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教学论文 >> 语文论文 >> 正文

生活——培养语文信息素养的温床


生活——培养语文信息素养的温床
  
  四川省西昌市黄水小学 龚远荷
  
  一、语文信息素养培养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知识经济也即信息经济,正如格尼庞蒂所说:“社会将日益分化为信息富裕者和信息匮乏者两大阵营。”让青少年赢在信息竞争的起跑线上,已经成为我国教育的当务之急。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培养学生初步具备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在大语文观指导下,如今的小学语文课堂已打破了死扣书本,繁琐的分析课文的局面,重视对课文的感悟,重视学生有意识查找资料的能力,重视学生能够有效地把已有资料运用到理解课文的过程中去,从而利用自己已有的课内外知识去理解课文。可见,培养学生语文信息素养有多么重要,寻找学生获取语文信息的方法更是重中之重。
  
  但是,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的学生又是怎么样的一种状况呢?我们不妨先来看看:
  
  案例一:八册第三单元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在完成第九课的教学后,教师明确安排了活动要求:1、走进大自然,观察了解动植物生长的状况,如种瓜种豆,观察它们生长发育情况,并作记录。在这个过程中你得到什么启发?2、搜集资料或调查访问,了解人类从大自然中受到过哪些启发,有什么发明?
  
  但是,一星期后,在完成语文园地三口语交际时,能按上述要求完成任务的孩子寥若晨星,当然在此基础上完成习作《我发现了……》也就更不理想了。
  
  案例二:在教学语文园地四的口语交际《小小新闻发布会》前,老师就布置了家庭作业:
  
  1.今天回家找找自己身边的新闻(人、动物、植物等的新鲜事),想想明天怎么来给同学们发布。
  
  2.观看电视节目,每人至少收集2条你感兴趣的新闻,明天在全班发布。
  
  第二天,本以为这次口语交际效果一定不错。因为当时正值玉树地震,从中央台到地方台无处不是有关玉树的消息,而且,前一晚正是中央台为玉树赈灾的慈善晚会。在我用心渲染的“记者新闻发布会”上,小组内看似热火朝天,在小组发布的基础上,请代表上台发布。第一组代表王新月胸有成竹的走上台,发布了2条所谓的新闻:一条是杭州一所小学和玉树一所小学的孩子结对子的事,一条是捐款的事。这个同学确实用了心,还把新闻写在纸条上,但都只有一句话,没时间,内容含糊不清,无法完全表达新闻内容。第二组就冷场了。在我的一再引导下,有两个女同学举起了手,结果上台半天开不了口。结结巴巴开了口,却又把新闻内容张冠李戴。一个同学说到:赵本山向玉树灾区捐款4万元(实际捐款200万),另一个说一个老红军为玉树灾区捐款1000万,(实际捐款2万元)。因为那晚的慈善晚会我也收看了。
  
  这样的案例很多,农村孩子就是这样难,难于开口,课堂难于成为师生对话的平台,特别是和我们生活联系不紧密的知识点,只能依靠老师一一指点,面面俱到。面对如此的教学实际,我们不得不反思:到底怎样提升农村孩子的语文信息素养呢?因此,我们的教学现实迫切需要培养孩子获取语文信息素养的途径和方法。
  
  二、生活是培养语文信息素养的温床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语文又是母语教育的课程,学习资源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的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论文范文 fanwen.oyaya.net)这就决定了语文是生活,生活即语文。
  
  上述案例一,“走进大自然,观察了解植物生长的状况,比如种瓜种豆,观察它们的生长发育情况。”这一要求对于农村孩子并不陌生,陌生的是该怎么样在生活中获取前面语文课堂需要的信息:豆子发芽的样子?豆苗生长需要些什么?能从豆苗的生长得到什么启示?等等能从语文角度和需要去进行描述。这就需要老师在课堂中给予指导。根据他们获取的信息资源,提取课堂有用的信息。因此我请孩子带来牛蛙、蝌蚪饲养在教室里,让学生观察牛蛙、蝌蚪的样子以及牛蛙的生长过程,并指导他们做好记录。后来学生的笔下有了“牛蛙、蝌蚪就像小鱼儿那么大,有点像鲶鱼。他们身子软软的,身上有黑色的斑纹,像鳝鱼。他们的肚皮黄黄的,浑身滑滑的,像泥鳅。先长出两条后退,藏在长长的大尾巴下面……”来自生活的信息,经过语文的加工,孩子的词汇丰富起来了,语文素养得到了一次提升。
  
  信息时代对人们的要求,最重要的已不满足掌握更多,更深的知识,而是知道在什么地方,用什么方法获得自己需要的知识,有自觉更新知识的意向和迅速更新知识的能力,以及在更新和运用知识过程中体现出的创新意识,表现出来的创造能力。因此,教会学生在生活中获取信息,充分利用信息为我们的语文学习服务,是教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笔者在教学八册古诗词三首时,首先布置了学生预习,按照平时对古诗词学习的“一读二背三说”的要求,试着完成古诗学习。第二天,当我用课件出示翁卷的《乡村四月》时,有的同学居然能够背诵了,当我要求学生逐行诵读,并说说写的什么景色时,小部分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意思,当我请学生联系我们这儿的四月和作者笔下的江南四月对比时,有人居然能够说出“麦浪滚滚闪金光,油桃红红挂枝头,才了烤烟又插秧”的“佳作”。原来学生从诗歌下面的注释和工具书中以及课件画面中感受到了诗句所蕴含的内容,加上对我们这里的田野、山川景色的观察积累,以及亲眼目睹父母的劳动生活情景,于是才有了上面的“杰作”。生活,都是由于学生有了对生活的认识,有了对生活的积累,生活中的信息和书本信息达到了整合。这样的教学着实令人激动和亢奋,也很有价值感。其实我们的学生不差劲,只要他们拥有得当的学习方法,有查阅资料的意识,有一定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让学生走出生活,又回到生活中去,他们确实能完成很多学习任务,老师也就真的成为了他们学习的伙伴了。
  
  在案例二中,我们经常组织一些语文实践活动,比如校园新闻联播,班级新闻联播,为孩子搭建一个能够表现自己的平台,培养他们获取信息的意识、兴趣和习惯,锻炼他们整理信息、内化信息的能力,孩子们的信息素养定会提升。
  

《生活——培养语文信息素养的温床》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30379.html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语文论文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