作用,通过对熟悉的、物质的、具体的、自然的东西的描写,去表现生疏的、精神的、抽象的、社会性的东西,书写个人的生活感悟和人生况味,这便是咏物意蕴的立意方法。
画龙点睛。在记叙的关键地方,用一句或几句话点明要旨,即称为“点睛”之笔。显而易见,它是文章的眼睛,运用得好,能使文章生动传神,大放异彩。有了点睛之笔,就可揭全文之旨,使主题突出,内容深化,思想生辉。
从近些年阅卷场的情况看,立意成了判别作文类别的重要参数。
附:重庆2011年高考优秀卷
藏地一幕,千年一叹(60分)
我曾幻想着一种超脱,那是与繁华,与喧嚣相背离的潇洒。是的,我行路在虔诚的朝圣路,处处都是天堂口。
而我却已是几千岁了,这群独信他的爱者,把匍匐朝圣的传统,凭着坚定的信念和冲破黑暗的勇气,延续了几千年,行路,藏地,萦绕着千古信仰,怀古流觞,千年一叹,承载了这样爱者的所有念想。
匍匐,爱者们,对他情有独钟。这般匍匐双手直身向前,五体投地趴下,用于画一个记号。起身后,行至记号处,再次匍匐。遇河流需涉水,则虔诚的磕点河岸,以表诚意,再匍匐过水,次日的起点,是前日磕的最后一处。如此周而复始,令人惊叹。
几千年,这群 《巧持彩练当空舞——2012年高考记叙文写作七大关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