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发散思维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发散思维
云南省文山州富宁县板仑乡中心学校 王汝维
发散思维是培养小学生创新能力的源泉,要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需从培养发散思维抓起。我们语文教师应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充分利用这个主阵地来培养小学生的发散思维,探索培养小学生的发散思维成为我们语文教学中重要的研究课题。在语文教学中,我就这个课题作了以下尝试。
一、营造发散思维氛围,激发发散思维兴趣
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使小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提高小学生敏锐的思维能力、丰富的想象力和牢固的记忆力。精彩、生动的语文课堂教学能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思维活跃起来。我在教学小学语文第十一册《草虫的村落》这篇课文时,就利用了小学生喜欢接触大自然的特点,设计了如下的教学 :“同学们,我们学习《山中访友》这篇课文时,已经访问了德高望重的老桥,枝叶繁茂的树林,清凉的山泉,还有飞流的瀑布……这节课老师要带你们去访问草地里的小虫子,你们喜欢吗?”同学们格外兴奋地说“喜欢!”。“在访问之前老师有三个要求:第一,同学们要与小虫子玩。第二,要和小虫子交流,记住小虫子对你说的话。第三,把小虫子说的话告诉老师或者同学。”同学们明确要求后出发了。大家来到草地上,就像一群快乐的小鸟去寻找自己知心的小伙伴。不一会儿就传来了学生与小虫子对话的声音:农同学对着一群正在寻食的蚂蚁说:“同伴们,快来,跟我去找虫子吧!”杨同学正对着在花丛里打转的小蜜蜂说:“嘿!蜜蜂阿姨,您快点,别磨蹭了,家里的阿姨叔叔正们等着你的花粉酿蜜呢。”……十分钟过后我组织学生回教室学习《草虫的村落》,采用谈话的方式把学生的精力引入课文。“同学们,刚才大家都找到自己的知心伙伴,下面我们随同作者一起去看看他的知心朋友们吧。”此时学生对课文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二、培养发散思维,激发求异思维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同一部作品同一篇课文,甚至同一个句子同一个字词,学生都会有不同的理解,学生可以有不同的想法。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发散思维的训练。在教学《草虫的村落》第五自然段时,这个自然段中“蜥蜴面前围拢了一群黑甲虫,对庞然大物投以好奇的目光。它们友好地交流着,好像攀谈得很投机似的”是课文的隐含内容,这个片段是训练学生发散思维的最佳切入点。教学时,我这样设计,抓住“交流”、“攀谈”关键词设疑,蜥蜴和小甲虫在交流、攀谈些什么?让四位学生进行角色表演,其中一位学生扮演蜥蜴,另外三位学生扮演小甲虫。(教学论文 fanwen.oyaya.net)甲虫1说:“伙伴们,快来看,有一头大象来捣毁我们的村庄了。”听到甲虫1这么一说,甲虫2便来看个究竟,甲虫2说:“大象有长长的鼻子,那不是大象,是恐龙。”甲虫3听到吵闹声走了过来说:“瞎说,恐龙早6500万年前就灭绝了,还有什么恐龙。”甲虫1、甲虫2疑惑地望了望甲虫3齐声说:“那是什么呢?”甲虫3说:“那是鳄鱼。”甲虫们的争论声传到了蜥蜴耳朵里。蜥蜴大声说:“甲虫朋友们,别吵了,你们说的都不对,我叫蜥蜴,恐龙是我的祖先,天气太热了,口很渴,想找个水塘洗洗澡,喝喝水,路过你们这里,不是来伤害你们的,让你们受惊了。”这时甲虫们心里的石块才落了下来,友好地邀请蜥蜴来做客。蜥蜴接受了甲虫们的邀请,来到甲虫们的村子,村里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的甲虫都来接见蜥蜴。有的甲虫说:“你的嘴真大呀,我们全村的人都可以在里面住了。”有的甲虫说:“要是你在这儿住下,就没有谁敢欺负我们了?”蜥蜴说:“我不算大啰,我的祖先比我大几千倍呢,要是你们见到我祖先,一定会吓死你们一大片。我祖先身材最大的是震龙,它的身长有39至52米,身高可以达到18米,体重达130吨!也就是说,二到三条震龙头尾相接地站在一起,就可以从足球场的这个大门排到另一个大门。而如此沉重的庞然大物如果在原野上行走的话,它那硕大的巨脚每一次踩到地面都会使大地发生颤抖,就像地震一样。”甲虫们听了都惊呆了。在这个片段教学中,我尊重并激发学生的这种独特性见解和感受,在总结时鼓舞学生“你们能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老师非常高兴,希望你们继续发扬”,从而鼓励了学生能有自己的想法,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发散思维就是在这样的活动中得到了萌发,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也就在这样的活动中获得了锻炼。
三、扩展发散点,激发想象力
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是知识进步的源泉。”教师要寻求知识生成,知识扩展的发散点,要善于打开学生思维的空间,释放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开发学生沉睡的潜能。在教学《草虫的村落》结束后,我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融入自己的感受,进行随堂小练笔,写一写自己观察过的小虫子。有的学生写道:“今天,我又趴在草丛边,在无限的静谧中,忘了世界也忘了自己。 在我眼前,空前变大了,小草成了大森林。一群小蚂蚁,每只嘴里都叼着食物急急忙忙往高处赶,我想它们一定预测到洪水要暴发了,全体出动把家搬到安全的地方,我想帮一帮它们,可是我又怕惊吓到这些小精灵们,我恨不得变成一只蚂蚁帮着搬东西。”通过这样的训练,教学形式的多彩多样,不让教学局限于教室,室外与室内结合,角色表演、学生互动、随堂练笔等,课堂教学内容生动丰富了,学生在快乐的学习中丰富了知识,学生的思维能力真正得到了提高。
语文课堂教学应是学生心灵舒展、个性张扬、情感释放的自由场所,语文课堂应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形成新知的肥沃土壤,能让学生自由表达见解、能有自己的想法,语文课堂教学就会焕发出绚丽的光彩。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发散思维》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30576.html
云南省文山州富宁县板仑乡中心学校 王汝维
发散思维是培养小学生创新能力的源泉,要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需从培养发散思维抓起。我们语文教师应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充分利用这个主阵地来培养小学生的发散思维,探索培养小学生的发散思维成为我们语文教学中重要的研究课题。在语文教学中,我就这个课题作了以下尝试。
一、营造发散思维氛围,激发发散思维兴趣
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使小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提高小学生敏锐的思维能力、丰富的想象力和牢固的记忆力。精彩、生动的语文课堂教学能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思维活跃起来。我在教学小学语文第十一册《草虫的村落》这篇课文时,就利用了小学生喜欢接触大自然的特点,设计了如下的教学 :“同学们,我们学习《山中访友》这篇课文时,已经访问了德高望重的老桥,枝叶繁茂的树林,清凉的山泉,还有飞流的瀑布……这节课老师要带你们去访问草地里的小虫子,你们喜欢吗?”同学们格外兴奋地说“喜欢!”。“在访问之前老师有三个要求:第一,同学们要与小虫子玩。第二,要和小虫子交流,记住小虫子对你说的话。第三,把小虫子说的话告诉老师或者同学。”同学们明确要求后出发了。大家来到草地上,就像一群快乐的小鸟去寻找自己知心的小伙伴。不一会儿就传来了学生与小虫子对话的声音:农同学对着一群正在寻食的蚂蚁说:“同伴们,快来,跟我去找虫子吧!”杨同学正对着在花丛里打转的小蜜蜂说:“嘿!蜜蜂阿姨,您快点,别磨蹭了,家里的阿姨叔叔正们等着你的花粉酿蜜呢。”……十分钟过后我组织学生回教室学习《草虫的村落》,采用谈话的方式把学生的精力引入课文。“同学们,刚才大家都找到自己的知心伙伴,下面我们随同作者一起去看看他的知心朋友们吧。”此时学生对课文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二、培养发散思维,激发求异思维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同一部作品同一篇课文,甚至同一个句子同一个字词,学生都会有不同的理解,学生可以有不同的想法。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发散思维的训练。在教学《草虫的村落》第五自然段时,这个自然段中“蜥蜴面前围拢了一群黑甲虫,对庞然大物投以好奇的目光。它们友好地交流着,好像攀谈得很投机似的”是课文的隐含内容,这个片段是训练学生发散思维的最佳切入点。教学时,我这样设计,抓住“交流”、“攀谈”关键词设疑,蜥蜴和小甲虫在交流、攀谈些什么?让四位学生进行角色表演,其中一位学生扮演蜥蜴,另外三位学生扮演小甲虫。(教学论文 fanwen.oyaya.net)甲虫1说:“伙伴们,快来看,有一头大象来捣毁我们的村庄了。”听到甲虫1这么一说,甲虫2便来看个究竟,甲虫2说:“大象有长长的鼻子,那不是大象,是恐龙。”甲虫3听到吵闹声走了过来说:“瞎说,恐龙早6500万年前就灭绝了,还有什么恐龙。”甲虫1、甲虫2疑惑地望了望甲虫3齐声说:“那是什么呢?”甲虫3说:“那是鳄鱼。”甲虫们的争论声传到了蜥蜴耳朵里。蜥蜴大声说:“甲虫朋友们,别吵了,你们说的都不对,我叫蜥蜴,恐龙是我的祖先,天气太热了,口很渴,想找个水塘洗洗澡,喝喝水,路过你们这里,不是来伤害你们的,让你们受惊了。”这时甲虫们心里的石块才落了下来,友好地邀请蜥蜴来做客。蜥蜴接受了甲虫们的邀请,来到甲虫们的村子,村里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的甲虫都来接见蜥蜴。有的甲虫说:“你的嘴真大呀,我们全村的人都可以在里面住了。”有的甲虫说:“要是你在这儿住下,就没有谁敢欺负我们了?”蜥蜴说:“我不算大啰,我的祖先比我大几千倍呢,要是你们见到我祖先,一定会吓死你们一大片。我祖先身材最大的是震龙,它的身长有39至52米,身高可以达到18米,体重达130吨!也就是说,二到三条震龙头尾相接地站在一起,就可以从足球场的这个大门排到另一个大门。而如此沉重的庞然大物如果在原野上行走的话,它那硕大的巨脚每一次踩到地面都会使大地发生颤抖,就像地震一样。”甲虫们听了都惊呆了。在这个片段教学中,我尊重并激发学生的这种独特性见解和感受,在总结时鼓舞学生“你们能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老师非常高兴,希望你们继续发扬”,从而鼓励了学生能有自己的想法,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发散思维就是在这样的活动中得到了萌发,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也就在这样的活动中获得了锻炼。
三、扩展发散点,激发想象力
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是知识进步的源泉。”教师要寻求知识生成,知识扩展的发散点,要善于打开学生思维的空间,释放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开发学生沉睡的潜能。在教学《草虫的村落》结束后,我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融入自己的感受,进行随堂小练笔,写一写自己观察过的小虫子。有的学生写道:“今天,我又趴在草丛边,在无限的静谧中,忘了世界也忘了自己。 在我眼前,空前变大了,小草成了大森林。一群小蚂蚁,每只嘴里都叼着食物急急忙忙往高处赶,我想它们一定预测到洪水要暴发了,全体出动把家搬到安全的地方,我想帮一帮它们,可是我又怕惊吓到这些小精灵们,我恨不得变成一只蚂蚁帮着搬东西。”通过这样的训练,教学形式的多彩多样,不让教学局限于教室,室外与室内结合,角色表演、学生互动、随堂练笔等,课堂教学内容生动丰富了,学生在快乐的学习中丰富了知识,学生的思维能力真正得到了提高。
语文课堂教学应是学生心灵舒展、个性张扬、情感释放的自由场所,语文课堂应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形成新知的肥沃土壤,能让学生自由表达见解、能有自己的想法,语文课堂教学就会焕发出绚丽的光彩。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发散思维》